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ng around the rosies
A pocketful of posies
Ashes, ashes
we all fall down
——英國童謠Ring around the rosies
簡簡單單的四行童謠,實在是難以想像其背後有著怎樣一段令人頭皮發麻的歷史。事實上,這首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兒歌其實描述的是中世紀的歐洲在黑死病肆虐下的慘狀:人們將鮮花覆蓋在運屍車的累累屍體上,花朵連同屍體一起被焚毀,化作灰燼飄蕩在蒼穹之下。
14-17世紀,鼠疫多次肆虐歐洲大陸,從義大利威尼斯,到法國巴黎,再到英國倫敦——所到之處,人間即為地獄。面對勢不可擋的未知病疫,基督徒們選擇向上帝祈禱,甚至自我鞭撻,一遍遍向神明重申他們的虔誠,祈求自己的罪過能夠得到寬恕;而懷著樸素唯物主義精神的醫生們選擇追尋瘟疫的根源所在,繼而將其歸因於地下汙濁的空氣,即「瘴氣」。
既然是汙濁的空氣造成了疾病的肆虐流行,那麼自然應當用散發特殊氣息的東西來對抗它了。循著這一思路,醫生們開始動用一切帶有獨特氣味的東西來對抗鼠疫的流行,氣味濃鬱芬芳同時外形也賞心悅目的花卉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大眾的不二之選,手捧鮮花既能保護自己,遠離瘟疫——至少在那個時代看起來是這樣的——又能給他人以視覺享受和祝福,實屬兩全其美。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在探望病人的時候,多願意帶上一束鮮花以示自己的心意,也部分起源於此;只不過這樣的習慣被人們保留了下來,多隻記得這是對患者衷心的祝福,而它最初那種隱含著種種疑慮的意味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醫生們作為更容易接觸到患者、被傳染疾病的人群,選擇了一種更為獨特的使用香氣祛除疾病、保護自己的方法。1619年,法國醫生Charles de Lorme(1584–1678)發明了一身為了預防傳染病的醫生專用服飾,從頭到腳將醫生包住,這大概算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防護服了。這一身「防護服」包括:一頂可以將頭髮全部藏進去的黑色寬邊帽,一副形似鳥嘴的面具,一套用泡過蠟的亞麻或帆布製成的、長度足夠罩住全身的黑色長袍,一副皮手套和一根長木杖。而在其中,最為人們熟知並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那副鳥嘴形狀的面具。
圖片來源:孫軼飛.照進角落的光:行走在遠古到中世紀的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這種面具多是銀制的,這是因為那時候人們普遍認為銀是可以避毒的。醫生們會把薄荷葉、樟腦、龍涎香等各類香料混合填塞在鳥嘴長喙部分所形成的空腔中,從而起到「淨化」吸入空氣的作用。與此同時,這種修長的鳥嘴形狀也使得醫生和患者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醫生們直接接觸患者,在面具的眼部還設置了玻璃目鏡保護醫生的眼睛,可謂是防護面具的雛形。
這身防護裝備很快從巴黎流傳遍布到整個歐洲,久而久之便成了瘟疫醫生們的標誌性裝扮。醫生為了防止自己感染他人,往往來去匆匆穿梭於大街小巷間,儘量避免與患者之外的人接觸交談,甚至有時會用手中的木杖驅趕距離自己太近的人,這更是加深了民眾對其神秘恐懼的印象。
而在黑死病的治療方面,瘟疫醫生們卻並沒有什麼有效的對策。中世紀的歐洲完全處於基督教的控制之下,醫學領域的話語權自然也是由教會掌握。古羅馬的蓋倫醫生成為不可撼動、不可質疑的權威,也正因如此,他所最鍾愛的放血療法也就成為了最流行而幾近萬能的治療手段。在中世紀的法國,醫生們為了進行放血治療,把水蛭捉得一度瀕臨絕種,甚至還要從荷蘭等國家進口才能滿足日常治療的需要。除此之外,還有更加迅速、也是藝術作品中更常見的靜脈切開——當然,放血的合理性是基於蓋倫對於血液運行的潮汐理論,這一切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實在是無比荒唐,而那個時代裡這確實是對黑死病等一切頑疾最佳的「治療」。
圖片來源:孫軼飛.照進角落的光:行走在遠古到中世紀的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這種無效的療法必定會加速黑死病人的死亡,聳人聽聞的治療操作過程也讓醫生們身敗名裂,黑死病更是成為了不治之症。而對於普通人而言,只要是鳥嘴醫生來到誰家,就意味著這家有人身患黑死病,將不久於人世,也不知道會不會波及自己的性命安危,自然也就像恐懼死神一般畏懼瘟疫醫生的到來,以至於人們一度將鳥嘴醫生誤認為是「死神」的象徵。
但是,無論將鼠疫歸因於「瘴氣」、並妄想用花香防護的想法在現在看來多麼荒誕可笑,無論「鳥嘴醫生」的裝扮多麼恐怖瘮人,無論幾近毫無節制反覆放血作為「治療」的觀點多麼無憑乖謬,在那個沒有人能夠逃脫鼠疫威脅、掌握自己命運的時代裡,在那個向上帝禱告依舊不能阻止死神步伐的時代中,在王室貴族紛紛逃離城市以尋求生的機會時,是這些被人們視為「死神」的瘟疫醫生前僕後繼地深入疫區,指導生者與未知的疾病繼續抗爭,試圖保留住剩餘倖存者們的性命,維繫著基層社會的基本運轉。病疫醫生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死神,他們僅僅是一個個勇敢的凡人,即便無計可施手無寸鐵,也在前僕後繼地盡己所能,支撐著這個被死亡籠罩的世界的一隅。
與此同時,抗疫醫生當中開始有人質疑體液說、天罰論等主流思想,懷疑放血療法的科學性,開始嘗試其他方法試圖接近真相,其中不乏通風換氣、飲用乾淨水源、不要放血等正確防疫、抗疫主張。此外,1348年,教皇克萊門特六世(Pope Clement VI)特批病疫醫生們擁有解剖屍體的特權——在此之前屍體解剖屬於絕對的禁忌——當然,有無數的醫生和學者為了獲取一手資料、研究黑死病病因而喪命,但是在中世紀這個至暗時代下,屍體解剖的開展無疑為醫學,尤其是解剖和外科的發展帶來了一線希望,讓後世離研究微生物、揭開黑死病的面紗又近了一步。
畢竟,再黑暗的夜,總能見到點滴星辰閃耀,也終將會迎來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