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近年來的黑馬品類,生存類、開放世界接班成為業界新寵,幾乎每一款新遊出列,玩家都趨之若鶩。最新的人氣案例,又屬騰訊光子工作室群新作《黎明覺醒》(lmjx.qq.com)——一款成功融合生存+開放世界兩大流行類型的創意產品。
本已當紅的品類,與業內頂級研發實力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數據給出了直白的答案。自9月官宣以來,《黎明覺醒》系列官方爆料視頻播放量迅速逼近千萬,並順利登頂TapTap預約榜。為期一個月的曙光測試期間,包括不求人、牧童、嘟督等大量KOL慕名而來參與試玩並安利,在多領域持續引發關注。玩家蜂擁之下,遊戲TapTap評分依舊牢牢維持在7.9分的檔位,品質可見一二。
《黎明覺醒》手遊曙光測試
最熱鬧的時候,《黎明覺醒》微信指數一天飆升了2169%,達600萬之多,甚至超過「生存」一詞的熱度。
《黎明覺醒》微信指數
首提SOC概念,生存手遊的一次進化
可以說,《黎明覺醒》刷新了玩家對於生存類手遊的認知,才形成了如此不講道理的人氣規模。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生存類遊戲大廈並非一天建成,它甚至是海外市場的常見品類,一如《方舟:生存進化》《森林》等,《黎明覺醒》引入的開放世界,對於生存手遊到底會帶來什麼改變?換句更形象的話說,為什麼備受期待的是《黎明覺醒》?
《黎明覺醒》手遊曙光測試
這或許要從生存遊戲本身談起。過去,生存遊戲定義比較寬泛,玩法也沒有明確的標準,直到《黎明覺醒》首提SOC生存遊戲概念,即Survival(生存)、Open World(開放世界)、Crafting(建造)。
自由建造遊戲場景
不難發現,在今天人們對於生存遊戲的理解中,絕不是只生存即可,玩家需要的,還有生存之外的東西。比如《冰汽時代》中,中國玩家實現的「大生產」抗拒被命運擺弄;《方舟:生存進化》中,全球玩家搭起了能遮風擋雨,甚至體現自己個性的庇護所;《饑荒聯機版》中,人們天然的社會性,渴求在危險環境裡找到同好一起求生。《黎明覺醒》的出現,既是一種創新,也是國內生存手遊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開放世界遊戲場景
對於生存手遊而言,《黎明覺醒》首次做到將真正的開放世界納入,並通過如下幾部分予以充實:
一是富有沉浸感的無縫大地圖。生存遊戲靈感源自人的本能,無論世界觀設定如何,都是對人類求生過程的一種模仿再現。因此相比其他品類,玩家也會更不自覺地將現實生活中的認知,投射到遊戲中。其中最基礎的,莫過於對周遭環境的理解,因而對於生存類手遊,沒有黑屏加載、不會被莫名的空氣牆阻攔,並且自然過渡場景的無縫地圖必不可缺。
二是真實且豐富的場景地貌。生存遊戲是人類的發展史的濃縮,可以簡單理解為利用環境,改造環境的一個過程,遊戲內環境設計越豐富、越真實,玩家所獲得的體驗也就越優秀。
三是自由探索的交互內容。如果說無縫地圖是骨、真實豐富的場景地貌是血肉與皮,那麼自由探索的交互內容值得被稱作開放世界的靈魂,它能夠真正將環境要素串連、利用起來,完成最後的SOC手遊最後的組裝工作。
從真實出發回歸真實,體驗另一種人生
《黎明覺醒》最終造就了一款品質突出的生存類手遊,與創造性將開放世界概念引入,並落到實處不無關係。
基於功能強悍的UE4,《黎明覺醒》擁有組合了平原、丘陵、海灘、戈壁、沼澤、海底多種地形地貌的無縫大地圖,並放入了超過50多類物種,形成擬真的生物鏈。搭配天晴下雨、電閃雷鳴等10種天氣變化,原汁原味再現了人類在大自然中掙扎求生的真實際遇。為在現代科技庇護下的玩家,提供了難得生存體驗。
豐富的地形地貌
真實遊戲畫面
不僅如此,相較過去生存遊戲,《黎明覺醒》更多地在自由度上下功夫,追求更寫實的真實性。
如遊戲允許玩家自由選址建造莊園根據地,在模擬現實的同時,更有助於玩家增強代入感,玩家之間相互拜訪,作為東道主向好友展示能夠體現自己個性的莊園,更能滿足玩家天然的社交需求。與此同時,《黎明覺醒》對真實性的追求,不惜潛心至每一個細枝末節,如樹木起火燃燒、水通電導電、油桶遇火爆炸等一系列現實生活中的常識,在遊戲中同樣能夠遇到。
玩家「是夢夢吶」搭建的莊園
這類設計好處多多,一方面是降低玩家對玩法的認知門檻,有助於將生存遊戲受眾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則是拓寬了生存遊戲玩法深度,玩家無論是完成任務、擊敗怪物,都有了多種解法,有助於創造更為真實,同時又千人千面的生存體驗。
