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仁深受曹操的重視,他有什麼耀眼的戰績嗎?

2021-03-05 說三國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

ID:shuosanguo

有人問:三國中曹仁本事如何,為什麼感覺名不見經傳,卻又深受曹操重視?

曹仁是一個被近代文學作品遮蓋了光芒的將才,歷史上的曹仁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他跟著曹操南徵北戰,攻打袁術、陶謙、呂布、劉備都有他的身影,尤其是在官渡之戰表現得十分勇猛。當年曹軍兵敗赤壁,退兵後固守江陵的正是曹仁。曹仁軍旅生涯前期戰績非常漂亮,在對戰馬超、蘇伯、田銀、侯音的時候都是曹仁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曹仁的仕途非常順利,這也讓曹仁有點看不清自己,這也導致了一生罕有敗績的曹仁剛愎自用。晚年曹仁不聽取蔣濟的勸阻,執意進攻濡須口,慘敗於吳將朱桓。連損常雕、王雙兩員大將的曹仁兵敗而歸,鬱鬱而終,死的時候五十六歲,享配曹操廟庭。

曹仁非常有領袖氣質,建安三年,曹操徵討張繡,曹仁受命攻取周圍縣城。曹操撤軍之際張繡突然發難打了曹軍一個措手不及,腹背受敵的曹軍陷入劣勢,士氣低下,被動無比。曹仁非常生氣,站起來激勵手下的將士,抵禦張繡的追擊身先士卒,軍心大振,擊破張繡突圍成功,安全退回許都,得到了曹操的賞識。

熟悉三國的朋友想必對關羽北伐並不陌生,當年關羽為了應和劉備,出兵襄樊,大破曹軍。藉助天時水淹七軍,龐德和于禁全部被俘,而曹仁從始至終一直堅守著樊城。當時大水幾乎淹沒了整個城池,糧食所剩無幾,根本無法和援軍取得聯繫,關羽帶兵把襄樊兩城圍了好幾圈。在這樣的情況下,曹仁依舊誓死不降,以必死之心宣示手下的將士,所有人都被曹仁的氣勢徵服。最終魏將徐晃趕來救援,曹仁通過徐晃的支持得以突圍,最終聯合擊退了關羽。

可以看出來,曹操之所以如此器重曹仁,那是因為曹仁的確戰功赫赫而且忠心耿耿。不光自己能徵善戰而且十分有統帥精神,往往能在士兵沒有信心的時候,站出來帶領士兵克服困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其實除了曹仁本身有兩把刷子以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曹仁和曹操關係不一般。就像夏侯氏在曹操這裡受的重用一樣,魏國有很多曹氏將領,比如曹洪、曹休等等。這都是曹操的宗族近臣,本身身份就比較得曹操信任,再加上自己有真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曹操的青睞,加以提拔在正常不過了。誰不想把權力放在自己人手裡,以曹操的性格,他也不可能把大權交給自己信不過的人。

不光曹操青睞他,連曹丕也很器重曹仁,曹丕稱王以後先封了曹仁車騎將軍,沒過多久又加食邑兩千戶,設置了十戶人家為曹仁的父親曹熾守墓。曹丕稱帝前還把曹仁調到宛城,守護新都洛陽,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曹仁是一個非常得君心的一個將領,哪怕曹仁兵敗朱桓曹丕也不曾降罪,反而安慰他。

