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沁水竹——焦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在博愛縣揭牌

2020-12-27 大觀中原

5月26日上午,「丹沁水竹--焦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揭牌儀式在博愛縣磨頭鎮陳莊舉行。該基地由博愛縣人民法院承擔日常建設和維護工作。

揭牌現場

當日,焦作中院黨組成員薛擁復,博愛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秦旭晨,焦作中院環保庭庭長劉軍,博愛縣法院院長張紅衛,博愛縣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新生,博愛縣公安局局長張德志,博愛縣司法局局長史鴻蔚,博愛沁河河務局局長焦軍及部分鄉鎮、村委幹部等參加了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博愛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谷九江主持。

「黃河寧,天下平」。博愛縣政法委書記秦旭晨在講話中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領導人民開創了治黃事業新篇章,創造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歷史奇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於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秦旭晨表示,沁河、丹河作為黃河流域的一個重要支流,在保衛母親河、生態環境治理方面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丹沁水竹--焦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的成立,是焦作中院和博愛縣在黃河流域環境治理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必將為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流域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去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主持召開會議,專門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吹響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號角。為認真履行生態環境資源司法審判職能,焦作兩級法院推出了一系列工作舉措,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機制,在汙染防治司法審判方面、在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方面、在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個個碩果。」焦作市中院黨組成員薛擁復在講話中說。

薛擁復表示,在強化生態環境司法案件辦理工作的同時,焦作兩級法院積極推動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體系建設,兩年來建立了焦作市神農山生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教育基地、焦作市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中心等,焦作市生態環境的司法保護宣傳、司法修復建設、司法教育研究全面工作進一步呈現出多層次、多點式、網絡化發展格局,成為全省生態環境司法審判工作的新突破和新亮點。

「在今後的工作中,博愛縣法院將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司法審判工作,服務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為我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博愛縣法院副院長張有清在接受採訪時說。

揭牌儀式後,與會領導和嘉賓一同參觀了「丹沁水竹--焦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文化長廊和白馬溝險工。

據悉,白馬溝險工位於金城鄉白馬溝村西南,沁河左岸堤防樁號39+050-39+750處。險工平面形狀呈直線型,工程順堤長度704.5m。有丁壩3道,垛6座,護岸9段,共計18座工程。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沁河倒虹吸工程在險工中部穿越沁河。該險工始建於1951年,後經歷多次沁河搶險和工程加高改建形成現在的工程規模。險工壩體結構為砼蓋板寬度1.0米,坦石坡度1:1.5,根石頂寬1.5米。

