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圖》,一部旅行電影

2021-02-08 氫氣球旅行靈感


一條駁船溯江而上,

一個生長在長江源頭的女人沿江而下,

穿越無數凝煙噎語的等待和悽寒苦雨的孤寂,

夕陽峽光獨依,朝暮孑然遠眺,

思接天邊無人知,愁藏心中無人解。

任憑歲月雕琢記憶,一個個中國文化經典意境,

奇妙的時間之旅連接起充滿神話色彩的絕美愛情故事


《長江圖》是怎樣的一部影片?

9月8日,《長江圖》上映

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的《長江圖》全程膠片拍攝,耗時近十年

作為唯一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長江圖》斬獲了最佳攝影「銀熊獎」

但是,觀影評論褒貶不一,爭議較大,豆瓣評分暫時停留在7.1分

#一部旅行電影#


導演楊超在接受採訪時說:

「兒時概念裡最大的城市就是武漢,而在武漢第一次看到長江,那種震撼是他後來拍攝《長江圖》的源頭」

「我們用了一支拍攝艦隊,一路溯江而上,從上海到湖北,再到重慶、宜賓,沿著整條長江航路拍攝」

拋開電影本身的爭議,跟著《長江圖》去旅行

逆流而上,順流而下

旅行者的眼中,這些取景地是什麼樣子呢?


