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輝煌到負債2.5億,從「中國第一高樓」到爛尾,「巨人」隕落

2020-12-23 騰訊網

從白手起家的創業青年到當選「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史玉柱只用了三年。從人人膜拜的英雄偶像,到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史玉柱也只用了三年。

在中國,很難有一個企業家經歷了這麼慘痛的失敗以後,還能東山再起,但是史玉柱做到了。而經過了巨人集團那過山車一樣的六年,他也一改以前的恃才傲物和鋒芒畢露,變得低調內斂了起來,而在經營風格上也成熟了很多。這或許,是那段慘痛的失敗所能給予他的最寶貴財富。

一、中國「巨人」的崛起

1992年,曾有一家知名媒體在北上廣等等大城市,對幾萬名年輕人做了一次問卷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寫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問卷一統計,第一名,比爾·蓋茨。第二名,史玉柱。

1982年,史玉柱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浙江大學數學系,然後又考到深圳大學讀研究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家鄉安徽省統計局當一個公務員。野心勃勃的史玉柱呆了幾個月後,毅然辭職——回家寫程序。

史玉柱發現,當時的電腦,因為設計、生產都在國外,漢化工作做得很不到位,運行起漢字系統很不方便。當時,單位買臺電腦,得花一萬多,完了後,還得再買一臺2萬塊錢的打字機,不然就沒法用。史玉柱就想,為什麼不編一套軟體,直接用電腦打字呢。就這樣,懷揣著這個創業的idea,9個月以後,漢卡M-6401誕生了。

史玉柱

1990年夏天,帶著這套軟體,還有東拼西湊借來的4000塊錢,史玉柱回到了深圳,準備開始白手創業。史玉柱在《計算機世界》雜誌打廣告。短短兩個月,史玉柱就淨賺了10多萬。史玉柱很快就把這筆錢一股腦兒地投到廣告裡,短短幾個月後,他就從一個懷揣10萬元的碼農,變成了一個低調的百萬富翁。

賺到了第一桶金以後,史玉柱再接再厲,搗鼓出了漢卡M-6402,一套文字處理軟體。新產品開發出來了,史玉柱帶著新軟體,從深圳搬到珠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名字很響亮,很霸氣,就叫「巨人」。

為了儘快地組織起巨人的銷售網絡,史玉柱大手一揮地宣布,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只要訂購了10塊巨人漢卡,就可以免費來珠海參加巨人的銷售大會。他的部下們都勸他,說這門檻定得太低了,要知道辦一場大會花銷可不小啊。可他卻鐵了心,寧可自掏幾十萬,也要賠本賺吆喝。

史玉柱的豪賭又一次取得了成功。1991年,200多位經銷商熱熱鬧鬧地聚在珠海;第二年,巨人漢卡的銷量一躍成為全國同類產品的榜首,而且還在以幾何級數增長。接下來,巨人集團又接連開發出了傳真卡、財務軟體、防病毒卡、中文手寫電腦、中文筆記本電腦等等一系列產品。

二、 爛尾的「中國第一高樓」

1992年,剛剛創立1年的巨人集團可以說是風光無限。春風得意的史玉柱決定建造巨人大廈,作為集團總部的辦公樓。

對於巨人集團來說,要實現辦公的功能,15層足矣。可在內部研討的時候,有人提出不如建18層,吉利;又有人反駁說,18層聽起來和地獄似的,不如建19層。一來二去,研討到最後,定在了38層。

在當時,要蓋一座 38層的大廈,大概需要2億元的資金,工期在2年左右。這對巨人集團來說不是一筆小錢,可也在承受範圍之內。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大廈的高度設計卻是一變再變。

先是1992年下半年,一個領導來視察,到巨人大廈的工地轉了一圈以後,說:這個樓的位置很好啊,光自己用可惜了,為什麼不索性蓋得高一點,做地產開發呢?就這一句話,讓史玉柱改了主意,把38層改成了54層。

接著又有消息說,廣州要蓋全國最高的樓,定在63層。有人就攛掇了:咱巨人不蒸饅頭爭口氣,得把他們比下去,為珠海爭光啊!史玉柱一想,確實,自從巨人集團成立以來,珠海市政府一直都大力扶持。別的不說,就說這次蓋巨人大廈,土地的轉讓價也是一路從每平方米1600元一路降到了350元。飲水要思源,知恩要圖報啊。就這樣,巨人大廈又從54層變成了64層。

可這還沒完。傳來消息說第二年江澤民主席要蒞臨視察,史玉柱一拍腦袋,又往上加了6層。最後,巨人大廈定在了70層。

大廈變成70層,層數翻了1倍,可工期卻增加了2倍,成了6年,而需要的資金量更是增加了5倍,到了足足12億元。

這麼大一筆錢,從哪裡來?史玉柱有自己的一套「零負債理論」。他覺得貸了款、欠了債,你就成了銀行的孫子,處處得求著人家,不行。於是智囊團們想出了一招:賣樓花。什麼意思呢?就是在蓋樓之前,先往外預售一部分,拿一筆定金。這樣,一邊蓋房子,一邊賣房子,資金壓力不就小了嗎?

