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夢想組建搖滾樂隊

2021-02-22 燦星製作

那英愛嘮女生話題

《中國好聲音》海選時一曲《盛夏光年》,直接讓四位導師全轉身。最後選擇那英組的陳冰說起自己的這個決定完全不後悔。「那英老師特別逗,因為都是東北人嘛,所以我們也特別親。她平時就跟我們用微信聊天,有事沒事就愛跟我們嘮嗑。 」陳冰說,「那姐跟我們聊天,也幾乎從來不說教,不講大道理。她都跟我們嘮閒嗑,什麼化妝品啊,衣服啊之類的,都是這類的女生話題。 」「尤其到我們最後那英組決賽的時候,那英老師特別關心我們。她會用女生話題切入,然後一點點地跟你嘮明白。 」陳冰說。


「四大美女」關係好

那英組的選手們通常有一個外號,那就是「小二班」。陳冰介紹,其實「小二班」成員們之間的關係特別的好,尤其殺到最後四強的時候,我們四個女生關係更是好得跟閨蜜似的。

說起整個「好聲音」比賽,陳冰介紹,錄製過程特別考驗人,除了練歌之外,錄製一場節目通常要熬到凌晨,生物鐘幾乎都是亂的。「但是我們的比賽,都是一遍過。這個不存在讓你重新唱的情況,我們的比賽都是力求讓觀眾看到一遍成的效果。


想組建搖滾樂隊

被廣大網友盛讚為大美女,陳冰是不是也有壓力或者違背初衷?陳冰說,「其實我參加《中國好聲音》這個節目,就是為了來訓練自己,並且把歌唱好,可是大家的評論很多都在關注外表,這個有點違背了我的初衷。 」「在音樂上,我還希望組建自己的樂隊呢。因為我確實有一個搖滾的心,住著一個搖滾女王。」陳冰說。(遼瀋晚報記者 宋波鴻)

