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告訴世界 ——專訪紀錄片《之江故事》製片人晉清曉

2020-11-17 澎湃新聞

用鏡頭告訴世界 ——專訪紀錄片《之江故事》製片人晉清曉

2020-01-07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來源:1月7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管筱璞

近日,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專訪了紀錄片《之江故事》製片人晉清曉,請她為我們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

記者:為什麼會想到拍攝紀錄片《之江故事》?工作室是如何和這個項目結緣的?

晉清曉:這個問題得從怎麼與麥克·貝茨勳爵結緣說起。麥克的身份很特別,他不僅曾先後擔任英國保守黨副主席、英國上議院副議長、內政部國務大臣等要職,還是一名徒步愛好者,也因為徒步,與雪琳相識、相愛,成為了一名「中國女婿」。他們至今已經徒步跨越了25個國家,走過14709公裡。2015年,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麥克和雪琳徒步從北京走到杭州,歷時71天,行程1702公裡。此時,解讀中國工作室正在拍攝習近平總書記訪英宣傳片《當英國夢遇到中國夢》,於是積極和雪琳取得聯繫,對麥克和雪琳進行了拍攝,將他們徒步中國的故事納入到《當英國夢遇到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訪英期間在英國議會演講時也講到了麥克徒步中國的故事。

此後,我們不斷和麥克展開合作。2018年9月,我們邀請麥克參加TED演講。他以「中國道路與前景」為主題,用自己生動的徒步經歷講述了中國奇蹟以及奇蹟發生的原因。2018年,在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麥克和雪琳又進行了從北京至曹妃甸以「為夢想行走」為主題的徒步活動。工作室派出了編導與攝像跟隨、拍攝了此次徒步,後來製作了《變革時代的多彩中國》短視頻,記錄了麥克和雪琳實地感知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故事,並體現了中國鄉村人民的生活巨變。

我們長期與麥克和雪琳有著密切的聯繫,了解到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他們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再次來到中國浙江開展徒步活動,便立刻與之聯繫。經過討論,雙方都非常有興趣攝製《之江故事》,從而讓更多人客觀、全面地了解中國。

記者:與其他外宣影視作品相比,本片有何獨到之處?

晉清曉:首先,這是一部紀實類作品,記錄下了30餘天麥克和雪琳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他們所到之處,鏡頭和視角都客觀真實地展現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當代中國,非常立體鮮活。而且徒步這種形式本身,也很新穎。導演和剪輯師都是經驗豐富的外國人,這為我們這部外宣影視作品提供了極大的保障。

其次,這部作品不生硬。麥克認為文化的力量可以超越政治分歧,文化可以心心相通將人們聯繫在一起。因此,本片就從文化的角度出發,用腳步講出了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不同歷史、文化、語言背景的受眾都能真正接受的新時代中國故事。用麥克獨特的政治家視角,生動解讀新時代中國發展理念、發展成就及對世界的啟示。

第三,這是國際主流媒體首次邀請西方知名政治家擔任紀錄片主持人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實現了解讀中國工作室一直強調的「外眼看中國」。

第四,《之江故事》注重「以小見大」,這也是我們工作室一直秉承的視頻製作理念,從小切口出發展現宏大的主題。我們關注普通人物的生活與夢想,既有村黨支部書記、農民、工人,也有書畫家、影視演員等,全景式、多角度展示了中國人民對新時代中國發展成就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做到接地氣。這裡,我想引用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先生在《之江故事》發布儀式致辭中的一段話,「紀錄片《之江故事》沒有大話、沒有豪言,更沒有大人物、大場面,有的都是凡人小事,有的都是實話實說。這讓觀眾下意識地跟著麥克·貝茨勳爵夫婦的腳步走了起來,與他們結伴同行。」

記者:通過這次拍攝,團隊對於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有什麼新體會?

晉清曉:最深的一點體會就是對外講好中國故事不容易。就我們的紀錄片製作經驗而言,廣袤中國從來就不缺乏故事,只是需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們有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拍攝題材。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尤其是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怎麼講故事,方式並非一成不變。麥克·貝茨夫婦通過徒步的創新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就給我們很大啟發。這次《之江故事》的拍攝,就是藉由徒步這種形式比較新穎、內容比較「軟性」的節目樣式,透過麥克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客觀而生動的中國故事。

