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2》熱播,美食紀錄片何以「撩撥」人心?

2020-11-17 華夏經緯
華夏經緯網   2020-05-06 11:22:42   

    一個「吃貨」的自我修養也許是愛吃,而一個導演的優秀品格大抵是懂你。《風味人間2》來了,「吃貨」們圍上前去好不熱鬧,首播豆瓣評分9.4。

    「觀眾是美食紀錄片的核心服務對象,節目製作者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我們是謙卑的故事講述者。」談及節目首播即獲網友好評的「要訣」,《風味人間2》總導演陳曉卿接受人民網文娛部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全球尋覓美食 再現「一方水土」

    有些食材貌似 「不為人知」,卻經常出現在其他人的生活中。穿越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歷時2年,《風味人間2》又尋覓到了什麼稀有食材?

    《風味人間2》首期主題為「甜蜜縹緲錄」,鏡頭中,在200多米高的懸崖上,傳統部落獵蜜的危險場景讓網友們震驚;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滴有崖蜜古隆麵包的畫面,又讓觀眾感到甜蜜與溫暖。

    「食物不是孤立的,與當地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陳曉卿表示,與最初拍攝美食紀錄片不同的是,現在會更偏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理念,也就是西方話語中的「You are what you eat」。

    關於《風味人間2》的定位,在另一位總導演李勇眼中,它不只是美食紀錄片,還是一個自然地理人文類的紀錄片。李勇告訴記者:「美食是基礎,是立足點與出發點,更是基本元素。找到每個食物的前世今生,還原它美味的秘密、最精彩的瞬間以及與當地人生活的關係,是主創們的追求。」

    不同的食材,吃法各有千秋;同樣的食材,吃法各有講究。在朱樂賢製片的《奶奶最懂得》裡,外國小夥大米通過製作中西合璧的菜餚,展現了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對同樣食材的不同看法,以及每個地方獨特的飲食習慣與集體記憶。

    「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故事,人們吃的不只是美食,而是一種文化。」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廣振認為,人們從美食紀錄片中得到最有價值的東西,可能就是食物來源與文化元素結合後,展現出的當地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以及風俗人情。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孫振虎認為,美食紀錄片的可持續性發展在於,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庫為美食紀錄片的生產搭建了一個多樣化的空間。

    專業團隊攝製 為顏值「加點料」

    「構圖視角很別致」「每張截屏都可以做壁紙」……彈幕在屏幕前躍動,《風味人間2》不僅用鏡頭記錄了美食,也用畫面詮釋了審美藝術。

    延續了《風味人間1》對於超微攝影、顯微攝影的拍攝技法,《風味人間2》首集就展現了糖在微觀視角下「分子級」的變化,令人震撼。

    「伴隨影像技術的提升,影像的品質越來越好,顏值也越來越被關注。」在孫振虎看來,新技術的發展與美食紀錄片的更新是相互促進的。拍攝遇到困難時,尋求技術解決方案的過程實際上促進了新技術的應用。

    精緻畫面的營造,離不開專業、敬業的攝製團隊。

    為了獲得爐內烤豬的畫面,攝影師王永明被「丟進」了地爐;為了獲取獵蜜的畫面,攝影師用繩索吊在懸崖上拍攝……李勇回憶,在挪威極夜出海外拍時遇到大風浪,拍攝極其危險甚至一度難以進行,但為了追求拍攝效果,攝影師爬到船艙前頭繼續拍攝,就連經驗豐富的船長也非常緊張。

    紀錄片的工業化生產一直備受學界、業界期待。

    商業紀錄片作為紀錄片領域的一種模式,講求規範的製作流程、成熟的節目生產機制、系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恰當的宣傳推廣體系,也更在意觀眾的接受與反饋。陳曉卿提到,現階段也會面臨一些困難,比如主控不是以製片人為核心,可能就會造成整體風格的不統一、周期拖延、經費超支等情況。「我們團隊做得還好,不過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陳曉卿說。

    「未來紀錄片的發展,一定是團隊化、產業化,只有堅持工業流水線的生產標準,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孫振虎認為,國內紀錄片工業化生產還在探索階段,其中,美食紀錄片備受投資方青睞,變現渠道豐富,或許可以優先實現工業化。

    人情美食交融 「至味」就在身邊

    每一道美食都承載著烹飪者的品位與偏好,以及自身對食物的定義。而這種對於食物的定義與感受,與廚師個人的成長經歷密不可分。

    《風味人間2》中,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甜點學徒薩哈特已經擀了七年麵皮,這七年有他關於巴克拉瓦甜品師的夢想,也有他兒時關於故鄉甜的記憶。

    「好的食物總是與鄉愁、家的溫暖、親情相關。」陳曉卿說。

    有人認為,陳英傑導演的《人生一串》打破了美食紀錄片同質化的困境;也有人認為,《人生一串》狹義上不能稱之為美食紀錄片,因為它儘管呈現了美食,但是落筆之處卻是人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月牙山上,吃罷燒烤、酩酊大醉、豪情滿懷,這是多少人與青春告別時的模樣。

