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利潤率僅2% 供應增加三倍的深圳宅地遭開發商瘋搶

2020-12-22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博 2020年末,深圳迎來住宅用地高峰。美聯物業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共出讓31宗住宅用地(含深汕合作區),成交土地面積約158.9萬平方米。而2019年同期這一數字是44.59萬平方米。

2020年31宗住宅用地為深圳帶來800億元土地出讓金,同比增長了101.7%。土地用地成交放量,也使得今年深圳土地成交金額超過千億元。

在4月深圳市住建局發布的《深圳市住房發展2020年度實施計劃》中,全年計劃供應商品住房用地125萬平方米,可見住宅6.3萬套。其中新供地50萬平方米,可建2.5萬套住房。

今年深圳實際成交住宅用地是計劃的3倍。「住宅用地的放量供應,一方面是深圳政府出於財政稅收方面的考慮。疫情下,財政多多少少都有一點缺口。」一名上市房企深圳區域投拓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網。

另一方面,從去年,深圳就嘗試通過加大土地供應來平抑房價。「此前深圳嚴格實行限價政策,新房均價每年就漲個幾十塊錢,人為幹預的痕跡過於明顯,導致市場表現與調控初衷背離,像這段時間打新潮,就是積累下來需求的爆發。」上述上市房企深圳區域投拓負責人表示。

可以佐證的是,今年總價最高的一塊宅地,在5月被龍光地產以115.97億元價格收入囊中,折合樓面價6.32萬元/平方米。根據要求,該宗地住宅限價10.71萬元/平方米(不含裝修)。但該項目周邊二手房均價達12.8萬元/平方米,倒掛差價超過3萬元/平方米的價差。

11月底,龍光前海天境」的新盤傳將入市,被深圳「打新客」密切關注,成為新一輪的「網紅」盤。

「雖然宅地供應劇增,但上半年的大部分宅地都被深圳人才安居集團『承包』了。」上述上市房企深圳區域投拓負責人稱。

根據統計,深圳今年出讓的這31宗宅地中,14宗被深圳人才安居集團或其區級子公司拿下,他們為此投入了98.45億元。而去年一年,深圳人才安居集團僅在深圳大鵬新區拿下一塊1.6萬平方米的可售宅地。

「深圳人才安居集團每年都有政治任務,肯定需要通過大量獲取土地來完成。」該上市房企深圳區域投拓負責人表示。

按照2019年深圳新一輪住房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標,2018-2020年,深圳將建設籌集各類住房42萬套,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不少於25萬套。

彼時出臺的《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還提到,從2018年起,在新增居住用地中,確保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用地比例不低於60%,同時要在新出讓居住用地中提高「只租不售」用地比例。

這個「60%」的任務壓力,也被加諸到一眾開發商頭上。從2018年開始,深圳大量在土地招拍掛市場開始啟用「雙限雙競」模式,限地價、限普通商品房銷售均價,競地價、競無償移交政府的只租不售的人才住房面積。

上述深圳房企投拓負責人說,這樣操作不容易出現總價地王,但如果按照可售樓面價這個指標來觀察的話,這兩年深圳出讓的宅地可售樓面價是在不斷拉高。

「競拍人才房,對開發商而言首先是可售貨值減少了。所以每次競拍現場,幾乎所有房企在舉牌只租不售人才面積這一環節都非常膠著,開發商都非常心疼那一舉,畢竟利潤就這樣沒了。」該投拓負責人提到。

據經濟觀察網了解,當前,深圳宅地的建安成本,如果按總建面來計算的話,大約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只租不售的人才房建安成本與商品房持平,但在精裝成本方面,人才房大約再加上1400元/平方米左右;普通商品房的總成本則大概需要去到6000-7000元/平方米。

上述投拓負責人與團隊多次測算過深圳這兩年的宅地利潤率,得出的結論是肯定達不到5%。「現在深圳出讓的這批土地銷售利潤率水平,大概也就2個點左右。開發商願意爭搶著拿地,看重的還是安全性。」他說。

