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焦作市塔南路和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北面天河北路的逐漸開放,一些文物保護單位也陸續與市民見面,在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北鄰,天河北路與塔南路交叉口東100米路南,有一處焦作市文物保護單位,名為定和民居,大概是清朝中晚期的建築,據附近村民介紹,該院落距今至少200年。目前院落內留有一個古井,房屋內設有香堂等等。
圖為老馬拍攝的該處古建築情形
圖為老馬拍攝的該處古建築情形
這座古民居原來時坐北朝南的二進院落,因為南水北調拆遷掉一部分,目前僅僅剩下東廂房得以保護下來,建築結構為硬山式,據了解,硬山建築是指屋面僅有前後兩坡,左右兩側山牆與屋面相交,並將檁木樑全部封砌在山牆內,左右兩端不挑出山牆之外的建築。
圖為老馬拍攝的該處古建築情形
圖為老馬拍攝的該處古建築簡介
這種建築模式在我國古代是一種很常見的建築形態,其實,明清故居在焦作市有很多分布,比如寨卜昌村、恩村、太行山區很多村莊以及待王村、北朱村等等都要,目前大都能得到較好保護,希望這些故居能成為附近居民的一道風景得以保存吧。歡迎留言評論或者轉發分享,歡迎點擊關注或者建議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