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放毒」大師陳曉卿又回來了,美食暴擊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

2020-11-19 界面新聞

記者 | 婁曉晶1

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探索紀錄片《味人間》第2季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和觀眾一起回歸味星球,重啟每個普通人的美記憶。開播之後,即在豆瓣上獲得9.5分的超高分。

暌違一年半,《味人間》原班人再度回歸,第二季由陳曉卿、李勇擔綱總導演,朱樂賢、張平擔任製片人。節目組幾乎走遍了中國各地和全球五大洲,探訪最真實的味人間。

在4月26日播出的第一集內容以「甜蜜縹緲錄」為主題,紀錄片的鏡頭帶著觀眾從中國四川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從懸崖處的甜蜜到深海中的珍饈。無一處明文見「糖」,但是甜味如影隨形,在這個多事的2020年,看一集「甜蜜的記錄」是生活中難得的一抹治癒。

打開第二季第一集《甜蜜縹緲錄》,可能會以為自己錯看了攀巖紀錄片《赤手登峰 free solo》——以蜂蜜獵人會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攀登200米的高空,割取喜馬拉雅懸崖上的「崖蜜」開篇,扎紮實實地帶來「甜蜜的驚喜」。

而在馬來西亞,巴瑤族不帶氧氣瓶深入海底探尋食物,只為一口最鮮甜的食材。這些看起來獵奇的生存方式,早些時候,其實是人類的日常——我們人類為了獲得一口甜蜜,原來一直如此努力。

喜馬拉雅懸崖上的「崖蜜」

巴瑤族深入海底探尋鮮甜的海膽

為什麼選取「甜味」作為第二季的開篇?

「甜蜜是人類最初的美味體驗;糖在人類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長一個時期內一直作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風味人間總導演李勇對界面生活說。「這一季選取的食物主題,首先是看它是不是普遍,是不是全世界的人都會食用;其次會看它是不是重要,從歷史上看,或者從區域廣泛性上看,它是不是在影響著我們。

而放眼世界,巴克拉瓦以伊斯坦堡最有名的甜品聞名於世;辣味當道的四川,在夏偉的壩壩宴上,也總能發現糖的身影。中國與土耳其,一個婉約,一個熱烈。糖極強的可塑性讓它霸佔了無數人的餐桌,而不同國家的人們不約而同的選擇,造就了世界的豐富多彩。

《舌尖上的中國》一二季,到《風味人間》第二季,陳曉卿團隊帶給大家的紀錄片就像美食紀錄片屆的春晚——觀眾既期待新一季的如期到來,又期待在片中發現新事物。

新一季《風味人間》如何可以持續滿足觀眾的需求,並平衡商業與藝術?

李勇對界面生活表示:「我們對自己的定位是:《風味人間》是一部面向觀眾的紀錄片,要努力實現傳播效益的最大化。觀眾是我們放在第一位考慮的問題,這一點貫徹在創作的始終。從策劃、分集,到食物的調研遴選、拍攝、剪輯、解說詞寫作,再到接近成片前的粗剪版本的試放映,等等,其實每做一個動作,我們都會反覆推敲揣摩:這是觀眾需要的麼,是觀眾感興趣的麼,是他們能接受的麼,是對他們有價值的麼?離開了觀眾的認同,我們做的事情就毫無意義。」

對第一季的觀眾反饋,《風味人間》團隊做過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到第二季的時候,從分集設計、故事題材的選擇等等,都有參考第一季觀眾的反饋。

「從食物的角度,第一季中,觀眾對螃蟹作為美食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每一個跟螃蟹有關的美食出現,幾乎都有熱烈的反饋。所以,我們在第二季,甚至專門拿出一整集,從全世界的視角,講螃蟹跟人類生存之間的關係。」李勇說。

而在故事題材上,團隊對觀眾的反饋也有所借鑑。比如團隊觀察到,在第一季中,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臺灣標魚的故事。人在大自然面前,憑勇氣和努力一次次冒險,贏來食物和尊嚴。在大工業和標準化日益佔據主流的背景下,這樣的生存故事十分讓人感動。

所以,團隊在第二季中也努力尋找這樣的題材:人站在大自然面前,與它直接面對,靠智慧、膽量和一雙手獲得生計所需。比如第一集《甜蜜縹緲錄》裡,人們依靠最簡陋的工具和原始的方式,採集蜂蜜等,都是基於第一季觀眾的反饋,做出的選擇。

2020年伊始,人們因為疫情無法相聚在一起,對於美的追求和嚮往也變得更加強烈。有人在體驗到烹飪的辛苦之後,迫切期待疫情儘快結束; 也有人把自己修煉成大廚,對探索美有了新的認知。在疫情期間發布的《風味人間》第二季比往期更添慰藉的意味。