相關焦點

  • 2020年土地市場總量將超去年,廣深宅地供應「超標」
    實際上,投資力度大小也代表開發商對該城市樓市的專業判斷,反過來是可以供購房者參考的一項指標。 具體城市來看,太原、武漢、蘭州等中西部城市土地掛牌量與供地計劃量比值(以下簡稱「掛牌完成度」)均超140%,供應規模明顯「超標」。其中太原最為典型,宅地掛牌量已達到684公頃,而全市2020年宅地計劃供應量僅304公頃,掛牌完成度高達225%。究其原因,今年太原市舊改持續發力,僅小店區就有257公頃宅地掛牌,同比2019年上漲了160%。
  • 2019年深圳房地產市場年報:住宅供應大幅增長
    深汕合作區商品房解凍,購房不計入深圳其他區限購範疇12月2日,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啟動深汕特別合作區過渡期商品房銷售的公告》,正式啟動過渡期商品房銷售工作。《公告》顯示,合作區內家庭限購2套(包含商務公寓),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限購1套。在合作區購買商品房套數不計入深圳其他區限購範疇。
  • 市場半年報 | 北京:短期銷售回落明顯,不限價地塊已成供應主力
    優化調整市場供應結構,加大政策性租賃住房:2月北京公布2020年供地計劃,首次將住宅供地分為產權類住宅用地和租賃類住宅用地。同時,加大政策性租賃住房供應、提升預售申請至2次,優化供應結構及節奏,並構建「三級三類四體系」國土空間規劃框架,界定城鎮開發邊界,提升城市房地產開發管控。
  • 40年,深圳房價是如何一步步漲到今天的?
    而當時,深圳房價也長期維持在低位;從2003年開始,由於存量土地日益減少,深圳每年供應的宅地面積驟降至1平方千米,即100萬平方米。此後2年內,深圳房價開始鬆動,突破維持多年的5000元大關;隨著可建設土地減少,深圳的宅地供應很快就開始跌入6位數,甚至在2015年後跌至谷底——2017年一整年內,只出讓了一宗只租不售的宅地。
  • 寧波市區密集推地 半個月內出讓宅地28宗 意味著什麼?
    如此罕見的密集推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方面表示,就是為了增加寧波樓市供應,「穩預期」,進而「穩房價」。這28宗宅地,可建住宅建築面積約220萬平方米,按房源套均面積100平方米算的話,就是2.2萬套左右。而這28宗宅地出讓之前,今年以來寧波市區已成交近20宗宅地,可建住宅建築面積約175萬平方米。同樣按房源套均面積100平方米算,可供應1.8萬套左右。
  • 2020土拍回顧:人才安居集團成大贏家,房企超級聯合體拿下前灣宅地
    而參與度最多的是龍光、金地、中海、華潤等房企,幾乎每場宅地拍賣都有到現場,而龍光也成功拿下2宗商品房用地,在商品房用地中也是獨一份。 另外,拍地現場好久不見的萬科也出現了,且成功拿下西鄉鐵崗的一宗宅地,該地建成後限售最高銷售均價為83265元/㎡。
  • 2016深圳樓市,「冰」與「火」之歌
    土地市場    關鍵詞    熱鬧    去年土地出讓金額同比增長140%,前三季度高價地頻現    若要以一個詞來形容2016年的深圳土地市場,「熱鬧」或許應該首當其衝。無論是上半年高價地湧現,還是「深八條」之後少見的土地調控新規,宅地供應的極度稀缺讓深圳的土地市場一直不缺乏熱度。
  • 慈城新城西北角宅地「出清」
    本報訊(記者 曾梅 通訊員 向琰) 周四,寧波市江北區慈城新城再度拍賣成交一宗宅地,位置就在前兩天成交兩塊宅地的北側——新城西北角最後一批宅地就此「出清」。三塊地成交總價約30.8億元。
  • 湖南阿姨在深圳街頭賣小吃,比臭豆腐還受歡迎,五塊錢2個遭瘋搶
    大家應該都知道,深圳是一個經濟非常好的城市。雖然說和很多城市比起來,深圳的房價物價會比較高。但是這裡的工資一樣比大多數的城市都要高,因此一些生活比較節儉的人還是願意到深圳來打工賺錢。而在這其中湖南人的比例是比較大的。
  • 租賃用地價格僅為宅地價格3成
    原標題:租賃用地價格僅為宅地價格3成   對比各城市
  • 8月供應不「失約」?
