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Marc Riboud 用鏡頭看世界

2021-02-08 手機鳳凰網

藝術家最大的工作往往是選擇……用相機記錄這個世界,每幅作品之間的不同,在於攝影家選擇的不同,好的攝影家可以在看上去很混亂的環境中,找出它的秩序出來。馬克·呂布(Marc Riboud)就是已經找到了秩序的人。

編輯:才彥 攝影:史宏偉

又一次站在了中國美術館的門前,20 多年了,每次來北京都與它擦肩而過,這次終於如願。而且能在這裡採訪攝影家馬克·呂布,無疑是件令人期待的事。

結緣攝影

14歲時的馬克·呂布得到了他的第一架相機,他的父親雖然沒有教他攝影,但是卻給了他一個攝影的夢,於是在此後的近60年間,他一直都在圓自己的夢。

曾在裡昂的Ecsle Centrale學院學習機械工程的馬克·呂布,在畢業後不久,就放棄了所學的專業,也放棄了穩定的工程師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攝影中。由一名自由攝影師到加入蜚聲國際的瑪格納圖片社,他的作品越來越成熟。在擔任了14年的歐洲總部副總裁之後他又曾擔任了總裁之職。

「莎翁在他的詩中有這麼一句話:時間是千萬個瞬間構成的銀河。在大自然中人們有這樣的印象,銀河是無止境的,而時間也是這樣。攝影對我來說已經不只是個職業,更是一種激情、一種偏執,我總是時刻帶著照相機,見到中意的人或者景,我就把它拍下來,這是對眼睛進行訓練,這種訓練讓我自然而然地拿起相機按下快門,自然而然地知道構圖與個性。」採訪其間,馬克·呂布的手一直在抖,但他堅持說,「我拍照的時候,手從來不抖。」

馬克·呂布一直堅持抓拍,他作品中平實的畫面耐人尋味。他用敏銳的目光注視著人們生活的變化,特別擅長通過一些細微的生活細節反映出一些有深遠意義的內容。他的大量攝影作品專集清晰地體現出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表達、去介入:《日本婦女》、

《加納》、《中國印象》、《火車和車站》等都是他出色的創作。

「有一幅作品我的印象很深,那是在美國華盛頓五角大樓前反越戰的遊行,女孩、手裡的花、士兵的刺刀。那時候我距離女孩很近,與女孩的眼睛、花還有士兵焦距都是相等的。因為當時光線並不算太好,如果光線好,對比很強烈,那麼照片也許不會像今天這樣出色。當時女孩上前和士兵說話:『我要把花放在地上,你們不要踩它。'當時發抖的不是這女孩,而是士兵,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周圍有幾百萬人,但多數都在10米開外。」

迷戀東方

和每一位偉大的攝影師一樣,馬克·呂布有著非凡的經歷:他是最早進入中國拍攝的外國攝影師之一。

「事實上不僅是中國,我對整個東方都非常感興趣,因為東方有著另外一種思考方式與行為方式,另外一種全新的文化。但遺憾的是,今天中國的東方色彩已經沒有那麼濃了。當然,這種變化是不可避免的,人們面對變化有時只有遺憾了,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點,我們不可能阻擋世界變化的腳步。」

在攝影創作中,攝影家會在自然中取得心靈的升華,尋找到心靈的歸宿,獲取到美的啟迪,同樣,一個具有高尚情操的攝影家,會以他對人生真善美的領悟,融入優秀的攝影作品,為觀賞者所感動,為觀賞者所接受。

「去年的9月份,我在上海的裡弄裡拍了一些照片,是有關老房子拆遷的,我在北京也拍過一些類似題材的照片。我每次的拍片量很大,我會從中挑選1到3張滿意的照片,把它們放大,這是一個我個人色彩非常鮮明的方式,因為我會花很多時間來挑選。」

「今天的攝影師有一點非常好,他們在構圖中、在拍攝的照片中能夠注意到一些並非司空見慣的事物,總是讓人有所驚喜。有人說一幅照片若能稱之為好照片,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讓人有印象;二是讓人第一眼看過去後能夠對它有深情的了解。中國有著十多億人口,攝影家也有幾百萬之多,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有著各自的觀點,這非常好,比千篇一律好得多。」

