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專訪紀錄片《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2020-10-07 中國日報網

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

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如今,質樸的烹飪正經受著工業化的廚房、食品加工製造行業的威脅,但在陳曉卿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鏡頭中,卻看不到一家快餐店或是一條工業生產線。

報導稱,陳曉卿來自於中國安徽,一直致力於記錄其祖國的飲食文化。過去三十年來,中國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為全球中產階級人口最為龐大的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如今中國人在飲食方面更加注重原生態。

廣受好評的《風味原產地》就是這一趨勢的縮影。《風味原產地》是一個紀錄片系列,也是美國視頻平臺 Netflix 購買的第一部中國國產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第一季聚焦在廣東潮汕地區的美食,第二季將眼光投向了中國雲南鮮香的香料。《風味原產地》第三季聚焦於甘肅,在騰訊視頻熱映後即將於下個月在Netflix 播出。甘肅地形狹長,從北部的沙丘到南方鬱鬱蔥蔥的山脈綿延超過1000 公裡,這裡也居住著大量少數民族。陳曉卿說,當地有著很不同的食物類型,能反映當地特色和文化。

陳曉卿說,「一方水土一方美食或者說一方水土一方人,我希望通過非常美味的、非常誘人的食物,讓更多人來了解中國,也了解中國人」。他表示,大約在一萬年前,全世界的人們開始種植小麥。西方人們用它來烤麵包,東方人用它來蒸饅頭。"人們可能會關注東西方之間的差異性,就像火或水。但在食物方面--麵包或饅頭--並沒有那麼大的區別。"

報導稱,陳曉卿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凝聚民族認同感,同時試圖在海外打破溝通壁壘。在耶路撒冷拍攝時,陳曉卿對當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看到,猶太人、阿拉伯人、以及信仰基督的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他說,"但他們都喜歡同樣的食物。"