    自7月以來,開發商的入市節奏明顯趨緩,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7月共9個項目入市,推售量不及預期的一半。而8月第一周(8月1日-8月7日),全市有4個項目開盤或加推,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統計,共有298套住宅,878套公寓入市,推售量環比大幅增加50%。
  • 深圳停止審批商務公寓,尷尬產品終於走向歷史終點?
    對於適當提高居住用地比例,《解讀》顯示,深圳市今年計劃供應居住用地293.3公頃,佔全年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約25%,較去年計劃的150公頃增加了近一倍,公共住房和商品住房用地的供應量較去年均有較大增長。此外,對於鼓勵轉為可售型人才房的商務公寓項目,不包括現狀已經建成,已銷售,已籤約土地出讓合同的商務公寓項目。
  • 迷信「一路向西」,深圳人一天搶光1.3萬套房
    但對深圳購房者而言,2020年註定是個特殊的日子——從因疫情冰封,到復甦,再到樓市狂歡,深圳並未花費多少時間。而樓市狂熱引發的7.15新政,又迎頭潑了購房者們一盆冷水。然而,這樣的起起落落並未勸退執著的深圳人。根據深圳中原研究院數據,深圳2020年推售新盤93次,帶來住宅5萬套,相較2019年增加了三分之一。
  • 南投奪南沙灣限價海景宅地!黃埔東風化工廠宅地1.59萬元/㎡掛牌!
    就在剛剛,廣州南沙科創置業有限公司(南投地產)以192020萬元的底價奪得2020NJY-18南沙區南沙灣片區環市大道南南側、海港大道西側宅地,折合樓面價僅9460元/㎡!值得注意的是,和南沙首個共有產權住房試點項目城投首築花園一樣,該地塊也要求60%的宅地用來建人才住房,並且指定只能銷售給南沙科學城的人才,且銷售均價不得高於1.8萬元/㎡。也就是說,這是為南沙科學城人才量身定製的項目,旨在吸引更多人才在南沙居住和買房!
  • 深圳地王龍華金茂府遭遇銷售難題
    但有數據顯示,金茂府當晚到訪約130批客戶,成交約42套,去化率僅約21%,成交均價11.2萬/平方米(10.2萬毛坯+1萬精裝)。界面新聞記者走訪了解到,金茂府周邊的片區中介普遍認為並沒有買麼多,成交套數在50多套左右。也有業內人士認為:「161套的數據水分比較大,很難賣那麼多。」作為中國金茂旗下最高端的「府系」產品,深圳金茂府進展似乎並不順利。
  • 「只防口水不防病毒」的這款口罩被瘋搶,價格已被炒至3倍!網友:我...
    「只防口水不防病毒」的這款口罩被瘋搶,價格已被炒至3倍!新款口罩一包三個,售價990日元,約合人民幣65.5元,有三種尺寸可選。根據「優衣庫」的聲明,這款口罩在清洗20次後仍可保持99%的細菌過濾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優衣庫稱口罩售價每隻人民幣66元,遭網友吐槽:太貴。正式發售的價格可謂親民——3隻口罩65.5元,平均平均22塊錢1隻。而且,更驚喜的是,這款口罩居然是中國製造的。
  • 拿地周報丨深圳34億掛牌市內及深汕三宗宅地 福田近10年首推宅地
    深圳34億掛牌市內及深汕三宗宅地 福田近10年首推宅地 11月17日,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三宗宅地,分別位於福田、坂田、深汕,總起始價34.03億元,出讓時間為12月16日。
  • 2020深圳宅地供應量超前三年總和
    深圳樓市從疫情復甦之初的千萬豪宅秒光,也開啟了奔忙、陡轉和屢創新高的一年。從時間上看,分化的另一個節點是7月15日調控新政(以下簡稱「715調控」)。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導,715調控前,深圳二手成交創新高,達21317套,但調控政策頒布後的8月,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滑,深圳樓市新房供應爆發,衍生出了打新、代持等樓市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