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混雜了各種極具感官刺激的戲碼:偷窺、監禁、變裝、邪教、女同、血洗……伴著《波萊羅舞曲》的激昂聲調,看欲望的火花在屏幕上飛揚,就像是看一場荷爾蒙的舞蹈。
所以從觀感上來講,這首先是一部很「養眼」的電影,它所激起的生理快感是很直接的。
那麼影片到底講了什麼呢?
概括來說,這是一群變態相愛相殺的故事。
我們看到片中的主要人物,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愛的需要」,可是,在某種變態心理的操縱下,他們選擇愛的方式卻變得極端而荒謬。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對父子之愛。
父親角田哲因為妻子的離世,躲進教堂成了一名神父,他試圖用禁慾來壓抑愛的存在,從而消解愛人離世的痛苦。
而優君為了能見到父親,聆聽父親的教誨。他成了一個偷窺少年,終日以偷拍美女的裙底風光為樂,因為只有這樣才有機會向教父懺悔,重新感受父愛。
這對父子,用這種非正常的方式,填補著各自愛的缺口。
接下來,我們看到了三種極端的男女之愛。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選擇禁慾的後果,卻是欲望更為猛烈的反彈。
於是,狂野少婦燻出現了,對他百般誘惑,以致哲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陷入了對燻一發不可收拾地迷戀中。
他們的愛,是一種基於「性誘惑」的本能之愛。
洋子在少女時期,目睹父親花心,換了一個又一個女人。而父親這一形象的崩塌,使得她痛恨天下所有的男人。
所以,當男扮女裝的優君出現,並成功英雄救美之後,洋子便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優君變裝的女性形象——佐素梨。
而狗血的是,優君也愛上了眼前這個高冷的女孩,因為她酷似自己心中的女神——聖母瑪利亞。
可是,他們之間的愛,卻是一種「錯位」的愛。
因為他們眼中的對方,都不是對方的本來面目,而只是自己投射出的幻影。
古池,是一個邪教「零教會」的聖女。
她被優君的氣質吸引了,並決定奪走他身邊的一切,來滿足自己排他的佔有欲。
於是,在她的操縱下,優君身邊的人「父親、燻、洋子」,通通被洗腦,加入了邪教。
而優君在洋子的心中,也被塑造成了一個心懷不軌的變態狂。
古池對優君的愛,是一種企圖瘋狂佔有的愛。
就這樣,在這幾股「扭曲之愛」的較量中,這一群「變態」們互相拉扯,彼此折磨,並一點點在探索著愛的真相:究竟什麼是值得被肯定的愛?我想要的愛又是什麼樣子的?
這便是本片,想要探討的主題。愛的曝光,想要回答的是:愛是如何被發現的。
而之所以要設定這樣一些心理扭曲的人物,其實是想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表現「愛的光芒被某種黑暗遮蔽」的事實。
哲對燻的愛,是一種禁慾後的釋放(補償);古池對優君的愛,是一種由苦苦單戀而生發出的霸道(補償);優君對神似聖母的洋子的愛,則源自對母親深深的思念(補償);而洋子對優君的女身佐素梨的愛,則是對父親形象的徹底否定(逃避)。
他們的愛,都包裹在一層隱藏的偽裝之下,而不是由本心自然生長出來的。
於是,這種被蒙蔽的愛帶來的,只能是求而不得的痛苦。
那麼,真愛是如何曝光的呢?
在影片的最後,優君孤身一人手持一把長刀,血洗零教會,將洋子救出。
在經歷了種種「愛與被愛」的試驗後,他們終於明白,聖母瑪利亞只是一尊虛幻的雕像,佐素梨也不過是一個夢中的存在,他們並不真實,而只是某種執念。
而真愛不是任何「預先設定的標籤」可以定義的,它就是你眼前的這個人所包含的一切。
於是,在優君的眼中,洋子褪去了聖母的光環,成了洋子;而在洋子眼中,優君也脫下了佐素梨的黑衣,成了優君。
他們牽起回歸真實的對方,走向明朗的世界。
而真愛也就在那一刻,終獲曝光。
其實,在真實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愛,也都存在某種程度的預設。
每個人生活中父母的愛,情侶之間的愛等等。正是有了這些愛在我們身邊,才會有很多我們最重要的人。不管他們的愛是寬容的愛,還是孤獨的愛,可能我們都不會去在意,因為有愛,世界才會更美好,而優對洋子的愛是是真愛。洋子卻誤以為他是變態,兩人在海邊。探討了聖經第十三章。每個人對愛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怎樣。
這些都是隱蔽的枷鎖,阻攔著真愛的發生。
那麼,《愛的曝光》教會我們的,便是重獲真愛的前提:忘掉那曾經的陰霾,為你設下的陷阱。然後,期待著美好,在某一天自然的發生。
就像是樸樹在歌中唱的那樣:
就讓他們都去吧
隨著風遠遠去吧
讓該來的來
我們在這裡等待
都會好的
總會有的
關於未來
請你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