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世界的建築歷史上,人類在不斷追求著極限,追求著新的高度,為此無數的建築師和富人投入了無數的心血和財力,為的就是不斷刷新這個地球上建築的高度,2010年經過多年建造的杜拜哈利法塔正式建成,一舉成為了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但在此之前有一位中國的商人正準備打造一幢中國第一高樓,但結果卻不盡人意。
從商之路
1963年出生於廣東韶關的潘蘇通自幼也是過著極為坎坷的生活,潘蘇通自幼便一直被他的奶奶照顧,直到其13歲那年,奶奶也去世了,孤身一人的他被其遠在美國的祖母接了過去,但他天生便不喜歡老老實實讀書,終日無事可做,再加上不懂外國的語言,於是便只能選擇了回國。回國之後的他在家人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個給別人開車當司機的工作。
顯然這樣毫無挑戰性且毫無事業前途的工作是沒法讓潘蘇通滿足的,機會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的,潘蘇通開車服務的是一位官員,因此他決定靠著這樣的一層關係去結識一些權貴之人,在其不斷的打聽和努力下,潘蘇通認識到了一位來自日本松下集團的高層經理,並且取得了良好的交流。
一開始潘蘇通為了積攢創業資金,便靠著給松下電器當代理工廠,這不僅讓他接觸到了不少的商業經驗也積攢到了不少的資本,1984年的時候,潘蘇通拿下了與松下集團的合作合同,讓其負責在中國大陸銷售松下的電器,潘蘇通一邊做著銷售日本的松下電器,一邊又單獨秘密的開了一家工廠,其主要業務便是模仿松下的電器,然後貼上自己的商標進行售賣,不得不說,這樣的行為的確是非常具有商業頭腦的,潘蘇通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九年之後,在經過多年的打拼後,潘蘇通靠著模仿起家的正式建立了自己的「松日集團」,主要業務當然是售賣電器,並且在2002年的時候收購了一家上市的科技公司,進一步拓展了自己的電子產品業務。
又在2008年的時候看到了房地產行業的美好前景,便開始進軍房地產行業,於是便開始投資以及收購了不少的房地產公司,在房地產領域大獲成功,且隨後又開始不斷發展例如金融行業等各種不同的業務,均有所收穫,其身價也在不斷增長,還曾入選過《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潘蘇通也從當年的那個司機成長了如今的商業大佬。
第一高樓成為了爛尾工程
在房地產業務的打拼中有所成就後,為了彰顯自己的成就與決心,在2008年的時候潘蘇通決定投資700億在天津建造一幢600米左右的摩天大樓,命名為「117大廈」,這棟高樓如果順利完工後將成為中國的第一高樓,世界上僅次於哈利法塔的第二高樓,這個工程的消息很快引起了極為廣泛的關注,身為高樓主人的潘蘇通也因此獲得了身價的快速提升。
高樓的建造是十分的困難的光是其地下基礎的部分就用了四年的時間,在2012年的時候才開始正式建設大廈的主體部分,這棟大廈的設計師是當時特地請國際著名的設計師李華武來做主要設計工作的。
在李華武的設計中,這座即將成為中國第一高樓的大廈必須極為符合中國的特色,體現中華民族的風格,為此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和準備工作,並最終有了方案,大廈主體有117層,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整體呈長方形,由下到上逐漸收攏,到頂端呈鑽石形,從天空俯瞰,呈圓形,總體象徵著中國古代的「天圓地方」思想,極富設計藝術感與文化內涵。
到了2015年時,大廈的建設進度到了596.5米,可以說是已經接近工程結束,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復旦兮,就在這即將完工的大廈工程時,潘蘇通的房地產集團的股票市場價格卻突然出現狂跌的現象,導致損失了數千億港元,資金的有效供應在這一場重大的股票災難中變得異常的艱難,此時已經無法繼續維持已經封頂的「117大廈」的後期投資與建設工作。
如此一來,資金嚴重緊張的潘蘇通也只好放棄了這座中國第一高樓,爛尾樓的現象和接手在中國是很常見的,但卻並沒有人願意去接手這座最大的爛尾工程,自開始動工建設到如今已經12年過去了,第一高樓到最後成為了中國第一大爛尾樓,這樣的結局實在令人嘆惋。
結論
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會是輕而易舉的,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磨難,因此成功才如此的珍貴,引得無數人將自己的一輩子都花在了追尋成功的路上,有的人在經過數次失敗後選擇了放棄,有的人因為自身的不足選擇了潦草收場,但有的人敢於在艱難中尋找機會,並且善於抓住機會且願意為之努力奮鬥,因此他們成功了。
在潘蘇通的一生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也有著極為不易的幼年時光,以及工作經歷,給別人當司機的這份工作如果放在其他人的身上,在我看來,或許就會一輩子老老實實的選擇當一個司機,直到退休回家養老了,可能老闆會看在你如此努力的份上給你漲點工資,但潘蘇通發現了這其中暗藏的機會,並且抓住了它,並且願意為之奮鬥,這或許就是潘蘇通為什麼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117大廈」的爛尾,我認為的確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這樣一座極富中華文化內涵的建築不應該成為一座毫無活力的磚瓦,理應去實現它的魅力與價值。
對於潘蘇通而言,我想應該也是一件很受打擊的事,但凡事都有著其風險,他的成功事跡人仍然擺在那裡,其商業頭腦和行動力仍然是值得被稱頌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