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42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曹操率大軍追殺劉備,追至長坂橋。張飛一人橫矛立馬獨當橋上,圓睜環眼,鋼須倒豎,連續爆喝三聲,雷霆之勢嚇得曹操大軍偃旗退卻,小將夏侯傑被嚇得肝膽俱裂,倒撞馬下……
事實果真如此嗎?且不說曹操身邊有許褚、張遼、張郃、夏侯惇、夏侯淵、文聘這些足以與張飛匹敵的數員猛將,即便是以多欺少,曹操大手一揮,虎豹精騎的一次集團衝擊也足以把張飛連人帶馬踩成肉泥。
那麼究竟為何會出現這種即便是小說戲劇裡也難以令人置信的場面呢?咱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歷史的本來面貌。
《三國志·魏書》記載:(一)曹操與夏侯惇、夏侯淵之關係。曹操之父曹嵩,本名夏侯嵩,與夏侯惇父親、夏侯淵父親都是同族兄弟。夏侯嵩小時候被太監曹騰抱養,改姓為曹。故,曹操與夏侯惇、夏侯淵是同族兄弟。(二)夏侯惇、夏侯淵與張飛之關係。夏侯淵親弟弟臨終時把自己唯一的女兒託付給哥哥夏侯淵,夏侯淵視如己出,在隨曹操起兵前的困難歲月裡,夏侯淵為了節省資源,寧可捨棄親兒子,也要養活弟弟託付的親侄女。親侄女夏侯氏長到十四歲時,一次出外砍柴,與張飛偶遇,被張飛娶為妻子。「飛知其為良家女,遂以為妻」。
雖然未經明媒正娶,甚至沒有徵得夏侯淵同意,但以張飛之豪強、家之資財,也不算有辱門庭。亂世之中,夏侯淵知道,這對於侄女來說未嘗不是一個過得去的歸宿。故,夏侯惇、夏侯淵同為張飛的叔丈人。
有了上述兩個歷史背景資料,我們再來細細品味一下當陽長坂橋的戰鬥場景,可以腦補一下當時的細節:
由於實力懸殊太大,劉備軍被曹操大軍一路碾壓一路追殺,僅靠個別悍將(趙雲)勉強拖住敵軍,獲得苟延殘喘的機會。當趙雲也頂不住的時候,另一員悍將張飛接棒繼續死扛,劉備軍命懸一線。
曹操大軍追殺至長坂橋前,守橋僅僅張飛一人一騎。即便張三爺驍勇如天神下凡,也不可能抵擋得住潮水般的曹軍,通過長坂橋連時間問題都算不上。
傲慢的曹丞相緩緩地揚起手正待揮下,馬後夏侯惇跟了上來,悄聲說:「丞相,您看,那不是咱家那苦命的閨女麼?」曹操順著夏侯惇手指的方向看去,在長坂橋的樹林前,果然站著一位女子……
家族往事一幕幕從腦子中飛過,殺伐果斷的曹操覺得自己的頭風又快犯了——從血緣論起,夏侯氏是自己的堂侄女,而自己就是張飛的叔丈人,這仗怎麼打來打去硬是變成一家人互掐了!?
正左右為難間,忽有一小將躍馬橫槍衝到近前,口中高叫:「丞相無憂,末將不才,願與那黑廝一戰!」 話音未落,夏侯惇倒綽槍桿狠狠一下敲在這個愣頭青的頭盔上,「你願一戰,你願一戰,就顯你能!?」夏侯傑給敲得七葷八素掉下馬摔個嘴啃泥,灰溜溜被軍士扶走不提。夏侯惇轉向曹操,接著低聲道:「劉備已成喪家之犬,無兵無地,滅他不急在這一時,丞相……」 曹操聽罷,輕嘆一聲,揚起的手緩緩地放下,下令回兵。
長坂橋後的小樹林,張夫人潸然淚下,遙望撤走的曹操大軍跪倒在地……
後來夏侯淵在定軍山被蜀將黃忠斬殺,張飛與夫人出面,收葬夏侯淵。
再後來,司馬懿韜光養晦、計殺曹爽,自此曹家、夏侯家開始失勢。夏侯淵之子夏侯霸怕遭牽連,無奈投降蜀漢。而此時,張飛與夏侯氏所生女兒已經貴為劉禪的皇后,因此夏侯霸以國舅丈的身份得以在蜀漢富貴善終。
藝術來源於生活,小說離奇情節的背後,可不全是作者的腦洞,往往有真實的背景做支撐。
【相關閱讀】
三國中的于吉和左慈
三國張魯的另一個特殊身份
諸葛亮的才能究竟如何?他的「借東風」是否真實存在?
三國武將武力值前五排名
三國時期擁有超能力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