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便利店學會「微信群」營銷,創收至少翻兩成!

2020-12-27 騰訊網

便利店社群如何提升會員活躍度和參與度,如何輕鬆變現,實現社群營收,社群營銷這幾點必須掌握!

01 群裡有多少顧客開始進行正式抽獎?

是不是要提前設置好具體抽獎規則,日期和時間?

如果群裡的人太少了,人氣不足,沒有氛圍;但是如果一直在群裡等太長時間,也不行。這個時候就可以提前利用群公告:本群滿50人開始抽獎,人數越多,獎品越多。這樣的話大家就有期待感了,一個優質的顧客群,剛開始有 150 人—200人是最好的狀態。

02 抽獎之前如何讓顧客關注?

萬一發個紅包出去,都沒有搶很尷尬怎麼辦?抽獎之前,作為群主的便利店老闆可以分享一下為什麼建立這個抽獎群的。

分享邏輯:你是誰?為什麼開店?自己的人生經歷是什麼?為什麼建這個群?未來你能夠給大家帶來什麼?

一篇走心的分享,能夠快速讓群員記得住你,樹立一個很好的形象,塑造個人 IP 的第一步,群員也就相信你了。

抽獎之前進行公告,到了時間,不要直接發抽獎紅包,而是先發個測試紅包。比如先發 10 個包,紅包上備註:測試紅包。

你根據搶包的速度,判斷在線參與的人數,再發正式抽獎紅包,金額不宜過小,人均要 1元以上為宜。因為大氣是第一好印象。

03 顧客不相信獎品是真實的怎麼辦?

顧客剛開始進群後不相信獎品是真實的,不參與怎麼辦?應該用什麼樣的公告和行動?

很多人對獎品和真實性表示質疑,有的人會覺得領獎要額外條件,所以前三天很關鍵。

我們建議你的三等獎前三天設置成 30 元現金,中獎立轉,不要發紅包,直接微信轉帳 30元,然後截圖發群裡。

這樣有兩個好處:

1. 讓人相信獎品是真實的。

2. 相信一二等獎的價值了(因為三等獎30 元現金,一二等獎價值肯定超過 30 元)。

04 顧客沒有中獎的有怨言的怎麼辦?

我們發獎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讓顧客欠我們人情,我們後面好做營銷的嗎?

如果有個別人發表總是搶不到的言論,你私下裡和她聊,送她一個三等獎,看她反應。

05 部分顧客總是中獎怎麼辦?

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部分積極分子老是中獎,有的時候能領走我們五六個獎品,我們很心疼。

那麼怎麼辦呢?我們可以設置我們的中獎規則:每人每天只能中獎 1 次,每人每月限中獎 2 次。

06 不懂和客戶聊天技巧怎麼辦?

有的人天生性格開朗,有的人不會聊天,需要後天練習,黃掌門建議不會聊天的便利店老闆在剛開始運營客戶微信群的時候,一定切記不要主動提你的產品,除非有客戶問。

前幾天主要是給客戶提供價值,贈送福利,拉近我們和客戶的關係,減除對方的戒備和懷疑。

07 除了發紅包抽獎還可以提供什麼價值?

除了在群裡發紅包抽獎以外,還可以給群成員提供什麼價值?

在微信群裡,除了發紅包抽獎以外,分享對群成員有用的知識乾貨是另外一種既節省成本,又能增加客戶對你的好感的一種方式,但是這個需要你有相應的乾貨分享。

這個內容其實不難找,針對你的目標客戶群,去尋找他們想要的內容,比如你是社群便利店的客戶群,那麼針對的就是社群成員,可以給他們分享一些家庭實用技巧,或者生活小常識之類的內容。

建議每次的分享用文字,不要超過20分鐘,利用最短的時間,帶來最好的內容。分享完之後,可以邀請大家參與分享一下感受,寫得好的可以發紅包獎勵,這樣就讓客戶在學習的同時參與進來了。

08 顧客在群裡打廣告發連結怎麼辦?

像這樣的情況,任何群裡都會遇到,提前在群裡安排一個小號,或者自己人,如果有人發廣告,用小號去說他:你發這樣的廣告有用嗎?群主建這個群也不容易,你就不能體諒一下嗎?