關鍵詞 >>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用鏡頭記錄「平靜」下的洶湧波濤丨專訪紀錄片《生生》主創
    7集醫療人文紀錄片《生生》用16個生動鮮活的人物故事,帶領觀眾觸摸生命中最真實、最掙扎卻也最有力量的「重要關頭」,共同探尋生命的價值。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科學理性地看待癌症?又該如何正確面對生死?當我們不可避免地與疾病迎面相遇的時候,人類該如何與疾病相處?
  • 上海電視節|紀錄片單元:用誠懇的鏡頭,對準真實的生活
    「優秀紀錄片像一面鏡子,我們從中看到很多大事發生。」2019年,白玉蘭獎紀錄片評委會主席、美國製片人馬克·愛德華談及對紀錄片的評審標準曾這樣說道。雖然是紀錄真實,但紀錄片依然是有鮮明的作者觀點在其中,在大時代面前,如何選擇獨特的視角,如何藝術化的結構自己的作品都考驗著每一位紀錄片作者的人生閱歷和專業素養。2020年第26屆白玉蘭獎紀錄片單元由荷蘭製片人艾倫·溫德姆斯將出任白玉蘭獎紀錄片評委會主席,印度製片人魏克然、中國導演梁紅擔任評委。
  • 專訪《風味原產地》製片人:甘肅羊雜讓墨西哥觀眾想到自家烹飪
    近日,中國網文化頻道記者專訪《風味原產地》系列紀錄片製片人李潔,探討「甘肅」篇的創作理念以及主創團隊對美食文化的思考。對「甘肅」篇的遺憾與期望中國網文化:《風味原產地》系列讓解說退居二線,讓鏡頭掌控全局,即旁白相對較少,觀眾可以更多地沉溺於鏡頭。
  • 《大秦帝國之崛起》熱播 製片人揭秘幕後故事
    《大秦帝國》系列劇從2005年開始拍攝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到現在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已經12年時間了,這一系列作品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日前,記者獨家專訪了《大秦帝國》的總製片人焦陽,揭秘這部系列劇的坎坷幕後。  赳赳老秦:  一開始就確定正劇風格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幹,死不休戰!」《大秦帝國》的故事開篇於百舸爭流、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 日本紀錄片導演:用真實的武漢去感動世界
    如今,他再次通過鏡頭客觀呈現《好久不見,武漢》,讓日本網友看到最真實的武漢。圖片來源:竹內亮微博這位日本導演,拍出了最真實的武漢「我想要把武漢最真實的現狀,傳達給全世界的人看。」 現居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通過普通人的故事展現武漢戰「疫」過程以及疫後恢復情況。
  • 王永利:紀錄片《花開中國》用故事彰顯中國花卉之美的國家相冊
    五月1日起,五集紀錄片《花開中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播出,這部由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獨家出品的中國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選擇了五種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花卉,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從期待到收穫,從山野到園林,從中國到世界,它們連接起不同的地域文明,展現花卉承載中華文明並溫馨影響世界的故事,每一幀都是致美的屏保,令人賞心悅目,陶冶情操,彰顯了中華文化自信。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用真實的武漢感動世界
    現居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通過普通人的故事展現武漢戰「疫」過程以及疫後恢復情況。他坦言,製作這部紀錄片最大的目的是把武漢的現狀介紹給全世界,不僅是給中國國內的人看,也要給全世界的人看。因此,外國人想要了解的華南海鮮市場、雷神山醫院、去世病人的家屬、醫護人員等都原原本本地出現在片中。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與日本傳統的紀錄片完全不同。
  • 專訪《宸汐緣》製片人|匠心打造東方故事,再造暖心極美愛情
    《宸汐緣》以戰神九宸與桃林小仙靈汐之間輾轉幾重悲歡,堅持守護天下蒼生、執著痴候所愛的故事為主線,將「愛」的格局從男女情愛擴展至蒼生大義的高度,彰顯「極美情感」的第一重美此外,在愛情線之外,《宸汐緣》在創作之初更考慮進「情感的完整和廣度」,認為世間美好的情感也絕非僅有愛情一枝獨秀,陪伴意義非凡的親情、肝膽相照的友情,甚至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的善意善舉,都拼湊出五彩斑斕、真情無限的社會和世界
  • 國內專業紀錄片製片人不到十人,最大難點是找到投資 | 專訪徐筱
    最近,凹凸鏡DOC策劃了一個系列訪談,讓這些紀錄片中的幕後工作者聊聊各自的經驗和行業發展。 第一期,我們採訪到供職於CNEX的製片人徐筱,她曾參與多部國內外獲獎紀錄片的製片及發行工作,其中包括《塑料王國》《二十四號大街》《江南女兒》《入戲》等。她坦言,國內專業的紀錄片製片人屈指可數,他們最大難點是找到投資。以下是凹凸鏡DOC對徐筱的訪談。
