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畫面真香,再次饞哭眾網友

2021-02-17 135看世界

《風味人間》這個被戲稱為最懂美食的節目從第一季播出後就保持著較高的水準,4月份終於回歸的《風味人間》第二季豆瓣評分獲得了9.4分的高分。

「跨越高山、河流和海洋,穿過晝夜、四季和三餐」。這個從美食方向去挖掘各地風土人情和美食的節目,講述了全球不同地域、膚色、文化等人群,對食物的敬畏之心,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陳曉卿的《風味人間》鏡頭對準的無論是美食還是人,都能在細節之外讓人看到美食與人的連接,充滿了煙火氣。

還記得《風味人間》第一集出現的手抓肉、奶桶肉、火腿....馬桶肉,張力十足的油脂隨刀鋒處綻開,不由得挑動著我們的食慾。

在大洋彼岸的西班牙,火腿在吃法上以及製作方法有點不一樣,火腿切片師手起刀落,刀刃划過火腿被片成紅白相間,宛如一道藝術品。

《風味人間》除了美食鏡頭擁有無窮的張力,大多數人也許更喜歡看到每個地方美食背後的文化、故事,還記得第一季《山海之間》年輕漁民捕抓旗魚的過程。

漁民站在小船上,手握魚叉,迎風搖擺那矯健的身姿,流暢的動作,鏡頭外的我們看到這一段或許會為他捏一把汗,緊張。而我覺得他不是在捕魚,而是在探索大海的未知世界。

《風味人間2》一如既往的探索人與美食的聯結,雖然全球各地的人們對於食材的處理有著迥異的手法,但對於美食的熱愛卻是相同的。

「在風味星球上有一種味道,吸引人們深入險境。這種味道,穿過舌尖,給全身心傳遞著安全美好的信號。它藏身大千世界,也牽動滋味江湖。我們在日常點滴的歡愉中,縹緲世事的況味裡,與甜一次又一次的相逢。」

江蘇揚州的翡翠燒賣、西方的炸油圈、土耳其的巴格拉瓦、糖醋小排。從尼泊爾200米高的懸崖邊產出的崖蜜,到伊斯坦堡的甜品巴克拉瓦,從揚州熱氣騰騰的早茶千層油糕,到香港人愛喝的苦瓜湯帶來的一絲回甘。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人類尋找甜味,通過甜味獲得能量,獲得幸福感。

甜,發端於唇齒,在口舌處攪得風生水起,卻在心頭落得百轉千回。所有的勇氣、力量,以及漫長的信約、悲喜與起落,終成萬千滋味。

「它身披銳甲,霸道橫行,內裡卻軟玉溫香。從第一個吃螃蟹的勇士,到無數人跨越千年的創造。不管是經久不衰還是曇花一現,蟹的每一次亮相,總惹得江湖多事,風雲開闔。」蟹有千種,幻化出滋味無窮。北極圈內冰冷海域下的帝王蟹從入侵物種到擺上人類的餐桌,生食腿肉豐盈飽滿,炭烤增添焦香,白灼清甜潤口;威尼斯的軟殼蟹,浸入牛奶再裹上麵粉油炸,整隻吞食外酥內軟還有溫和的爆漿質感;美國切薩皮克灣將藍蟹肉與麵包糠、蛋黃醬等佐料混合烤製成馬裡蘭經典菜品蟹餅;而食鮮則是中國人的共識,少肉的水蟹也能在米粥的熬煮之中充分釋放鮮美的本質。「對蟹的追逐,雖然遠隔山海,卻不約而同」,對蟹的不同做法體現了人們對食物的不同態度,也反映出人們面對生活的萬千姿態和不同的性情。「在風味的大戲裡,醬,一人分飾兩角,時而是食物的調味劑,時而又是食物本身。從鹽的替代品,到不可替代的烹飪伴侶,可以簡單直率,也可以不著痕跡。它裡應外合,行蹤不定,卻經常被我們遺忘。讀懂了醬,我們才能真正洞悉人間風味的各種玄機,領略它的萬千變化。」醬,放之四海,便孕育出其獨一無二的味道,對此,每個民族皆有心得。醬,可以是食物本身,也可以是增添風味的調味品。