這樣打感情牌,會能引起其他群員的共鳴。只要有人發,就用小號就去懟,幾次下來他們不願意發了。

09 顧客在群裡發投票和眾籌怎麼辦?

有的群員發小孩投票,有的給人募捐。你如果去說了,顯得自己沒有愛心。怎麼辦呢?

你自己給他投票,或者捐點款,然後私下裡給發連結的人。

然後建一個臨時投票群,發到群裡,你說:願意捐款和投票的人到那個小群去投吧,請我們大群保持不閒聊。

這樣你既沒有得罪發廣告的人,又解決了不好意思開口的問題。

10 如何讓顧客主動曬中獎照片到群裡?

顧客來領獎了,如何讓顧客主動曬中獎照片到群裡,並且誇讚禮品好,號召群員參與?

顧客到店領獎,你說:很多群裡的人不信我有獎品,還私下裡發信息來質疑我,你能幫我拍個照片發群裡,幫我證實一下真實吧,一般他們都會做。

中獎者發到群裡後,用小號說:這個獎品看起來質量很不錯啊。正好我家缺這個,今天晚上我要好好參與,爭取也掙個獎。你順勢發個紅包,紅包標註:祝賀 XX 中獎。

相關焦點

  • 烏魯木齊:小小微信群正成為社區防控一大陣地
    社區和物業微信群裡的戰「疫」觀察  微信群可以用來做什麼?除了聊天、搶紅包外,在烏魯木齊疫情防控期間,小小的微信群正在成為社區防控的一大陣地。  疫情最新情況、物業消毒臺帳、果蔬糧油價格等信息都會及時公布在群裡。「微信+」的模式打通了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最大程度滿足了居民在物質、精神、健康等各方面的需求。
  • 社區團購席捲線下零售:又一家便利店推出線上賣菜小程序
    僅在連鎖便利店行業,目前孵化出的社區團購平臺便有:興盛優選(芙蓉興盛)、考拉精選(新高橋)、蘇小團(蘇寧小店)、美宜佳選(美宜佳)、蜂超市(便利蜂)等等。而據廣州赤焰信息了解,近日,安徽的鄰幾便利店也推出「菜姐菜市」小程序,以今天下單明天自提這種典型的社區團購賣菜模式,上線果蔬肉禽蛋水產海鮮全品類生鮮。
  • 禁止電話營銷後,鏈家開了第一家便利店
    便利店為無人管理模式,消費者自助結帳。值得注意的是,店內張貼有「鏈家社區」留言板,消費者可在上留言希望在該店買到的商品及住址,一定程度上類似社區團購的預定+自提模式。但是,考慮到北京作為超一線城市,生鮮服務仍以「買菜」(即30分鐘送菜上門)為主,與價格敏感且效率較低的社區團購模式並不契合,鏈家的便利店商品並不豐富,更類似於主營房產中介+便利店的模式。
  • 社區團長腳踏「好幾隻船」
    至此,網際網路巨頭中的京東、阿里、美團、滴滴、拼多多等均齊聚社區生鮮團購賽道,一場「燒錢」大戰一觸即發。後疫情時代,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儼然成了最熱的風口,吸引資本機構、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相互廝殺。而在社區內,更聚集了多家生鮮團購品牌的BD(業務拓展)專員,遊說便利店、生鮮店、活躍居民成為旗下「團長」,努力拓展生鮮團購的業務。
  • 聚焦莊裡人的「雲」生活|小區團購群、社區購物群多了,鄰裡感情...
    「親們,今天的貨到了,收到自提提醒的趕快來拿貨嘍,趁新鮮吃呦……」……20日上午,劉淑琴在微信裡回復了一位會員的微信後,將前一天會員們下單購買的貨品分好放置後,在群裡發送了一條微信。劉淑琴是石家莊36524便利店談裕店店長,從去年3月份開始,她有了另一個身份——36524會員群裡面的「團長」。「這個群建起來快一年了,主要是為了組織社區團購,想試一試線上賣貨怎麼樣。」劉淑琴說,每天她都會發一些團購信息、商品信息在群裡,而從疫情開始後的這段時間,人數迅速上漲到了480多人,每天的團購量有幾百單,比以往上漲了一倍。
