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喜事白事撞一塊,辦白事不能走辦喜事那家門前?錯開時間就好

2021-01-18 鄉居小菜的悟空

鄉居小菜也在農村生活,也參加過喜事白事酒席,有一些了解,一般辦喜事酒席都是早早的選好日子了,都是一個村的人一般都知道人家哪天結婚的;而白事也就是喪事,是比較突然的,人去世了之後就要忙著辦喪事,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出殯抬人去埋葬了,而這個出殯的時間並不是要求很嚴格,所以喜事遇到白事,都是同一天,其實是可以商量,避開時間不互相遇到就可以了,下面以鄉居小菜家鄉來說說我的看法:

鄉居小菜家是山區的,我們那邊不管是女方家嫁女兒還是男方家娶老婆,迎親都會有個時間段的,一般酒席都會在2點前結束的;嫁女的時候,酒席是在早上好,迎親隊伍會在10點之前接走新娘子的,一般九點到九點半之間比較常見,所以酒席也是在那個時候結束的。

而男方家這邊把新娘子接過來一般會在11點之前,不超過12點;接新娘子回來了,酒席也算是正式開始了,吃吃喝喝聊聊天,一般持續到下午一點多就結束了,沒見超過2點鐘的。

而白事屬陰,出殯一般是在下午4點到四點半這樣,不超過5點鐘,因為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下葬完也五點多六點天要黑了;所以就算是白事喜事在同一天,也不用擔心會在同一時刻遇上的;當然了,畢竟白事對於人們來說是比較悲傷、晦氣的,而辦白事的那家平時過路都是從辦喜事的那家門前經過的,叫人家出殯從其他道路繞走,道理、情理上也講不過去啊。

而且都是村裡鄰居的,好好聊聊,喜事中午辦完了,白事下午出殯,不影響呢,總不可能叫人家留幾天才下葬的吧,而且隔幾個小時呢,也不能說影響喜氣吧,畢竟辦喜事,嫁女接親早就在規定的時辰裡完成習俗儀式了,白事出殯並沒有衝人家喜事的時辰;要講究的話,可以在人家出殯隊伍經過自家房子之前提早關好門窗不看就可以了,等人家出殯隊伍過去了再開門燒些紙錢,念念走好之類的話就可以了,哪有那麼多的不吉利可言呢。

不知道其他地方農村辦白事喜事是不是有類似這樣的時間講究呢,若不是,其實是可以借鑑下的,人家中午辦喜事的辦完了,白事的下午接近傍晚那時候再出殯也不遲呢。

再說了,其實農村辦喜事最講究的是時辰、人多好面子,一般不跟時辰相衝,不耽誤喜事進行、喜事開席吃東西人多喜氣洋洋的時候你不出殯就可以了,喜事白事隔開幾個小時還是能接受的,所以好好商量,還是可以的,都是村裡鄰居,以和為貴。