無論日常佐餐還是給菜品調味,國人的一日三餐大多離不開醬料。在其他國家,醬料還被附加了別樣情感寄託。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的慶典中,由犛牛肉製成的生食肉醬還在被藏族人享用;在中原腹地,芝麻醬是人們對香醇味道的嚮往,更是河南人對故土的感情;由於原料混雜了烤辣椒、巧克力,在外人看來頗似「黑暗料理」的墨西哥「魔力醬」,本地人卻將之稱為「媽媽醬」。在食物選擇多元的今天,不少人出走他鄉仍會隨身帶瓶家鄉盛產的醬料一解鄉愁。醬料跨越空間與時間的維度,構成了最平凡卻又最不可缺少的味覺記憶。醬的神奇之處在於:即讓我們看到不同民族對烹飪的理解;更能領略,一方水土的萬千風情。
「有人尋味而來,有人知難而退。雜碎,肉食邊角料,撫慰過節儉歲月,又在富足時光,成為不舍的追憶。憑藉大開大合的風味、劍走偏鋒的口感,從兼備低調,一路翻滾逆襲,終於乾坤顛倒,從塵埃裡,開出一朵朵異香的花來。」最初,雜碎作為邊角料食材,是貧民用來果腹的食物。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經歷千迴百轉後依靠自身特有的氣味,居然「逆襲」成了世界美味文化中最標新立異的一道特色。s甚至有些雜碎甚至「進階」成為頂級食材。例如被比作「海底鵝肝」的日本鮟鱇魚肝,因其口感和味道讓食客趨附者眾。有些食物雖其貌不揚,卻也可能峰迴路轉,等來絢爛時刻。「原本是有翼之鳥,卻被馴化成傍地而走的家禽,它跨越種族和地區,成為人類飲食中的世界語言。烹調上可繁可簡,吃法上能緩能急,它被我們調教得如此妥帖,又將我們改造的如此徹底。沒有哪種肉食,能像雞這樣,風情萬種,南北通吃。」從冰天雪地的東北再到高溫酷暑的非洲,雞肉無疑已經成為世界飲食中具有普及性的食材。雖然雞肉並不昂貴,但雞肉承載的「年味」和「儀式感」在國人的文化中得以保留。它們輾轉萬裡,穿過人間煙火,留下萬千風情。而由於雞在中國人飲食中的深入「參與」,不少地方的文化中都融入了「雞」元素。有別於大多傳統肉類食材的做法,近年來雞肉也開始變得零食化、快餐化。其中油炸式雞肉菜餚最為風行,由韓國流行起來的「炸雞配啤酒」甚至一度成為了年輕人聚會狂歡的標配。「這是生命初始的形態,既嬌弱,又充滿能量,正如天地混沌未開。大江大海,平野山川,人們運用轉化的智慧,變通的靈感,把晶瑩飽滿的卵和蛋變成餐桌上的奇蹟與日常。這一枚枚顆粒,濃縮鴻蒙蒼穹的傳奇。」

世間食材萬千,蛋與卵在其中的地位卻十分獨特,以一己之力佔據一席之地。作為生命的最初形態,這是生命的初始形態,既較弱,又充滿能量,正如天地混沌未開。鯡魚籽、烏魚籽、蝦籽、雞蛋、鴨蛋,從遙遠的寒冷海域,到熱情的熱帶內陸,這一枚枚濃縮蒼穹傳奇的顆粒都成了餐桌上的奇蹟與日常,帶給人極致的味覺享受。

「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物;皮囊可藏,藏世上萬千風味。任何食材一旦披上腸衣,幾乎都能用相同的方式完成華麗轉身。尺寸隨意,豐儉由人。若不能吞吐萬象,何以魅惑人間。」
無論中外,食用香腸的歷史已久。香腸的食材來源豐富,豬肉、牛肉、墨魚、飛魚子都可披上腸衣,完成風味的華麗蛻變。香腸的出現是人們為了保存食材,便選用肉類的邊角料,打碎重組,灌入腸衣。風乾後的香腸擁有迷人的風味,漸漸成為人們日常中不可或缺的萬能肉食。大千世界,山高水遠,每一條風味的古道上,都能遇到美味的熱腸。「從泥土裡蓄積能量,從幽暗中沉默滋長。一朝破土,卻改寫人類飲食歷史。盤盞中的調味輔佐,餐桌上的主食擔當。豐碩根莖樸素的外表下,性情慷慨而激越。唇舌間五味雜陳,品味幾度寒暑與春秋。」根莖類食材之所以能牢牢佔據著人類餐桌上的「半壁江山」,正是由於它的「百搭」。儘管枝葉繁多,但根莖只有一個,它滿足溫飽,帶來口舌之歡。

