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之水莽草

2021-02-19 莊生

我的繪畫


水莽草


水莽是毒草,枝幹細條狀如蔓草,紫色的花,像扁豆。人誤吃這種毒草,就會立即死去,變成「水莽鬼」。民間傳說,這種鬼不能輪迴,一定得再有被毒死的代替,才能去投胎。所以在楚中桃花江一帶,水莽鬼很多。

楚人同年同歲的人,會互相拜訪,你年齡大小來稱兄道弟,兒女還有侄子輩都會叫伯,這個是楚人的風俗。有個姓祝的書生,一次去拜訪他的一個同年。途中口渴,很想喝水。忽然看見路旁有個涼棚,一個老婆婆在裡面施捨茶,祝生就過去討水喝。老婆婆將他迎入棚內,端上茶來,十分殷勤。祝生一聞,有股怪味,不像是茶水,便放下不喝,起身要走。老婆婆忙攔住他,回頭向棚裡喊道:「三娘,端杯好茶來!」一會兒,便有個少女捧著杯茶從棚後出來,大約十四五歲年紀,長得很好看,手腕上戴著好看的指環和手鐲。接過茶水一聞,只覺芳香無比,一飲而盡,還想再喝一杯。祝生偷看老婆婆出去了,就調戲少女,抓住少女的手,脫下她的指環一枚。少女害羞微笑,祝生感覺到很困惑。就問少女夜裡住在哪裡。少女說,你晚上來,我還在這裡。祝生求少女再給他一撮茶葉,藏了指環就走了。

祝生趕到同年家,感覺不舒服,懷疑是喝了那杯茶水的緣故,便將經過告訴了同年。那同年驚駭地說:「壞了!那是水莽鬼,我父親就是被害死的。沒有藥可救,這可怎麼辦呢?」祝生很害怕,拿出茶葉檢查,真的是水莽草。又拿出指環,講了少女的情況。同年猜測,這個少女是寇三娘。誤吃了水莽草,化為鬼作怪。有人說,碰到水莽鬼的人,如知道鬼的姓名,只要求到她生前穿過的褲子,煎水服用,就可以痊癒。祝生的同年急忙趕到寇家,講明了實情,長跪在地,苦苦哀求幫忙。寇家卻因為有人做女兒的替身,就堅決不給。同年帶著怨恨回去告訴了祝生。祝生咬牙切齒地說:「我死後,絕不讓他家女兒投生!」同年將他背回家,快到家門就死了。祝生的母親號啕大哭,只得把他埋葬了。祝生死後,留下一子,剛剛周歲。妻子不能守節,過了半年就改嫁走了。母親一人撫養著小孫子,整天以淚洗面。

一天,祝生母親正抱著孫子在屋裡啼哭,祝生悄悄進來了。祝母害怕,抹著眼淚問他情況。祝生回答說:「兒在地下聽到母親哭泣,心裡很感悲傷,所以來早晚伺候您。兒雖然死了,但已成家,媳婦也馬上同來替母親操勞,母親不要難過了!」母親驚疑地問:「兒媳婦是誰?」祝生回答說:「寇家坐視兒死不救,兒非常恨他們!死後,一心要去找寇三娘,但不知她住在什麼地方。最近遇到我的一個大伯,承蒙他告訴我寇三娘的去向。兒子過去看,寇三娘已經投胎侍郎家;兒子把寇三娘抓來,現在已經成為我的媳婦。我們倆個相處愉快,也不是過得很苦。過了會兒,一個女子從門外進來,打扮得非常漂亮,見了祝母,跪到地上拜見。祝生告訴母親:「她就是寇三娘。」雖然兒媳不是活人,但祝母稍微得到安慰。祝生便吩咐三娘幹活,三娘對家務事很不習慣,但性情柔順,讓人愛憐。二人就這樣住下,不走了。