相關焦點

  • 【民俗漫談】紅事遇白事誰先行?
    也就是說,白事儘量不要去衝撞人家的好事。再說,白事並非不能和紅事一起操辦,只是人們把白事和紅事聯繫在一起,心裡忌諱而已,是一種心理上的聯想作用。按古代習俗,喜事和喪事可一起操辦。如,有的地方家中有孝,三年或七年不準辦喜事,否則是對老人的不敬孝。有些地方,當兒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時,一般重病在床的老人即立讓兒孫舉行婚禮,目的就是避開長時間的守孝期。
  • 疫情期間,村裡發生了白事,事主家裡不辦酒席還讓隨禮合適嗎?
    要說今年的疫情也是大家所關注的一件事,因為這個疫情也是牽動了很多人的心,畢竟當前疫情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除了引起關注外,另外的就是關於咱們農民不能出去打工的影響,有的農村也是封村閉戶,農民也是出不去村裡,前幾天有位朋友要去地裡幹活也是被農村的人勸回去了,所以說目前的疫情也是為了防止擴散
  • 農村白事怪象,荒唐的歌舞團、流行樂,到底是葬禮還是演唱會
    可能因為前十幾年貧窮的生活如今依舊曆歷在目,農民們在富起來後似乎是要把前十幾年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的經歷一一抹去,紛紛開始花樣炫富,尤其是農村的紅白喜事上,再加上農村人有攀比的心理,往往一家大辦紅白喜事,一整個村的人都會爭相攀比。其實大辦喜事並沒有什麼大問題,自古以來結婚是一件大喜事,喜事辦得再鋪張也符合喜事的喜慶的氛圍。
  • 無棣縣碣石山鎮碼頭社區,用村規40年涵養出白事簡辦新民俗
    喪葬不鋪張、不迷信,一切簡辦……在無棣縣碣石山鎮碼頭社區早已深入人心。12月10日,走在社區的7個村莊中,一股股節儉向善、簡辦不減情的文明新風撲面而來,讓人倍感舒暢。「白事簡辦,在錢、時間、人員上減少了負擔,現在我們村裡的白事,出去買白菜或芹菜,再買上肉,做成大鍋菜,俗稱『一勺盛』,這麼些年無一家違規,誰家也不例外,無特權,大戶人家、小戶人家一律平等。」大吳碼頭村黨支部書記吳文峰說。如今,在碼頭社區的全部7個村中,白事節儉辦早已成了當地的新民俗。「白事節儉辦,賓客主人都叫好。」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紅事不幫忙的主要原因是,大多家庭辦喜事都去飯店定桌了,沒有必要那麼多人幫忙了,況且,對於喜事,人不到禮到了就可以說的過去。
  • 在農村參加喜事的人不多,參加白事的人卻很多?主要有三點原因
    對於所有人來說,家裡有點紅白喜事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農村人,對待這些事情的態度都是相當謹慎小心的,基本上哪家有點事,整個村裡的人都知道。但是在現在的農村,如果哪家有點喜事,比如孩子要結婚了,村裡的鄰居朋友去吃酒席的人不多,一般給個份子錢就走了。
  • 江蘇淮安一小區業主在地下車庫辦「白事」,承辦人:沒啥晦氣的!
    對此,酒席的承辦人範先生講,當天辦事這戶人家是因為老人去世,地面上位置不夠,白事又不至於大辦,於是就在地下車庫安排了這麼一場宴席。當被問及在小區裡辦喪事是否會覺得晦氣時,範先生表示:不會的!誰家裡都有個老人,都有生老病死的那天。
  • 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
    紅事明顯多於其他季節,是由於傳統習慣使然,過去的農村平時大家都要忙於農田幹活,只有到了冬季的時候,相對才會閒暇一些,所以更容易找到人幫忙,大家也都有時間,加上冬季的氣溫很低,在沒有冰箱冰櫃的時代,室外的天然大冰箱能夠更好地將食物多存放一些時日。而白事的增多,則是由於氣溫的驟然下降,讓一些年老體衰的老人很難適應,所以冬季的白事也明顯的多於其他的季節。
  •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辦喜事,都喜歡多來一點人,畢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情,只不過很多時候由於對方沒時間或者覺得跟你關係不太好,就算請了都不回來的,這也造成喜酒來的人都會比較少一些的。如果說結婚可能還有幾次的話,白事一人只有一次,這個時候只要認識的那真的不能省錢了,還是得去給點禮金幫幫家裡人的,相信在這種白事上面也是捨得出錢吧,可以說白事的話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次,農村人都講究死者為大,可以說以前在有多大的矛盾,這個時候人過世了這個氣都會消了,去看看也是正常的,很多人也就是不請自來了,畢竟對於主人家來說,以前老人鬧矛盾的人自然不會主動去請的,只是不請自來的情況。
  • 關於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倡議書
    關於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倡議書 2021-01-10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白事講究多?什麼事情不能做?你知道嗎