歷史紀錄片 | 戰爭紀錄片 | 工程紀錄片 | 考古紀錄片

人文紀錄片 | 教育紀錄片 | 航拍紀錄片 | 生活紀錄片

美食紀錄片 | 旅行紀錄片 | 航拍紀錄片 |  獨立紀錄片

科幻紀錄片 | 宇宙紀錄片 | 健康紀錄片 | 文學紀錄片

自然生態紀錄片 |  動物紀錄片 | 恐龍紀錄片 | 社會紀錄片

體育紀錄片 | 戶外紀錄片 | 藝術紀錄片 | 環保紀錄片

相關焦點

  • 饞哭你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上新!
    更為驚喜的是,「風味2」首播期間,特別開放全球播出,屆時,全球用戶只要打開騰訊視頻,即可一同開啟全球美食探索之旅。系列片最難做的就是承上啟下的第二季,尤其是在風味1以9.1的高分,成為美食紀錄片的扛鼎之作以後,要給期待值飆升的觀眾什麼樣的內容,才能穩定口碑,鞏固IP價值?
  • 《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原來真正的「甜寵劇」是美食!
    《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開播,第一集的《甜蜜縹緲錄》就把觀眾們看得十分甜蜜,甚至甜過甜寵劇。 通過食物,讓觀眾發現細緻的生活,發現純粹的熱愛,發現百味的人生,這應該才是美食紀錄片最能打動人的深層價值。
  • 感動味蕾,觸動靈魂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
    大家對吃的熱情從每年層出不窮的美食紀錄片就可以看出,就算不能親自嘗遍天下美食,能「一飽眼福「也是一件美事。 而在美食紀錄片界,有一個讓吃貨們「聞風喪膽」的名字——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導演,一個被譽為「全中國最懂吃的男人」,由他執導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風味人間》第一季曾經火爆全國,廣受好評。
  • 《風味人間 第二季》豆瓣9.3,國產下飯神片,饞哭!
    滿屏肉慾饞哭無數觀眾,難怪這部下飯神片豆瓣評分飆至9.3分—— 《風味人間
  • 《風味人間》第二季:真正的「甜寵劇」,原來是美食
    真正的「甜寵劇」,原來是美食  劉雨涵  「沒想到這一季的《風味人間》一開始就比甜寵劇還甜」,《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開播,第一集的《甜蜜縹緲錄》就把觀眾們看得十分甜蜜,甚至甜過甜寵劇。為何美食紀錄片會持續給人這麼大的感動和安慰?
  • 《風味人間》第二季歸來,紀錄片向「網」而生
    第二季「雜碎逆襲史」的導演丁正曾感嘆,做《風味人間》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職業。僅僅是因為劇組可以堂而皇之吃道具麼?筆者自然不信。這次採訪雖沒目睹公司傳說中最現代化的廚房,但我們至少可以向《風味人間》總導演一探究竟:從《舌尖》到《風味》,陳曉卿與飛速變化的紀錄片市場正在經歷什麼?
  • 《風味人間》第二季,風味足夠,人間略少
    線下,充滿煙火氣的餐飲業還未完全恢復線上,《風味人間》第二季率先回歸了這部讓泡麵都不香了的、剛吃飽的人又餓了的,下飯紀錄片第二季每周日晚上重點左不過是風味和人間1風味要說風味這檔能夠繼承《舌尖》衣缽的美食紀錄片自然足夠風味製作團隊還是沿襲上一季的班底
  • 講真,我沒有被《沸騰吧火鍋》饞哭
    看膩了的套路,讓美食紀錄片再也不香了。 作為美食紀錄片,當然少不了戲中人替觀眾大快朵頤的畫面。 而《沸騰吧火鍋》拍出來的吃貨,並沒有把我們饞哭。
  • 《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開播,眉山瓦屋山冷筍入鏡!饞哭網友!
    曾經《舌尖上的中國》俘虜了萬千吃貨的心《舌尖》導演陳曉卿出新品了與團隊推出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昨晚第一集開播四川眉山市洪雅縣的瓦屋山冷筍入鏡鮮掉眉毛,饞哭了無數網友▲《風味人間》馮玉先夫婦入鏡昨晚,由陳曉卿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開播,不僅《舌尖》導演和主創團隊回歸,連解說配音都是《舌尖上的中國》御用配音李立宏。
  • 《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開播,四川瓦屋山冷筍入鏡!饞哭網友!
    再拍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28日晚第一集開播視角:尋找中華美食的流變總導演陳曉卿說,此次他帶領團隊走出國門,跨越六大洲,走遍20多個國家或地區,尋找那些會引起人們好奇心的奇觀性食物,記錄下那些鮮為人知的當地風味,這是《風味人間》的一大看點。
  • 《風味人間》:一部披著美食紀錄片外衣的「人間觀察」
    當然,在小崔看來,《風味人間》的成功並不僅僅是因為題材選的討巧,或者說對美食的描寫精緻逼真,除此之外,對美食背後的故事和人的故事,才是這部作品真正的靈魂,我想很多觀眾會跟小崔一樣,我們在看《風味人間》時,或許會被咱們國內各種奇奇怪怪但看起來都很好吃的美食所驚嘆,但真正能讓我們對《風味人間》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是美食,而是美食背後的故事,以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悲歡