    我們常常探討,美食紀錄片如何呈現美食與人,如何講好美食的故事。關於這一點,李勇清楚地知道《風味人間2》要展現什麼,「我們希望記錄當下的社會,人性中的七情六慾,也希望記錄下正在消逝的傳統生活方式……」他說。

    紀錄片的成功在於通過美食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鳴。「沒有說教,嘗到了媽媽的味道;沒有說教,有回到老家的感受;沒有說教,看到老少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同堂的畫面。」王廣振認為,視覺畫面可以生動地傳遞人類的情感。

    《風味人間2》後期製作時,正是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陳曉卿看著窗外行色匆匆的路人,再看著鏡頭裡還在擁抱、握手、輕吻、聚在一起的人們,感慨平凡生活的可貴。正如首集結尾所說:或許只有經歷了「不尋常」之後,才更能知道那些觸手可及的日常和平淡,如此珍貴。

    《風味人間2》還在熱播,美食紀錄片也仍在撩撥你我的心弦。人間不可辜負,風味自不可錯過。 

    劉婧婷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責任編輯:虞鷹

共1頁

 

相關文章

   

文化熱點

  更多

文化視野

  更多

文化365

   

編輯推薦

 

文化博覽

 

新聞排行

 

相關焦點

  • 熱播視頻精選丨《風味人間》第二季熱播 解碼全球風味美食
    北京電視臺《每日文娛播報》結合網友評論以及熱播視頻,盤點出上周全網最熱視頻資訊,更有多部題材豐富的電視劇及綜藝正在騰訊視頻熱播。
  • 《風味人間》一檔不僅僅是美食的紀錄片
    #美食測評#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檔綜藝性的紀錄片。比起之前的舌尖上的味道來,這一檔的風味人間做的可能不僅僅是美食。舌尖講的是全國各地的美食,偶爾帶一些關於美食的故事和傳承,側重的是人們對於食物的極致追求。同是一個班底的團隊,甚至配音都沒換的風味人間,講的不僅僅是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更多的是文化之間的共同點和對食物有共同追求的各名族國家人種之間的美食感悟。
  • 9.4分美食紀錄片,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2》回來了!
    闊別兩年,這一次陳曉卿又帶著團隊為觀眾們帶來了《風味人間2》。2018年的《風味人間》豆瓣評分9.1,這一次剛開播不久,就拿下9.4的高分!2》從全世界的角度出發,在特色鮮明的美食之中找出千絲萬縷的聯繫。
  • 《風味人間》:一部披著美食紀錄片外衣的「人間觀察」
    當然,在小崔看來,《風味人間》的成功並不僅僅是因為題材選的討巧,或者說對美食的描寫精緻逼真,除此之外,對美食背後的故事和人的故事,才是這部作品真正的靈魂,我想很多觀眾會跟小崔一樣,我們在看《風味人間》時,或許會被咱們國內各種奇奇怪怪但看起來都很好吃的美食所驚嘆,但真正能讓我們對《風味人間》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是美食,而是美食背後的故事,以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悲歡
  • 《風味人間2》6天後開播,先看部美食紀錄片解解饞,牛癟火鍋給力
    愛美食,愛看美食紀錄片的小夥伴又有眼福了。《舌尖上的中國》前2季總導演陳曉卿要上新啦。他導演的《風味人間》系列美食紀錄片第二季定檔於4月26日首播。本季也是一共只有8集,感覺還是會不夠看的。《風味人間》第一季裡面就曾有很多鏡頭拍得無比誘人,可以說是一場又一場視覺盛宴,吃貨們統統繳械投降,豆瓣評分達到了9.1的高分。目前距離第二季《風味人間》開播還有6天,艱難等待中的吃貨們只能靠放出來的預告續命,但光是看這些預告片就已經忍不住狂吞口水了。友情提示,千萬不要在飢餓的深夜打開,你會後悔的。
  • 從《人生一串》到《風味人間》,國產紀錄片們是如何「返老還童」的?
    近日,陳曉卿的稻來傳媒聯合騰訊企鵝影視打造的《風味人間》上線,目前已播出的兩集總播放量已經超過了2億。和陳曉卿之前打造的《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一樣,《風味人間》還是能輕易撩撥起觀眾的味蕾。 但區別於《舌尖上的中國》的是,這次的《風味人間》走出了國門,將美食尋根之旅的範圍擴展至了全球,在內容上更為多元和包容。
  • 上拼多多買「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開始「玩」營銷了
    作者 / 艾木子「在風味的大戲裡,醬,一人分飾兩角,時而是食物的調味劑,時而又是食物本身。讀懂了醬,我們才能真正洞悉人間風味的各種玄機。」繼蜂蜜、蟹餚後,《風味人間2》的第三期,上線了以「醬料」為主題的「醬料四海談」。
  • 《風味人間》第2季:美食與靈魂
    作為資深吃貨,筆者幾乎不會錯過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但萬花叢中過,心中總留著一席之地給陳曉卿的《風味人間》。第1季每每重溫仍口齒留香。盼望著盼望著,將近快2過去了,第2季終於「上菜」。又到了饕餮的時刻了。「風味」是美食紀錄片的主體近年來,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並不鮮見。
  • 《風味人間》第二季來襲,美食紀錄片從不缺少觀眾,吃貨從不缺席
    其中作為吃貨必看的美食類綜藝中,美食探索紀錄片算是很多人喜歡的類型。在前段時間熱播的由陳曉卿擔當總導演美食類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靠著其中共8集的,《山海之間》《落地生根》,《滾滾紅塵》,《餚變萬千》,《江湖夜雨》,《香料歧路》,《萬家燈火》,《風味之旅》這幾節故事當中,從多個角度探索和解讀食物深厚的歷史文化,憑藉著濃厚的古風氛圍和美食呈現收穫到了大量的粉絲。
  • 紀錄片回春潮:《風味人間》美食誘惑,西瓜視頻探秘宇宙
