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長江圖》昆明首映座無虛席
活動由中航璽樾攜手保利影院舉辦,電影主創人員導演兼編劇楊超、製片人王彧親臨放映廳,並針對電影本身展開了討論與解讀。 作為2016年唯一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華語片,《長江圖》被業內人士認為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據了解,《長江圖》已經參加了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的候選。作為全國500場首映中的其中一場,昆明專場首映會吸引了許多影迷,放映廳內座無虛席。
-
最後的膠片電影?《長江圖》膠片電影絕唱
9月8日,一部全程採用膠片拍攝的電影《長江圖》,即將登陸全國院線。然而,想在當前國內影院原汁原味欣賞這部膠片電影,已經成為一種奢望。殘酷的現實是,如今全國7000多家影院中,能正常放映膠片電影的寥寥無幾。《長江圖》若想大規模上映,只能轉為數字格式。不知不覺間,膠片電影竟已成為過去。
-
《長江圖》 中國最後的膠片電影拍了什麼?
影片的攝影極其壯美,為保留膠片電影的質感,經歷了難以想像的困難。 六年籌備、兩年拍攝、兩年後期製作、全程歷時十年、採用膠片拍攝的電影《長江圖》,9月8日登陸全國院線。《長江圖》也已入圍AFI美國電影協會電影節,這個電影節號稱是奧斯卡的風向標,此外,電影製片方表示,已準備將影片資料送選,希望能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影片上映後,在《星際迷航3》、《冰川時代5》等外國大片的強勢擠壓下,至截稿前,《長江圖》以2.5%的排片率,共收150萬元票房。
-
各方解讀中國最後的膠片電影《長江圖》
9月11日,本報與發行方合作在百老匯影城舉行了一場免費觀影活動,一位觀眾映後說「這是一部不能被理解的電影」。如此高深莫測,是故弄玄虛,還是內涵豐富的佳作?我們綜合導演、影評人和觀眾等各方說法試著解讀一下。 逆流與順流: 導演說這是一部科幻片!
-
《長江圖》,一部旅行電影
《長江圖》是怎樣的一部影片?9月8日,《長江圖》上映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的《長江圖》全程膠片拍攝,耗時近十年作為唯一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長江圖》斬獲了最佳攝影「銀熊獎」但是,觀影評論褒貶不一,爭議較大,豆瓣評分暫時停留在7.1分#一部旅行電影#
-
《長江圖》公映 或成國產膠片電影絕唱
《長江圖》載譽歸來 或許將是與膠片電影最後的約會 作為 2016 年上半年唯一斬獲國際大獎的華語影片,《長江圖》導演楊超表示,一條 5000 公裡的長河,不止是一條物理河流,而應該是一條審美河流和夢幻河流,在長江裡流動的不僅是水,而是時間本身。《長江圖》選擇沿江人類發展腳步比較輕緩的地方拍攝,更多關注的是精神生活和心靈結構。
-
最後一部膠片電影《長江圖》——我愛你,你就是我的神跡
有時候看的電影越多,你可能就越會思考,什麼才是電影的本質。這個問題的答案仁者見仁:崇尚文藝片的觀眾大多數會關注電影文本的講述;愛看動作片之類的觀眾可能認為只有大場面和精彩的特效才是電影;對於演員來說可能表演才是一部電影的精華所在;而對於攝影師來說毋庸置疑是電影畫面;對於導演,考慮的可能就更為複雜。
-
最後一部膠片電影《長江圖》定檔 聽銀熊攝影談膠片的歷史
最近幾年,李屏賓嘗試拍攝了近20部數字電影作品。他切身感受到,如今這項技術的表現能力比過去進步了幾倍以上,雖然暫時還沒有完全達到和膠片一模一樣的程度,但也已經無限接近其標準了。而王競老師從教學的角度出發,也通過數據的分析得出了數位技術正在逐漸從解像力、傳統寬容度、色彩表現、色彩還原等方面逐漸實現對膠片的追趕和超越。
-
重慶造電影《長江圖》9月8日公映 或會成為國產膠片電影絕唱
《長江圖》膠片絕響版海報 片方供圖 或許正如昆汀·塔倫蒂諾所言「電影若不能以35毫米膠片形式呈現,那人們不過是在電影院中看電視。」9月8日,一部歷經六年籌備、兩年拍攝、兩年後期製作,全程歷時近十年、全程採用膠片拍攝的電影《長江圖》,即將登陸全國院線,與廣大觀眾見面。
-
柏林銀熊獎電影《長江圖》上影節展映
日前,柏林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電影《長江圖》在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見面會上公布,將於今年9月8日在全國院線正式上映。 歷時5年完成拍攝的《長江圖》,有一個超現實的、魔幻的故事內核:由秦昊飾演的高淳和辛芷蕾飾演的安陸處於不同的時空中相向而行,他們不斷的相遇,又不斷的別離。這是一種瘋狂的講故事的方式,我們跟隨高淳,逆著時間流,跳躍性地、不連貫地追尋著安陸的生活。正因如此,對於演員的演技和情感把握的要求會更高。
-
《長江圖》:片中對於整個長江的圖景展現非常震撼