出於進一步打磨真實性的需要,光子還在《黎明覺醒》的製作中,引入了3A遊戲中常用的動作捕捉技術。鬥魚人氣主播圖圖、藍戰非,B站百大UP主黑椒墨魚,以及快手遊戲創作者廉頗等一批KOL,也有幸前往清華-騰訊動作捕捉基地探班研發團隊,其中廉頗事後這麼寫道,「當你看見屏幕上的人物,跟隨著自己的一舉一動而行動時,那種感覺是難以言喻」,「一切都是真的」。
騰訊動作捕捉基地
《黎明覺醒》還罕見引入了大量可破壞場景,遊戲內的建築、載具、物件,都不是鐵板一塊、死氣沉沉的建模,而是擁有真實的物理反饋機制,甚至如現實般由多個部件組成。如窗戶的玻璃、車輛的保險槓、路燈的燈泡,都可以被外力單獨破壞。
打碎玻璃、撞毀車輛當然可以視作玩家的一種解壓活動,但更重要的是,它留下了玩家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痕跡,使得遊戲所代表的虛擬空間,突破了橫隔在現實面前的那堵牆,並嘗試實現生存遊戲、乃至所有遊戲共同的使命:在現實之外,提供玩家以另一種人生。
角色無時不在成長,日久生情陪伴遊戲長跑
類似逼真的互動,不單單在於開放世界部分的設計,在生存類玩法的多樣性和深度向開發上,《黎明覺醒》也嘗試通過模擬現實,進一步增進遊戲整體的真實感。
如遊戲擁有豐富的武器系統,得益於光子對射擊遊戲的過人經驗,《黎明覺醒》槍械手感十分寫實。且考慮到生存遊戲「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的特點,除了槍械配件自由搭配,遊戲中還加入了無人機、地雷、泡沫炸彈、伸縮梯、安全繩等多功能道具,搭配可以使用的背刺、滑鏟等多種動作,極大地擴容了遊戲玩法的豐富程度。
槍械配件自由搭配
真實遊戲畫面
此外玩家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不會累、沒有任何生理需求的鋼鐵戰士,而是會受到飲食、鍛鍊、休息,甚至體味等12項指標的影響。可以說,現實中人類荒野求生是什麼模樣,遊戲裡玩家就會遭遇何種狀況。
所以,《黎明覺醒》對角色的塑造,並非在捏臉後就已結束,而是橫跨整個遊戲過程,陪角色一同成長,代入感更勝一籌,並隨著時間推移擁有更強的情感羈絆。玩家的選擇、生活習慣,決定角色高矮胖瘦,乃至是心理情緒的健康,創造了真正有血有肉的角色。包括吃壞東西會拉肚子、缺乏睡眠減少精力、不愛鍛鍊工作效率變低,太邋遢的話,除了可能招惹蚊蟲,甚至有吸引變異者的危險。
12項真實生存指標
如此寫實的設定營造了少有的代入感,更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千人千面的生存遊戲體驗,由玩家一手塑造的角色和旅程,有助於增進玩家對於遊戲世界的歸屬感,幫助產品長線進步。
拋開變異者設定,有時候你甚至很難分清,這究竟是一款手遊,還是一項野外生存模擬體驗項目。
難怪《黎明覺醒》有自信打出定位:「超真實的開放世界生存手遊」。
遊戲場景
得益於對寫實畫面對真實環境的模擬,遊戲也成功塑造了緊張的生存氛圍,不僅來自變異者的壓迫感異常真實,場景或陰森、或冷冽的畫風也時刻提醒玩家危險之處。除了「恐怖谷」原理的變異者形象外,遊戲還通過不同場景不同的背景音樂進行調節,去哨所運送物資,時刻可能遭遇襲擊擔心受怕,和開篝火舞會時的存活慶幸,共同組成了玩家多樣的生存經歷。
遊戲場景
結語
生存是人的本能,它是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第一層,也是《三體》書中「文明的第一需要」,更誕生了形上學、存在主義等一系列哲學思考。
自然,生存也是遊戲的母題之一,能夠引發所有玩家共鳴。橫向來看,當下生存手遊品類,正處於高開低走的二次爬坡期,這也是所有黑馬品類,註定要經歷的考驗。為了實現突圍,生存品類更新迭代,往往追求更加寫實的真實,減少玩家屢屢批評的「肝度」,並尋求更多樣的玩法機制。
《黎明覺醒》官方回應優化方向
這恰恰是《黎明覺醒》當下表現出,並一直在探索優化的遊戲體驗,可以說,《黎明覺醒》提前出現在了生存類手遊進化的道路之上。
或許我們無法說尚未上線的《黎明覺醒》,已經成為生存手遊賽道中需要借鑑的目標,但無可否認的是,完美融合開放世界,實現無縫大地圖、超真實生存體驗的《黎明覺醒》,當之無愧成為當下生存類手遊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