而據風味人間主創團隊介紹,這一季內容的拍攝由於疫情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內容的呈現比往年更為挑戰。

「這次疫情的嚴重性遠遠超出想像,也讓我們一些故事的拍攝被迫中止,有些環境畫面的拍攝,有些故事的第二階段補拍,都沒能如願以償,留下不少遺憾。」 導演李勇告訴界面生活。「我們大部分故事都拍攝在疫情發生之前,那時的家人團聚、集市喧鬧、宗族祭拜,恍若隔世。山海未變,朝夕之味,依舊是熟悉的人間煙火,卻顯得竟然那麼珍貴。「

延續第一季從食物出發觀察世界」的風格,《風味人間》第二季中有山珍,有海味,有每天清晨都可以品嘗到的佳餚,也有依循時令季節才能獲取的美味。觀眾仿佛在四季間穿梭,跟隨節目的鏡頭在不同的國家中流轉不停。

根據官方介紹,這一季以甜開篇,匯聚《甜蜜縹緲錄》、《螃蟹橫行記》、《醬料四海談》、《雜碎逆襲史》、《雞肉風情說》、《顆粒蒼穹傳》、《根莖春秋志》、《香腸萬象集》八個主題,以八類食材,八種故事,講述八樣人生。

無論怎樣,一如既往地在夜晚暴擊我們的《風味人間》又回來了,似乎令人熟悉的平凡日常的回歸也離我們更近了一些。

如《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所說,「每一餐都來之不易,《味人間》正是希望從味這個謎團開始,在帶給大家色歡愉的同時,用物做信使,展現世界不同地區極具個性的傳統美,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對於生活的熱愛。我們希望站在多事的2020年,回望與品味這個世界的美好。」