相關焦點

  • 甘肅省自然保護地體系司法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揭牌
    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郭秀睿)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由甘肅省林區中級法院與甘肅政法大學環境法學院攜手共建的「甘肅省自然保護地體系司法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正式籤約並揭牌。甘肅省林區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景輝與甘肅政法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焦盛榮共同為「甘肅省自然保護地體系司法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揭牌。據悉,甘肅省自然保護地體系司法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籤約揭牌,是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理論研究和司法探索的深度融合,是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的生動實踐。
  • 銅鑼山礦山公園司法生態修復基地建設有新進展
    渝北區法院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上級法院工作要求,推進銅鑼山礦山公園司法生態修復基地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運營、高質量普法,切實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落實到環境資源審判的方方面面。
  • 剛剛,生態環保旅遊巡迴法庭揭牌成立!
    12月16日上午,雨山區人民法院生態環保旅遊巡迴法庭在采石磯風景區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全省首家掛牌成立的生態環保旅遊巡迴法庭。揭牌儀式上,雨山法院黨組成員蔡雲報告了巡迴法庭籌建情況,雨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虎致辭。
  • 省生態環境廳第五監察專員辦揭牌
    12月24日下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第五監察專員辦公室在州生態環境局辦公小樓前正式揭牌。省生態環境廳環保總監劉華太、州政府副州長李永亮共同為第五監察專員辦揭牌。主要職責為:承擔管轄區域內生態環境監察工作,根據授權承擔管轄區域內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落實生態環境監察和督察要求,監督檢查管轄區域各級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政策、規劃等執行情況,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情況,以及區域環境質量責任落實情況;統籌管轄區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完成生態環境廳交辦的其他工作。
  • 生態司法 | 生態恢復性司法機制 書寫新時代「福建經驗」
    在福建的39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中,福建法院生態環境審判「三加一」機制、環境資源巡迴審判機制、生態恢復性司法機制3項舉措入選。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生態恢復性司法機制吧近年來福建法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司法職能,積極探索多層修復、立體保護的生態修復模式,多項司法成果得到國家發改委的充分肯定,形成了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福建經驗」。
  • 新北區青少年生態教育實踐基地成立
    本報訊 11月30日,新北區青少年生態教育實踐基地在常州市濱江中學揭牌。 該基地是由新北區教育局、新北團區委和濱江經濟開發區依託長江大保護展示館,共同打造的集生態教育、植綠護綠、志願服務、研學比學、素質拓展、文化交流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實踐教育平臺。
  • 用最嚴密的法治體系保護生態環境
    公正司法是維護環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鞏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最有力途徑。建立一個公正有序的生態司法體系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走向法治化的現實需要,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完善中國法治體系建設的必由之路。目前,通過行政執法手段查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成為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重要手段。
  • 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宜都綠色礦山示範項目揭牌
    千龍網發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專職副會長李軍洋指出,宜都昊飛綠色礦業示範項目是生態協會與科研院校、地方政府、企業四方攜手合作支持的項目;當前,我國各行各業正在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是我國重要戰略之一,傳統的礦業發展也迎來了綠色升級發展的窗口期;本次揭牌的項目示範建設是依據國際生態經濟協會起草,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的首份《國家綠色礦山非金屬砂石礦行業示範標準建設指南》
  • 「公益訴訟」舞鋼:修復礦山生態環境 教育基地復植補種
    針對發現的問題,舞鋼市檢察院主動介入,展開調查核實後,向舞鋼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送檢察建議書,督促其對礦山地質環境進行恢復治理。在行動中,舞鋼市檢察院堅持懲罰犯罪和修復環境並舉的工作宗旨,在嚴厲打擊生態環境資源犯罪的同時,狠抓轄區內環境修復治理工作。
  • 昆明市啟動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活動 男子買賣珍稀陸龜獲刑14年
    原標題:昆明市啟動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活動 男子買賣珍稀陸龜獲刑14年   「6·5」世界環境日即將來臨之際,由昆明市委依法治市辦公室與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昆明市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三家聯合舉辦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 福建師範大學與福建省林業局科技合作籤約暨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
    11月27日上午,省林業局與我校科技合作籤約暨福建師範大學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在福州植物園假日賓館四樓會議室舉行。省林業局局長陳照瑜、二級巡視員唐忠,龍巖市林業局局長張田華,校領導李寶銀、楊玉盛,省林業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我校科學技術處、教務處、發展規劃處、社會科學處和生命科學學院、旅遊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理科學學院等單位負責人、教師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唐忠主持。
  • 博愛縣你不知道的事:曾是從新鄉手中「接管」,如今發展怎麼樣了
    但對博愛縣你不知道的是,它曾經是從新鄉手裡「接過來」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縣城吧。第一次是1949年時,博愛縣歸平原省,後經調整分治,歸河南新鄉管轄,1954年歸焦作,後銷銷縣併入焦作,1961年恢復縣,歸新鄉管轄,幾經波折,最後歸焦作管轄。人人都有名字,這是長輩對下一代的期望。
  • 定陶區人民法院環境資源法庭和環境資源審判巡迴法庭揭牌成立
    4月26日上午,定陶區法院環境資源法庭和環境資源審判巡迴法庭分別在遊集法庭和田集水庫正式揭牌成立。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頓文英,定陶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杜茂林為巡迴法庭揭牌,定陶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權金牛主持儀式,菏澤中院民三庭黨支部書記蘇兆勝、定陶法院黨組成員任娟、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趙建光等領導與相關庭室人員參加。
  • 博愛縣交警大隊:再次醉駕 嚴懲不貸
    2020年12月16日20時21分許,焦作博愛交警大隊執勤交警在博愛縣玉祥路,在準備對一輛無號牌小型汽車進行檢查時,該車駕駛人突然加速向後倒車,由於慌不擇路,一下倒進了路邊花池,動彈不得,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信義玻璃公司黨支部正式揭牌成立!——江門市生態環境局江海分局...
    為切實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近日,江門市生態環境局江海分局結對共建的信義環保特種玻璃(江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義公司)黨支部正式揭牌成立!
  • 山西地質博物館入選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記者關振瑛 通訊員張艦)近日,生態環境部和科學技術部聯合發文公布了第七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名單,山西地質博物館名列其中,成為全省首家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近年來,山西地質博物館致力於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及宣傳,舉辦「美麗山西生態家園——山西自然生態資源科普展」等專題展覽,開展「生命的搖籃——水資源的小知識」「為了美好的明天——垃圾分類我能行」等環保科普活動,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節日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環保科普宣傳,在弘揚生態文化以及引導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珍愛生態環境意識、養成保護生態環境良好習慣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濱州市生態環境局: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為創城助力
    濱州日報訊根據濱州市創建國家文明城市要求,市生態環境局聚焦主責主業,加強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拓寬參與渠道,創新宣傳方式,不斷提升生態文明意識,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為文明城市創建貢獻環保力量。
  • 張家文、張淑芬、李麗華:探索建立更大格局生態環境保護機制
    「我縣檢察院結合縣域特色,以生態檢察作為公益訴訟切入點,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公益保護,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及非法捕獵野生動物、撿拾珍稀野生禽類蛋種的犯罪行為,切實保護了生態環境及瀕危物種繁衍生存。」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家文告訴記者。
  • 留住大自然的最美底色 我與環境損害司法鑑定的不解緣
    我清楚地知道,在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鑑定工作之路上不斷求索,將是自己長期的堅守與踐行。 做環境損害法律訴訟的「推動者」。重慶璧山,這座著名作家莊奴先生心中的最美小城,璧南河是流經此地的母親河。這條長江左岸的重要支流,曾經碧波蕩漾,水質甘洌。21世紀初,璧南河流域遍布中小規模畜禽養殖基地,汙水直排,水體富營養化嚴重,臭氣燻天。
  • 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揭牌
    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正式揭牌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5日訊(記者 喬永禎 攝影報導)11月25日,「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當天,天府新區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正式揭牌。據悉,該中心將著重聚焦於如何解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取證難、不規範詢問造成「二次傷害」,以及妥善開展心理幹預和綜合司法保護等現實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天府新區的『一站式』保護中心選址在華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成都市已經建成的類似場所中為數不多的建在醫院的 「一站式」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