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味蕾,觸動靈魂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

2020-11-18 騰訊網

在吃喝玩樂這四件人生大事上,「吃」排第一,想必自有它的道理。大家對吃的熱情從每年層出不窮的美食紀錄片就可以看出,就算不能親自嘗遍天下美食,能「一飽眼福「也是一件美事。

而在美食紀錄片界,有一個讓吃貨們「聞風喪膽」的名字——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導演,一個被譽為「全中國最懂吃的男人」,由他執導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風味人間》第一季曾經火爆全國,廣受好評。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下飯神片,正是《風味人間》第二季,在四月底悄然上線。它以全景式的視野,聚焦世界各地豐富多樣的美食文化,拍攝歷史兩年,橫跨全球五大洲,探訪二十五個國家和地區,拍攝超過三百種美食。山川依舊,風味不改。自開播以來,豆瓣評分高達9.1分。

製作團隊包括「飯圈」的三塊金字招牌:「吃貨屆大拿」陳曉卿、「色香味俱全的聲線」李立宏、「包羅萬象的配樂」阿琨。鐵三角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三個男人聚在一塊兒,就是減肥路上的絆腳石!從內陸到海洋,從山川到河流,製作團隊大肆「放毒」。

《風味人間》導演 陳曉卿

第一集「甜蜜縹緲錄」講甜食,一開始就展現了喜馬拉雅南麓懸崖絕壁的鏡頭。在離地百米的山側,沒有任何防護的尼泊爾土著正循著晃蕩的藤梯狩獵崖蜜,每次採蜜,他們會採一半留一半,好確保來年繼續有蜜可採。然後鏡頭無縫切換,展現伊斯坦堡廚師精心製作的甜品巴克拉瓦;接著到揚州瘦西湖邊早茶店裡甜中帶鹹的翡翠燒麥和飄香陣陣的千層油糕(多達六十四層),汪曾祺筆下深具時令意味的雞頭米,到香港人愛喝的苦瓜湯那一抹回甘。在鏡頭的穿梭裡,展現著世人對甜味的執著。

短短50分鐘的節目,我們看到了八個不同地方的美食。尼泊爾的崖蜜、貴州的粗糖、揚州的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土耳其的巴克拉瓦,青城山的壩壩宴,蘇州的雞頭米,馬來西亞塔塔甘島最後一支海洋民族巴瑤族,水下採集的的白棘三列海膽,香港的燒豬。天南海北,卻又因為甜蜜這個因素,而彼此相連。

第二集「螃蟹橫行記」裡,又是以險峻開始,聚焦挪威人在北極圈的極寒之地,在海上捕撈帝王蟹的艱辛勞作。接著又轉到中國的鄉野湖泊,展現了鄉人的尋鮮記,中國人最重視家庭,最好的食材總要與家人一起分享。相比較追求極致的日本人,對螃蟹細緻精微的烹調處理,美國馬裡蘭人用蟹肉、麵包糠、歐芹、蛋黃醬混合製作的蟹肉餅,四個就有一公斤那麼重,展現的是一種熱情豪放。

看了節目才知道全世界有那麼多種蟹,能吃出那麼多花樣,難怪這集被網友戲稱是「螃蟹的一百種死法」。

《風味人間》系列之所以能在眾多美食紀錄片裡脫穎而出,主要在於精良的拍攝技術和精美考究的畫面。

要拍好美食,首先靠的是光影聲色的技巧,還原出美食的色、香、味,讓影像成為一種嗅覺和味覺享受。在這一點上,《風味人間》第二季已經做到極致,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味蕾,精緻的攝影、清新的色調下,食物呈現出最佳的光澤和質感,每一幀都讓人直流口水。

《風味人間》系列也率先在美食記錄片裡使用超微攝影、顯微攝影和變速攝影,在鏡頭下將食材無限放大,讓觀眾的視線深入到食物內部,親眼見到分子運動給食材性狀帶來的改變,感受食材內在的變化奇觀。

導演陳曉卿在《風味人間》裡,用心盡力,把食物當成「工藝品」來拍,鏡頭裡的食物仿佛有了呼吸、有了生命,也會像花兒一樣的綻放。

除去畫面,《風味人間》的意境十足、詩意盎然的文案和李立宏充滿磁性的旁白也增色不少:

「人無疑是大地的主人,卻又是腸胃的奴隸。」

「甜,發端於口齒,在口舌處攪得風生水起,卻在心頭落得百轉千回。」

「一隻蟹就是一場盛宴,口中齒舌留香,眼裡星辰大海。」

「不同美味,萬種風情,又殊途同歸,寄寓著人們對這多彩人間的熱愛。」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食物從來不僅僅是食物,食物是通靈性的,傳遞著人的情感和溫度。食物中的酸甜苦辣恰如人生的喜怒哀樂。

