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塔南路附近有1座定和明清故居,距今約200年

2020-12-24 河南老馬

最近,隨著焦作市塔南路和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北面天河北路的逐漸開放,一些文物保護單位也陸續與市民見面,在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北鄰,天河北路與塔南路交叉口東100米路南,有一處焦作市文物保護單位,名為定和民居,大概是清朝中晚期的建築,據附近村民介紹,該院落距今至少200年。目前院落內留有一個古井,房屋內設有香堂等等。

圖為老馬拍攝的該處古建築情形
圖為老馬拍攝的該處古建築情形

這座古民居原來時坐北朝南的二進院落,因為南水北調拆遷掉一部分,目前僅僅剩下東廂房得以保護下來,建築結構為硬山式,據了解,硬山建築是指屋面僅有前後兩坡,左右兩側山牆與屋面相交,並將檁木樑全部封砌在山牆內,左右兩端不挑出山牆之外的建築。

圖為老馬拍攝的該處古建築情形
圖為老馬拍攝的該處古建築簡介

這種建築模式在我國古代是一種很常見的建築形態,其實,明清故居在焦作市有很多分布,比如寨卜昌村、恩村、太行山區很多村莊以及待王村、北朱村等等都要,目前大都能得到較好保護,希望這些故居能成為附近居民的一道風景得以保存吧。歡迎留言評論或者轉發分享,歡迎點擊關注或者建議斧正。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綜合效益充分發揮 1.2億多...
    南水北調東線以此為起點,13級泵站讓長江水攀越十幾層樓的高度,送達山東半島。  河南淅川,丹江口水庫雲湧千山。南水北調中線出陶岔、穿黃河、過渡槽,跋涉1200多公裡,一渠清水潤澤京津冀豫。  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揚州考察時指出:「一定要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約用水緊密結合起來,以水定城、以水定業,調水和節水這兩手要同時抓。」
  •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分行債權資產催收公告
    156 焦作農行塔南路支行  焦作市中西制磚有限公司                 14000000 人民幣  焦作多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抵押  157 焦作農行塔南路支行  焦作市朱村供銷合作社                  1666400 人民幣  抵押  158 焦作農行塔南路支行  焦作市再生資源總公司
  • 焦作博愛這四個傳統村落被點名了!
    2018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為省級傳統村落。村裡有著500多年歷史的柏山缸製作技藝,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在柏山村,專家學者詳細考察了柏山村的歷史文化,走進古老房屋群和柏山缸老窯址、柏山缸傳承基地。目前,柏山村中有許多明清古民居和古窯洞,以及抗戰時期的革命舊址、革命烈士故居等紅色文化。
  • 城事 焦作「00後」女孩用攝像鏡頭記錄生活和城市變化
    「攝影帶給我快樂,那些照片讓我看到了時間的流逝、我的成長經歷和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馮周德銘說。 用鏡頭記錄焦作的變化 如果有人問,5年前的焦作是什麼模樣?或許很多人會陷入思考,但這個問題難不住14歲的馮周德銘。
  • 熱烈慶賀禹州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六年來,它一刻不停,安全運行它就是禹州南水北調目前南水北調生活供水已成為我市主體水源獲益人口達51.21萬人獲益人達51.人,2014年12月20日許昌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開始向禹州城區供水通水6年以來,供水區域日益擴展供水量逐年增加
  • 南水北調 澤被南北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5周年。9月26日,是我省南水北調漢江中下遊四項治理工程正式建成投入運行5周年的日子。9月25日,省委宣傳部舉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湖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16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運行5年來的有關情況。
  • 「丹沁水竹——焦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在博愛縣揭牌
    5月26日上午,「丹沁水竹--焦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揭牌儀式在博愛縣磨頭鎮陳莊舉行。該基地由博愛縣人民法院承擔日常建設和維護工作。博愛縣政法委書記秦旭晨在講話中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領導人民開創了治黃事業新篇章,創造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歷史奇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於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8月25日焦作熱點早點看丨「紅馬甲」「藍馬甲」助力「四城聯創」
