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雖猛,真能獨斷長坂橋?解密三國當陽長坂橋之戰

2021-02-13 文化雜壇

《三國演義》第42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曹操率大軍追殺劉備,追至長坂橋。張飛一人橫矛立馬獨當橋上,圓睜環眼,鋼須倒豎,連續爆喝三聲,雷霆之勢嚇得曹操大軍偃旗退卻,小將夏侯傑被嚇得肝膽俱裂,倒撞馬下……

事實果真如此嗎?且不說曹操身邊有許褚、張遼、張郃、夏侯惇、夏侯淵、文聘這些足以與張飛匹敵的數員猛將,即便是以多欺少,曹操大手一揮,虎豹精騎的一次集團衝擊也足以把張飛連人帶馬踩成肉泥。

那麼究竟為何會出現這種即便是小說戲劇裡也難以令人置信的場面呢?咱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歷史的本來面貌。

《三國志·魏書》記載:(一)曹操與夏侯惇、夏侯淵之關係。曹操之父曹嵩,本名夏侯嵩,與夏侯惇父親、夏侯淵父親都是同族兄弟。夏侯嵩小時候被太監曹騰抱養,改姓為曹。故,曹操與夏侯惇、夏侯淵是同族兄弟。(二)夏侯惇、夏侯淵與張飛之關係。夏侯淵親弟弟臨終時把自己唯一的女兒託付給哥哥夏侯淵,夏侯淵視如己出,在隨曹操起兵前的困難歲月裡,夏侯淵為了節省資源,寧可捨棄親兒子,也要養活弟弟託付的親侄女。親侄女夏侯氏長到十四歲時,一次出外砍柴,與張飛偶遇,被張飛娶為妻子。「飛知其為良家女,遂以為妻」。

雖然未經明媒正娶,甚至沒有徵得夏侯淵同意,但以張飛之豪強、家之資財,也不算有辱門庭。亂世之中,夏侯淵知道,這對於侄女來說未嘗不是一個過得去的歸宿。故,夏侯惇、夏侯淵同為張飛的叔丈人。

有了上述兩個歷史背景資料,我們再來細細品味一下當陽長坂橋的戰鬥場景,可以腦補一下當時的細節:

由於實力懸殊太大,劉備軍被曹操大軍一路碾壓一路追殺,僅靠個別悍將(趙雲)勉強拖住敵軍,獲得苟延殘喘的機會。當趙雲也頂不住的時候,另一員悍將張飛接棒繼續死扛,劉備軍命懸一線。

曹操大軍追殺至長坂橋前,守橋僅僅張飛一人一騎。即便張三爺驍勇如天神下凡,也不可能抵擋得住潮水般的曹軍,通過長坂橋連時間問題都算不上。

傲慢的曹丞相緩緩地揚起手正待揮下,馬後夏侯惇跟了上來,悄聲說:「丞相,您看,那不是咱家那苦命的閨女麼?」曹操順著夏侯惇手指的方向看去,在長坂橋的樹林前,果然站著一位女子……

家族往事一幕幕從腦子中飛過,殺伐果斷的曹操覺得自己的頭風又快犯了——從血緣論起,夏侯氏是自己的堂侄女,而自己就是張飛的叔丈人,這仗怎麼打來打去硬是變成一家人互掐了!?

正左右為難間,忽有一小將躍馬橫槍衝到近前,口中高叫:「丞相無憂,末將不才,願與那黑廝一戰!」 話音未落,夏侯惇倒綽槍桿狠狠一下敲在這個愣頭青的頭盔上,「你願一戰,你願一戰,就顯你能!?」夏侯傑給敲得七葷八素掉下馬摔個嘴啃泥,灰溜溜被軍士扶走不提。夏侯惇轉向曹操,接著低聲道:「劉備已成喪家之犬,無兵無地,滅他不急在這一時,丞相……」 曹操聽罷,輕嘆一聲,揚起的手緩緩地放下,下令回兵。

長坂橋後的小樹林,張夫人潸然淚下,遙望撤走的曹操大軍跪倒在地……

後來夏侯淵在定軍山被蜀將黃忠斬殺,張飛與夫人出面,收葬夏侯淵。

再後來,司馬懿韜光養晦、計殺曹爽,自此曹家、夏侯家開始失勢。夏侯淵之子夏侯霸怕遭牽連,無奈投降蜀漢。而此時,張飛與夏侯氏所生女兒已經貴為劉禪的皇后,因此夏侯霸以國舅丈的身份得以在蜀漢富貴善終。

藝術來源於生活,小說離奇情節的背後,可不全是作者的腦洞,往往有真實的背景做支撐。

 

【相關閱讀】

三國中的于吉和左慈

三國張魯的另一個特殊身份

諸葛亮的才能究竟如何?他的「借東風」是否真實存在?