相關焦點

  • 外媒專訪紀錄片《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
  •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如今,質樸的烹飪正經受著工業化的廚房、食品加工製造行業的威脅,但在陳曉卿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鏡頭中,卻看不到一家快餐店或是一條工業生產線。
  •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食物是打開世界的一把鑰匙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  「太滿意了。」因為疫情,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的開播日期從正月十五一直拖延至4月下旬;也因為疫情,對總導演陳曉卿的專訪不得不通過電話完成。接通電話,寒暄著問他前三期的播出效果是否滿意,本以為會得到一個委婉客套的回答,沒想到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這位與美食紀錄片打了近十年交道的老饕客帶著幾分欣喜和激動這樣回答我。  遺憾  很多美食沒拍上  過往的大多數春節,陳曉卿都在路上,在拍攝現場。因為新年是食物匯聚的高峰,拍攝與美食有關的紀錄片,節慶是最「出活兒」的黃金時段。
  •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粉絲見面會在揚舉行
    「我上次來揚州是一年前,這次是我與揚州的第十次相逢……」昨天,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粉絲見面會在我市趣園舉行。陳曉卿與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院長周曉燕一起與粉絲們,分享了他的紀錄片觀及對揚州美食的印象。據了解,這並不是陳曉卿第一次來揚州,而是他與揚州的第十次相逢。
  • 陳曉卿:美食紀錄片這麼做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劍英 編輯覃柳笛《風味人間》第二季劇照:美國鹹蛋黃2020年上半年,導演陳曉卿忙碌著、收穫著也思考著。6月,他領銜創作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2》圓滿收官,口碑與流量雙豐收;接檔播出的《尋味東莞》延續了火爆勢頭,許多城市的宣傳部門給他打來電話,力邀他去當地「尋一下味」。最近,《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稻來」見到了陳曉卿。「稻來」是他三年前創辦的紀錄片實驗室,當時他剛剛進入商業平臺騰訊視頻,開啟了新的職業旅程。
  • 「深夜放毒」大師陳曉卿又回來了,美食暴擊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
    暌違一年半,《味人間》原班人再度回歸,第二季由陳曉卿、李勇擔綱總導演,朱樂賢、張平擔任製片人。節目組幾乎走遍了中國各地和全球五大洲,探訪最真實的味人間。在4月26日播出的第一集內容以「甜蜜縹緲錄」為主題,紀錄片的鏡頭帶著觀眾從中國四川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從懸崖處的甜蜜到深海中的珍饈。
  • 《風味人間》第2季科普雜碎美味 揭秘總導演陳曉卿的摯愛肥腸
    上周日(5月17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四期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更新播出。《風味人間》第2季由總導演陳曉卿、李勇,製片人朱樂賢、張平領銜,從嗅覺到味覺一路刺激著人們的味蕾綻放。在品嘗過滋味萬千的醬料之後,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團隊終於將目光鎖定至肉食邊角料「雜碎」上。
  • 風味人間收官,風味人間簡介,導演陳曉卿簡介,舌尖上的中國簡介
    中新網6月14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將於今晚21:20在浙江衛視播出。風味人間簡介(數據來自百度百科)中文名稱:風味人間外文名稱:Once Upon a Bite類 型:紀錄片導 演:陳曉卿首播時間
  • 《風味人間2》吃遍全球 陳曉卿:食物是最好信使
    中新網6月19日電 由稻來傳媒製作的美⻝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6月14日正式收官,團隊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也將於6月21日晚播出。海報  從晚春到初夏,《風味人間》第2季正如總導演陳曉卿所說的「用筷子吃遍全世界」,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走遍全球,記錄下五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種的各地風味美食,記錄下了食物與人在地理、人文、生活方式不同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奇妙聯繫。
  • 陳曉卿:美食紀錄片這麼做
    6月,他領銜創作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2》圓滿收官,口碑與流量雙豐收;接檔播出的《尋味東莞》延續了火爆勢頭,許多城市的宣傳部門給他打來電話,力邀他去當地「尋一下味」。疫情令《風味人間2》的製作受到不小的影響,同時,那些遭受巨大衝擊的餐飲小店和小店裡的人讓他牽掛,也更加堅定了他要做好美食紀錄片的信念——因為,片子裡不僅有美食,還有人生的美好。
  • 《風味人間2》熱播,美食紀錄片何以「撩撥」人心?
    《風味人間2》來了,「吃貨」們圍上前去好不熱鬧,首播豆瓣評分9.4。    「觀眾是美食紀錄片的核心服務對象,節目製作者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我們是謙卑的故事講述者。」談及節目首播即獲網友好評的「要訣」,《風味人間2》總導演陳曉卿接受人民網文娛部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9.4分美食紀錄片,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2》回來了!
    ——陳曉卿 如果你是吃貨,也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話,相信你對陳曉卿這個名字一點兒也不會感到陌生。 闊別兩年,這一次陳曉卿又帶著團隊為觀眾們帶來了《風味人間2》。
  • 《風味人間》陳曉卿做客拼多多直播間,講述美食背後的秘密
    鞭牛士報導 6月21日晚19點,陳曉卿將做客拼多多直播間,現場品嘗紀錄片中的經典菜系,並分享自己的「美食人生」。▲6月21日晚19點,知名美食紀錄片導演陳曉卿將進入拼多多直播間,講述《風味人間》背後的秘密作為當今美食界的旗幟人物,陳曉卿對食物的思考已經遠遠超過食物本身。「世界上很多東西都變得越來越一樣,除了方言和吃。」陳曉卿說。
  • 《風味人間》第2季用筷子吃遍全球 美食紀錄片讓人們尊重彼此差異
    從晚春到初夏,《風味人間》第2季正如總導演陳曉卿所說的「用筷子吃遍全世界」,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走遍全球,記錄下五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種的各地風味美食,記錄下了食物與人在地理、人文、生活方式不同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奇妙聯繫。
  • 第二季《風味人間》來襲,開畫又是9.4,陳曉卿+李立宏=美食大片
    伴隨著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李立宏婉轉而充滿磁性的聲音,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2》,於上周日(4月26日)同時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 《風味人間2》 海報 雖說只是美食紀錄片,但這宏大的場景、精良的製作,說是一部頂級美食大片,絕對不為過。
  •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什麼時候播出在哪可以看
    ­  拍美食的紀錄片有很多,但美食的微觀世界又是怎樣的?10月28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將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記者昨日獲悉,為創作這部作品,總導演陳曉卿帶領團隊不僅走遍全球20多個地區來尋找全球風味,還採用了許多全新的拍攝方式來探究食物不為人知的一面。
  • 《風味人間2》收官 陳曉卿:不健康的、貴的食物會少拍
    《風味人間》第2季中每一集都有個頗具武俠感的標題,《甜蜜縹緲錄》《醬料四海談》《香腸萬象集》……各類食材,盡顯風流。這幾個片名都是陳曉卿取的。在播出前一個月,陳曉卿一下子拿了三組片名方案,最終有「江湖氣」的這組勝出。
  •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要來池州啦!想現場聆聽陳導講美食與文旅嗎?報名從速!
    說起美食節目,你首先想到的如果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那一定是《風味人間》如果你是《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的粉絲,一定不會陌生陳曉卿這個名字。沒錯,他就是《舌尖》1、《舌尖》2的導演,《風味人間》的總編導,說起來也挺自豪的,陳曉卿還是我們安徽人。
  • 從大眾文化角度淺談《風味人間》第二季
    近年來,有關美食的紀錄片幾乎佔所有紀錄片的一半,而陳曉卿帶領的稻來紀錄片實驗室所製作的美食類紀錄片不僅在講述美食,還在於講故事。6月14日是我一直在追的紀錄片《風味人間》收官之日。最後一集的彈幕上刷起了「多謝款待,下次再見」的字眼,在長達兩個月的播出周期裡始終是人們熱議的話題,這檔節目對於鍾愛美食文化的大眾來說簡直是福音。
  • 陳曉卿 | 為了用9.4分的《風味人間》打臉舌尖3,他到底又胖了多少斤???
    你或許沒聽過陳曉卿但你一定被《舌尖上的中國》1、2驚豔過陳曉卿就是舌尖的總導演是他一手創造了這個萬人空巷的神話不管來自何地我們都能在陳曉卿的紀錄片中找到故鄉的記憶他鏡頭下的美食召喚的早已不是我們的味蕾而是對記憶中家鄉味道的一種思念陳曉卿在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