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東岸強、西岸弱是存量、是現實,東岸強、西岸也強是增量、是未來,是大勢所趨,是必然結果!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投資就要投成長型、上升期的城市!」
12月21日下午,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中山—深圳政企交流對接會在深圳舉行。包括騰訊、華為、中軟等在內的100多家深圳優質企業、商協會、金融機構代表,與中山市有關部門、鎮街對接交流、拓展合作,共享「雙區驅動」背景下深中一體化發展的投資前景和戰略機遇。市委書記賴澤華、市長危偉漢出席活動。
本次交流對接會是中山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實施環灣布局、向東發展戰略的系列活動之一。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新機遇 新動能 新未來」主題,共同探討「雙區」建設背景下發揮中山優勢、推進深中一體化建設、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措施。展示推薦環節,重點對全市「3+4」重大產業平臺建設規劃及產業發展布局進行推介,展現了中山堅定支持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積極搭建協同發展平臺、促進重點產業聯動,打造深中產業拓展走廊與珠西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的決心。
在推介中,賴澤華介紹了中山發展情況和對接深圳的獨特優勢。他表示,中山是一個人人嚮往的好地方。中山的美,可用三個詞來形容:
中山「顏如玉」
明代大文豪湯顯祖評價這裡「明珠海上傳星氣」,連河海都染上珠光寶氣;中山歷史上因盛產沉香、多奇花異草而得名「香山」,單聽這個名字,就讓人心曠神怡。
中山「質如華」
近代中西方文化在這裡交匯,中山人最早走出國門,「睜眼看世界」,敢為天下先;改革開放後,中山人勇立潮頭,大量引進外資僑資興辦企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全國、全省第一。
中山「暖如家」
環境和美宜居,城市博愛包容,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較高而生活成本較低,年輕人來了可以輕鬆安居樂業。
賴澤華表示,中山是一片幹事創業的沃土。
中山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深中通道2024年通車後,深中一體化、同城化是必然趨勢,中山成為深圳「西協」的橋頭堡,直通大西南、對接東協大市場。
中山是一座實力雄厚的製造強市
工業門類齊全,擁有39個工業大類中的33個,許多創業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為行業佼佼者;產業集聚度高,工業配套能力強,產業鏈完善,全球最新潮的創新理念、創新產品在這裡很快可以轉化投入市場,直接變現。
中山創新動力日趨強勁
著力做實深中產業拓展走廊,建設珠西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打造健康醫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智能家居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深圳、廣州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而且努力做得更好。
賴澤華表示,選擇了中山,就選擇了美好未來。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機遇。珠江口東岸強、西岸弱是存量、是現實,東岸強、西岸也強是增量、是未來,是大勢所趨,是必然結果!
中山全力打造灣區一流產業平臺,謀劃布局總規劃面積超過470平方公裡的「3+4」重大平臺,全面準備好承接「黃金資源」的「黃金飯碗」;深入實施製造業領軍企業和龍頭骨幹企業「雙培育」計劃,預計到2024年,全市500億級、200億級、100億級製造業企業將實現全線突破。
中山努力搭上「雙城聯動」發展快車,未來五年交通投入1500億元,對外聯通「大動脈」、對內暢通「毛細血管」,打造與深圳廣州半小時、與灣區城市一小時經濟圈。
中山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大力推進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全面複製推廣廣東自貿試驗區的政策經驗,深化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幫助企業買全球、賣全球。
美麗港灣。蔡海鵬 攝
中山真誠真心關愛服務企業,對招來的項目會當作寶貝一樣珍惜,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店小二」服務,確保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讓各位企業家安心創業、放心幹事。
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深圳市委黨校巡視員譚剛分別作致辭和主旨演講,彩迅工業(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廣生、深圳市英維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齊勇分享了中山投資經驗。
他們表示,當前中山面臨重大發展機遇期,深中通道拉近了深中兩地距離,中山獨特的區位優勢、優越的投資環境、完善的產業配套資源,必將為深圳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中山新一輪的投資熱潮已經到來。
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致辭。
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進行演講。
深圳市委黨校巡視員譚剛進行演講。
彩迅工業(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廣生分享中山投資經驗。
深圳市英維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齊勇分享中山投資經驗。
會上,中山市商務局與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深圳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愛爾蘭投資發展局(深圳)代表處、英中貿易協會(深圳)代表處、墨西哥粵商會等12家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商協會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副市長雷嶽龍、市政府秘書長李俊出席活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