三國武將武力值前五排名

三國時期擁有超能力的第一人

相關焦點

  • 五虎上將封神之戰:趙雲長坂坡之戰,張飛當陽橋怒吼,其餘3人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蜀漢的五虎將,他們的封神之戰分別是什麼?關羽:水淹七軍在三國時期,關羽和張飛有萬人敵之稱。關羽是三國時期斬名將最多的大將,死在他刀下的名將有華雄、顏良、龐德等。張飛:當陽橋一聲怒吼張飛也是蜀漢的一員猛將,由於脾氣暴躁,和三國的不少有過交手,最著名的當屬三英戰呂布,但這場大戰,主要是為了襯託呂布的武功之高強,關羽和張飛起到了背景帝的作用。
  • 歷史上真實的長坂橋之戰,張飛是不是真的以20多騎擊退數萬曹軍?
    確切的紀錄倒是沒有,不過肯定多於20騎以上,個人研究估計在百騎和千騎之內,覺得不會只有20騎,長坂橋是《三國演義》裡面一段非常有名的故事,也是《三國演義》中赤壁大戰前的一段非常激烈的鋪墊戰役,此戰按書中展現
  • 歷史上真實的長坂​橋之戰,張飛是不是真的以20多騎擊退數萬曹軍?
    長坂坡之戰,張飛喝斷當陽橋這是真的,史書是有記載的,但率二十騎斷後是有,不過曹軍卻不是數萬,更非百萬。
  • 長坂坡之戰中,張飛一聲怒吼,嚇死夏侯傑,可信度有多高?
    長坂坡之戰,趙雲在荒野中尋找失蹤的糜夫人,糜夫人將劉禪委託給趙雲,自己把井翻倒而死。
  • 張飛在長坂橋「橫矛立馬」,許褚夏侯惇等一流猛將為何不敢應戰?
    長坂坡之戰,趙雲七進七出,救出甘夫人及小阿鬥。他闖出重圍後,來到長坂橋,大呼:「翼德援我!」張飛於是讓趙雲先走,他斷後,阻擋追殺而來的曹軍。
  • 張飛長坂橋大叫三聲,為何許褚張遼夏侯惇這些一流武將不敢戰?
    但提起張飛,最先想到的事情應該是他在長坂坡上的表現,一人擋住曹操百萬大軍的能力唯獨張飛才有了。當時劉備放棄新野逃亡江夏,曹操派遣精銳騎兵追趕,追到了劉備並且把劉備的軍隊衝散了。在張飛守長坂橋之前,趙子龍七進七出救出劉禪已經讓曹軍大將聞風喪膽了。在趙雲體力不支的時候正好在長坂橋遇到張飛,立馬向張飛求救,趙雲成功脫險了。
  • 當日長坂橋一役,五子良將為何不敢出戰張飛,原來張飛大有來頭
    張飛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五虎將之一,與劉備是老鄉。
  • 正史中有答案:許褚敢打關羽馬超,為什麼在長坂坡不打張飛趙雲?
    許褚是一員無所畏懼的悍將,他跟呂布也曾大戰三十回合不敗,如果曹操不派典韋幫忙,許褚也能再堅持一段時間。但就是這位三國一流悍將,在當陽長坂坡之戰中,卻顯得有些孱弱,他既沒有單挑張飛,也沒有截殺趙雲,結果讓趙雲「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 長坂橋曹操害怕張飛,曹仁等將領害怕諸葛亮
    劉備此戰丟失了妻兒,逃往長坂坡,害得十萬百姓死傷無數,因為糜芳告訴劉備趙雲去「投靠」曹操了,於是張飛很生氣很憤怒,準備去與趙雲廝殺。張飛離開長坂坡來到長坂橋,見沒走多遠塵土飛揚,加上樹林遮蔽,競看不見不遠處的劉備,於是心生一計,令手下的20軍士分為兩隊,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分別從相反方向奔跑,揚起塵土,以作疑兵。
  • 張飛大戰長坂坡,張遼想要殺回去,許褚為何沉默不語
    看過三國的人,對於三國當中印象最深的一段,當屬於長坂坡這一章節。
  • 歷史上真實的長坂坡之戰,張飛據水斷橋,數萬曹軍不敢向前?
    這段出現在《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是經過演義加工而成,歷史上雖有長坂坡之戰,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事件中,劉備帶領的軍民多達10萬,但曹軍追趕之時,所派遣出軍隊卻是僅有5000餘人,並沒有演義之中描述的數萬之多。
