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坂坡之戰,張飛喝斷當陽橋這是真的,史書是有記載的,但率二十騎斷後是有,不過
曹軍卻不是數萬,更非百萬。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這個章回說道:
原劉表大將文聘追趕趙雲來到了長板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長矛,立於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土大揚,疑有伏兵,不敢近前。一會兒,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曹操手下名將,一個個都來了。
諸將來了以後,也是大眼對小眼,看到張飛怒目橫矛,又恐怕諸葛亮有計,都不敢近前。只得扎住陣腳,派人飛報曹操。
操聞知,急上馬,從陣後來。張飛睜圓環眼,隱隱見後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
曹操來了之後,看到張飛耀武揚威的樣子,也是無咒可念。想起關雲長曾經說過其三弟張翼德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更是心驚膽戰。
聽到張飛大叫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決一死戰。」,不僅把曹操手下眾將都嚇尿了,曹操身邊的夏侯傑直接驚嚇的一頭扎在馬下,肝膽碎裂,一命嗚呼了。
嚇得曹操扭頭就跑,張遼、許褚緊追慢趕才好不容易把曹操給拉住。
曹操這才回過神來說:「嚇死寶寶啦。」
二將拍拍曹操後背說:「丞相莫怕莫怕,就張飛一人,他也沒敢過橋來。」
曹操聽這麼一說,才緩過神來。
這個橋段看上去很過癮,張飛的勇猛的確表現地淋漓盡致。
據《張飛傳》記載,當時的情況也差不多:
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長坂坡之戰,先主劉備聽說曹公突然追上,就拋棄了妻子率先逃走。命令張飛率領二十騎斷後阻止曹軍。
張飛據水斷橋,怒目橫矛,站在長板橋上大喝一聲:「身是張翼德,可來共決戰。」
這一聲嚇得曹軍無人敢近前,於是劉備等數十騎得以脫身。
據《先主傳》記載:
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徵劉表,劉表病逝,劉琮投降。等曹操趕到襄陽時,聽說劉備已經南逃。於是曹操率領精騎五千急急忙忙追趕,一日一夜行了三百裡,在當陽長坂追上了劉備。
劉備帶領十數萬百姓南逃,真實的兵力也就幾千人。劉備被曹操打了個措手不及,不得已拋棄了妻子,只帶領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走。大批人眾、輜重全部被曹操俘獲。
趙雲大戰長坂坡,張飛喝斷當陽橋,這都是有史書記載的。
當時劉備的情況很不樂觀,從戰鬥結果來看,就可知一二。張飛、趙雲經過死戰,才得以保全劉備等數十騎逃生,但二人此戰的確非常生猛。
但從《武帝紀》來看,對於此戰,隻字未提,恐怕曹操沒有親自參加這次戰鬥。抓捕劉備是曹操的心願,但似乎不至於親自帶隊長途奔襲作戰。相關資料記載,這次帶隊的是曹純,也沒有記載演義所說的曹操那些猛將的蹤影。曹將在長坂坡之戰幾乎都是空白,沒有這次戰鬥經歷。
就曹操第一保鏢許褚那個小脾氣,如果在現場看到張飛咋咋呼呼的樣子,起碼要戰上三五十個回合。
許褚不在,恐怕曹操就沒有前來。
劉備當時可能害怕了,沒弄明白曹操到底來沒來。
曹純帶隊的話,曹操那些大將一般不會參加。這次大戰,曹純俘獲了劉備兩個女兒,徐庶之母也被俘獲,徐庶從此告別劉備進入曹操團隊。
張飛站在長板橋這個橋段,的確生猛,但曹操虎豹騎恐怕都在爭搶戰利品,也沒多少心思在與張飛對戰上。
繳獲輜重也記錄戰功的,如果與張飛交戰有失,那就不上算了。
歷史真相大致如此。
此一時,彼一時。不同境遇下,表現出的戰鬥力也會有差距的。不過,張飛的勇猛絕不是掛的,萬人敵的聲譽是名副其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