  • 紀錄片《紅盒子》背後的故事及楊力州導演專訪
    文|安角轉載|無本今天我要分享一篇關於導演楊力州的文章,由兩部分組成,前者是對楊力州導演的專訪,而後者,則是關於紀錄片《紅盒子》背後的布袋戲父子故事。眼前,「聖人」年屆五十,松垮垮的深色簡服與昨晚出席講座活動看來相似,黑灰白髮絲滲雜成一抹含糊之色。同樣處於模糊界線的,是紀錄片將表面生活是非定義重新解構的視野。應用美術系學士畢業,原以為報讀電影碩士,卻陰陽差錯進入紀錄片研究所,「對我而言,最震憾的是,這個世界有些事情不是對錯的問題,甚至它根本沒有對錯,卻很容易地用對錯來決定,這個就會讓我很想要去尋索為什麼。」
  • 少年》製片人:棒球給了這些孩子人生的新解法
    專訪  《棒!少年》製片人齊康:棒球給了這些孩子人生的新解法  棒球把他們的技能和才華展現出來,也把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感悟表達出來。  ---------------  紀錄電影《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在今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上,該片斬獲「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  「《棒!少年》項目是我們在2018年第九屆CCDF提案會上發現的,當時聽完導演許慧晶的提案,就覺得這個項目在選題上很獨特,在關照現實的基礎上融入了體育和勵志元素。
  • 《城市夢》既大膽又有大愛,製片人透露還會推出11集的紀錄片劇集
    《城市夢》劇照《城市夢》出自高分紀錄片《生門》導演陳為軍之手,講述武漢繁華街道上城管與小販的一場「攻防大戰」:小販王天成一家是在武漢生活的外地人,他與老伴、兒子、兒媳、孫女共五口人靠著一個舊報刊亭謀生。10多年來,他們把舊報刊亭違章改造成雜貨攤、水果攤,佔道經營。
  • 紀錄《中國》「潤物無聲」|專訪製片人李東珅洞察紀實影像
    ——紀錄片《中國》總製片人李東珅12月24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聯合出品的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正式收官。憑藉對歷史解讀的新視角以及別出心裁的影像美學體系,《中國》從開播起,屢屢登頂收視五榜的冠軍寶座,並在豆瓣收穫了8.6的高分,是近些年國內紀錄片綜合成績的天花板。
  • 外媒專訪紀錄片《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
  • 臺裔紀錄片導演 江松長說「華人故事」 打破偏見
    江松長說,他帶南加大電影學院的學生到北京學術交流時,中國傳媒大學的孫揚就做過他的學生;2015年,孫揚得知馬良的事後決定以紀錄片的形式表達這對父子之間的特殊感情,後來帶著這個故事到臺灣參加提案大會(pitching forum),恰巧江松長也在,一方面為故事本身所打動,「家庭故事、父子故事全世界觀眾都有共鳴,每個人在生命的某個階段都可能要體會
  • 專訪芒果娛樂 | 年輕人視角、年輕化語態,芒果娛樂紀錄片的清晰站位
    紀錄片,在十年前或許還是一種和「嚴肅、大齡」等關鍵詞聯繫起來的內容形態。隨著《舌尖上的中國》全民爆紅這一標誌性事件之後,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紀錄片逐漸打破了受眾圈層,在更大範圍內觸及到了不同題材和受眾群體的方方面面。《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20》中提到,我國紀錄片的受眾中有82%年齡在18-35歲。
  • 導演周浩談紀錄片:披著真實的外衣用影像說故事
    這些看似離經叛道的話語,出自一位兩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的紀錄片人——周浩之口。不是譁眾取寵,不是故作高深而顯得與眾不同,相反,他低調而內斂,善於回答而不長於講述,慣於反思而不長篇大論,用「大辯若訥,大巧若拙」來形容似乎更為貼切,否則難以理解他的幾乎每一部紀錄片,從《高三》《厚街》《龍哥》到《書記》,再到《棉花》《大同》,差不多每次出手都能獲得來自業內外的普遍尊重。
  • 專訪 | 總製片人何靜:萌寵萌娃上演絕地救援,《神犬小七3》詮釋內容正能量
    帶著這些問題,「第一製片人」專訪到了「神犬小七」系列的總製片人何靜老師。原創IP的情懷堅守「小」題材釋放「大」能量 2011年加入完美世界影視至今,何老師帶領著江何工作室一直在尋找新的突破口除此之外,還有幾百條「群眾狗演員」隨時準備在鏡頭前大展身手。並且在第三季中,還匯集了前三部神犬中的眾多優秀「狗演員」,可以說第三季是整個神犬家族的「英雄聯盟」,而這些「大牌明星」和「新人」都將為我們帶來精彩表演。此次,主創們還嘗試了拍攝群狗同框的戲,而且重場戲還要同場景帶關係、帶人物一個鏡頭拍攝下來,拍攝難度可想而知。
  • 外媒專訪紀錄片《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
  • 我是VICE中國製片人Billy Starman,關於中國的亞文化場景和紀錄片...
    我是VICE中國製片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