曹仁一生高官厚祿受盡了曹操和曹丕的禮遇,不完美的就是晚節不保。可能曹仁也是覺得自己辜負了君主對自己的信任和器重,才會在兵敗朱桓之後鬱鬱而終吧。

商務合作

微信號:rs803803
QQ:122414540

相關焦點

  • 曹仁曹休曹真曹爽曹彰,他們和曹操是啥關係?誰才是曹操真正的心腹?
    那麼曹操,曹仁,曹休,曹真,曹爽,曹彰這些人,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呢?誰才是曹操真正的心腹呢?曹家名人太多,不好記,我們先按輩分來看。曹操、曹仁是一輩人,曹休、曹真和曹彰是一輩人,曹爽是一輩人,所以這六人中,其實分了三個輩分。第一輩人曹仁是曹操的從祖弟,什麼意思?
  • 曹操為何派遣于禁前往抵擋關羽,救援曹仁?曹操堅信于禁不會反叛
    而談到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相信大家都會想起一個人,那就是于禁,他奉命前往救援曹仁,結果被關羽水淹七軍,自己也是投降於關羽,成為他一生的一個汙點,晚年也是被曹丕羞辱了一翻,羞愧而死。可以說在于禁和關羽的對決中,于禁完全沒有展現出應有的軍事指揮能力,堪稱是被關羽輕鬆擊敗的,在當時曹操為何會選擇讓于禁去統軍徵討關羽呢?首先在局勢上,曹操用人已經不敢再那麼大膽了,也就是在曹仁困守樊城之時,他需要派遣一位值得信賴的將領,而環顧之下,只有于禁最合適了。
  • 曹操,曹仁,曹休,曹真,曹爽,曹彰是什麼關係?誰是曹操心腹?
    曹騰舉個例子,諸葛亮四十多歲還沒有兒子,便收養了自己親哥哥諸葛瑾的次子諸葛喬作為自己的養子來繼承香火,這是從宗族內收養,還有司馬師有四個女兒但沒有兒子,為了繼承香火,於是收養了他親弟弟司馬昭的次子司馬攸作為自己的養子,也是宗族內收養,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這也是當時強大的宗族觀念在起作用。
  •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曹操的宗室如何排名?
    個人愚見按三國志來看,武功曹仁為第一,曹真次之,然後是曹休、曹純、夏侯尚、夏侯淵、夏侯惇、曹彰、曹洪。最後曹爽、夏侯玄等人幾乎已經不是純粹的武將了,談不上有什麼武功,反而魏國被司馬家族取代和這些宗族三代將領無能有莫大關係。三國第一守將--曹仁
  • 一文讀懂曹操、曹仁、曹純、曹洪、曹休、曹真、曹爽七人間的關係
    我們一行人穿越來到三國時期魏國的譙郡,在當地熱心人的介紹下,來到了一位姓曹的耆老家,向他打聽曹操、曹仁、曹純、曹洪、曹休圖-曹操影視劇形象但是,古人是非常重視宗族觀念的,既然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
  • 還原三國真實歷史上的曹仁:一代名帥,或許他是真正的曹魏第一將!
    在《三國演義》裡,曹仁挺可憐,簡直就是個活體經驗包——曹操早期徵戰,沒他什麼事;徐庶出山,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諸葛亮出山,白河水淹了曹仁;周瑜取南郡,又從曹仁手裡奪的;關羽北伐,又把曹仁圍在了樊城挨水泡。
  • 【品論三國】常敗將軍曹仁為何受到曹操的萬分器重
    不過曹操似乎不同,格外看重的是曹仁,不僅僅因為曹仁是曹操的兄弟,而且還是一個屢戰屢敗的將軍。那不就奇了怪了,曹操為何對一個常敗將軍青眼有加。你看根據小說的敘述,曹仁可謂是逢戰必敗,能力稀鬆平常的庸將。「諸葛亮火燒新野」體現了曹仁的平庸不智,「雲長攻拔襄陽郡」又體現了曹仁的膽小如鼠。這樣一來,曹仁給人們感覺,屢戰屢敗,處處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實在是庸不可及。
  • 三國解局|後赤壁之戰的狼煙:曹仁周瑜決戰江陵,關羽霸氣包抄曹操後路?
    所以最後還是決定乾脆鋪開來寫,把講述的邏輯起點直接放在曹操兵敗赤壁之後的南郡爭奪戰,從地緣政治的角度 ,把這一整段歷史的脈絡和邏輯都梳理清楚,於是就有了這一個系列的文章。不過,我並非專業寫作者,寫這個內容也完全是出於業餘愛好,文字和觀點肯定會存在各種錯誤與缺漏,也懇請各位同好能對文中存在的問題不吝指正為感!
  • 三國正史曹仁能否配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三國第一守城大將名譽?
    曹仁既不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更談不上三國第一守城大將了。第一,曹仁是曹操麾下可獨當一面的將領之一首先,還是要肯定曹仁有一定的軍事才能。我認為曹操麾下,能獨當一面能成統帥的將領,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夏侯淵,另一個就是曹仁。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44歷史上的曹仁比演義裡露臉多了
    ,但別看他姓曹,跟曹操卻沒有血緣關係,跟曹操有點血緣關係的是上一段說的夏侯惇,因為曹操本來姓夏侯,所以那邊是他的實在親戚。當然,圍著曹操傳的曹家人也一樣是實力決定一切,一大家子人,有本事的才能脫穎而出,曹仁曹洪兄弟就是,今天咱們先說曹仁。在《三國演義》裡,曹仁幾乎就是反襯劉備那些智囊的背景板,樊城他反襯了徐庶,被徐庶算計的七零八落。在新野他反襯了諸葛亮,火燒新野,他又是落花流水。