  • 【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社區和物業微信群裡的戰...
    「重落實」  小小微信群成社區防控的直通車  「劉雪玲,家中3人居住,無外出、無異常……」劉永琴打開手機微信群,逐個核實所負責樓棟需要核酸檢測人員的信息。  「有了微信群,核實起來很方便。」7月21日,劉永琴說,乾園社區一共36棟樓,近1200戶,每棟樓都落實了一名包戶的幹部。為方便傳達日常通知,每個組都建立了居民交流的微信群。  「上門統計核實,一棟樓至少大半天,通過這種微信群快速統計初始數據,再以『電話+走訪』的方式查漏補缺,這樣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完成。既高效又準確,又減少人員流動。」劉永琴說。
  • 你有一條7-11便利店邀你入群的通知
    其中,7-11、好鄰居等品牌便利店在門店裡開始推廣社群服務,吸引消費者加入微信社群,會定期發布商品優惠信息,並通過發紅包抽獎等形式進行互動。 便利蜂自有品牌蜂質選的線上商城也已覆蓋拼多多、淘寶、微信商城等平臺。 在疫情常態化下,消費習慣發生改變的同時,實體便利店企業也在嘗試新的玩法。
  • 下沉幹部劉斌:社區微信群的「定海神針」
    原標題:下沉幹部劉斌:社區微信群的「定海神針」   12月初,參觀完武漢市抗擊新冠疫情專題展覽,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些抗疫展照片,疫情防控期間下沉到我們社區的區委組織部幹部劉斌
  • 餐廳微信群營銷這麼玩,這篇文章為你一次講透
    最近和朋友在一家餐廳吃飯,店裡搞了一個活動,掃碼進他們的微信群,就可以免費贈送一道菜,據說群裡每天還有優惠活動,於是我們都掃碼進了群。今天順手翻了下,發現群裡每天除了在飯點前發幾個紅包,搶到手氣最佳贈送菜品之外,好像也就沒了別的動靜。無獨有偶,身邊很多餐飲老闆都在搞這樣的活動,不知不覺微信上已經有了很多餐飲店的福利群。
  • 挑菜買菜 群裡「喊」一聲
    為解決日常蔬菜食材的採買需求,很多社區菜店、便利店的微信顧客群派上了大用場,成為商家和顧客溝通的好幫手。  「今天的大白菜多少錢一斤?」「受累幫我留點土豆和洋蔥,下午來取!」「剛到的草莓還有兩箱,有需要的鄰居可以預訂!」這些對話都是來自社區菜店、便利店、小賣店的微信顧客群。
  • 我在微信群裡拍了拍老闆,然後......
    舉個例子,本來群溝通就很水,一群無聊生物拍來拍去的,會讓時間更稀碎。如果是公司群,你原本想@老闆,無奈手滑多按了一下、變成「拍一拍」,祝你好運。  無用的功能,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微信使用痛點。  為了我們好友列表的整潔、朋友圈的安寧、群聊時的和氣,建議微信加入「看看誰刪了我 / 拉黑我」的功能,矛盾不要藏著掖著,能動口就別動手。  群內屏蔽(悄無聲息) 說到群聊,誰沒在微信群裡吵過架?
  • 微信會員10月迭代,或支持付費會員,社區團購將朝線上Costco方向狂奔?
    來源:商業觀察家社區團購業務是在微信生態、微信流量池中運營,可以說,社區團購業務離不開微信,只能在微信生態裡面做。鑑於微信生態的重要性,它能幫助整個生鮮,及零售市場創造增量。付費會員意味著像社區團購這樣走預售C2M供應鏈模式的形態,將可能會迎來新一波紅利。因為社區團購通過微信群運營,理論上講,每個進群的用戶其實都已經是社區團購運營商的會員了。現在如果微信支持付費會員,在付費會員層面有新的玩法和新的價值出現,那麼,對於社區團購運營商做C2M供應鏈,做用戶會員粘性幫助很大。
  • 零售效率革命另一面:社區團購擠壓傳統便利店?