相關焦點

  • 搖滾吧!夢想————淺析《縫紉機樂隊》
    夢想,是一個非常具有煽動力的詞語。有夢想的人就有奮鬥的動力,有拼搏的幹勁 ,有堅持的信念去支撐艱難前行的路。影片《縫紉機樂隊》主要講述的是一群追求音樂夢想的搖滾人,整個影片主要圍繞著搖滾進行,這也是一種電影風格的新體現。在國產片中很少有以音樂作為主要選題的電影。
  • 怎麼組建一支校園樂隊
    搖滾樂隊怎麼組建一支校園樂隊呢。首先,要了解,搖滾樂隊的構成。搖滾樂隊由主唱、木吉他手、電吉他手、貝斯手、架 子鼓組成。有條件的話可以再配上加上鍵盤手。主唱每一所院校都會有校園十佳歌手比賽。這個賽場一定有一個會是你中意的樂隊主唱。籌備組建校園樂隊的發起人,一般都要注意這樣的比賽,留意名次前列的選手。不過有一些主唱一般都兼節奏吉他手。這樣就更好了。
  • 陳冰:為了實現夢想,我絕不會轉彎!
    1990年的春末夏初,一個哭聲極具爆發力的女孩呱呱墜地,她的名字叫陳冰。陳冰這個名字被廣泛熟知,是在2014年《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這個身著白色上衣、藍色短裙,長發飄飄、青春靚麗的女孩,看似高挑瘦弱,卻有著沙啞搖滾音和野獸般的高音。
  • 縫紉機樂隊,多少人的搖滾夢!
    其實現在的社會很少會有人再把夢想這個字眼掛在嘴上,更多的時候是把它放在內心的最深處,即使是看不到未來的時候,還是想要拼命地走下去,並不是因為有多麼偉大的夢想,哪怕是不想浪費時間浪費生命,也請你為了以後回首往事的時候可以驕傲的說一句:我也曾努力的想活得精彩。現在就讓小編和你一起走進這個有著許多人搖滾夢的電影吧!
  • 日本的和尚很「潮」,玩搖滾拍視頻,還自己組建樂隊
    不過今天要跟大家說的是,日本的和尚很「潮」,玩搖滾拍視頻,還自己組建樂隊。這位和尚,熱愛音樂,還在寺廟裡開過300多場音樂會。說到這位和尚,就不得不說說日本和尚這一職業了,日本的和尚可以娶妻生子,可以喝酒吃肉,和尚只是一種工作罷了。日本的和尚每日的工作和我國的和尚差不多,和尚們每日需要打坐誦經,輕易不能離開,這也造就了他們冷靜沉穩的性格,這樣的沉著冷靜的和尚又如何能夠玩搖滾唱歌呢?
  • 麥可樂隊:用搖滾銘記青春
    來源:《孝義新聞》欄目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特立獨行,不為世俗的眼光所左右,他們不隨波逐流,用積極的、勵志的態度和行動,面對、詮釋著心中屬於自己的音樂。主唱 承凱:肯定是中規中矩,朝九晚五。因為涉及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家裡的氛圍都很凝重。音樂總監 凱凱:離了這個圈子就不能幹了,幹別的沒意思,還是出於熱愛,離開這就沒有一個平衡點。這個地下室是麥可樂隊平時排練的地方,牆面四周用隔音泡沫包裹著,他們的音樂夢想就從這裡發聲。主唱 承凱:其實音樂是無害的,只是人們有時帶有色眼鏡去看搖滾。
  • 電影《縫紉機樂隊》裡那些搖滾老炮兒
    《縫紉機樂隊》是由大鵬(董成鵬)、喬杉主演的喜劇電影。影片講述了胡亮(喬杉 飾)的家鄉小鎮集安,幾個背景各異的小人物為了追尋共同的音樂夢想,組建了一支與眾不同的搖滾樂隊的故事。作為一部以搖滾為主題的電影,電影裡自然少不了眾多搖滾老炮兒的參演。
  • 竇靖童將組搖滾樂隊
    本報訊 「不知道該給樂隊起什麼名字,幫幫忙唄。」昨日中午,王菲大女竇靖童微博求助眾網友,稱將組建一支搖滾樂隊,正為樂隊名字犯愁。童童的求助得到菲迷強烈響應,不僅提供「浮雲社」、「瞳」、「童顏浮雲社」、「Jinger Band」等風格各異的名字,並通過微博向童童喊話,「很想看到你和你老爸組個樂隊啊,超COOL的!」
  • 4個失明男孩組建盲人樂隊
    4個失明男孩組建盲人樂隊西安市盲啞學校的4名盲人學生組成「重木頭樂隊4名盲人學生組成的「重木頭樂隊」,他們沒有名氣,也沒有被大眾關注,但是他們用自己的追夢行動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們隻身面對黑暗,卻跨步奔向光明,因為音樂的夢想敲響了他們黑暗世界的門。
  • 中國樂隊的夏天,搖滾的冬天
    、吳青峰、歐陽娜娜、張亞東加盟高曉松將任特邀嘉賓搖滾上綜藝對於搖滾樂隊這實在不是一件搖滾的事但對於粉絲或許是一件好事可以藉此更廣泛地抒發釋放澎湃荷爾蒙反光鏡樂隊反光鏡樂隊,又稱Reflector樂隊,中國著名老牌朋克樂隊。組建於1997年,曲風清新瀟灑,積極向上,從而被廣大的中國青少年們所接受。
  • 他是中國聲譽最高的流行搖滾樂隊初始成員,又組建目擊者後獨闖天涯