圖片來源:《風味人間》

相關焦點

  • 9.4分美食紀錄片,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2》回來了!
    ——陳曉卿 如果你是吃貨,也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話,相信你對陳曉卿這個名字一點兒也不會感到陌生。 闊別兩年,這一次陳曉卿又帶著團隊為觀眾們帶來了《風味人間2》。
  •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上周日(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上線,並在浙江衛視同步播出。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全球觀眾開啟探索之旅  如果說《風味人間》第1季是在全球視野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那麼第2季便是從食物的連接中窺見全球美食的奇觀。作為一個製作周期歷時一年半回歸的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雖然僅僅播出了一期,但卻不難窺見其勾勒全球美食地圖的「野心」。
  • 《風味人間》「統一飯圈」 陳曉卿調侃:歡迎投餵
    菜品黃油蟹土耳其巴克拉瓦崖蜜4月26日,美食探索紀錄片《?味人間》第2季正式上線,並在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據悉,《風味人間》第2季首播期間特別開放全球播出,全球用戶一同開啟全球美食探索之旅。甜蜜,作為人類最初的美味體驗,在眾多美食中脫穎而出,開啟了《風味人間》第2季的全新篇章。
  • 感動味蕾,觸動靈魂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
    大家對吃的熱情從每年層出不窮的美食紀錄片就可以看出,就算不能親自嘗遍天下美食,能「一飽眼福「也是一件美事。 而在美食紀錄片界,有一個讓吃貨們「聞風喪膽」的名字——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導演,一個被譽為「全中國最懂吃的男人」,由他執導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風味人間》第一季曾經火爆全國,廣受好評。
  • 第二季《風味人間》來襲,開畫又是9.4,陳曉卿+李立宏=美食大片
    伴隨著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李立宏婉轉而充滿磁性的聲音,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2》,於上周日(4月26日)同時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 《風味人間2》 海報 雖說只是美食紀錄片,但這宏大的場景、精良的製作,說是一部頂級美食大片,絕對不為過。
  • 外媒專訪紀錄片《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
  • 外媒專訪紀錄片《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
  • 《風味人間》第二季歸來,紀錄片向「網」而生
    不知不覺,又到了觀眾看《風味人間》下飯的季節。第二季熟悉中透著幾分新鮮,世界各地的雞與螃蟹依舊令人忍不住深夜犯罪,大腸生猛抵不過文藝中略帶騷情的旁白,黑乎乎的醬料被拍出了嬌俏的旋轉跳躍,餐桌與爐膛間,上演著東方與西方、口舌之欲與精神信仰的對撞。
  •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如今,質樸的烹飪正經受著工業化的廚房、食品加工製造行業的威脅,但在陳曉卿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鏡頭中,卻看不到一家快餐店或是一條工業生產線。
  • 從《舌尖》到《風味》,陳曉卿與飛速變化的紀錄片市場正在經歷什麼?
    時光倒流一個輪迴,寫下《一碗湯的鄉愁》的陳曉卿大概不會料想到,十多年後安徽老家寶藏SA湯通過《風味人間》第二季傳遍全國,而他成為了統一「飯圈」的男人,帶領團隊滿世界奔走,試圖探尋不同地域文化下的美味人生。
  • 陳曉卿:美食紀錄片這麼做
    6月,他領銜創作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2》圓滿收官,口碑與流量雙豐收;接檔播出的《尋味東莞》延續了火爆勢頭,許多城市的宣傳部門給他打來電話,力邀他去當地「尋一下味」。疫情令《風味人間2》的製作受到不小的影響,同時,那些遭受巨大衝擊的餐飲小店和小店裡的人讓他牽掛,也更加堅定了他要做好美食紀錄片的信念——因為,片子裡不僅有美食,還有人生的美好。
  • 《風味人間》第二季:人間有味是清歡
    風味不改人間有味是清歡。「深夜放毒」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終於上線了,總導演陳曉卿、解說李立宏、配樂阿鯤......曾經讓大眾飽含口水的三位神仙重裝上陣,給我們帶來了熟悉誘人的味道,讓無數美食愛好者們垂涎三尺,網友們在彈幕上紛紛評論:嘴裡的食物,它突然不香了。
  • 陳曉卿:美食紀錄片這麼做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劍英 編輯覃柳笛《風味人間》第二季劇照:美國鹹蛋黃2020年上半年,導演陳曉卿忙碌著、收穫著也思考著。6月,他領銜創作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2》圓滿收官,口碑與流量雙豐收;接檔播出的《尋味東莞》延續了火爆勢頭,許多城市的宣傳部門給他打來電話,力邀他去當地「尋一下味」。最近,《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稻來」見到了陳曉卿。「稻來」是他三年前創辦的紀錄片實驗室,當時他剛剛進入商業平臺騰訊視頻,開啟了新的職業旅程。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出更廣闊的...
    八年前,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美食紀錄片升級換代和商業化的進程。今年,《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又一次引發了對美食紀錄片的熱議。有人讚嘆這一季節目更加縱橫捭闔、精緻高級的製作,但也有人質疑觀眾是否已經對「舌尖體」產生了審美疲勞。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有更廣闊空間?
    來源:文匯報 作者:彭侃 八年前,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美食紀錄片升級換代和商業化的進程。今年,《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又一次引發了對美食紀錄片的熱議。
  • 《風味人間》陳曉卿做客拼多多直播間,講述美食背後的秘密
    鞭牛士報導 6月21日晚19點,陳曉卿將做客拼多多直播間,現場品嘗紀錄片中的經典菜系,並分享自己的「美食人生」。▲6月21日晚19點,知名美食紀錄片導演陳曉卿將進入拼多多直播間,講述《風味人間》背後的秘密作為當今美食界的旗幟人物,陳曉卿對食物的思考已經遠遠超過食物本身。「世界上很多東西都變得越來越一樣,除了方言和吃。」陳曉卿說。
  •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粉絲見面會在揚舉行
    「我上次來揚州是一年前,這次是我與揚州的第十次相逢……」昨天,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粉絲見面會在我市趣園舉行。陳曉卿與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院長周曉燕一起與粉絲們,分享了他的紀錄片觀及對揚州美食的印象。據了解,這並不是陳曉卿第一次來揚州,而是他與揚州的第十次相逢。
  • 風味人間收官,風味人間簡介,導演陳曉卿簡介,舌尖上的中國簡介
    中新網6月14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將於今晚21:20在浙江衛視播出。風味人間簡介(數據來自百度百科)中文名稱:風味人間外文名稱:Once Upon a Bite類 型:紀錄片導 演:陳曉卿首播時間
  • 《風味人間》:一部披著美食紀錄片外衣的「人間觀察」
    當然,在小崔看來,《風味人間》的成功並不僅僅是因為題材選的討巧,或者說對美食的描寫精緻逼真,除此之外,對美食背後的故事和人的故事,才是這部作品真正的靈魂,我想很多觀眾會跟小崔一樣,我們在看《風味人間》時,或許會被咱們國內各種奇奇怪怪但看起來都很好吃的美食所驚嘆,但真正能讓我們對《風味人間》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是美食,而是美食背後的故事,以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悲歡
  • 《風味人間》:如何讓美食透過屏幕,炸裂觀眾的味蕾
    當然,它更能讓屏幕前的我們欲罷不能,口水泛濫;今天,我就來分享一部充滿人文趣味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正文《風味人間》第二季來了,雖然隔著屏幕,紀錄片中的美食誘惑也讓人難以抵禦,為了控制自己的食慾,大多數網友已經這部紀錄片列入「深夜禁片」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