  • 長坂坡一戰,趙雲究竟有多猛?十年後曹操還記憶猶新!
    要找個最能說明趙雲武勇的戰例,還要屬長坂坡的那場惡戰了.長坂坡一戰是趙雲的成名戰,這一戰過後,曹操也了解到劉備帳下除了關、長二人之外,還有如此能打的大將,面對在曹軍中如入無人之境的趙雲,不禁發出了「真虎將也」的感嘆。長坂坡趙雲究竟是有多勇猛?
  • 聽名著:《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兩馬相交,戰不三合。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奪路便走。背後鍾紳持戟趕來,馬尾相銜,那枝戟只在趙雲後心內弄影。雲急撥轉馬頭,恰好兩胸相拍。雲左手持槍隔過畫戟,右手拔出青釭寶劍砍去,帶盔連腦,砍去一半,紳落馬而死,餘眾奔散。趙雲得脫,望長坂橋而走,只聞後面喊聲大震,原來文聘引軍趕來。趙雲到得橋邊,人困馬乏。見張飛挺矛立馬於橋上,雲大呼曰:「翼德援我!」飛曰:「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
  • 全民悅讀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兩馬相交,戰不三合。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奪路便走。背後鍾紳持戟趕來,馬尾相銜,那枝戟只在趙雲後心內弄影。雲急撥轉馬頭,恰好兩胸相拍。雲左手持槍隔過畫戟,右手拔出青釭寶劍砍去,帶盔連腦,砍去一半,紳落馬而死,餘眾奔散。趙雲得脫,望長坂橋而走,只聞後面喊聲大震,原來文聘引軍趕來。趙雲到得橋邊,人困馬乏。見張飛挺矛立馬於橋上,雲大呼曰:「翼德援我!」飛曰:「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
  • 長坂坡之戰:劉備的連環陰謀
    一提到長坂坡,人們都會想到趙雲,這是趙雲的「成神之戰」。
  • 三國演義漫畫:張翼德長坂坡單人戰群雄!聲如巨雷,驚天動地
    兩馬相交,戰不三合。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奪路便走。背後鍾紳持戟趕來,馬尾相銜,那枝戟只在趙雲後心內弄影。雲急撥轉馬頭,恰好兩胸相拍。雲左手持槍隔過畫戟,右手拔出青寶劍砍去,帶盔連腦,砍去一半,紳落馬而死,餘眾奔散。趙雲得脫,望長坂橋而走,只聞後面喊聲大震,原來文聘引軍趕來。趙雲到得橋邊,人困馬乏。見張飛挺矛立馬於橋上,雲大呼曰:「翼德援我!」飛曰:「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
  • 去除神話,還原一個真實的長坂坡
    1905年,京劇《長坂坡》與《定軍山》一起成為中國首批拍攝的電影,後世但凡涉及三國題材的影視劇幾乎都不能忽略這一橋段。京劇長坂坡無論94版《三國演義》還是2010年拍攝的《三國》,長坂坡救主都是其中的重頭戲。
  • 長坂坡曹操與張飛只有一橋之隔,曹為什麼不選擇用弓箭射殺張飛?
    長坂坡之戰,張飛一聲「獅子吼」,吼退了曹操幾萬雄兵,並嚇死了夏侯傑,一戰成名。 許多人不解了,曹軍與張飛僅一橋之隔,為何不萬箭齊發,把張飛射成刺蝟呢?
  • 為什麼三國中的張飛不懼呂布,每次都敢去單挑,張飛不怕死嗎?
    一,張飛為何不懼呂布?這似乎是一個偽命題。誠然,呂布算是三國頂尖的名將了,民間有傳一典二呂三馬超的排序,這三人均排在包括張飛在內的五虎上將之上,但這個排名只是民間總結,並未有科學準確地依據,當然有人說,三英戰呂布,才打個平手,足可以說明呂布的實力的確在張飛之上,但唐郎一直對此持懷疑態度。
  • 曹操九員頂尖上將,追擊趙雲,面對張飛,為何無一人敢上前?
    三國之中,曹操的實力最強,手下猛將也最多,在長坂坡之戰中,曹操集結了幾乎所有的頂尖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