1993年,整個中國的經濟已經過熱發展,只要是個房子都能賣出去。像珠海西區別墅,光樓花就賣出了十多億。等到1994年巨人大廈開始賣樓花的時候,國家已經開始宏觀調控,可就算是這樣,史玉柱還是一下子圈進了一個多億。

可誰也沒有想到,樓花才剛剛發完,巨人集團的命運就迎來了劇變。而這座曾經被寄予厚望,想要衝擊「中國第一高樓」的巨人大廈,直到今天都還爛尾在矮矮的兩層。

三、巨人集團二次創業

1993年,西方國家向中國出口計算機的禁令失效了,以北京中關村為代表的中國電腦市場一片風聲鶴唳。

確實,當時中國的計算機行業才剛剛起步,可像康柏、惠普、IBM等等一批國外的競爭對手卻已經發展了很多年,要論技術論財力,那都是天壤之別。他們進軍中國市場,那就像狼群進了羊圈,本土企業毫無招架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而像巨人,雖然銷售額做到了好幾個億,可是畢竟才成立沒幾年,主打的產品還是漢卡和桌面印刷系統,市場不夠廣,品牌不夠硬,技術也不夠牛。唯一能說的,就是「國產」兩個字。

史玉柱的目標就是讓巨人做中國的IBM,扛起發展民族工業新經濟的大旗。可是人家真正的IBM來了,巨人又打不過,怎麼辦?那就轉移陣地。

1994年8月份,史玉柱在全體員工大會上提出,巨人集團要進行「二次創業」。也就是說,擴張新產業,走多元化經營的路子。什麼新產業呢?史玉柱瞄準了當時如日中天的保健品。選中保健品,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市場大。再一個是利潤高。1994年,全國保健品市場的銷售總收入達到300億元,還沒有國際品牌的競爭。

史玉柱當時宣布,進軍保健品和藥品行業,要花5億元,在1年內推出上百個新產品。

用新業務的擴張來重新激發公司的創業激情,利用現有的品牌優勢來快速獲得大量利潤,緩解電腦行業遇到的發展阻礙,這個思路是沒問題的。可是在執行上,史玉柱卻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新業務和老業務之間,沒有做好資產和管理上的剝離,結果只要一個出了問題,整個公司都得遭殃。

四、債務危機全面爆發

確定了要進軍保健品以後,巨人集團很快就推出了第一款兒童保健品「腦黃金」。廣告語氣壯山河:「讓一億人先聰明起來」。其實就是化用了鄧總設計師的那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深入人心的廣告語,加上巨人的品牌效應加持,很快,腦黃金的銷售額就達到了幾個億。

有了腦黃金的成功試水,史玉柱的豪賭天性又一次暴露無遺。他親自掛帥,策劃了「三大戰役」活動。整個集團仿效軍隊的建制,搞了什麼總指揮部、八大方面軍,各級總經理的頭銜也改成了「方面軍司令員」「軍長」或者「師長」。

架勢拉開,人馬聚齊。1995年5月,史玉柱一聲令下,巨人集團一口氣推出了10多款軟體,10種藥品和12種保健品。與此同時,巨人集團砸了1個億,讓全國上百家主要報紙上面,都整版地登著巨人集團的廣告和新聞;並往各地市場派了幾千名營銷人員,讓巨人的產品在最短的時間裡出現在全國50萬家商場的櫃檯上。

那這樣一番「閃電戰」下來,各地分公司也紛紛管總部要貨,短短15天,訂貨量就突破了15億元。可這訂貨量,不等於市場銷售量。過了兩個月,史玉柱這才發現,回款速度太慢了,產品好像賣不動,於是不得不「暫停整頓」。