聽說《長江圖》是因為它在柏林摘了個銀熊,因為攝影好。攝影是李屏賓,拍《花樣年華》、《聶隱娘》的。宣傳說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直到它快要上映了,又才關注到這部電影。我從不去刻意關注某個電影,只圖觀影時的一時享受。我看的電影很少,像文藝逼口中一個又一個電影大師的作品我一個都沒看過。有時候,想起來了,就去搜一搜,看一看,打個分,就完了。
-
《長江圖》定檔 聽聽李屏賓談膠片的過去與未來
(本文首發於「電影漲資勢」,歡迎微信搜索filmmore關注) 1905電影網專稿 6月13日,「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 提到《長江圖》,就一定會提到行將消失的膠片,而提到膠片總不免傷感。就在三個月前,北影洗印車間的廠房被正式拆除,曾經幫助無數電影人「夢想成真」的膠片洗印工藝,從此再難覓見蹤影……
-
《長江圖》距"申奧"一步之遙 曾獲柏林影節銀熊獎
《長江圖》的導演楊超(王維宣/圖) 威尼斯電影節正在如火如荼舉行中,中國影人紛紛亮相。在國內,電影界也有好消息傳來,成龍剛剛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華人。去年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的藝術電影《長江圖》近日也爆出已經遞資料送審,距離「申奧」只差一步之遙。 先睹為快:如詩如畫讓人心生震撼 柏林電影節獲獎電影《長江圖》將於9月8日在全國上映。前晚,影片在深圳舉行提前試片,導演楊超、製片人王彧亮相與觀眾見面,為影片造勢。
-
電影《長江圖》 重慶戲份足足有20分鐘
《長江圖》海報 隨著昨晚最後一批觀眾散場,備受關注的文藝片《長江圖》度過了上映以來的首個周末。上映3天不到250萬元的數據說明,走進影院的觀眾只有1%選擇了這部電影。但即便如此,記者還是決定向小夥伴們推薦一下這部如詩如畫的文藝片。因為,如果說《長江圖》是一首詩,那麼重慶則是這首詩裡的驚嘆號! 出現多處重慶景點 《長江圖》主線其實比較簡單,講述了秦昊飾演的船長與辛芷蕾飾演的長江邊女人之間的一段感情故事。如果拋開劇情,這部電影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長江溯源的紀錄片。
-
膠片電影可能真的要在中國消失了
2016年9月20日,上海電影技術廠,修復底片師胡玉娥正在檢查底片。 早報記者 朱偉輝 圖《長江圖》或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同樣膠片也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通過不斷的技術改良和工業沉澱,以其優秀的感光度和迷人的畫質促進著影像的美學和表達能力不斷發展。 近年來,使用膠片拍攝的電影已經越來越少,在華語電影世界,香港臺灣只有《一代宗師》《聶隱娘》這樣的名導演大作,大陸也只有《箭士柳白猿》《長江圖》寥寥無幾的膠片作品。
-
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外媒評2016華語片最美
《長江圖》是他第一次「擒熊」,到底有多驚豔?你們用心感受下。膠片拍攝出來的長江,平添了一份厚重的歷史感、神秘感。在李屏賓的鏡頭裡,長江本身就是一個說不完的故事。柏林首映後,不少外媒都被李屏賓鏡頭裡仙境般的巴山夜雨,絕美的三峽風景傾倒,稱《長江圖》是中國最美的電影。
-
「最貴的藝術電影」《長江圖》創作始末
這部被張獻民老師稱為「最貴的藝術電影」的作品歷時近十年之久,跨越了三千多公裡的河段進行拍攝。那麼這部「野心之作」是怎麼被創作出來的呢?為長江拍一部電影是楊超導演長久以來的心願。從小生活在淮河邊的楊超,不會遊泳,對河流和船只有嚮往。上大學時,他在武漢看到了真正的河流,很震撼,長江的文化符號,深植其心。
-
電影《長江圖》上映獲贊 呈現唯美而魔幻的長江
從影片中涉及的長江沿岸城市,到引領故事線的一本老舊詩集,都成為觀眾評論焦點。 《長江圖》製片人王彧表示,點映場和首映場得到很多院線支持,安排黃金場次上映,排片率也不錯。但是這個時間段電影票房大盤本身並不理想,雖然《長江圖》開片拿到2.5%左右的排片,上座率和場均人數在同期上映影片中排到前列,但整體票房大盤還是影響到《長江圖》票房豐收。
-
藝術電影《長江圖》定檔9.8 4K版提前體驗中國巨幕
圖片說明:《長江圖》劇照圖片說明:《長江圖》定檔海報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6月13日報導:柏林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上海電影節唯一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電影《長江圖》近日在上海舉辦展映會,本片由楊超、江化霖執導,秦昊、辛芷蕾
-
在宜賓取景的大尺度電影《長江圖》上映了!!趕緊來看(附視頻)
被影迷們稱為「文藝男神」的質感影帝秦昊作為主演在片中奉獻精湛演技,而作為2016年唯一一部斬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國產影片,《長江圖》可謂是引起無數觀眾期待。>《長江圖》:時間河上,一首朦朧、魔幻的散文詩作為一個影評人,說自己沒看懂一部電影,是不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