    完事後,又意猶未盡的帶哥仨到宿舍,就著啤酒越聊越投機,一拍即合一起搞樂隊玩兒音樂,鼓手說:「俺們剛從大草原出來,初來乍到北京闖天下,一切從零開始,樂隊就叫零點吧」。自此,迄今中國聲譽最高的流行搖滾樂隊「零點」誕生!
  • 陳冰:歌手是做自己,演員是做別人
    提起陳冰,最先讓大眾記起的應該是《中國好聲音》舞臺上那個長發飄飄長相清秀,可卻擁有著充滿搖滾穿透力嗓音的女孩。當年,她憑藉一首《盛夏光年》引爆全場,讓四位導師紛紛為她轉身,打破了大眾對氣質美女應該擁有甜美嗓音的認識。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錄:樂隊綜藝與死灰復燃的中國搖滾
    雖然萬裡馬王沒有自己的歌曲,也沒有堅持太長時間,但他們為中國搖滾的未來開闢出了一塊田,等著後人來播種。 1982年,王迪、丁武等人組建了蝜蝂樂隊,1983年艾迪找了幾個外國人組建了大陸樂隊。當時的他們,看似只是自娛自樂隨便玩兒玩兒,但沒有人知道,他們對中國搖滾的未來影響到底有多大。
  • 愛在---那段搖滾的青蔥歲月---搖滾樂隊老照片(淚奔!!)
    【QQ群】364090541【微信號】TSYYZZS再多牛逼的時光也比不上一起傻逼的歲月!!!那些曾經的音樂伴隨著輝煌和傷感,走過了我們的青春,走進了我們的生命。搖滾向左,年華向右。。。1991年至1992年初組建「紅色部隊」樂隊,1992年與竇唯組建「做夢」樂隊,1999年與竇唯、曉帆、謳歌共同組建「譯」樂隊,2002年底加入「二手玫瑰
  • 看新褲子樂隊在山頂玩兒搖滾
    嗎這一年裡,他們將《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你要跳舞嗎》唱遍中國大街小巷,引領新一代搖滾熱潮。在另一頭的大山裡,有一群孩子也在悄悄準備著「搖滾盛宴」,他們在這裡將攜手新褲子樂隊完成一場對搖滾的致敬,對自我的獻禮。這是一場前浪和後浪的碰撞,更是夢想的承襲。
  • 痛仰樂隊探訪六盤水山區小學,兩代「搖滾人」用音樂點亮夢想
    痛仰樂隊主唱高虎與孩子聊天海嘎小學地處偏遠,位於韭菜坪山的半山腰,海拔超過2400米,被稱為"貴州最高學府"。雖然是教育資源缺乏的山區小學,卻被媒體譽為有"最豪華的音樂課"。校園不大,孩子們使用的是社會各界捐贈的各種樂器,牆壁上也被刷上了"Music"和"Rock"的塗鴉,是名副其實的搖滾小學。
  • 搖滾+嘻哈 大鵬、喬杉、小青龍獻唱電影《縫紉機樂隊》
    搖滾嘻哈大碰撞勵志歌詞激勵無數追夢人  《縫紉機樂隊》是大鵬導演的第二部電影作品,講述了在大鵬的家鄉小鎮集安,幾個背景各異的小人物為了追尋共同的音樂夢想,組建了一隻不同尋常的搖滾樂隊。幾個人在追夢之路上攜手前行,在遭遇了重重波折的同時,也發生了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這是一部滿載著夢想和音樂初心的喜劇電影。
  • 縫紉機樂隊,成就了自己心中的搖滾樂夢想
    大鵬主演的電影《縫紉機樂隊》成就了大鵬的夢想,這也是他繼《縫紉機樂隊》、《煎餅俠》之後的第二部自導自演的電影作品。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大的變化就是大鵬很擔心觀眾的專注度,很明顯他在不停地抖包袱,所以《煎餅俠》有很多碎片化的東西,但是這個縫紉機樂隊我個人覺得非常完整。
  • 中國搖滾樂隊的鼻祖——萬裡馬王
    1979年冬天,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萬星、李世超、馬曉藝和王昕波(老哥)這四個年輕人走到了一起,組建了一支名為「萬裡馬王」的樂隊。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公認的第一支中國本土搖滾樂隊。這個名字現在看來,也是很有個性和創新,具備搖滾樂隊的特色。
  • 縫紉機樂隊,到底和搖滾有什麼關係?!
    滾君對電影《縫紉機樂隊》期待已久。之前,官方發布一組「致敬經典」的海報,模仿國外經典搖滾樂唱片的封面,讓所有搖滾樂迷都會心一笑。這是一部消費搖滾情懷、內容空洞浮誇的作品。電影大致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為了保衛小城集安的大吉他雕塑,延續搖滾精神,年輕人胡亮高價請來經紀人,組建縫紉機樂隊,克服金錢誘惑、家人阻攔等種種困難,終於成功舉辦演出,讓小鎮重拾搖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