可這時整頓也晚了。在「三大戰役」之前,巨人的財務狀況其實還算不錯;可「三大戰役」一搞,貼了1個億的啟動費不說,還得給兩三千號員工發工資,流動資金就不太夠用了。

更捉急的是,儘管這邊市場在停滯,利潤在下滑,可那邊巨人大廈還得繼續施工,不斷砸錢。當時巨人在大陸的樓花買賣協議裡頭規定,大廈到1996年底要完成一期工程,也就是底下的20層;否則巨人不但要退還定金,還得再給予經濟補償。

於是,為了避免樓花違約,史玉柱不得不從保健品這邊抽調資金,去填巨人大廈的窟窿。可保健品這邊的資金本來就有困難,結果是拆了東牆補西牆,到最後兩頭都沒落到好。

1996年9月,大廈終於完成了地下部分的工程,可就在這時,巨人集團的財務危機也全面爆發了。

五、公關不力巨人終破產

隨著三年之約越來越近,大廈工程停滯,投資人來鬧,史玉柱沒有做好危機公關,被媒體大肆報導負面消息。更糟糕的是,巨人之前在廣告營銷的時候,詆毀競爭對手娃哈哈的產品含有激素,會引發各種現代兒童病,結果被娃哈哈告上法庭,不僅賠了200萬,還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道歉。從此,巨人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更是萬劫不復。

有些部下就勸史玉柱站出來澄清謠言,讓大家恢復信心。可史玉柱卻不願意,他說,不用去找記者,我們的名聲已經壞到不能再壞了,找記者還能有什麼用呢?就這樣,史玉柱輕易地放棄了最後一次和社會溝通,獲取同情和救援的機會。

但實際上,巨人那個時候的狀況遠遠沒有媒體說的那麼糟糕。雖然巨人大廈確實缺錢,可是最慢最花錢的地下工程已經完成了,只要再來1000萬就能重新開工。按照當時的蓋樓速度,5天蓋一層,就算沒法如約交付,可只要樓一天天地高起來,投資人心裡也會踏實不少,矛盾也就不會那麼激烈。

那這1000萬算多嗎?對於資產規模已經有5億的巨人來說,並不多。想當年,巨人最輝煌的時候,光青島一個分公司,一個月就能交上來1000萬。而現在雖然已經沒有現金可用了,可帳上還趴著3個億的帳款沒收上來呢。據史玉柱估計,其中能收回來的至少有1.2億。

可壞就壞在,光你內部清楚怎麼回事兒,沒用,現在全國人民都相信你要倒閉了。結果巨人的產品沒人買了,骨幹員工一批接一批地走了,經銷商的帳也賴著不還了,甚至在各地分公司,經理、員工侵吞公產的比比皆是。

史玉柱想問銀行貸款,銀行卻袖手旁觀;求助地方政府,可政府既不能命令銀行放貸,也不能讓媒體閉嘴,更不能讓樓花投資人放棄賠償,商量來商量去,最後也沒能拿出個建設性的方案。

看來自己是保不住巨人集團了,史玉柱又提出了一個重組計劃,轉讓巨人大廈80%的股權,再歸攏歸攏幾個比較成功的保健品,重新啟動市場。可是接連談了十幾家,都沒有談妥。最終,巨人集團還是沒能渡過這個難關,而史玉柱也暫時消失在了公眾的視野當中。

但大家可能沒想到的是,巨人集團一直沒有申請破產。而史玉柱背著2.5億元的債務,帶著二十幾個不離不棄的員工,離開了珠海這塊傷心地,悄悄地組建了上海健特生物科技,主打產品:腦白金。

