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崔志堅
9月8日,三次逆行武漢送菜160多噸的河南省沈丘縣田營村黨支部書記王國輝,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同日上午,河南省周口市「文明我參與志願者在行動」萬人籤名活動舉行。全市廣大志願者表示,要凝心聚力,全力創建文明城市,努力建設美好家園,掀起全民發動、全民參與、全民共建的熱潮。
多年前,河南人經常被「地域黑」。為了轉變形象,提升群眾文明素養,周口下大力氣打造精神文明建設品牌項目,開展了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無私奉獻的志願服務精神、內容豐富的公益劇場等活動,這樣的活動猶如和風細雨,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市民的思想素質、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小時候靠吃「百家飯」長大的太康縣高朗鄉前廟村的孫明理,念念不忘大家對自己的幫助,在去年春節前夕將10多位特困老人請到家中,為他們辦「家宴」。
2019年2月21日,一輛麵包車途經淮陽區一座橋時,撞斷路邊的木樁,衝入湖中。危急時刻,路過此處的海軍陸戰隊山東某部西華籍士官杜夢虎二話不說,縱身一躍跳進湖裡,把麵包車司機救上岸……
近年來,一個個「周口好人」用自己的善行義舉感動著中華大地,詮釋了責任與擔當。周口市先後湧現出全國道德模範7人,河南省道德模範及提名獎6人,市級道德模範及提名獎145人;中國好人79人,河南好人榜46人,周口好人240人,周口英模群體不斷壯大。
在「周口好人」層出不窮的同時,常態化志願服務也在時刻傳遞社會溫暖。每個星期六的早晨,當天空剛放出一絲光亮,位於周口市中心城區沙潁河南岸的河堤上就忙碌起來:一群穿著紅馬甲、戴著小紅帽的志願者帶著工具在這裡清理堤坡垃圾,他們中既有普通市民,也有機關幹部,還有個體工商戶。他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在給市民創造一個良好環境的同時,也在為城市文明的進步默默貢獻著力量。
這只是周口市持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周口市在民政部門依法登記各類志願者協會23個,註冊志願服務隊3704支,實名認證志願者818521名,發布志願服務項目7506個。全市五星級志願者5000多人。
「用文明凝神,用文明塑魂,用文明聚力。」河南省周口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少青說,下一步,周口將持續堅持以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紮實開展各類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大力開展先進典型選樹宣傳教育,穩步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建設,持續弘揚新風正氣,努力使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讓群眾素質和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0日 01版)
[ 責編:李伯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