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帆:一名教師的敬業精神

2021-03-03 程門問學

講課中的程千帆先生

人生中的幸福多半要靠奮鬥和選擇。經過奮鬥,可能獲得財富從而獲得幸福。通過選擇,可能享受愛情從而享受幸福。然而,有一種幸福,光靠奮鬥和選擇不一定能得到,它更多地要靠偶然和緣分,比如,碰到一個好老師。因為,一個好老師可能改變你的人生,影響你一輩子。一個好老師會給你樹立一個好的典範,引導你好好工作,好好地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講,好老師的真諦就在於「師範」二字。「師範」的作用,並不限於書本知識的講授,而主要體現在言傳身教上,體現在師生間的日常交往上。因此,學生對「師範」的體會要靠耳濡目染,要靠古人說的「親炙」。以前讀韓愈的《師說》,覺得他的「師道」觀念倡導儒學正宗的味道太濃,似不及「師範」觀念更切近「師」的意義。程先生的「師範」是多方面的,這裡難以一一列舉。我想僅就程先生「遺囑」我們這些弟子「恪守敬業、樂群、勤奮、謙虛之教」這一點來談談個人的體會。我以為「敬業、樂群、勤奮、謙虛」這四個詞,既是先生對我們的殷切期望,也是先生「師範」人生的精要寫照。

1980年4月,程千帆與研究生同遊棲霞山,左起:徐有富、張三夕、程千帆、莫礪鋒。

1979年,我與莫礪鋒、徐有富有幸成為先生恢復工作後的首批碩士研究生。記得先生在南大中文系小辦公樓上與我們見面時的第一次談話,他說:這次考我的研究生有好幾十人,其中很多人給我寫過信,寄過文章。你們三個都沒有找過我,也沒有給我寄過信,寄過文章。我取了你們,是嚴格按照你們的考試成績。我們從今以後就是師生,這是一種緣分。接著,先生對我們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其中有兩條至今依然記憶深刻,一是要創造學術記錄,二是要敬業樂群。這是我第一次聽先生講「敬業樂群」。從第一次談話到先生最後的遺囑,可見「敬業樂群」四個字在先生心目中的重要性。「敬業樂群」出自《禮記·學記》。這四個字看似平常,但卻是先生「師範」的首要處。先說「敬業」。這是一個關係到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大問題。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中國人的敬業精神幾乎喪失殆盡。直到今天,我認為仍然沒有恢復到中國人應有的水平。更不用說與德國和日本人比了。敬業精神說到底是一個做事認不認真的問題。先生在這方面給我們樹立了永遠的楷模。先生所敬之「業」可以分作學術事業和教育事業。先生以學術研究為第一生命,在學術研究上極為認真。可以《史通》研究為例。1985年我做博士論文時,先生將其線裝《史通》批校本(共六冊)借給我參考。這使我有機會領悟前輩學者是如何讀書做學問的。先生不僅將向宗魯先生過錄的紀曉嵐的《史通削繁》底本、楊守敬的批校及向氏本人的批語全部移錄下來,而且還加上自己拾遺訂誤等方面的批校語。整個批校本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三色筆的蠅頭小楷,每一個字都是工工整整的。先生後來出版的《史通箋記》便是在這個批校本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

先生批校本最後有兩行跋語:「丙戌夏,從趙幼文兄假得向校本,過錄一通。同年秋,歸省雅安,校張鼎思本訖。千帆記於小北街三十二號。」小北街當是成都的一條街。我在過錄完先生批校本後也寫了一個跋語,其中的一些話可見我當時對先生在學術研究上的敬業精神的理解:

丙戌為公元一九四六年,時千帆師風華正茂。先生嘗語餘曰:此本可見其壯年最用功時治學痕跡。讀者開卷即見蠅頭小楷布滿字裡行間,丹黃墨綠充盈上下左右。餘閱之深為嘆服。非嘆服其手段,嘆服其精神矣。浮躁若我輩者,實難為此慢功細活。因現代化科研手段日新月異,此類耗時費力批校法或許不再適用,然積澱於此種古樸勞動方式中一絲不苟敬業精神卻與世長存。餘受惠於千帆先生者多矣,先生批校本即其一。昔在金陵寫碩士論文,先生批校李雁湖注王荊公詩集曾使我受益匪淺;今作博士論文,先生批校史通又使我感慨至深。

