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總結時,每年都在說深圳沒地可賣了,可每年的土拍市場也沒見冷場,2020年的土拍更是異常精彩。
除了一天連拍8宗居住用地外,還有十餘年未賣居住地的福田罕見出讓宅地,更出現多家房企強強聯合共同拿地的罕有場面…
住宅用地的出讓也與以往年不同,以往單日單宗地分開出讓的多,現在基本都是單日多宗地同時出讓,出讓宗地的數量以及居住用地的數量也是近年來最多的。
據統計,深圳今年共掛牌出讓96宗地,其中住宅用地34宗(18宗用於建設人才安居房,16宗用於建設商品房),商業用地17宗,工業用地42宗,其他用地3宗。
居住用地部分其中人才安居和商品房用地各佔一半,共收金800.72億;商業用地引進了今日頭條、小米等行業巨頭,收金184.93億;工業用地基本都是用於新型產業。
人才安居集團佔據半壁江山
2020年深圳出讓宅地34宗,人才安居房用地18宗
隨著12月16日下午,深圳住宅用地的最後一拍結束,今年深圳的住宅用地出讓也落下帷幕。
根據統計,深圳2020年共掛牌出讓34宗人才安居和商住用地(含深汕),用於建設人才安居房的18宗,建設商品房的也是16宗,其中成功出讓31宗,流拍3宗(光明1宗、深汕2宗)。
出讓的18宗人才安居房用地,14宗地由人才安居集團的各區公司拿下。
今年深圳出讓居住用地最多的區域是光明區,成功出讓7宗,其中有5宗可作為商品房出售;排名第二的是龍華區,出讓5宗,其次是寶安區和坪山區,同樣都出讓了4宗。
龍崗區和南山區出讓3宗,罕見的是,福田和鹽田今年也都出讓了1宗,而大鵬新區和羅湖區並沒有居住用地出讓。
龍光、中海、萬科等房企成大贏家
2020深圳出讓16宗商品房用地,最高限售均價10.71萬/㎡
除去深汕流拍的2宗外,今年深圳出讓用於建設商品房的地塊為14宗,受深圳新房限價的影響,這些地塊除深汕地塊外,其餘地塊未來商品房出售都設有相應的限售價格。
從統計數據看到,南山前海的兩塊地,限價10.71萬/㎡,也是限售價最高的區域,而其他區域基本上都是在10萬以下。
前灣的地塊被罕有的金地+電建+華潤+前海控股四家房企的超級聯合體拿下。
寶安尖崗山,限售均價8.3萬/㎡,該地塊周邊的樓盤並不多,二手房有招商華僑城曦城、中海九號公館,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樓盤掛牌均價12.6萬/㎡。
另外,今年的熱門區域光明和沙井也都賣地了,光明出售了7宗地,5宗可以作為商品房出售,限售均價較為均等,基本上是4.75-4.91萬/㎡。
沙井僅出售了一宗商住用地,由融創和華發奪下,未來出售的也是可售型人才住房。
從拿地的數量和參與度來說,深圳人才安居集團拿地最「瘋狂」,31宗成交的居住用地中有14塊地是被人才安居集團拿下,佔據半壁江山。
而參與度最多的是龍光、金地、中海、華潤等房企,幾乎每場宅地拍賣都有到現場,而龍光也成功拿下2宗商品房用地,在商品房用地中也是獨一份。
另外,拍地現場好久不見的萬科也出現了,且成功拿下西鄉鐵崗的一宗宅地,該地建成後限售最高銷售均價為83265元/㎡。
還有不少過江龍也表現不俗,來自安徽的安聯高速公路拿下光明中心一宗宅地,建成後限售最高銷售均價49140元/㎡,聯發拿下坂田地塊。
下面一起來回顧一下今年深圳拍地現場的精彩瞬間:
12月16日:
深圳出讓3宗宅地,位於福田、坂田、深汕,總起始價34.03億,福田蓮花可售人才房限價地:由福田人才安居以2.46億拿下,配建無償移交只租不售人才房面積4000平,限最高銷售單價不高於6.01萬元/㎡。
坂田限價宅地:由聯發以25.45億競得,配建無償移交只租不售的人才住房面積37100平,限銷售均價不高於5.93萬元/㎡。
11月13日:
深圳一次性出讓8宗居住用地,分別位於寶安西鄉、沙井、光明、龍華大浪以及坪山。
萬科以59.98億+ 配建6.6萬平人才房競得西鄉宅地,可售樓面價約6.5萬/平;36號佳兆業+新城聯合體以28億+配建5萬平人才房獲得坪山地塊,可售樓面價約2.6/平等。
11月11日:
前海以「雙限雙競」方式出讓一宗居住用地(前灣片區十開發單位02街坊),起始價56.22億,最高限價81.519億。
