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幹支年之始。雖然北方的屋外依然寒風料峭,但大地深處正在醞釀著浩大的生機,天地即將甦醒。今日書評君為大家送上一個溫暖的二十四節氣故事,繪圖者熊亮用文人水墨,在張合之中傳達出「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學觀。收藏也好,分享也罷,天地甦醒前,請做好準備。
人在天地間,這是一切有關中國文化命題的討論起點。
二十四節氣本為農事而立,今天我們已不必農耕而立國,卻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重新開始尋找它?
「春來花鳥若為情」,深在於我們內心某處,千百年前已種下了一個基因,使我們格外留戀一種溫情:花能解語,鳥可同悲。山川風月,無不有情,全是知己。 這樣的物我觀一旦示現,沁人心脾,內心安然而慰藉。沒有哲學所謂主體與客體的冰冷,我心與天地精神,兩相往還,互為主體,是兩向的欣喜。「多情最是南山月」, 這是中國文化中的自然與我。
步入都市文明,農耕式微,花鳥風月俱已疏離,曾有的溫存之心是否已歸於枯槁?
就像土地,歷經小寒、大寒的冰凍,雨水、驚蟄一到,自然重煥生機。
在我們內心,都有一顆種子,它包藏著我們與自己的文化來處的幽微關聯,一日春回,它就會來不及地萌發,一面感慨自己渴求已久。
兩千五百年前,老子說: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
把自己放回到日月升沉、四時不息的天地大道之間去,重新感受和思索自己的存在,或許更貼近我們生命的真實。
——董梅
人土不二,
故事開始前,我們先忘記自己。
想像自己是一個泥土小人,靜靜躺在大地上,等待節氣喚醒我們身體的感覺。
春天剛剛來臨時仍然非常冷,而我身體的深處已經開始柔軟,只有我能感覺到。我甚至能聽到,冰雪在身體裡融化的嘶嘶輕響。
雨水落下,滲入我的皮膚,在裡面匯流,冬眠的小動物們也在裡頭窸窸窣窣翻身,小草從皮膚下抽根、發芽——感覺酥酥痒痒。
轟隆隆!
春雷乍響,
我們都醒來了!
現在我,
渾身舒暢。
就像要開始生長。
奔跑、生長,越來越多。
我們吞下種子,
然後在身體內部,
靜靜等待它們……
生長!
這是我的魔法。
直到身體盈滿。
越來越沉重,
現在該坐下來,
等待身體變得更加豐盛。
長得也太密了,
枝葉藤蔓蓋滿全身。
根須在我身體下面交錯密集。
整個下午,知了在耳畔,不停嘶鳴,沒有一絲空隙。
空氣停滯在炎熱中,沒有一點點風。
我身體裡又黏又重,悶熱得快喘不過氣來。
還是躲進水裡,
水的涼意一點一點滲進皮膚,
整個泥土身體在水流中融化。
只一陣小小的風吹過,炎熱就不見了。
夏天結束,夜晚重新變得清涼。
清晨醒來時,
我看見身上凝滿露水。
我能感覺,
身體的水份漸漸乾涸,
寒意悄悄在地底升起。
露水寒,將要結冰。
我說:不要擔心,你們可以藏進我身體裡過冬。
死去的蟲子們,我會把你們的孩子好好照顧。
枯萎的植物們,我已在皮膚下藏好你們的種子。
寒冷的空氣中,
凝出瑩白的霜。
我要重新睡下。
我能感覺身體裡的水也開始悄悄凝結。
想要再和我一起?
就讓我們翻到第一幅圖重新開始。
熊亮,中國著名繪本作家,中國繪本發展先鋒之一。代表作《小石獅》、《兔兒爺》、《年》、《京劇貓》等。熊亮的繪本注重線條和墨色感,作品汲取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人物景致獨特且充滿詩意,極富情感表現力,他也是中國被介紹到海外最多的繪本藝術家之一。
本文圖片、文字皆選摘自《二十四節氣》(新星出版社出版,時差繪本出品,2015年1月再版),熊亮 繪,董梅 注。《二十四節氣》原本為熊亮受邀,為Meridian時差召集的、來自10個不同國家藝術家的原創項目「時差繪本聯合國」中的中國代表之作;此次再版邀董梅老師撰文,重新闡述了深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氣、自然、科學、詩歌、生活哲學等等。
感謝新京報書評周刊(ID:ibookreview)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