採訪結束後記者始終在回味馬克的那句話:「我的生命中沒有什麼是常規的,唯一不變的就是經常在變。」

相關焦點

  • 專為iPhone的SANDMARC變形鏡頭適配器
    在iPhone上使用變形鏡頭適配器進行拍攝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一次,SANDMARC公司發布了一款適用於iPhone的新型1.33倍變形鏡頭,從上面的示例鏡頭來看,它的表現很不錯。據SANDMARC稱:「該鏡頭適配器完全由鋁製成,鏡頭採用多元素,多塗層和抗反射鏡片,具有卓越的性能。」
  • 貴陽攝影師用鏡頭照亮地下世界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除去平日所見稀奇,腳下萬丈地底世界也驅使著我們的好奇心。貴陽職業攝影師跟隨自己的冒險夢開啟了他研究洞穴,探索地下秘境的別樣人生。周元傑在貴州共探索了40多個洞穴,他拍下4萬多張圖片和1200分鐘的視頻記錄了這些探險活動。這位33歲的貴州小夥用他的鏡頭,照亮了隱藏在黑暗洞穴中的奇妙世界。
  • 在鏡頭裡,他們用愛開啟了一場生命的魔法
    用自己傾盡一切的奉獻,對抗著「讀書無用」「重男輕女」的觀念。拋去鏡頭的高光,張桂梅校長只是一位普通人。但往往是普通人的故事才更值得銘記,因為他們的熱忱與堅守,才是讓現實世界變得更好的源動力。即便沒有史詩傳奇般精彩的經歷,但他們的這種日復一日的平凡前行,卻讓他們的故事更加真實而生動。
  • 從鏡頭的焦段看這個世界
    後來仔細想想,可能一直以來我都是固定地使用幾支鏡頭,習慣以鏡頭的視角去觀察我所要拍攝的空間,在整個空間中,獨立的構建出一塊領域呈現到畫面中。我目前使用的三隻主力鏡頭分別是,FE 16-35mm F2.8 GM、FE 50mm F1.4 ZA、FE 85mm F1.4 GM。廣角,標頭,中焦人像頭,基本涵蓋我所有的拍攝。
  • 看,他們鏡頭下的臨海生龍活虎
    沈向然 畫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過這樣的感受遊走在陌生的街頭習慣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身邊的一切窺得生活的細枝末節個體對城市的理解和表達構成了對這座城市的印象然而透過他們的鏡頭,我們發現那個臨海,是生龍活虎的。|永安路|從五月出發,每個人都要穿過永安路。往東走去紫陽街,往西是府前街。
  • 鏡頭下的世界
    看到了這些獲獎的作品,我們不妨再看一下其它的入圍作品,去感受一下自然世界的千變萬化在Shahbaz Majeed的這個鏡頭,蘇格蘭中看起來很有魅力。他說他用變焦鏡頭抓住了這個鏡頭,把焦點放在遠處的光線上。
  • 陳奕迅專輯的包裝也用過這樣的微觀鏡頭下的世界
    這是來自Eason陳奕迅的2017專輯的包裝封面,用五線譜鋪路,人偶在上面走路,也像是雙腳充當了音符,看似簡單卻很有趣。這個包裝設計來自日本的平面設計師、攝影師Tatsuya Tanaka (田中達野)。
  • 走進他們的世界,感受他們的生活
    這首歌唱出了電影內外、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也是電影《梧桐樹》創作團隊內心的感動,他們的生命流淌深情,我們原以為會施以同情,沒預料到他們的愛治癒了我們的傷痛。 今天,我們推薦的紀錄電影《梧桐樹》,是一部聚焦你我身邊這一群特殊孩子的極度誠意之作。
  • 用特寫鏡頭看,生活每天都是悲劇;用長鏡頭看,是喜劇
    (因為太長,看的人不多,但是,相信我,如果這一季的呦呦鹿鳴有什麼文章值得看的話,《洞庭江湖》絕對是排名第一。有的人說,它太長了,不過,我覺得,它還是太短了。是這篇文章選擇了我,而不是我寫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日拱一卒,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卓別林有一句話,也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從特寫鏡頭看,生活每天都是悲劇;用長鏡頭看,生活是一部喜劇。
  • 9mm鏡頭下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一起來看下
    前一段時間,我們拿到了國內鏡頭廠商長庚光學發布的,目前市面上最廣的,全畫幅非魚眼超廣角鏡頭:LAOWA老蛙 9mm F5.6 W-Dreamer
  • 再看《金剛狼2》不為看狼叔,為「真理子」岡本多緒