    農村又是較為封建迷信的地方,尤其在白事上的講究更多。參加白事時,一言一行都很重要,說不好就會有「晦氣」。那麼去農村參加白事時,什麼事應該避免不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棺材很重,路途又遠,所以難免有人會說「很重」「很累」「走的太慢」的話,發些牢騷。但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是對逝者的不尊重。說這些話會讓棺材變得越來越重,大家也會走的越來越慢,反而加重了負擔。所以,如果去抬棺材的話,一定不要有抱怨,這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所以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時候,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因此在村裡辦事的時候,如果是姓趙的孩子結婚,幾乎所有姓趙的人都會去幫忙,而其他姓氏的人去也行不去也行,只需要結婚當天去吃飯就行了。由於村裡其它姓氏的人比較少,所以剩下的人就會組合在一起行事,這裡所說的行事是結婚之前幹活的那些人,要知道親戚是不用幹活的。
  • 它是農村白事開支最大的一塊,一場花費幾十萬,你們那需要多少錢
    說起農村的白事,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這些開支裡面最大的一塊就是香菸。 而在白事上,香菸的花銷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前幾天筆者參加一位朋友父親的葬禮,當地的喪葬禮節比較多,酒席需要連辦四天,而且幾乎是全村的男人都會到場,四天酒席下來共辦了一百五十桌,每桌酒席上要放一條和天下
  • 農村白事出現3種,鋪張浪費現象,娛樂班要不要取消?
    前一段時間,有不少地區因為禁止土葬,讓人們進行更為環保的火葬。而且這個消息也讓許多農村老百姓對此看法不一,大部分老人還是想要土葬,但各地執行情況又不一樣。而且這則新聞也讓鄉村舉辦「白事」現象風口浪尖,很多人覺得鄉村辦「白事」時可以進行簡約處理。如今,在農村有兩種更重要的情況,即「喜事」和「白事」。
  • 如今農村老人去世,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宿命,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要開始操心起自己的後事了,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向講究死者為大,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 農村白事程序複雜,大部分在城裡上班,好多程序不會走怎麼辦?
    農村過白事比紅事複雜的多,人常說十裡風俗不同。各地有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生活在城裡的人往往對鄉村的白事程序不是很了解,害怕在前往弔唁的過程中發生違反鄉俗的事。其實這不用怕。前往弔唁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事。只要看著別人怎麼做就行了。一般不會發生大的問題。二是作為主家,自己家辦白事。
  •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首先喜事這個東西是需要分享和廣而告之的,農村人都好一個面子,你家裡有喜事,是大喜的日子,如果你不通知我去賀喜赴宴,那麼我有什麼臉面去,你有好事情都不告訴通知我,證明你對我不重視或者是不想和我繼續交往接觸下去,所以這個酒席我是一定不能去的。
  • 密雲一黨員帶頭做到白事簡辦:如果因治喪致別人被傳染那才是不孝
    「老人活著的時候咱們都盡到孝心了,現在疫情防控形勢這麼嚴峻,後事就簡辦吧!我是共產黨員,咱家要帶頭。」密雲不老屯鎮史莊子村宋紅梅90多歲的公公去世了,她跟愛人商量後,決定老人後事一切從簡,挨家挨戶給親戚們打電話說明情況。
  • 一場白事花費445元
    「我家老人今年1月份過世,沒有大操大辦,按照村裡的習俗一切從簡,家裡人也都很支持。」這場白事是李仁祥為自己母親操辦的,對他來說,好習俗讓人一身輕鬆。李仁祥是邱家七吉村的大戶人家,單是叔伯兄弟就50多人,來參加儀式的上百人。要在以前,這場白事沒有幾萬塊錢下不來。2018年,邱家七吉村集體收入達到570萬元,這在整個諸城都算得上是富裕村。
  • 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有什麼說法和講究
    有句俗語叫「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其大概意思是這樣,村裡辦喜事的人家,主人要上門邀請,親朋才會去參加,沒有收到邀請是不能參加的。白事就不一樣了,村裡誰家老人去世了,不等喪主邀請,村裡左鄰右舍的人都會主動前去幫忙的。這裡有什麼說法和講究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談一下,白事不請自到的緣由。如果某戶家中有人去世了,這對喪主來說是件非常傷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