    文|文娛商業觀察  阿木「人間至味在身邊。」周日,騰訊視頻《風味人間2》即將帶著各式各樣的美食回歸,這或將給已經趨於平靜的紀錄片江湖,帶來了一些新的活力。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團隊所打造的《風味人間》,可以說是近幾年美食紀錄片臺轉網試水的典範,總導演陳曉卿從央視離職後,成立稻來傳媒,與騰訊視頻聯合製作了這部美食探索紀錄片。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紀錄片的「鐵三角」打造《風味人間》
    4月26日,《風味人間》第2季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該片由《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紀錄片中的「鐵三角」:「導演」陳曉卿、「配樂」阿鯤和「解說」李立宏聯手打造,走遍全球精心打磨一年半,帶領觀眾在一朝一夕之間體會滋味萬千。首播後豆瓣開出9.4分的高分,口碑持續走高。
  • 《風味人間》第2季用筷子吃遍全球 美食紀錄片讓人們尊重彼此差異
    據悉,由稻來傳媒製作的美⻝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6月14日正式收官,團隊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也馬上接檔而來,即將於6月21日晚21:40登陸廣東衛視,騰訊視頻、新浪微博聯合獨播。從晚春到初夏,《風味人間》第2季正如總導演陳曉卿所說的「用筷子吃遍全世界」,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走遍全球,記錄下五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種的各地風味美食,記錄下了食物與人在地理、人文、生活方式不同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奇妙聯繫。
  • 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畫面真香,再次饞哭眾網友
    《風味人間》這個被戲稱為最懂美食的節目從第一季播出後就保持著較高的水準,4月份終於回歸的《風味人間》第二季豆瓣評分獲得了9.4分的高分。
  • 世界視角巡航全球美味《風味人間2》收官
    海報近日,被譽為「下飯神器」的《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落下帷幕。這部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自開播以來就憑藉超高製作水準和獨特性的內容,引發強烈反響,在海內外觀眾中均獲得一致好評。
  •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上周日(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上線,並在浙江衛視同步播出。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全球觀眾開啟探索之旅  如果說《風味人間》第1季是在全球視野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那麼第2季便是從食物的連接中窺見全球美食的奇觀。作為一個製作周期歷時一年半回歸的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雖然僅僅播出了一期,但卻不難窺見其勾勒全球美食地圖的「野心」。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出更廣闊的...
    八年前,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美食紀錄片升級換代和商業化的進程。今年,《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又一次引發了對美食紀錄片的熱議。有人讚嘆這一季節目更加縱橫捭闔、精緻高級的製作,但也有人質疑觀眾是否已經對「舌尖體」產生了審美疲勞。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有更廣闊空間?
    來源:文匯報 作者:彭侃 八年前,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美食紀錄片升級換代和商業化的進程。今年,《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又一次引發了對美食紀錄片的熱議。
  • 美食紀錄片預告|《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溯「根」地下食物王國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將於今晚21:20在浙江衛視播出。被譽為「下飯神器」的《風味人間》第2季自開播以來便備受關注,它通過甜味、螃蟹、醬料、雜碎、雞肉、顆粒、香腸、根莖8大主題,以全球視野展現包羅萬象的美食文化,讓觀眾領略到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 感動味蕾,觸動靈魂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
    大家對吃的熱情從每年層出不窮的美食紀錄片就可以看出,就算不能親自嘗遍天下美食,能「一飽眼福「也是一件美事。 而在美食紀錄片界,有一個讓吃貨們「聞風喪膽」的名字——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導演,一個被譽為「全中國最懂吃的男人」,由他執導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風味人間》第一季曾經火爆全國,廣受好評。
  • 風味人間第2季什麼時候播 風味人間第2季更新時間周几几點
    被譽為「2018年美食紀錄片尖峰之作」,成為億萬觀眾「下飯神器」的《風味人間》,將於4月26日晚9:20正式回歸。《風味人間》第2季將繼續用宏大視野聚合美食焦點,深耕民俗人情,深度觀察世界美食及其文化和情感內核。  今日《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發布定檔海報及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