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2020年,「分化」是樓市最重要的關鍵詞,南北分化,城市分化,即便是同一個城市,內部分化也十分嚴重。深圳樓市從疫情復甦之初的千萬豪宅秒光,也開啟了奔忙、陡轉和屢創新高的一年。
從時間上看,分化的另一個節點是7月15日調控新政(以下簡稱「715調控」)。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導,715調控前,深圳二手成交創新高,達21317套,但調控政策頒布後的8月,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滑,深圳樓市新房供應爆發,衍生出了打新、代持等樓市熱相。
王念是此前接受過記者採訪的一位購房者,「715調控」前賣掉在深圳的唯一住房,此後在新房市場上兜兜轉轉未能如願,最終焦慮式入手改善型二手房;欣欣是逐利而行的購房者,下半年為購新房使出所有辦法;某TOP20房企,在土拍市場觀戰良久後,終於與深圳本土房企合作,落子深圳。
2020年,深圳新房、二手房和土地交易量創下五年新高。
二手房成交坐「過山車」
在疫情和調控政策雙重影響下,深圳的二手房成交能走出獨立行情,超出大多數業內人士意料。據深房中協統計,2020年深圳二手房網籤(含自助)120295套,同比增長17.3%。如剔除自助網籤的部分,2020年網籤量更是創下近五年新高。
不過深圳的二手房成交並非全年處在高位,仍表現出強烈的政策市,「715調控」前後二手房成交量猶如過山車。2020年2月市場處於全年低位水平,成交量不超過2000套,3、4月份復工後,市場迅速回暖;7月創下月度網籤量的歷史高點,達到了21317套。
但「715調控」落地,大量購房者因資格受限暫緩購房計劃,成交量陡轉直下。2020年10月網籤數據陡降至5725套;11月,隨著網紅盤打新結束和對後市樂觀預期,需求回歸至二手房,成交開始逐步企穩,市場出現「翹尾」行情。據深房中協統計,2020年12月月度網籤量突破了「一萬大關」,在歷史同期也屬罕見。
「深圳的市場,在其他城市不敢想像。」一位資深中介門店店主如是說,「2020年初,從開場豪宅秒光,到被媒體報導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代持打新等,可以看出深圳樓市的強勁韌性。715前從外地投資客通過所謂房學院奔湧而來,有人悶聲發大財,有人錢房兩空,深圳樓市這一年用光怪陸離形容並不為過。」
新房成交先抑後揚
如果說2020年上半年是二手房的主戰場,「715調控」後,深圳樓市的熱度無縫銜接至新房,打新再度成為熱詞,同時衍生出的代持等市場亂象再度引發監管層高度關注。
據深圳市住建局數據,2020年深圳新房共成交45384套,相比2019年成交套數上漲19.8%,創2016年以來的新高。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購房需求雖保持增長,但總成交面積相較2019年仍有小幅下滑。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2020年深圳一手住宅成交量達507萬平方米,較2019年下滑20%。第一太平戴維斯認為,雖然「715調控」將部分置業需求由二手房轉移至新房,但對購房者資質提出了更嚴的要求。
與二手房成交先揚後抑不同,新房有其獨立的供應節奏,三、四季度是新房集中供應期。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新房項目的批售進度放緩,但進入下半年,尤其是715新政之後,供應持續放量。據深房中協統計,2020年8月新房成交量突破4000套,11月更是創下近七年來同期新高,達6296套。
從關注熱度上看,西部是2020年深圳樓市絕對明星,但僅就成交而言,供應量較大的東部並未示弱。據戴德梁行統計,與2019年同期對比,2020年包括一二手交易在內的住宅成交總量增幅超過50%的區域分別為光明、龍崗、大鵬、龍華,增幅分別為64.5%、64.1%、58%、56.2%。
2020年深圳樓市不僅新房、二手房成交創新高,居住用地也在放量供應,全年供應地塊超過往三年總和。與此同時,深圳停止了公寓審批用地,這也成為不少業內人士看穩深圳樓市的重要支撐觀點。
據美聯物業統計,2020年深圳共出讓31宗住宅用地,其中14宗人才房和17宗商品房,共收金800億元。
對於樓市未來走勢,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南區市場研究部主管謝靖宇表示,深圳停止公寓用地審批,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之下,政府加快批覆預售項目,供應增加,深圳的政策及經濟基本面均表現積極,需求仍將維持增長,但「715調控」後,新政對需求的減弱及延遲作用持續,未來市場仍以穩基調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