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坂橋張飛一人嚇退曹操及幾十萬曹軍,這個故事肯定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曹操和他的將士們所怕的並不一樣,曹操是害怕張飛的勇猛,
而曹仁、李典、夏侯惇等人害怕的則不是張飛,而是諸葛亮。每閱至此,總覺得智商有種被侮辱的感覺,張飛一人竟然能夠阻擋曹操大軍,而且此時曹操的手下大將也基本上全部到齊,
居然沒有一個人敢衝殺,這的確讓張飛賺足了面子,那麼他們的內心真實害怕的是什麼呢?
長板橋之戰起因曹操起50萬大軍攻伐劉備,劉備被迫放棄新野,逃樊城,又攜帶新野和樊城兩縣的百姓十萬餘人準備逃往江陵,在此途中,
曹操率大軍追趕劉備,在當陽縣趕上劉備,和劉備大戰一場。劉備此戰丟失了妻兒,逃往長坂坡,害得十萬百姓死傷無數,
因為糜芳告訴劉備趙雲去「投靠」曹操了,於是張飛很生氣很憤怒,準備去與趙雲廝殺。
張飛離開長坂坡來到長坂橋,見沒走多遠塵土飛揚,加上樹林遮蔽,競看不見不遠處的劉備,於是心生一計,令手下的20軍士分為兩隊,
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分別從相反方向奔跑,揚起塵土,以作疑兵。不過糜竺先來報信,
趙雲非背叛劉備,而是去尋找走失的劉禪和甘、靡二夫人,於是張飛守住長坂橋,接應趙雲。
張飛一人大鬧長坂橋趙雲救得劉禪逃回,曹操大軍也陸續趕到,首先到的是原劉表手下文聘,文聘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近前。
沒過一會兒,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都至。見飛怒目橫矛,立馬於橋上,又恐是諸葛孔明之計,都不敢近前。
而曹操向前,還記得關羽幫曹操斬顏良時說過: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
曹操大軍一字兒擺開,但就是沒有人敢往前,張飛大罵: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曹操還是沒有人敢出戰,張飛又喊「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這一喊居然讓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於是曹操急忙騎著馬就跑,連扎頭髮的簪[zān]子都掉了,披頭散髮奔逃。
張遼、許褚趕上,扯住曹操馬的轡[pèi]環。曹操倉皇失措,張遼曰:丞相休驚,料張飛一人,何足深懼!今急回軍殺去,劉備可擒也。曹操這才回過神來。
張飛為何能嚇退曹操及大軍從張飛嚇退曹操大軍的過程來看,首先是曹操亂了陣腳,因為曹操聽關羽說過「張飛能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而當時關羽是幫曹操斬顏良時說的,曹操見關羽都如此厲害,那麼張飛更是不可小覷。
所以曹操此時考慮的不是有沒有伏兵,而是如何保全自己。萬一張飛來個斬首行動,直取曹操,那麼曹操就太危險了,
所以曹操是真的害怕張飛,再加上夏侯傑居然被張飛一聲吼就死了,曹操是真的就慌了,還是趕緊跑吧。
那麼曹仁、夏侯惇、李典等為何也不敢進軍呢?這還得歸功於張飛的疑兵之計,他們看見橋後面的樹林裡塵土飛揚,以為後面有伏兵。
而且曹仁、李典被徐庶奪了樊城、破了八門金鎖陣,後在新野又被諸葛亮火燒,夏侯惇、樂進、許褚等人也都博望坡吃過諸葛亮的虧,所以看見張飛一人在橋上,更懷疑是諸葛亮之計。
所以曹操手下大將害怕中埋伏,他們還沒有想明白是不是諸葛亮又在搞什麼鬼,前翻的幾次大火真的是把他們都燒怕了,
要不是跑得快,得燒熟了。這一次見張飛一個人也敢攔住橋,還是小心為上,免得中了埋伏,再被燒一次。
不過此時諸葛亮已經離開了劉備軍中,先去江夏找劉琦出兵相救了,曹操軍中還無人知道。但是沒有過一會兒,曹操就回過神,看清了沒有埋伏。
曹操大軍之所以被嚇退,還是因為曹操自身的原因,曹操帶頭跑,手下的大將也跟著跑,這就是自亂陣腳。
本來沒有什麼事,曹操這一跑反而讓手下士兵心慌了。不過張飛一聲大喝竟然能讓夏侯傑肝膽碎裂而死,
這也太過於誇張,這麼大的聲音那豈不是震耳欲聾、山崩地裂,多喝幾聲,直接讓曹軍死一大片豈不美哉!
長按下方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快速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