三娘請婆母告訴自己娘家一聲,祝生不同意。但母親順從了三娘的心願,最終還是告訴了寇家。寇家人聽了大驚,急忙備車趕來,看那女子果然是女兒三娘,不禁失聲痛哭。三娘忙勸住了。寇老太太見祝生家非常貧困,心裡很是憂傷。三娘安慰她說:「女兒已成了鬼,還嫌什麼貧窮呢?祝郎母子對我很好,我就在這裡住下了。」寇老太太問,賣茶的老婦人是誰。三娘說,那個人姓倪,她知道自己不能迷惑人,就求我幫她。現在已經投胎在郡城賣酒的人家。三娘說完,回過頭跟祝生說,既然已成了我家的女婿,卻不拜見我父母,你讓我怎麼想」

 一天,村裡有人中了水莽草的毒,死後活了過來。大家都在說這樣的事情。祝生說:「是我救活的,他被水莽鬼李九所害,我替他將李九趕走了,才救了他。」母親說:「你怎麼不找個人替自己呢?」祝生說:「兒最恨這些找替死的,我想將他們全部趕走,我自己是不會害人的!兒子侍奉母親很快樂,不想再投生。」從此後,凡中了水莽毒的人,都備下豐盛的宴席,到祝家祈禱,無不靈驗。

 又過了十幾年,祝母死了。祝生夫婦非常悲傷,讓兒子按照風俗埋葬了母親。祝生母親走後兩年,祝生夫婦給兒子娶了媳婦。兒子的媳婦,就是侍郎的孫女。以前,侍郎的妾生了一個女兒,過幾個月就夭折了。後來聽說祝生家裡的事情,就來祝生家,要求訂親。到了現在,兩家往來密切。一天,祝生對兒子說:「上帝因為我有功於人世,任命我做』四瀆牧龍君』,今天就要走了。」一會兒,便見院子裡有四匹神馬,駕著一輛黃帷車,馬的四肢上布滿了麟甲。祝生夫妻盛裝而出,一同上了車。祝生的兒子兒媳哭著送別,轉眼就父母就消失了。同一天,寇家人見到三娘,三娘跟我祝生說的話一樣。寇母挽留,三娘說,祝郎已經先走了。寇家人走到門口,就不見三娘了。

祝生的兒子祝鶚,字離塵。請求寇家同意後,將三娘的骸骨與祝生合葬在一起。

上一期:

