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像篇
巴黎在燃燒(1990)
Paris Is Burning
簡介:1989年,在紐約,電影人珍妮•利文斯頓以一部《巴黎在燃燒》記錄了地下舞場的奢糜場景。影片是一部夜店時尚大片,也是對那些因勇於追求自我而被逐出家門的同性戀、跨性別者的一份家一般的慰藉。雖然籠罩在愛滋病與偏見的重重陰影之下,《巴黎在燃燒》依舊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炫魅與激情,夢想與渴望的盛宴。它更是引領著迷失的人們不屈畏懼而繼續前行、不屈審視而繼續閃耀、不屈於世俗而勇做自我。
這部紀錄片聚焦當時的迪廳(ballroom)文化,為我們展現了當時的黑人變裝皇后們的生存狀況.於我來說,簡介的後半段話相當於廢話,無聊的自我感動.我們從來不應該只為制度和社會制度的不公平而被迫呈現的人類偉大精神而拍手,這些動人精神的背後是沉甸甸的在不被接受的社會中掙扎的人們.
The Death and Life of Marsha P. Johnson
簡介:瑪莎·詹森的死與生是由David France執導的2017年美國紀錄片。它記載了瑪莎·詹森和西爾維亞·裡維拉。他們是1960年代至1990年代紐約市同性戀解放和變性權利運動中的傑出人物,也是《街頭易裝癖行動革命者》的共同創始人。這部電影的重點是活動家維多利亞·克魯茲對1992年詹森死的調查,儘管可疑的情況最初由警方裁定自殺。
紀錄片的名字看起來像是個人自傳,但其實只是藉由調查瑪莎詹森的死亡向我們展示了那個年代的性少數群體的掙扎與困境。雖然說是「調查」,但誰都知道不可能有結果。在那個年代其實這個年代又何嘗不是,由於對性少數群體的恐懼(transphobia,homophobia)而被殺害的性少數群體的人不計其數,大家只不過跟「大眾主流」看起來不那麼一樣,就要受到莫名的攻擊。實在是對人的「天生趨同性」和「邪惡的蠢」感到無奈。並且在紀錄片中我們能看到在同性運動中,變裝皇后和trans們為此做了多大的努力,現在terf的性少數群體你們的心在哪裡?除此之外,除了性少數群體這個身份,我們也能看到瑪莎·詹森自身的魅力,永遠帶著笑容,永遠給別人擁抱。在此引用魯迅先生的話:悲劇就是把美好毀了給人看。在這個意義上,瑪莎·詹森的一生就是悲劇本身。
簡介:以前所未有、令人大開眼界的方式探討了電影和電視劇中對跨性別者的描繪,揭示了好萊塢如何同時反映和製造我們對性別最深層的焦慮。
包括拉弗恩·考克斯、莉莉·沃卓斯基、恩斯·福特、MJ·羅德裡格斯、傑米·克萊頓和查茲·波諾在內的跨性別思想家和創意人士,分享了他們對一些好萊塢經典片段的反應和抗拒。他們追溯了一段既無人道又不斷發展、複雜、時而幽默的歷史,從中可以一窺屏幕上的跨性別形象、社會看法和真實跨性別生活之間的相互影響。
在很多人討論跨性別的時候,或者國內的很多terf們,不允許trans進廁所,沒有做手術就不能算trans的這種論調反映的是什麼?ta們本身依然在生理性別二元的桎梏下,依靠生理器官來判斷性別。以及完全把trans當成一種假象體,一種不存在的被人們想像出來的「東西」。在這樣的論調下的trans們只不過是論點的工具。在這個紀錄片裡,大概為大家揭示了一個熒幕一直以來持續創造的trans的一些假象和刻板印象。這些人從電影的幻想中走出來來告訴大家:我們是真實存在的人。
個人篇
簡介:以男兒之軀示人近60 年後,巴西最具才華的漫畫家之一雷爾提·科蒂尼奧昭告天下自己變成了女性。
這個紀錄片聚焦在個人身上,主要從對雷爾提的訪問中,了解到她自己本身對於身份的困惑,和何為女性的理解。在提到trans的時候大家會只會聚焦在變性前後而忘記其實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一個論文中提到過trans一生都處在passing的狀態裡。雷爾提提到剛開始時她只是把自己全身的毛都除掉了,就立刻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暢快感覺。你會知道你不同了,到後來胸部手術的時候她也提到為什么女性就一定要有胸部呢。其實在trans們passing的過程中何嘗不是對女性概念的一次解構和重組。同時身為一名漫畫家,她在後來的漫畫中,展現了一名mtf生活中的日常。包括:每天都要化妝。化妝成了她們成為自己不可少的一步。
簡介:由扮裝皇后和歌手兼作曲人Trixie Mattel主演。它由尼克·齊格·歐文斯)執導,大衛·西爾弗(David Silver)製作,於2019年4月25日在翠貝卡電影節上首映。
trans們是真實的存在的人,希望在這個共識上進行議題的討論。
對於只把這個群體當作一種fantasy的人,希望這個片單能夠讓ta們對這個群體多一些人性視角的看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