現在看來,這段話對先生在學術上的敬業精神有所把握,但也有不妥之處,對於一些精讀書而言,無論科研手段如何現貨化,此類耗時費功之批校法仍將適用。敬業精神實際上體現在敬業手段之中。先生學術研究的認真態度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先生的每一篇論文,每一著作,無論在觀點、材料上,還是在論證、邏輯上,都是非常嚴謹、規範。比如《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雖然只是一部幾萬字的「小書」,但所考察的問題以及所參考的材料卻是極其細密而廣博的。這本書受到海內外專家的好評自在情理之中。我們極少看到先生論著有明顯的錯誤或「硬傷」,就是在文字校勘上,先生都非常過細。先生每一本書出版時都送我們,並再三叮囑我們,發現校對錯誤就記下來交給他,以便重印時改正。先生在教育事業上的敬業精神與他在學術上的敬業精神是一致的。作為一個會講課的老師,先生的教學是一流的。先生不僅注意教學內容的學術性以及教學方法的藝術性,同時還注意教學秩序的嚴肅性。記得有一次先生給本科生講八代詩選課時,有一個學生拿出報紙來看,先生發現後馬上嚴肅地對那個學生說:「這裡不是百花書場,你要尊重老師的勞動,如果你不想上課可以出去!」那個學生臉紅了,連忙把報紙收起來。這件事給我印象很深,我以後在大學講臺上也學習先生的這種精神。先生對學生要求嚴格是有名的。上交的作業一律要寫得工工整整,如果寫得潦草,要退回去重寫。先生批改作業非常嚴肅認真,不放過一個錯別字。如果學生連續寫錯同一個字,先生除在錯字旁打上一個×,還要批道:「是哪一個老師教你這樣寫的?」論文中的引文出處,先生只要手邊有書就會幫學生核對。先生的嚴格要求,使我們受到良好的訓練,我們每次給先生交作業都非常小心,以致以後自己獨立寫文章也很謹慎。先生的嚴格訓練使我們終身受益。

先生對教育事業的敬業精神除了「嚴」的一面外,還有「愛」的一面,而且我感覺「愛」的一面更加突出。用先生的話說就是:「如果要帶研究生,真正把他們帶出來,就要把母親般的慈愛和父親般的嚴厲兩者統一起來。」先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是全方位的。在學術上,先生指導弟子們選擇研究課題和發展方向時總是耐心細緻,「誨人不倦」。記得在準備做碩士論文時,先生無私地將他計劃做的八個課題拿出來,並將每個課題的價值、意義、特色、難點及如何做法詳細地向我們作了講解,讓我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挑選。由於這些選題經過先生多年的思考以及材料的積累,使得我們不僅能順利地完成學位論文,通過答辯,獲得好評,而且一上手就得到較高的學術起點。因此,我們對先生永遠心存感激。學生在讀期間,先生關愛有加;學生畢業後,先生一如既往。留在南大的師兄弟們「近水樓臺」自不待多言(用先生的話說就是「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就拿我自己來說,也是享受先生「恩澤」不斷。我離開先生近二十年,在這近二十年中,我與先生一直保持聯繫。我在學術上有什麼問題向先生請教,先生總是有問必答。我若發表什麼論文,寄給先生審閱,先生總是給以批評指正。以前在武漢時,與先生和師母還見過幾次。每次見到先生,我總要就一些學術問題和先生進行廣泛的交談,先生總是不顧旅途勞頓,興致勃勃地和我交換意見,指點迷津。調來天涯海角後,見先生不易,但與先生的通信不斷。先生仙逝後,我把先生給我的十幾通書信找出來重新讀了一遍,並抄了一遍。睹信思人,我仿佛又回到先生的身邊。先生在信中多半談的是學術問題,我有什麼學術計劃向先生匯報後,先生如認為可行,一般都大加鼓勵。例如1996年,我向先生匯報了「中國古代正史中的類傳研究」和「學術發展與學術制度的關係」這兩個研究項目的一些設想和進展,先生在12月8日的來信中即鼓勵說:「信收到,談近年研究之作及設想很有意思。」「弟選題均有價值,甚願照此發展下去。」我寄給先生的文章有什麼毛病,先生也會直言不諱地加以指正。例如1996年我寄給先生三篇文章,其中有一篇題為《電子時代談考據學功夫》,文中談到電腦可以代替一些記誦之學,今人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背誦《十三經》。先生在12月17日的來信中批評說:

電腦可以代替記誦之學,事不盡然。對於用翻書來代替讀書的人,自然是如此。如果將古今傑作作反覆鑽研,使其精神命脈,溶於骨髓,則非反覆涵潤不可。這決不是機器可以代替的。杜甫即使有毫無錯誤的軟盤,也達不到所說的『熟精文選理』的境界,請看翁方綱《復初齋文集》中『熟精文選理』的『理』字說。這位十八世紀學者的學說值得你參考。

先生這裡的批評其實可以與《詹詹錄》第十四則關於背誦名篇的必要性的看法相互照應。先生的批評,促使我進一步思考在高科技發展飛猛的今天,傳統的治學經驗的生命力何在。先生除了在學術上對弟子們關愛有加,在生活上也同樣如此。記得我們跟先生念研究生時,正值「文革」後百廢待興,有些必備參考書不好買,先生就利用他的關係幫我們從外地郵購。先生還不定期地為我們準備一些包書用的牛皮紙。每次都一式三份分好。我畢業後,有幾次去南京看望先生,先生和師母每次一定要請我吃飯,並約上礪鋒兄、有富兄兩家。其間談笑風生,其樂融融。我調到海南後,婚姻亮起紅燈,先生和師母聽說後,常常在信中關心我的婚事,使我感到父母般的溫暖。今年初,周憲君來海南開會,我託他給先生帶去一點海南的特產。先生收到後即給我來了一封信,信不長,我把它照抄如下:友人從海南來,帶到所賜珍物甚謝!知一切安適,尤慰老懷也。此間一切均好。礪鋒、有富均頗受領導重視,已逐漸升到系中骨幹及領導地位,但均能不驕不躁,以平等待人,故能相安。弟聞之當亦喜也。陶芸閒時常慮吾弟婚事,似以能早日複合為佳,但不知實情,亦惟祝禱而已。無事望能來函。即頌這是先生給我的最後一封信。先生對弟子們的關愛之情躍然紙上。沒想到我的個人問題讓先生時時掛念;沒想到半年之後,先生就離我們而去。今天重讀此信,感慨萬千,不禁潸然淚下。

程千帆、陶芸遺囑

先生對學生深厚的關愛之情所體現的敬業精神,並不是狹隘的個人私情,而是蘊藏著博大的愛國情懷,擔負著崇高的文化傳承的道義。用先生在「遺囑」中的話說就是:「所精心培養學生數人,極為優秀,乃國家之寶貴財富。」