共有8組企業參與競拍,涉及13家開發商,歷時近1個半小時、超百輪競價,最終由17號超級聯合體(金地+電建+華潤+前海控股)勝出,以最高限價81.519億+配建28400平人才房面積獲得,可售樓面價約8.5萬/㎡。
6月11日:
深圳出讓4宗居住用地。四宗地塊分別位於龍華觀湖、光明鳳凰(2宗)以及坪山,總起始價77.78億,總土地面積約26.3萬㎡,總建面約79萬㎡,均採用雙競雙限方式出讓。
其中,光明A608-0173宅地由深圳地鐵獲得,其他3宗地塊均為人才房和安居房,由安居集團拿下。
3月3日:
2020年深圳第一場土拍開場,集中出讓寶安、民治、鹽田4宗宅地,總起拍價30.29億元。
包括3宗宅地、1宗商住地,其中3宗宅地分別位於寶安、民治和鹽田,均用於建設人才房;商住地位於寶安,住宅部分用於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商業部分酒店限整體轉讓,商業可分割轉讓。
今日頭條、小米兩大巨頭進駐前海
2020深圳出讓17宗商業用地
根據統計,今年深圳掛牌17宗商業用地,16宗成功出讓,1宗流拍。
其中,7宗商業用地位於南山粵海街道後海,成功引入華強方特、分期樂、深圳建工+寶鷹控股、瑞聲聲學科技以及今日頭條、小米科技、中海地產都將成功進駐後海總部基地。
該7宗地均僅一人競買,不難理解,這7宗地因對其準入行業以及競買人主體資格的要求,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企業少之又少。
據統計,深圳灣後海總部此前已出讓約30塊總部企業用地,包括航天國際中心、天虹總部、百麗大廈、海王星辰、卓越後海中心、五礦期貸、陽光保險、聯想海外、恆裕後海中心等。
加上今年入駐的7家企業,深圳灣後海總部又將增添一批有實力的科技型企業。
6月12日:
深圳今日頭條科技有限公司以10.82億獲得南山粵海街道一宗商業用地,此地塊的準入行業為A0317移動內容、在線娛樂等移動網際網路創新應用及產業化。
宗地項目建成後,辦公55075㎡、商業1500㎡、食堂5900㎡及物業管理用房125㎡全年期內不得轉讓。
10月28日:
深圳成功出讓7宗地,收金11.049億,3宗商業用地,4宗工業用地,分別位於南山後海、大鵬、寶安、坪山和光明。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華潤「春筍」旁的商業用地,該宗地深圳小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5.31億竟得,繼今日頭條10億深圳灣拿地之後,小米也加入到了深圳灣「總部群」。
工業用地掛牌出讓42宗工業用地
3宗因無人競買而流拍
今年,深圳共掛牌42宗工業用地,成功出讓39宗,3宗流拍。
從區域來看,龍崗、坪山和光明3個區出讓的地塊最多,龍崗坪山各8宗,光明7宗,基本都是新型產業用地,準入行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新興產業為主。
2020年深圳超額完成居住用地,產業用地供地計劃
保障一大批重點項目用地需求
根據年初的計劃,2020年,今年深圳將完成293.2公頃居住用地的供地計劃,較去年增加近一倍,尤其是公共住房用地供應較去年大幅增加。
計劃安排供應公共住房用地168.2公頃,其中新供應用地9.2公頃,更新整備用地12公頃,棚戶區改造用地46公頃,其它(含工改保)用地31公頃。
根據統計,深圳今年已成功出讓居住用地314.9公頃(含深汕),超額完成年度供應計劃,而其中人才安居用地佔據一半左右。
產業用地方面,深圳計劃今年供應產業用地198公頃,且明確產業用地供應不設上限。
截止12月初,深圳已供應產業用地182公頃(完成率92%)。此後,又成功出讓近10宗產業用地,今年產業用地將超額完成年度供應計劃。
另外,深圳已經有效保障了今日頭條、中國中車、瑞聲科技、邁瑞生物、小米集團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用地需求。
2020年深圳掛牌出讓物流,商服等用地3宗,分別位於羅湖東門、龍華觀瀾和寶安的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