    電力扶貧「點亮」懷川致富路——國網焦作供電公司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紀實 日前,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向國網焦作供電公司發來一封熱情洋溢的表揚信,對該公司主動作為、積極擔當,在全省率先完成190個貧困村和1382個普通行政村電網改造,提前一年半完成電網脫貧目標給予高度讚揚。
  • 在焦作,吃過這50種美食,人生才算完整!
    為大家搜焦作美食      讓粉絲享專屬優惠美食小編:A原宿    熱線:0391-8338877  15893087264有句老話說的好,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所以吃貨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一定是從小便超有慧根,長大後發揚光大,就如小編,一直奮鬥在逛吃的大道上。
  • 南水北調中線!萬戶千家飲南水,人間煙火最美味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北京BTV頻道《四海漫遊》節目一路北上 走進北京 天津 河北一路南下 深入焦作 鄭州 渠首給大家看南水北調到底給百姓帶來了怎樣變化!2014年12月12號下午14時32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一刻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提閘通水了
  • 永興縣發現清代古戲臺 距今約300年歷史
    據考證,該戲臺始建於清代中期,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是當地現存最古老的戲臺。位於永興縣湘陰渡街道夾口村的這座古戲臺,依附當地的曹氏宗祠而建。整廳分兩層三進廳,含各式廂房20間,總面積超過1200平方米,具有鮮明的徽派建築風格。院落設計巧妙、布局科學、結構別致,院內鬥簷飛拱,窗臺、壁畫、雕刻等木瓦裝飾尤為精美。
  • 1.2億多人用上「南水」(深度觀察)
    南水北調東線以此為起點,13級泵站讓長江水攀越十幾層樓的高度,送達山東半島。  河南淅川,丹江口水庫雲湧千山。南水北調中線出陶岔、穿黃河、過渡槽,跋涉1200多公裡,一渠清水潤澤京津冀豫。  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揚州考察時指出:「一定要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約用水緊密結合起來,以水定城、以水定業,調水和節水這兩手要同時抓。」
  • 山西發現偏關天峰坪遺址 距今約4500年
    11月11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華夏文明研究所副所長張光輝說,山西晉西北發現的偏關天峰坪遺址,是目前山西發現最早的一座石城,距今約4500年。  天峰坪遺址是一座孤懸河岸的小型寨堡,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所在地三面環河鄰溝,位置封閉,地勢險要,具有極強的防禦色彩。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圍屋、園林,洋樓……梅州的這座古村簡直是明清古屋的博物館
    侯南村位於大埔縣百侯鎮,舊稱「溪南」,建於宋代,距今有700多年歷史。曾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和「中國古村落」。村裡歷來文風鼎盛,書香氛圍濃厚。有「詩書世家」、「兄弟七進士」、「一腹三翰院」、「一同懷四魁」、「同榜七魁」等典故被傳為人文佳話。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約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有序開展-中新網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約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有序開展 (4/4) "← →"翻頁
  • 焦作市區繁華路段2宅地網拍,均以起始價成交
    12月23日,焦作市區兩塊住宅用地網上掛牌出讓,1塊位於山陽區北環路與長青路附近,一塊位於焦作市技師學院西校區附近,兩地塊均以起始價成交。規劃容積率不大於1.85,建築密度不大於20%,綠地率不低於35%。掛牌起始價為5243萬元。4號地塊以起始價成交,每畝地價為192.9萬元,樓面地價為1564元/㎡,被焦作市廣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競得。
  • 2020年贛州中心城區將建3座人行天橋
    近年來在贛州中心城區建人行天橋一直是市民關心熱議的話題現在,官方消息來了根據最新發布的《贛州市中心城區2020年城市建設項目計劃》2020年贛州中心城區要建三座人行天橋分別是:東陽山人行天橋八一四大道貿易廣場人行天橋客家大道理工大學門前人行天橋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初判距今約1.6億年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