《風味人間》裡美食多樣性的背後,是歷史、人文、傳統與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就像陳曉卿此前說的,「我們希望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不僅讓觀眾對這個地域的美食有所了解,更多的是讓大家通過美食了解多元的文化和生活狀態。」

《風味人間》第二季不僅帶你領略世界各地的美食,同時也能見識到各國各地區的風土人情、了解食物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第2季:美食與靈魂
    作為資深吃貨,筆者幾乎不會錯過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但萬花叢中過,心中總留著一席之地給陳曉卿的《風味人間》。第1季每每重溫仍口齒留香。盼望著盼望著,將近快2過去了,第2季終於「上菜」。又到了饕餮的時刻了。「風味」是美食紀錄片的主體近年來,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並不鮮見。
  • 《風味人間》第二季歸來,紀錄片向「網」而生
    第二季「雜碎逆襲史」的導演丁正曾感嘆,做《風味人間》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職業。僅僅是因為劇組可以堂而皇之吃道具麼?筆者自然不信。這次採訪雖沒目睹公司傳說中最現代化的廚房,但我們至少可以向《風味人間》總導演一探究竟:從《舌尖》到《風味》,陳曉卿與飛速變化的紀錄片市場正在經歷什麼?
  • 《風味人間》第二季:舌尖品嘗風味,心靈體悟人間
    疫情期間的居家生活,勾起了人們對各色美食的掛念。隨著美食類紀錄片不斷走進大眾視野,影像中食物所散發的不僅是色香味的絕妙,更是氤氳著「煙火氣」裡的情感與厚度。日前,由陳曉卿領銜、稻來傳媒和企鵝影視聯合打造的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播出,讓觀眾繼續跟隨鏡頭領略美食地圖,從「品嘗風味」到「體悟人間」。
  • 《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原來真正的「甜寵劇」是美食!
    《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開播,第一集的《甜蜜縹緲錄》就把觀眾們看得十分甜蜜,甚至甜過甜寵劇。 為何美食紀錄片會持續給人這麼大的感動和安慰?
  • 饞哭你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上新!
    更為驚喜的是,「風味2」首播期間,特別開放全球播出,屆時,全球用戶只要打開騰訊視頻,即可一同開啟全球美食探索之旅。系列片最難做的就是承上啟下的第二季,尤其是在風味1以9.1的高分,成為美食紀錄片的扛鼎之作以後,要給期待值飆升的觀眾什麼樣的內容,才能穩定口碑,鞏固IP價值?
  • 《風味人間》第二季:真正的「甜寵劇」,原來是美食
    真正的「甜寵劇」,原來是美食  劉雨涵  「沒想到這一季的《風味人間》一開始就比甜寵劇還甜」,《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開播,第一集的《甜蜜縹緲錄》就把觀眾們看得十分甜蜜,甚至甜過甜寵劇。為何美食紀錄片會持續給人這麼大的感動和安慰?
  • 《風味人間》第二季:人間有味是清歡
    風味不改人間有味是清歡。「深夜放毒」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終於上線了,總導演陳曉卿、解說李立宏、配樂阿鯤......曾經讓大眾飽含口水的三位神仙重裝上陣,給我們帶來了熟悉誘人的味道,讓無數美食愛好者們垂涎三尺,網友們在彈幕上紛紛評論:嘴裡的食物,它突然不香了。
  • 《風味人間》第二季來襲,美食紀錄片從不缺少觀眾,吃貨從不缺席
    其中作為吃貨必看的美食類綜藝中,美食探索紀錄片算是很多人喜歡的類型。在前段時間熱播的由陳曉卿擔當總導演美食類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靠著其中共8集的,《山海之間》《落地生根》,《滾滾紅塵》,《餚變萬千》,《江湖夜雨》,《香料歧路》,《萬家燈火》,《風味之旅》這幾節故事當中,從多個角度探索和解讀食物深厚的歷史文化,憑藉著濃厚的古風氛圍和美食呈現收穫到了大量的粉絲。
  •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完美收官:山海依舊 風味不改
    ——《風味人間》解說詞6月14日,由稻來紀錄片實驗室主理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完美收官。自4月26日上線,這部紀錄片陪伴了我的晚春到初夏,那些疫情中在老家陪伴年邁父親的略帶張惶和窒悶的時光。
  • 《風味人間》第二季,是風味更是人情味
    近來《風味人間》第二季一經播出便火爆全網,甚至有甚於第一季,豆瓣評分高達9.5分,既證明了陳曉卿和他的團隊的又一次成功,也看得出觀眾對這個系列紀錄片的喜愛。沒有流量小鮮肉,沒有華麗閃耀的特效,更沒有歇斯底裡的勁爆宣傳,是什麼讓這樣一部清新素淡的紀錄片火遍全網呢?
