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肌」真讓人心動啊
Aloha,大家好,愛琢磨的阿歪又來啦。開篇前,阿歪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同樣指代亮白清透,如何理解韓系的「水光肌」和日系的「透明肌」?
不知大家如何理解,阿歪認為「水光肌」更突出肌膚的光澤度,「透明肌」看重的是內外兼顧的整體。
論造詣,還是「透明肌」技高一籌。
2013年,日本長瀨產業株式會社開展了一次消費者調研——你認為構成理想皮膚最重要的要素有哪些?從調研結果上不難看出,各年齡段對「透明感」的呼籲都超高,尤其是20歲左右的年輕女性。
在日本,「透明感」是非常流行的市場概念,頻頻亮相各大美容雜誌。
日系美容公司從未放棄過「透明感」的概念,這一概念幾乎貫穿所有品類,歐美美容新品進駐日本市場也要打著「透明感」的概念以迎合消費者。
「透明感」究竟指的是什麼?如何使皮膚更具「透明感」?大家不妨跟著阿歪一點一點往下看。
01
日系「透明感」研究史
想知道什麼是「透明感」,就得先了解「暗啞感」。
暗啞的反面是透明,各個年齡段對「透明感」均有較深的訴求,因此釐清皮膚暗啞的原因有助於「透明感」護膚品的開發。
阿歪先大致介紹一下日系美容市場對「暗啞感」的探索歷程。
02
「透明感」大起底
事實上,日本化妝品效能專業委員會對「暗啞感」的定義較「透明感」更明確,側面反映了一個殘酷事實: 暗下去容易,明起來較難。
根據現有「暗啞感」概念,各大美容公司開始嘗試反推「透明感」概念,以及提煉打造「透白美肌」的方法。
基於各大美容公司及研究機構開發的皮膚「透明感」評價方法,阿歪大致總結了改善「透明感」的三方手段:
(i)改善膚色變化;
(ii)提升光透過性;
(iii)恢復彈性。
萬變不離其宗,日系宣稱實現「透明感」的產品均是從以上幾點出發進行設計的。
大家應對糖化反應產物AGEs有所了解,對於羰基化反應知之甚少,阿歪繪製下圖以作簡單解釋。
留心觀察可以發現,「抗羰基化」這一美白+抗老概念在日系美容市場較為盛行。
資生堂對此頗有研究,結論如下:隨著年齡增長,羰基化蛋白的積累量逐漸增多,皮膚愈趨暗黃,影響皮膚的「透明感」。
03
資生堂 の
「透明感」
根據資生堂的美容理論,「滋潤感」、「彈性」和「透明感」為美肌養成的三大指標。
為徹底洞悉肌膚「暗啞感」的成因和實現「透明感」,資生堂開發了測定皮膚「透明感」的方法,並確立了關乎「透明感」的五個維度。
基於此五個維度,資生堂合理搭建功效體系,重磅推出主打「透明感」概念 的IPSA透亮美白菁華液(White Process Essence OP)。
通過搭配DM Optimizer(Dark Melanin Optimizer,優化黑色素代謝)、JM Complex Ⅲ(為美白營造良好環境)、4MSK、傳明酸等成分,這款精華有助於多管齊下打造「透明肌」。
整體科學邏輯搭建的很好,配方中還添加了一些幫助恢復真皮彈性的功效成分。
為了體現上臉後即刻的「透明感」,精華料體設計成透明流動狀,使用時能感受到快滲透、清爽感和些許滋潤感。
很心動是不是,不過新品還在預售中,心動的得再等等。
04
總結
2010年,資生堂研究中心研究員舛田勇二在分析日系「透明感」功效評價方法時講過:「化妝品的效果就是充分表現使用者的魅力。」
有因必有果,大樣本的消費者痛點調研,核心功效與消費者對「透明感」的訴求無縫契合即是明證。
IPSA這個新品,融合了「透明感」×「氧感知」 (配方中的單子山楂花提取物,本身可以提升血紅蛋白氧飽和度,因而提升氧感知 )的前瞻概念,這對資生堂來說是個不錯的創舉。
本文由言安堂原創,作者是愛讀金庸的配方師 @神仙阿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