靠著腦白金,2001年史玉柱收購了當年巨人大廈的樓花,還清了舊債。後來,他又成立徵途網絡,後來改名叫巨人網絡,首創了遊戲免費、裝備收費的遊戲模式,也是一炮而紅。

編輯|涼山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相關焦點

  • 想建「中國第一高樓」卻爛尾23年 巨人大廈能否重生
    從1997年停工至今,巨人大廈已成為城市傷疤。 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規劃建「中國第一高樓」卻爛尾23年, 目前多方盤活項目意願強但有分歧 巨人大廈能否重生?  從天空俯瞰巨人大廈,兩層造型奇特的鋼筋水泥建築,像一個破敗的迷宮。從1997年停工至今,這個曾經規劃中的「中國第一高樓」,已成為珠海抹不去的城市傷疤。  巨人大廈備受關注,源於背後的傳奇人物——史玉柱。  上世紀90年代,史玉柱在珠海一手締造了「巨人」的神話,又迅速折戟。
  • 花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如今12年過去,高樓卻成最大爛尾樓
    在整個世界的建築歷史上,人類在不斷追求著極限,追求著新的高度,為此無數的建築師和富人投入了無數的心血和財力,為的就是不斷刷新這個地球上建築的高度,2010年經過多年建造的杜拜哈利法塔正式建成,一舉成為了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但在此之前有一位中國的商人正準備打造一幢中國第一高樓,但結果卻不盡人意。
  • 從欠債2.5億到身家百億:史玉柱才是「真還傳」最佳男主角
    在周邊的人吹捧之下,史玉柱的欲望不斷膨脹,開始好大喜功,爭做中國第一高樓。初始設計18層,後來定為36層,最後居然加碼到78層,快速增加的財務預算讓巨人集團不堪承受。最終在輿論的攻擊下,巨人集團信譽遭受重創,沒人相信巨人還能再站起來。其實只要還多隨一億多資金就能挺過去。可是沒人再願意幫忙。隨著巨人集團的倒下,巨人大廈也因此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爛尾樓之一。史玉柱也因此背負了2.5億巨額債務。
  • 潘蘇通花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只為噱頭拉投資?如今成最大爛尾樓
    中國也曾想要打造一座中國第一高樓,但這百層高樓,如今卻成爛尾工程,在美麗的天津,看著繁華的中國,獨自垂淚。 >,於是,他宣布投資700億,在天津建造一座600多米高的中國第一高樓。
  • 天津第一大爛尾樓:曾號稱國內第一高樓,如今爛尾5年無人理會
    比如名聲大噪的杜拜塔,作為世界第一高建築,讓杜拜這個國家成為遊客們嚮往的旅遊地。此外,國內像上海東方明珠,廣州小蠻腰等建築都是非常有名的地標性建築,代表著這些城市的發展水平。然而國內也有不少城市因修建建築而陷入尷尬境地的,就比如天津為了修建第一高樓而陷入尷尬。
  • 曾經的西南第一高樓、爛尾的成都地標綠地468要復工了?
    曾經號稱西南第一高樓的成都綠地468一度爛尾。地標性建築的爛尾讓很多人沒了面子! 綠地468能夠復活? 綠城成都中心由T1、T2和T3三棟超高層塔樓組成,其中T1號樓蜀峰468地上101層,建築高度468米,有「西南第一高樓」之稱。這也是綠地控股在全國布局的多個超高層地標綜合體之一。
  • 高銀花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12年過去,現今高樓卻成爛尾樓
    百姓在買房的時候最怕買到爛尾樓,但其實除了百姓以外,國家政府也很擔心爛尾樓的出現,因為爛尾樓不僅損壞了城市的形象,而且還浪費土地的資源,對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沒人會喜歡爛尾樓,但有些樓盤最後卻不得不因為債務糾紛、施工質量低劣等原因爛尾,今天我們故事要說的也是一棟爛尾樓。
  • 從中國首負到中國首富:不是羅永浩,他才是「真還傳」最佳男主角
    在周邊的人吹捧之下,史玉柱的欲望不斷膨脹,開始好大喜功,爭做中國第一高樓。初始設計18層,後來定為36層,最後居然加碼到78層,快速增加的財務預算讓巨人集團不堪承受。最終在輿論的攻擊下,巨人集團信譽遭受重創,沒人相信巨人還能再站起來。其實只要還多隨一億多資金就能挺過去。可是沒人再願意幫忙。隨著巨人集團的倒下,巨人大廈也因此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爛尾樓之一。史玉柱也因此背負了2.5億巨額債務。
  • 天津「最大」的爛尾樓 號稱「中國第一高樓」 如今卻停工4年
    天津「最大」的爛尾樓,號稱「中國第一高樓」,如今卻停工4年! 沒去過天津的夥伴,聽說過天津的眼睛吧。天津是比較有名的景點。不僅是這個地方,天津還有很多有名的中外建築,如瓷器之家和西邊的教堂。
  • 《巨人的隕落》大盤點!肯·福萊特為何30年後才在中國火了?
    2017年6月,在北京家中的書房,趙小斌鄭重其事地將《永恆的邊緣》中文版與收藏的原著英文版安置在一起,這是肯·福萊特風靡全球的「世紀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巨人的隕落》大結局。從70年代被首次引進到2016年《巨人的隕落》的爆火,肯·福萊特為何30年後在中國火了?