    改編自漫威漫畫的超級英雄電影《金剛狼2》是X戰警系列電影的分支,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2013年10月17日在中國上映,因演員休·傑克曼的出色演繹,把金剛狼這個角色演的更加有血有肉,這也讓《金剛狼2》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只是有多少人本來衝著狼叔才去看的這部電影,最後卻被女主真理子圈了粉。
  • 用鏡頭告訴世界 ——專訪紀錄片《之江故事》製片人晉清曉
    用鏡頭告訴世界 ——專訪紀錄片《之江故事》製片人晉清曉 2020-01-07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佳能攝影】微距那些事 如何用微距鏡頭探索微觀世界的魅力
    而對花卉的拍攝也是微距攝影中常見的題材,特別是對花卉的細節部分的拍攝,更能夠展現微距世界的魅力。  猜出來是什麼了嗎?其實這裡拍攝的是我們可能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一種物質——味精。  一般我們看一枚鏡頭是不是微距鏡頭都看他的放大倍率,微距鏡頭能拍出多少細節也看其放大倍率,那麼什麼是放大倍率?放大倍率是光學透鏡的一項性能參數,是指物體通過透鏡在焦平面上的成像大小與物體實際大小的比值。在相機鏡頭中,一般會標稱「最大放大倍率」,指該鏡頭在:最大焦距和清晰成像的最近拍攝距離這兩個條件下的放大倍率值。這時的放大倍率值是這個鏡頭放大倍率的最大值。
  • 翻轉鏡頭看世界 榮耀7i拍照功力深度解析
    這款手機最大的特色要數背部的一顆180度翻轉鏡頭了,這款搭載了側邊指紋識別及特殊鏡頭的手機拍照效果如何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探究一番。翻轉鏡頭看世界 榮耀7i拍照功力深度解析    拍照硬體上,榮耀7i最大的特色就是1300萬背照式後置攝像頭可以作為前置攝像頭使用。
  • 換個角度看世界 | 魚眼鏡頭攝影技巧分享
    許多攝影愛好者都有著對超廣焦距下宏大視角的痴迷,而魚眼鏡頭下的「星球世界」,則是另一番夢境般的景象。值得注意的是,魚眼鏡頭與超廣角鏡頭的焦距不可相提並論。在35mm系統中,焦距為14mm的超廣角鏡頭視角達到114°;而15mm的魚眼鏡頭,視角便已經覆蓋到180°了。 當180°的視角全部集中於全畫幅的「底片」之上,變形與畸變便不可避免。
  • 透過HUAWEI P30 Pro的鏡頭,看「世界第三極」
    鏡頭裡,不只有多姿多彩的生靈,還有生命最真實的殘酷與堅強。2016年,成為青海可可西裡申遺特邀攝影師的顧瑩,已連續四年,每次歷經近萬公裡的行程進入可可西裡腹地,每次與野生動植物待在一起數月之久,用影像記錄它們的真實生存狀況。今年,她帶著華為 P30 Pro進入可可西裡,拍攝到了許多珍稀的野生動植物影像,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建成前,先帶大家去看可可西裡的生命模樣。
  • 為什麼做婚禮攝影師燒錢,看他們用得頂級攝影器材就知道了
    國外著名的攝影師器材分享網站Shotkit根據來自世界各地的婚禮攝影師提供的器材合影中得到了一個數據那就是目前婚禮攝影師用的最多的攝影裝備都有哪一些?本文不想去討論器材與攝影的重要性我們僅僅希望能夠通過這篇文章幫助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們去參考想要購買的婚禮攝影裝備清單。
  • 在M4/3的世界裡用1萬元體驗電影鏡頭的美妙
    其實是因為我在很早之前就看到了這支鏡頭的工程版,但那期間它還沒像現在這麼完善。而當我試用了最終的量產版鏡頭之後,它給我留下的難忘使用體驗讓我覺得可以用1萬元感受電影鏡頭的美妙了,所以今天就來分享一下玲瓏20-70mm T2.9這支鏡頭。玲瓏20-70mm T2.9是一支國產的電影鏡頭。
  • 小小大世界-淺談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之所以被稱為微距鏡頭,是因為這類鏡頭往往有著比常規鏡頭更短的對焦距離,從而能讓主體在畫面中呈現地非常大,讓觀眾感覺靠的非常近。同時為了保證在離拍攝對象有一定距離並且沒有明顯的透視,微距鏡頭往往是中長焦,各家的微距鏡頭一般在70mm到105mm之間。以上兩個因素保證了微距鏡頭能拍出人眼難以得見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