  • 長坂橋曹操害怕張飛,曹仁等將領害怕諸葛亮
    長坂橋張飛一人嚇退曹操及幾十萬曹軍,這個故事肯定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曹操和他的將士們所怕的並不一樣,曹操是害怕張飛的勇猛,
  • 他是曹操得力上將,年輕時雖貪圖享樂,後來卻讓劉備唯恐避之不及
    曹操作為三方雄主之一,自然是非常受到後世的關注的,曹操雖然疑心非常重,但是追隨他的人是非常多的,他手下的謀臣和將士可以說是非常多的,曹仁便是曹操智囊團中的一員,雖然年輕時貪圖享樂,但是在後來甚至可以讓劉備對他唯恐避之不及。曹操有一個非常厲害,武藝高超的將領,名叫潘鳳,帶兵打仗的能力非常的厲害,非常叫人驚嘆。益州的太守曾經說過,有了潘鳳這名將士,可以殺了所有的敵人,佔領所有的疆土。
  • 曹操麾下頭號猛將為什麼是他?
    曹操的麾下有很多的猛將,比如夏侯淵夏侯惇、曹仁曹洪、典韋許褚、徐晃張遼、李典樂進等等。《三國演義》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猛將如雲的世界。曹操的這些猛將中,如果光論武力,典韋和許褚應該是最強的。他們的武力可以跟劉備陣營的關張趙馬黃相媲美。屬於超一流武將行列。此外,夏侯淵、徐晃、張遼、張郃也都能躋身一流武將行列。
  • 于禁身為五子良將,深受曹操信賴,為什麼會投降關羽?
    由此,曹軍將領紛紛向曹操告黑狀,說于禁反叛了,投靠張繡。但曹操對于禁也是頗為信任,並沒有因此去找于禁的麻煩,而最終于禁也用擊潰張繡的戰績來回報了曹操。一個是良將,一個是明主,二人就這樣攜手打天下,于禁成為了曹操軍中有數的領軍大將,和徐晃、張遼等人齊名。俗話說「前籬笆放貓,後籬笆養狗」,人生從來都是理工男,守義更難。
  • 曹仁:站在關羽肩膀上,成名的男人
    曹仁,曹操的本家兄弟,曾經是個笑傲山林的土匪,跟上曹老闆之後,開始轉型職業軍人,因為在赤壁之戰後,守江陵,關羽威震華夏後,守樊城,被載入史冊,成為一代名將。潁川這個地方,來頭不小,他是秦始皇17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設立的,豫州八郡之一,範圍包括現在的河南登封市、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葉縣、舞陽以北,因為地處河南,中原腹地,在東漢之前,那是相當繁華,如果那時候有福布斯排行榜,城市富裕指數,除了首都,就是它了,所以,曹仁在他爺爺那輩,至少很富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麼。
  • 劉備對曹操屢戰屢敗,為何曹操還那麼重視他?一句話解釋!
    他們分別是曹操、劉備和孫策(畢竟孫策才是統一江東的人)。而拋開孫策不說,曹操和劉備就是兩個極具爭議的人物。曹操大家都知道,完全是憑著自己的能力統一北方的。而在他和劉備的戰鬥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出他們二者的差距。曹操身邊謀士如雲,武將如雨。而劉備只有關羽、張飛等猛將。兩人交手的時候不少,但幾乎都是曹操勝利,劉備失敗。但劉備卻比較特殊,他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 夏侯惇為什麼屢次被人當作肉票,《九州劫》他又會有什麼表現?
    作為《三國演義》中曹操陣營前期的第一猛將,夏侯惇在《三國演義》中往往是作為急先鋒一般的存在,加上他在徵討呂布時拔矢啖睛的表現,更加讓他猛將的形象深入人心。包括《三國志》、《三國無雙》等遊戲中,夏侯惇的塑造都是曹操最忠實的夥伴和最勇猛的戰將。
  • 曹操死後,曹植過得怎麼樣?曹丕父子做了什麼讓他鬱鬱而終?
    他本來深受曹操的喜愛,還有機會成為儲君,卻被自己三番兩次地徹底折騰沒了。而他的後半生更是鬱鬱寡歡,終不得志,還處處受曹丕和曹叡的提防,不斷的遷封。這一點從他前後的詩歌就能看出來,前期的他充滿信心和樂觀,後期的他則是滿腔的悲憤。
  • 三國歷史:曹操的五子良將中最喜歡誰呢?是最不起眼的他
    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時,曹操作為一方諸侯、一代梟雄,手下的猛將謀士自然是多如牛毛了,不說其他人,光是曹操的曹氏宗族,曹操的自家人就有八虎騎了,更別提曹操在之後廣納天下人才,其中作為武將的代表就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了,這個五個人都是曹操招募的外姓將軍,那麼在張遼、徐晃、樂進、于禁和張郃這五個人之中,
  • 關羽若投靠曹操,在曹營能排第幾,看郭嘉程昱是如何評價的
    眾所周知,關羽在三國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說他特殊,是因為關羽有兩個特點,導致他能流傳千古,即使到了現在,遍地的關帝廟與關羽的崇拜之風,幾乎有華人的地方,都會崇拜關羽,關羽之所以一直被後仰視,就在於他的兩個特點: 一、關羽是萬人敵,三國第一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