>節選自張三夕《師範》,原載《程千帆先生紀念文集》。標題為編者所擬。

【相關閱讀】

蔣寅:一代名師千帆先生

徐有富:程千帆先生是怎樣指導研究生的

徐有富:程千帆先生為我改作業

張宏生:程千帆先生的兩次發火

程千帆為學生改論文,要求①集中②簡練③嚴謹

程千帆給青年教師的五條「錦囊妙計」

面對質疑和錯誤,程千帆先生這樣做

開學第一天,程千帆對他的學生這樣說

程千帆:背誦名篇,非常必要 | 治學語錄二十則

莫礪鋒:一個普通教師的四點願望

徐濤:「師者」莫礪鋒先生

更多內容,關注「程門問學」,在對話框選擇菜單欄「治學經驗—程千帆」,查看《程千帆先生治學經驗談》↓↓↓

相關焦點

  • 程千帆:說「斜陽冉冉春無極」的舊評
    ▲程千帆先生書「春曉」周邦彥﹝蘭陵王﹞《柳》云: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
  • 論敬業精神
    走到集團大門,第一眼就會看到門匾上燙金的「敬業」二字,閃閃發光,每當我們早上上班穿衣服的時候,上衣左上角「敬業」二字映入眼帘。什麼是真正的敬業精神?勤奮、忠誠、服從、紀律、責任等等都涵蓋於其中。一個人如果敬業,那麼他就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一個員工在工作上能否取得成功,完全取決於他的敬業程度。敬業的員工,不僅僅是為了對老闆有個交代,也不僅僅是為了一份工資,他們把敬業當作一種使命。敬業是一個職業人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如果你把敬業變成習慣,你會一輩子從中受益。
  • 哀悼 | 程千帆大弟子、武大古典文學專家吳志達先生去世
    先生一生不斷學習、探索、超越,求真務實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吳志達先生安息吧!遵吳先生遺囑和家屬意願,喪事從簡,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1996年,程千帆受邀到武漢大學作學術報告。報告之後,師生四代同堂合影。左起:陳文新(吳志達的研究生)、吳志達(程千帆的研究生)、程千帆、歐陽鋒(陳文新的研究生)。
  • 敬業精神
    敬業精神作者   孔志明近來發現抖音是個好平臺。由此可見,她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員工。若是不遲到就更完美了。四業務做得好的大有人在,做到下一點的人就極少了。店長說她被開除了,她肯定聽得清清楚楚。在她得知自己被開除後,仍然習慣性的接聽了電話,客氣而溫柔地和客戶交談,做成了業務,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就是敬業精神!
  • 一名中國鄉村教師的春天故事
    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作品標題 一名中國鄉村教師的春天故事 參評項目 國際傳播 (專題)時30秒刊播版面(名稱和版次) 英語環球廣播社會生活時長:24分0秒︵ 採 作 編 品 過 簡 程該作品在反映發展中國教師面臨的普遍困境和社會問題同時,以易於引起全球聽眾共鳴的人性關懷角度入手,以小見大、由淺入深,較為集中和全面地描繪出一名中國鄉村教師典型,同時也細膩刻畫出了主人公簡單真摯的人生哲學,平凡而有力量的生存姿態以及這種姿態下的人性美。由此引發的對生命價值的思考,以及對中國鄉村教育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留守兒童等話題拋出的詰問,不乏深刻。
  • 一名山村教師的堅守
    花語萱是羅田村小學一名三年級學生,也是這所學校目前唯一一名學生。羅田村小學曾是一個完小,學生多的時候有300多人,但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村裡的孩子大多都跟隨著父母進城讀書了,近幾年學生越來越少,如今只剩下一名學生了。鄒永忠說:「雖然只有一個學生,我都要盡最大的努力為她傳授知識,使她打好基礎,去擁有更美好的未來。」樸實的話,詮釋紮根鄉村的師魂之愛。
  • 做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師
    我自己思考這三個問題,得出的答案是:1、我是一名教師;2、我來自農村;3教學內容都一樣,學生也一樣,教師的態度不一樣,教學的效果就大不一樣。所以,教師的選擇很重要。我的選擇是後者,雖然辛苦,但是收穫的是師生的一起成長和歡樂。所以我執意要做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師!
  • 黃齡練歌到凌晨3點,張雨綺孟佳對遊玩興致高,敬業精神差距好大
    #姐姐的愛樂之程#但「無價之姐」首檔團綜《姐姐的愛樂之程》卻讓觀眾大失所望,不僅姐姐們沒能玩盡興,路演水平與《浪姐》舞臺也相差甚遠,導致觀眾落差過大。徐崢退出,姐姐們開啟遊玩模式想要做成一件事,通常需要天時、地利以及人和,《姐姐的愛樂之程》集結了寧靜、萬茜以及張雨綺等7位高人氣女星,還有《浪姐》的熱度加持,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但要論運氣就差一點了,前有常駐嘉賓周震南深陷「老賴之子」風波,緊接著徐崢也宣布退出。