  • 【節目評論】《風味人間 第二季》:網絡紀錄片創作新風尚
    導讀近期,由騰訊視頻出品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 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獨播。該片探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美食為載體,展現世界各地多姿多彩的風俗文化,堪稱一部集食物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為一體的人間風味錄。全片內容充實、製作精良、情感豐沛,讓觀眾在詩意體驗中享受視覺盛宴,在文化審美中產生情感共鳴。
  • 《風味人間》第二季來襲,美食紀錄片從不缺少觀眾,吃貨從不缺席
    其中作為吃貨必看的美食類綜藝中,美食探索紀錄片算是很多人喜歡的類型。在前段時間熱播的由陳曉卿擔當總導演美食類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靠著其中共8集的,《山海之間》《落地生根》,《滾滾紅塵》,《餚變萬千》,《江湖夜雨》,《香料歧路》,《萬家燈火》,《風味之旅》這幾節故事當中,從多個角度探索和解讀食物深厚的歷史文化,憑藉著濃厚的古風氛圍和美食呈現收穫到了大量的粉絲。
  • 《風味人間》第二季:人間有味是清歡
    「深夜放毒」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終於上線了,總導演陳曉卿、解說李立宏、配樂阿鯤......曾經讓大眾飽含口水的三位神仙重裝上陣,給我們帶來了熟悉誘人的味道,讓無數美食愛好者們垂涎三尺,網友們在彈幕上紛紛評論:嘴裡的食物,它突然不香了。
  • 看紀錄片吃雞最帶勁!《風味人間》第2季解鎖全球雞肉風情
    上周日(5月24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更新播出。由總導演陳曉卿、李勇,製片人朱樂賢、張平領銜,《風味人間》第2季帶著廣闊的全球視野,用世界各地的美食輪番轟炸觀眾的味蕾。
  • 這道佛山美食火了!饞哭全網的《風味人間》終究沒「放過」它…
    原來,他們都是被一部剛上線的紀錄片《風味人間》迷住了!《風味人間》是浙江衛視和騰訊視頻推出的美食探索紀錄片。而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正是曾導演出「現象級」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陳曉卿!@群二吱吱:風味人間是什麼神仙紀錄片,今天我一定要吃到手抓飯……@成都張雲峰:我一點也不餓,真的,我就是來把每一幀做成桌面的,這哪裡是美食節目,簡直是超級恐怖大電影,你們看,我去趟廚房。
  • 《風味人間》第2季:美食與靈魂
    作為資深吃貨,筆者幾乎不會錯過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但萬花叢中過,心中總留著一席之地給陳曉卿的《風味人間》。第1季每每重溫仍口齒留香。盼望著盼望著,將近快2過去了,第2季終於「上菜」。又到了饕餮的時刻了。「風味」是美食紀錄片的主體近年來,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並不鮮見。
  • 舌尖上的霞浦再上《風味人間》!全中國都饞哭了!
    還驚喜地發現福建這個美食上《風味人間》了!全中國的網友都饞哭了!看完你會驕傲地說「我是福!建!人!」吃過的網友,你很幸運沒吃過的,趕緊去試一試在霞浦,有一碗紅薯刨粉!你不嘗!怎算品味中華美食文化?其實這已經不是霞浦美食第一次登上大銀幕了!還記得2012年風靡全國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嗎?當時霞浦紫菜是入選CCTV《舌尖上中國》的福建美食哦!
  • 《風味人間》第二季開播 覓風味江湖 賞人情密碼
    平凡的食物承載真摯情感,「人間至味」最為動人。 享受煙火一餐,是平凡的幸福,也具象了一個個普通人對生活的熱愛。4月26日晚,由陳曉卿、李勇擔任總導演,製片人朱樂賢、張平與稻來紀錄片團隊走遍全球,花了一年半時間打磨出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開播了。
  • 《風味人間》第二季畫面滿分,文本不及格,但是果斷還是要看!
    等待一年多的《風味人間》第二季本周終於出現在了廣大吃貨的面前。自從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上映以來,導演陳曉卿便和美食二字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風味人間》可以算是對《舌尖上的中國》的一種延續,同時也彌補了陳導無法拍攝《舌尖3》的一種遺憾(豆瓣3.8分,沒什麼可惜的)。不過從《舌尖1》到《風味人間》第二季,陳導這段美食之旅,也走走停停了4季,能不能拍出美食的新意,走進新天地,這也讓我這個美食迷一陣擔心。從《風味人間》第二季第一集來看,我的擔心看來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