  • 太原「第一樓」遭爛尾,耗資6億,高達38層,5億拍賣卻無力回天
    大樓由山西的某個集團耗資6億元進行修建,在2010年的7月份進入了封頂,建築高38層,建築高度高達156米,佔地面積更是高達8000平方米之多,這座希爾頓大酒店高樓也被稱為是太原的第一樓
  • 耗資上百億的中國第二高樓:12年竟沒建好,封頂後卻爛尾多年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基建技術也不斷發展,現在已經在世界上佔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外國人完成不了的艱巨任務,他們邀請我國為其修建,所以外國人都稱中國為"基建狂魔"。然而有一座建築12年竟沒建好,封頂後卻爛尾多年,這是耗資上百億的中國第二高樓。
  • 從世界第一高樓:「天空城市」到排名前十的中國高樓們,高樓競賽...
    天空城市,又名遠望大廈,是一座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規劃建設的摩天樓。計劃中將建造838米,共計地上202層地下6層,且超越杜拜塔成為世界第一高樓。項目淨佔地30畝,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總投資52.5億元人民幣。該項目於2013年7月20日正式開工,工期為七個月 。已經完成三通一平,等待審核。
  • 為何曾經「中國第一村」,人人開跑車,今卻負債近400億?
    為什麼曾經在「中國第一村」大家都開跑車,現在有將近400億的負債?為何曾經「中國第一村」,人人開跑車,今卻負債近400億?雖說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但是誰都很難達到富豪的水平,大家討論奢侈生活的時候,最開始的地方是哪裡?杜拜?摩納哥?
  • 濟南「幸運」的爛尾樓,2次流拍爛尾6年,以15.6億「賣身」成功
    ,原本計劃打造成為濟南第一高樓的中弘廣場就是這樣的一座爛尾樓建築。 濟南中弘廣場是在2012年就開始建設的項目,在當時是要建設成為濟南的第一高樓的,在當時,此項目佔據著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周邊的環境也非常的豪,但也正是這樣的一處受到了萬人矚目的項目
  • 讀《巨人的隕落》、《世界的凜冬》、《永恆的邊緣》有感
    購買被稱為「世紀三部曲」的第一部《巨人的隕落》就是因為看到了腰封上的「全球每三秒賣出一本」、「全球讀者平均三個通宵讀完」。我沒有能花三個通宵讀完,不知道是因為年紀大了還是什麼,回想我自己能夠通宵去讀的書,只有初、高中時看的瓊瑤的愛情小說,古龍、金庸、梁羽生、溫瑞安的武俠小說,還有當年有一本叫《人猿泰山》的,此外,好像再沒有通宵去看的了。
  • 史玉柱:從巨人到大閒人
    與此同時,風光無比的巨人集團,終於開始邁出最輝煌,同時也是最危險的那一步。4早在1992年,史玉柱就想建造一座大樓,供巨人集團辦公之用。大樓預計修建18層,資金預算為2億元。於是,在各級領導的殷切期待之下,史玉柱先是把大樓改為了38層,後來又增加到54層,再改為64層,最終定為70層,高度260米。如果建成,巨人大廈將是當時內地第一高樓。相應地,建設預算,也從2億一路飆升到12個億。
  • 一個縣負債400億,還花2億建「天下第一水司樓」?官方回應
    來源:中國經營報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負債400億,還花費2億元修建一棟樓?視頻來源:新華社視頻近日,微博帳戶名為@觀視頻工作室 發布名為《親眼看看獨山縣怎麼燒掉400億!周年特輯(上)》的紀錄片,視頻中主持人稱「獨山縣負債400億,造價2億的天下第一水司樓等景觀已成為爛尾樓」,此話題引發爭議。
  • 天津「最大」的爛尾樓,號稱「中國第一高樓」,如今卻停工4年!
    天津「最大」的爛尾樓,號稱「中國第一高樓」,如今卻停工4年!沒去過天津的夥伴,聽說過天津的眼睛吧。 天津是比較有名的景點。 不僅是這個地方,天津還有很多有名的中外建築,如瓷器之家和西邊的教堂。這些有名的建築成就了天津的旅遊業,也給了天津「萬國建築博物館」的稱呼,古今中外的建築在這裡你可以享受到,有獨特的天津味道。但是,在賦予獨特氣息的天津,有這座「爛尾樓」,被稱為「中國第一高樓」,但投資了200億元後,沒有人管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小編告訴了大家。這座建築物的名字是117樓,在我們天津市的西青區。
  • 中國第一高樓,耗資148億卻建「歪」了?德國工程師都有些懵了!
    中國第一高樓,耗資148億卻建「歪」了?德國工程師都有些懵了!在上海這座城市中有著三大著名的建築。第一個是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它的樣子被人們戲稱是一個開瓶器。第二個是金茂大廈。它的樣子好像是打針的注射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