  • 「深夜放毒」大師陳曉卿又回來了,美食暴擊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
    暌違一年半,《味人間》原班人再度回歸,第二季由陳曉卿、李勇擔綱總導演,朱樂賢、張平擔任製片人。節目組幾乎走遍了中國各地和全球五大洲,探訪最真實的味人間。在4月26日播出的第一集內容以「甜蜜縹緲錄」為主題,紀錄片的鏡頭帶著觀眾從中國四川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從懸崖處的甜蜜到深海中的珍饈。
  • 《風味人間》:如何讓美食透過屏幕,炸裂觀眾的味蕾
    當然,它更能讓屏幕前的我們欲罷不能,口水泛濫;今天,我就來分享一部充滿人文趣味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正文《風味人間》第二季來了,雖然隔著屏幕,紀錄片中的美食誘惑也讓人難以抵禦,為了控制自己的食慾,大多數網友已經這部紀錄片列入「深夜禁片」名單。
  • 《風味人間》第二季,風味足夠,人間略少
    線下,充滿煙火氣的餐飲業還未完全恢復線上,《風味人間》第二季率先回歸了這部讓泡麵都不香了的、剛吃飽的人又餓了的,下飯紀錄片第二季每周日晚上重點左不過是風味和人間1風味要說風味這檔能夠繼承《舌尖》衣缽的美食紀錄片自然足夠風味製作團隊還是沿襲上一季的班底
  • 《風味人間 第二季》煙火人間裡的美食傳奇
    貪吃的兒子,拽著我,一起追著第二季的風味人間。熟悉的片頭曲一響起,他就聚精會神,時不時咽一口口水,跟我討論某道食物該是如何美味銷魂讓人心嚮往之。並種草了不少特色食品,南方的灌蛋,北方的粉條,蘇州的三蝦麵,挪威的帝王蟹。食物伴隨著烹飪者的喜怒哀樂,呈現面前,又何止是食物而已,而是透過食物折射的世間百態,在辛苦維生之餘對家和親情的依戀。
  • 《風味人間》:一部披著美食紀錄片外衣的「人間觀察」
    當然,在小崔看來,《風味人間》的成功並不僅僅是因為題材選的討巧,或者說對美食的描寫精緻逼真,除此之外,對美食背後的故事和人的故事,才是這部作品真正的靈魂,我想很多觀眾會跟小崔一樣,我們在看《風味人間》時,或許會被咱們國內各種奇奇怪怪但看起來都很好吃的美食所驚嘆,但真正能讓我們對《風味人間》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是美食,而是美食背後的故事,以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悲歡
  •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上周日(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上線,並在浙江衛視同步播出。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全球觀眾開啟探索之旅  如果說《風味人間》第1季是在全球視野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那麼第2季便是從食物的連接中窺見全球美食的奇觀。作為一個製作周期歷時一年半回歸的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雖然僅僅播出了一期,但卻不難窺見其勾勒全球美食地圖的「野心」。
  • 風味人間有第二季嗎 風味人間第一季節目介紹
    作為一檔專業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憑藉無數讓人饞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富有人情味的旁白俘獲了萬千觀眾的心。該節目在騰訊視頻上線後,其播放次數遠超其他節目。目前,節目快接近尾聲,不少小夥伴十分的不舍。那風味人間有第二季嗎?風味人間有沒有第二季?下面來了解一下。
  • 《風味人間 第二季》華晨宇的一句話道出了豆瓣9.4的神級紀錄片好看的秘密!
    今兒要說的是一部神級紀錄片的第二季《風味人間》第二季!透明姐不允許你還不知道這部神級紀錄片!由《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操刀監製的《風味人間》第二部繼續延續了第一部的神級水準。《風味人間》第一部豆瓣評分9.1。第二部還沒播完,則直接飆升9.3。
  • 《風味人間 第二季》神級紀錄片再度回歸,一集拿下豆瓣9.4
    每一刻的唇齒留香,都是一次味蕾的冒險,幾代人的嘗試,讓千迴百轉的肚皮有了享受的權力。如果美食紀錄片少了陳曉卿,就像做菜忘了放鹽,食之無味,他一手帶火了《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如今,《風味人間》這款神級美食紀錄片的第二季強勢回歸,一集拿下豆瓣9.4,可見一斑。看完之後,最直觀的感受有兩個,一是如若沒了煙火氣,人生真是一段孤獨的旅程,二是人間很值得。
  • 《風味人間 第二季》推薦給愛美食愛故事的你們
    像是自己找虐般的,第二季的每一集都是睡前看的,因而看到一半就嚷嚷著喊餓,總是有種想要起身去廚房給自己來點夜宵的衝動。或許磨鍊意志,可以選擇在深夜觀看。從舌尖到西南聯大再到風味人間,李立宏老師的聲音還是那麼溫暖,每每聽到他的解說總有種「倦鳥暮歸林 啁啾訴衷腸」的錯覺。原來聲音也可以給人安慰,即便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