  • 溫柔暖心有梗還接地氣,黃曉明真的不是《鬢邊》程鳳臺本臺嗎?
    這場戲是程鳳臺的轉折點,黃曉明沒有轉換太多的表情,卻能感受到他傳遞出的悲愴情感。先是立刻擦掉滑下來的眼淚,再踉蹌地行走在雪地裡,最後慢慢抬起頭望向天空,程鳳臺內心深處的苦楚也盡數釋放。這種沉浸式演技,值得一幀幀細品。
  • 如何成為一名在編教師?
    教師作為一個熱門職業,無論人們怎麼議論,但是他對於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畢竟可以在領取足額工資以及獎金的條件下,獲取兩個長假期,這也就只有教師這個行業有這種待遇了,同時,作為政府編制內的人員,教師的考試 難度並沒有其他事業單位那樣困難,算是比較容易考取的一類編制,那麼
  •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 教師教育:重拾「工匠精神」
    其實,不僅是經濟改革需要培養工匠精神,教師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輕視工匠精神將導致「教學荒蕪」  幾千年來,工匠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藝經驗與「知識」「真理」無緣,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輕視。中國傳統思想中,孔子對「學稼、學圃」不以為然。孟子更將它稱為「勞力」,斷言其被「勞心」者統治。這並非「中國特色」。
  • 《北國之戀》敬業精神
    在這裡對演員和導演的敬業精神表示一下欽佩。演員和導演應該是臺慶時請來應景的,但是播放的北の國から幕後花絮卻十分有震撼力。總的來說就是兩件事:一、拍攝一個大風雪天被倒塌的房屋壓住埋在雪中的鏡頭時,當時的室外氣溫已經到達零下30度,劇情需要還要用大型風扇向主人公大吹冷風。這一段花絮的標題為了擺噱頭起了個「體感溫度零下50度」,不過實際上估計也差不多。
  • 荒郊野外 一名喪偶女教師被一名離異單身男殺害
    2019年9月30日下午4點半左右,東敦枝市德雅冦村和岱布盎村之間的人行小道上,有一名女教師被人殺死。其頭部被砍多刀,頭蓋骨都已經破碎了,下身也被砍了2刀。接警後,當地警察局警員趕到現場調查情況,經群眾辨認,這名女教師名字叫孟丹丹素,現年34歲,喪偶,有兩個孩子。現場遺留死者用來提書的籃子、一把雨傘等物品。隨後,屍體被送往當地醫院太平間。據了解,死者被一名叫普彪的男人殺死。普彪是離婚,單身。警方在村裡的摩託車修理點將殺人嫌犯抓獲。
  • 《隱形的翅膀》程啟蒙上演高智商報復大戲
    都市情感劇《隱形的翅膀》正在深圳衛視黃金檔熱播中,演藝圈新貴程啟蒙劇中飾演「雙面偽裝者」元淶,不惜在患重感冒時扔堅持帶病拍攝雨戲,大冬夜裡被雨淋至病倒住進醫院,敬業有加。    《隱形的翅膀》中,程啟蒙有一場脫衣為賈靜雯養女安琪(王藝哲飾)擋雨,並在雨中奔跑的戲份。在連續拍攝雨中戲份時,程啟蒙需要保持「溼身」狀態,儘管全身包裹數層塑料膜,仍然難免被一遍又一遍的「傾盆大雨」淋到溼透。
  • 《敬業與樂業》課堂實錄
    生1:我想當一名醫生,救死扶傷,解除許多病人的痛苦,挽救許多病人的生命。   生2:我想當一名畫家,用我的筆描繪出五彩的世界。   生3:我想當一名軍人,保家衛國。   ……   師:看來同學們的理想都非常的遠大,中國人受傳統文化思想影響,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是「學而優則仕」。
  • 59歲劉德華談演員標準,職業標配被稱作優點,敬業精神惹人敬佩
    作為一名演員,劉德華除了演技精湛受到外界的讚揚之外,最令人佩服的就是他的敬業精神。可被稱讚敬業的劉德華卻說不是他敬業,而是現在演員的敬業標準一再放低,就像準時,這是最基本的,但許多人卻認為這是優點一樣。
  • 做一名人民教師也太幸福了吧!教師節花樣表白「姿勢」大賞
    第三寶「中醫進校送健康」,今天下午,勝藍實驗小學還專程請來方回春堂的龍敏思醫生為教師的健康把把關,讓教師能更好的投身教育事業。這樣的別具一格的「健康三寶」,讓勝藍實驗小學的教師節元氣滿滿。(通訊員:陳雨沁)杭州市拱宸橋小學
  • 河南輝縣:名人教師!
    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讀書、知識競賽等各種活動,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形成以學會做人、學會鍛鍊、學會學習、努力向上、積極進取的良好班風和學風,優化了班級文化,豐富了學生精神,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獲得師生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