長江「途」①:上海長江口

來自遊記:《上海園林一日遊之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

長江「途」②:南京

來自遊記:《忙裡偷閒之「南京長江大橋!夫子廟」一日遊》

長江「途」③:安慶

來自遊記:《三百年皖省首府,兩百年文壇聖地,走進安慶與桐城》



長江「途」④:武漢

來自遊記:《我拍過揚州、香港、澳門、長灘島、武漢、皇后鎮、曼谷、清邁、峇里島、馬爾地夫、日惹、韶關...》

長江「途」⑤:宜昌三峽大壩

來自遊記:《故鄉遊》

長江「途」⑥:重慶

來自遊記:《如此山城重慶》

長江「途」⑦:巫峽長江大橋

來自遊記:《壯美巫山三峽紅葉,正是漫山紅時》

長江「途」⑧:巫山小三峽

來自遊記:《+我拍過香港、北京、上海、烏鎮、三亞、重慶、張家界、普吉、鳳凰等城市》

長江「途」⑨:宜賓市李莊古鎮

來自遊記:《認真地老去:2016元宵自貢宜賓三日兩夜遊》

長江「途」⑩:青海長江源

來自遊記:《長江源,格拉丹東七彩的冰川》

以上遊記均來自攜程攻略社區

更多精彩遊記與攻略盡在攜程攻略app

頭條君大調查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長江圖》昆明首映座無虛席
    《長江圖》劇照。 獲得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獲獎的藝術影片《長江圖》,日前在保利影院南亞店舉辦了昆明專場首映會。活動由中航璽樾攜手保利影院舉辦,電影主創人員導演兼編劇楊超、製片人王彧親臨放映廳,並針對電影本身展開了討論與解讀。 作為2016年唯一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華語片,《長江圖》被業內人士認為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據了解,《長江圖》已經參加了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的候選。作為全國500場首映中的其中一場,昆明專場首映會吸引了許多影迷,放映廳內座無虛席。
  • 試片招募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長江圖》震撼來襲!
    《長江圖》在時空結構上,可謂是一部超級魔幻的電影。它把恢宏的長江囊括到一男一女夢幻般的不斷沿著長江相遇的故事裡。這讓每個人對《長江圖》的都會有不同的讀解。導演楊超表示,《長江圖》無法用語言來描敘,如果可以就不會用十年的時間來拍攝這部電影。長江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中國乃至全球華語市場,長江與所有華人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共鳴性。
  • 《長江圖》:一部非典型的穿越電影
    兩岸城市都已背信棄義我不會上岸,加入他們的萬家燈火第二遍看《長江圖》,是一個下雨的晚上。
  • 《長江圖》一部標準的文藝片
    提筆寫下這篇影評的時候,距離《長江圖》在影院下線已經有幾日光景,能趕在大螢屏播放的末尾看到,還真是慶幸,沒有錯過這部好片。其實當時在看完《長江圖》後,並沒有覺得有多少的感官刺激,但是事後回想起來,總覺得就揣著一股感情,沉甸甸的溫存在心裡,直到寫下這篇文章,才算慢慢釋懷。
  • 最後的膠片電影?《長江圖》膠片電影絕唱
    9月8日,一部全程採用膠片拍攝的電影《長江圖》,即將登陸全國院線。然而,想在當前國內影院原汁原味欣賞這部膠片電影,已經成為一種奢望。殘酷的現實是,如今全國7000多家影院中,能正常放映膠片電影的寥寥無幾。《長江圖》若想大規模上映,只能轉為數字格式。不知不覺間,膠片電影竟已成為過去。
  • 電影《長江圖》上映獲贊 呈現唯美而魔幻的長江
    從影片中涉及的長江沿岸城市,到引領故事線的一本老舊詩集,都成為觀眾評論焦點。  《長江圖》製片人王彧表示,點映場和首映場得到很多院線支持,安排黃金場次上映,排片率也不錯。但是這個時間段電影票房大盤本身並不理想,雖然《長江圖》開片拿到2.5%左右的排片,上座率和場均人數在同期上映影片中排到前列,但整體票房大盤還是影響到《長江圖》票房豐收。
  • 最後一部膠片電影《長江圖》——我愛你,你就是我的神跡
    有時候看的電影越多,你可能就越會思考,什麼才是電影的本質。這個問題的答案仁者見仁:崇尚文藝片的觀眾大多數會關注電影文本的講述;愛看動作片之類的觀眾可能認為只有大場面和精彩的特效才是電影;對於演員來說可能表演才是一部電影的精華所在;而對於攝影師來說毋庸置疑是電影畫面;對於導演,考慮的可能就更為複雜。
  • 《長江圖》公映 或成國產膠片電影絕唱
    ­  《長江圖》載譽歸來 或許將是與膠片電影最後的約會­  作為 2016 年上半年唯一斬獲國際大獎的華語影片,《長江圖》導演楊超表示,一條 5000 公裡的長河,不止是一條物理河流,而應該是一條審美河流和夢幻河流,在長江裡流動的不僅是水,而是時間本身。《長江圖》選擇沿江人類發展腳步比較輕緩的地方拍攝,更多關注的是精神生活和心靈結構。
  • 流水的長江,鐵打的女人《長江圖》想告訴觀眾什麼?
    長江和黃河都是我們的「母親河」2005年,早已在坎城嶄露頭角的青年導演楊超偷閒來到長江,正好趕上三峽工程完全淹沒沿岸大部分古鎮風貌之前,他看到了那條讓中國人魂牽夢繞幾千年的母親河,就是在那次旅行中,楊超導演萌生了拍攝《長江圖》的念頭,而且為了實現這個念頭,用了十年。
  • 這不是《路邊野餐》,這是科幻片電影《長江圖》拍長江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楊超最感遺憾的事之一是,拍攝過程中,沒有遇到大風大浪。2004年,楊超在長江採風。那時長江還時常奔湧。「沒有了風浪,長江就沒有情感。」「不是山鬼,不是女妖,片中的安陸就是個活人。」多次分享會上,電影《長江圖》導演楊超都這樣強調。安陸是《長江圖》的女主角,她在片中「神出鬼沒」。
  • 柏林銀熊獎電影《長江圖》上影節展映
    日前,柏林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電影《長江圖》在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見面會上公布,將於今年9月8日在全國院線正式上映。    歷時5年完成拍攝的《長江圖》,有一個超現實的、魔幻的故事內核:由秦昊飾演的高淳和辛芷蕾飾演的安陸處於不同的時空中相向而行,他們不斷的相遇,又不斷的別離。這是一種瘋狂的講故事的方式,我們跟隨高淳,逆著時間流,跳躍性地、不連貫地追尋著安陸的生活。正因如此,對於演員的演技和情感把握的要求會更高。
  • 電影《長江圖》
    《長江圖》一部膠片拍攝的電影。
  • 各方解讀中國最後的膠片電影《長江圖》
    9月11日,本報與發行方合作在百老匯影城舉行了一場免費觀影活動,一位觀眾映後說「這是一部不能被理解的電影」。如此高深莫測,是故弄玄虛,還是內涵豐富的佳作?我們綜合導演、影評人和觀眾等各方說法試著解讀一下。  逆流與順流:  導演說這是一部科幻片!
  • 《長江圖》 中國最後的膠片電影拍了什麼?
    《長江圖》也已入圍AFI美國電影協會電影節,這個電影節號稱是奧斯卡的風向標,此外,電影製片方表示,已準備將影片資料送選,希望能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影片上映後,在《星際迷航3》、《冰川時代5》等外國大片的強勢擠壓下,至截稿前,《長江圖》以2.5%的排片率,共收150萬元票房。
  • 西西電影工坊第十六期《長江圖》
    《長江圖》宣傳主打「中國最後的一部膠片電影」。
  • 頗具爭議的《長江圖》丨影向標
    看《長江圖》,總會強烈地意識到是秦昊在飾演高淳,甚至有好幾次都跳出了情境,不由自主地琢磨秦昊的演技(其實很不錯哦,包括《推拿》),於是也會時不時地想:這是誰的《長江圖》?秦昊的?楊超的?個人覺得,《路邊野餐》是渾然天成的,而《長江圖》充滿了匠心。在中國,長江、長城、黃河……凝聚了自然與文明,成為精神圖騰。即使住在漠北、身在海邊或者從未親近,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有一幅《長江圖》。
  • 《長江圖》裡的奇幻漂流
    這部劇叫《隱瞞的角落》,現在最火的一部劇之一。雖然因為劇情的敏感,只是在網上播放,但看過得朋友都已經在大讚秦昊的演技。也有人不免產生疑問,演技那麼好的演員,為什麼先前似乎默默無聞,甚至好像都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其實,秦昊優秀的影視作品非常多。只是,他是個很特別的演員,他對電影劇本的要求極高,一些過於大眾的商業片,往往不入他的法眼。
  • 《長江圖》首映 藝術電影首次獲超高關注
    十六字概括《長江圖》從影片結構、故事設置到觀影感受和製作情懷等多方面內容。 顏值逆天,《長江圖》高顏值已經被全國各地媒體頻頻曝光。侯孝賢御用攝像李屏賓,用電影膠片傳遞長江夢幻迷離景象同時,更運用攝影機焦距視角等效果,實現很多人類視角捕捉不到的影像,堪稱「活體」水墨山水畫。《長江圖》在勾勒出電影主線的同時,某一層面上還提供了一次旅遊攻略,引導觀眾進行一次享受美景的心靈旅程。
  • 電影《長江圖》:凝視那被書寫千百次的大江
    電影《長江圖》的製作始於12年前,那年,導演楊超在坎城影展獲得金攝影機特別獎,當時他已經明確有了拍攝長江的想法。第二年,他寫了個劇本梗概,拍了個長江採風的短片,電影有了點模糊的意思,從這點「模糊的意思」到開拍,經歷反覆的採風和勘景,一晃8年。
  • 「最貴的藝術電影」《長江圖》創作始末
    《長江圖》作為今年唯一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最終獲第66屆柏林電影節最佳攝影銀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