聊齋志異之張老相公


相關焦點

  • 《水莽草》:不肯入輪迴的,究竟是本善人性還是不古人心?
    87版《聊齋》是我國首部大型古裝連續劇,它引用了《聊齋志異》中的50個故事,最終成片卻刪除了其中兩個,一個是《鳳陽人士》,另一個就是
  • 《聊齋志異》:藉助幽冥幻界和鬼怪人物,鞭笞社會陰霾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中國古典文學精品,魯迅先生稱之為 「用傳奇法,而以志怪」。魯迅所說的 「傳奇法」,是指作品借幽冥鬼怪狐妖之說諷喻世情,名為寫冥界事和人,實則筆筆寫現實中習見者,此之為 「影射」。
  • 聊齋志異——水莽草
    雖非生人,母視之,情懷差慰27。生便遣三娘操作。三娘雅不習慣28,然承順殊憐人。由此居故室,遂留不去。女請母告諸家。生意勿告;而母承女意,卒告之29。寇家翁媼,聞而大駭,命車疾至。視之,果三娘。相向哭失聲,女勸止之。媼視生家良貧30,意甚憂悼。女曰:「人已鬼,又何厭貧?祝郎母子,情義拳拳31,兒固已安之矣。」因問:「茶媼誰也?」曰:「彼倪姓,自慚不能惑行人,故求兒助之耳。
  • 聊齋志異之小謝——唐寧
    當初的《聊齋志異》系列真的聚集了好多美人,風情靈動的女子、古靈精怪的女子、妖豔動人的女子在小編心目中,既溫柔又可愛的女子就是唐寧姐姐飾演的小謝啦當初真的好喜歡小謝哦,她溫柔知禮,又不缺乏可愛的師妃暄也是驚豔了小編的童年那個時候年少,關注的點竟然是在師妃暄的名字上,就覺得怎麼會有人叫這麼好聽的名字呢嘿嘿嘿戴著面紗也難掩唐寧姐姐的盛世美顏,她在小編心目中也是小仙女般的存在了電視劇中的小謝最後投胎重生成人啦,和陶望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霍思燕姐姐也在《聊齋志異
  • 石隱園:《聊齋志異》誕生地
    蒲松齡書館工作人員介紹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的故事(資料片)。畢氏一族興衰變遷、《聊齋志異》創作成書都與一座名園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座園子就是石隱園。明朝尚書畢自嚴隱居於此  石隱園是魯中地區古代園林建築的傑出代表,其主人原為明朝崇禎元年戶部尚書畢自嚴。西鋪畢氏家族,世稱「淄西畢氏」,原籍為冀州棗強,第二世畢敬賢因樂其風水,再遷崔家莊為業。
  • 《聊齋志異》與中國狐鬼文化
    自古以來,狐鬼觀念深入人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狐鬼文化是一種堅定信念,也是一種無形的束縛,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展示了神仙狐鬼精魅的千姿百態,跨人、妖、鬼、狐四界,揭露社會黑暗,批判科舉弊端,歌頌人鬼相戀,追求美好理想。本文將深刻分析狐鬼的性格特徵,並以各類文學作品為例,詮釋狐鬼文化之所以崛地而起並且經久不衰的原因。
  • 數據集示例【聊齋志異】
    相比較這些同題材古代文學作品而言,《聊齋志異》飽含人情世故和樸素的善惡觀念,更貼近百姓生活、煙火氣息更濃鬱!作者蒲松齡更是藉助鬼神妖狐的虛擬故事來映射現實的不滿及抒發個人情懷,又因為《聊齋志異》屬於短篇小說集,題材更廣泛、情節更豐富,因此更適合藝術再加工。
  • 《聊齋志異》與道教思想
    《聊齋志異》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烙印。用道教思想解讀《聊齋志異》,或許可以更好地揭示這部傳世經典獨特的思想內涵。 蒲松齡自幼就喜讀《莊子》《列子》,深愛莊列之文的恢詭譎怪文風,對莊列之文有極高的評價,道家思想更是對蒲松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松,落落秋螢之火,魑魅爭光;逐逐野馬之塵,魍魎見笑。」致使他在有意無意之間將這些深刻的哲理借為其小說的創作題材。
  • 【聊齋】孫啟新:聊齋志異刪去唐夢賚納婿的篇章
    淄川翰林編修唐夢賚以事至青,試之果驗,遂以其女字之,淄川蒲松齡以登《聊齋志異》。逾數年,知識不異常人。今國學生懷曾,其子也。"文中的「華齡」,《青城縣誌·選舉志》記載,其為歲貢。按乾隆《青城縣誌·祥異志》記載,唐夢賚將女兒許配神童範祖禹,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間專門記述此事,但現有《聊齋志異》篇目中卻沒有此文。對此深感意外。
  • 《聊齋志異》與西方奇幻文學
    然而,採納的「人種志」視角竟未提及《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的名字,概因不將之視為一代文豪所致,更沒有凸顯《聊齋志異》在中國文學經典中的重要地位。法國知名作家阿納託爾·法朗士對遙遠的東方「中華帝國」知之寥寥,但在讀了陳季同的《中國故事》後,卻也以「中國故事」為題,在「時報」上撰文,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定性為「民間故事」。