    與社區團購相對應的,是用戶便捷性需求再度催生、發展的傳統實體便利店。現階段的社區團購以社區住戶或周邊實體便利店管理者為分發節點,利用微信群聊、小程序、移動端APP等進行拼團預售,統一收集整合用戶訂單後,將商品發往約定的自提點處。其中的運行機制,在於通過供需雙方之間起到橋梁作用的中間方,即團長實現人脈傳遞。
  • 解剖食享會 如何做高壁壘的社區拼團?
    那時候還沒有一個名詞來形容社區媽媽們組團在群裡買水果的模式,戴山輝根據業務特點創立了一個詞:社區社群。在更早的2011年,戴山輝便成為本來生活的創始成員,2012年參與了被稱為中國農產品品牌代表之作的「褚橙」品牌的營銷。2015年,O2O正盛之時,他負責創立了本來便利,這是食享會的前身。2016年,食享會成立。本來生活內部分成兩派:線下店派和社群派。
  • 記者探訪:觀裡的全時便利店下周全都停業?能撿漏兒嗎?
    今天(5月11日),全時便利店官方「停止營業」的消息發了又刪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據北青財經報導,全時便利店天津的微信公眾號已經搜索不到,而在外賣平臺上,天津全時便利店已有不少門店顯示休息。十分鐘後便刪除了對此,有的網友認為是營銷策略有的網友表示去年就不進新貨了
  • 獨家:刷爆你微信群的京東東小店是怎麼做到的?
    - 從社群維度看,一般用戶的微信群超過 200 人時,社群開始創收,但之後轉化率會慢慢下降。能長期持續的微信群,必須要足夠的情感聯繫。你有多少次被好友邀請到京東的購物微信群中去?現在,一共有 800 多萬用戶(店長)每天幫助東小店在微信群中推薦優惠的商品。從 2019 年起步的這個玩法,在那段時間不僅刷爆了我們的微信。
  • ...社區代表大會搬進微信群裡召開 實事項目出臺「有圖有真相」
    這是發生在「江浦路街道社代會第三組」微信群裡的一段對話,提意見的是江浦路街道陳二居委的社區代表俞復初,12分鐘後就@俞復初明確回應的則是街道黨工委書記史文卿。昨天,江浦路街道作為楊浦區首個在線上召開社區代表大會的街道,「吃螃蟹」圓滿成功,200餘名社區代表在6個微信群裡爭相發言,不僅有真知灼見,還開啟了恰如其分的「鬥圖」模式,商定2020年實事項目。
  • 常州母女建10個微信群為湖北260多個社區捐必需品
    微信群部分對話截圖3月1日下午,常州下著小雨,孫英和朱書陽母女倆坐在桌邊,統計著武漢幾個社區最新的防疫物資需求。旁邊的手機上不斷跳出微信,有人@她們,她們就放下工作,立即回復。這樣的微信群,有10個。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了20多天。20多天裡,她們聯合愛心人士一起,向湖北的260個社區捐贈了價值80多萬元的口罩等防疫物資。母女倆給這次行動起了一個名字,叫「心疼武漢」,「這代表了我們的心聲。」
  • 2020,微信賺錢必備公式
    我的答案只有一個:別當韭菜要當鐮刀,閒魚淘寶把所有短視頻的資料學習一遍,然後把自己包裝成短視頻培訓大師,最後去收割那些對短視頻心痒痒的人,這麼做不保證你賺錢但是一定不會賠錢!在短視頻賺到錢的機會比微信小多了,無數的草根通過微信翻了身,這個量級遠遠超過短視頻幾十倍不止。
  • 解析「蠻霸米粉蠻霸社」:餐飲店玩轉社群營銷,只需5個方法
    那麼,餐飲業玩轉社群營銷的方法有哪些? 今天孔佳帶你剖析湖南米粉「伏牛堂的」蠻霸社「社群是如何玩轉社群營銷的。背景:「霸蠻社」——直接對接的微信群高達 2000 餘個定位:於只做小群不做大群,一般的群不會超過 100 人,其中 50 人左右的群居多。目的:希望每一個微信群內部的人「至少見過面」,社群客戶存有一定的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