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同意沒錢不要生孩子這個想法了,在現在這個社會下,尤其是經歷過疫情的境況下,人們更真實的體驗了一把沒錢的煩惱,經此一役,身心俱疲,養活自己就不錯了,生孩子的打算幾乎為0。
但也有的人說,富養養不起,我還不能窮著養嗎!其實不是不能,只是太難了!
一、養孩子是個大工程,地基要打穩
電影《西虹市首富》王多魚繼承了二爺的一大筆遺產後打算捐了,但在籤字的一瞬間,他們想起來馬上要出生的孩子,問了一句:要不要給孩子留點後開始計算,從出生住的醫院到後期的教育,列了長長的清單,到影片結束都沒有列完 。
搞笑的同時也使人們發現這是個事實,養個孩子的確要花一大筆錢。
有人做過一個簡單的計算,發現將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每年的生活所需一般需要3萬。按現在孩子競爭的激烈狀況,不上一個課外班也不現實,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加起來,一年大約4萬。
這還只是最基礎的生活所需,還沒有到達提升孩子生活質量的地步,而且家庭成員中不僅僅是有孩子,還有父母、伴侶,以及最重要的自己。
養孩子要先打地基,如果地基打好了,大樓自然能建成,如果地基脆弱,二層小樓都難蓋起來。
二、家庭的陪伴很重要,但沒錢一切都是空談
記得在一個網站上看過一個問答:如果能回到出生前,你會跟父母說些什麼?
有很多人回答強烈建議父母買幾棟樓,這樣現在的自己就是包租婆了,也有人說會告訴父母下期的彩票中獎號碼;哈哈一樂之下發現有個回答格格不入:請別生下我。
這樣的回答讓我震驚,是如何的磨難才會讓一個人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失望,甚至想從未來過這個世界。
細看之下發現這個網友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因為父親要加班養家,她每天面對的就是家裡冰冷的牆壁,加之父親並不善於表達,所以她的童年並未感受到父母的愛。
長大後也想像不出家庭是多麼幸福的一個地方,畢竟在自己的家從未感受到溫暖,至今未婚的她更多的是對婚姻、對家庭的恐懼感。
這些恐懼其實都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她的父親也是無奈,畢竟如果陪她度過一個美好的童年,他們就會忍受飢餓。為了果腹也是為了生活,她的父親選擇用更多的時間去工作。畢竟他也想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
大家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但是又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呢?若沒有經濟基礎的支撐,溫飽都成問題的時候,陪伴可能僅僅是照片的相見。所以說,陪伴的基礎還是經濟。
三、生孩子不只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責任
有很多父母選擇生孩子的原因是想有個完整的家,想晚年的時候有個人在床前聊天。但是沒有人問過孩子到底願不願意。
有目的的生下孩子卻沒有承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這樣的人比比皆是。父母不應該僅僅成為一個代號,他們不僅要將照顧孩子,也要關心他們的身心成長。
百度曾經做過一個全民話題:沒錢要不要生孩子?34%的人選擇了生,但卻有66%的人選擇否定:不要生孩子。
因為生孩子不僅僅意味著是一種選擇,這件事帶來的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大部分的人選擇不生孩子,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承擔不了這個責任。
有一個孩子不僅僅要考慮他/她幼時的奶粉錢,還要考慮他長大後的教育地點、教育環境,更重要的是父母家庭對她的影響。
如果沒有金錢的助力,先不要談孩子長大後的教育,但是幼時的花費就已然承受不起,若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那何談再養一人呢!
作者:胡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