  •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是達摩祖師轉世?!
    2017年9月2日至13日,我把25集電視劇《聊齋先生》慢慢看完,這之前有通讀《聊齋志異》的基礎,第一次通讀時間是2013年11月24日到2014年4月18日。這首次的通讀,與我1989年6月18日在廈門新華書店購買《聊齋志異》這本書,竟然相隔25年。我的深切體會是,學佛修行到需要「打開窗戶」看「六道」的時候,通讀《聊齋志異》有助於更深地理解佛法奧妙。
  • 《聊齋志異》——「起死回生」現象分析
    引言:《聊齋志異》中經常出現人或鬼或狐或精等的起死回生現象,其中不同故事中的死亡與復活都有著各自的獨特之處,起死回生的奇妙在蒲松齡的筆下顯得不再如往常我們所讀過的故事那樣平淡。02《聊齋》中的「起死回生」世界在《聊齋志異》當中的起死回生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異史》,因為書中很多篇幅描寫了書生與鬼和狐狸精的故事而得名。《聊齋志異》因為傳世版本太多,篇幅多少不一,一般認為是491篇到496篇左右(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 好書推薦——蒲松齡與《聊齋志異》
    好久沒寫書評了,今天給大家講講耳熟能詳的《聊齋》故事。記得最開始知道這本書,還是在語文書上《聊齋志異》中的選段《狼三則》,大致講的是一位屠夫夜晚挑著擔子回家,途中被兩隻狼跟隨,屠夫躲到稻草中,一隻狼站在前面假裝睡覺,想讓屠夫放鬆警惕,另一隻狼從後面悄悄靠近,最終被屠夫識破,手起刀落,成功反殺兩匹狼的精彩故事。書頁的下面小字部分會對這些古文中一些字詞進行解釋,《聊齋志異》的解釋,一直印象深刻。
  • 我與聊齋志異結緣是從席方平開始的
    走進聊齋正堂,就看見牆上掛著由著名聊齋志異研究學者路大荒題寫的聊齋兩個大字的牌匾,下方是蒲松齡畫像,這幅畫像出自清代著名畫家朱湘鱗之手。我駐足凝神端詳著畫像,心中有些激動,只見蒲翁身穿官服,手捻鬍鬚,端坐在椅子上,眼睛中透出和藹的目光,仿佛在注視著我這個遠方來的遊子,我發現我印象中的姥爺的臉龐和蒲翁的居然非常像似。
  •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不得意的人生有了得意之作
    在中國文學史上,以志怪傳奇為特徵的文言小說中,最富有創造性、文學成就最高的就是清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總共近五百篇,其中絕大部分篇章敘寫的都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域,有的是異類化作人形進入人間,也有一些人、物互變的內容,具有超現實的虛幻性和奇異性。
  • 淄博聊齋俚曲:蒲松齡繼《聊齋志異》之外的另一大創作
    聊齋文化,是一張舉世皆知的名片,是山東淄博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日前,「六藝秀淄博」系列活動之「寫淄博」媒體採風活動拉開序幕,媒體採風團一行來到淄博淄川夢幻聊齋城、蒲松齡紀念館品讀聊齋文化,穿越時光的輪迴與一代文豪蒲松齡相遇。
  • 好看的古裝神怪電視劇推薦:《新聊齋志異》
    《新聊齋志異》劇照《新聊齋志異》由六個小單元構成,全部改編自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作為新式系列劇的典範之作,你仔細看這部劇的劇照你就會發現,這部劇簡直是眾星雲集。讓我們來看看這六個單元分別是誰主演的,大概講了些什麼:1.聊齋志異之陸判主演:黃曉明、胡可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聊齋志異》
    「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蒲松齡《聊齋志異》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成書於清朝初年。它的出現造成了志怪傳奇類小說的再度繁榮。在《聊齋志異》出現之前,也曾有不少志怪傳奇類的小說,但《聊齋志異》卻超越了它們,成為了這一類小說最傑出的文學名著,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它將宗教迷信意識轉化為文學的審美方式。
  • 《聊齋志異》中的「夜半女子」為何都是美人?
    《聊齋志異》 敘述的大多是燈前月下的「夜間」故事,給人以煙雲般模糊感。因而,作者筆下的女性多是美的,便不足為怪了   ■《聊齋志異》善於通過寫男性之「狂氣」,影寫女性「嬌韻」之美。按照古代禮法,男子狂放地看女性是「犯規」的,但《聊齋志異》中的男子並不管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