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建「中國第一高樓」卻爛尾23年 巨人大廈能否重生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從1997年停工至今,巨人大廈已成為城市傷疤。 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規劃建「中國第一高樓」卻爛尾23年, 目前多方盤活項目意願強但有分歧 巨人大廈能否重生?

  從天空俯瞰巨人大廈,兩層造型奇特的鋼筋水泥建築,像一個破敗的迷宮。從1997年停工至今,這個曾經規劃中的「中國第一高樓」,已成為珠海抹不去的城市傷疤。

  巨人大廈備受關注,源於背後的傳奇人物——史玉柱。

  上世紀90年代,史玉柱在珠海一手締造了「巨人」的神話,又迅速折戟。此後,他赴上海重塑商業帝國,但遺留在珠海的巨人大廈,卻爛尾至今,變為兩家廢品收購站和駕校的天下。

  今年7月,珠海正式發布《「爛尾樓」整治處理辦法》,出重拳整治爛尾樓。據介紹,巨人大廈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與盤活的曙光同時而至的,還有諸多未曾釐清的疑團:東山再起的「巨人」為何遲遲不重建巨人大廈?項目爛尾23年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這一次,新政能否推動巨人大廈走向重生?近日,南方日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南方日報記者 沈夢怡 何麗苑

  1997年停工至今「從未見過史玉柱回來」

  巨人大廈位於寸土寸金的珠海市中心,佔地面積約2.9萬平方米,距離香洲區政府辦公地僅約1公裡。

  近年來,該地塊周圍已陸續建起了珠海報業大廈、電信大廈等諸多高樓,一片欣欣向榮。而只建了2層的巨人大廈顯得格外荒涼,外牆上,幾年前為了「遮醜」而貼的ABS材料,也開始陸續脫落。

  穿過一家汽車駕校的訓練場,記者找到了進入大廈內部的入口。這裡已變成一家廢品收購站:大堂堆放著許多打包好的廢品和垃圾,還安置了床和灶臺等生活用具。

  「我們住在這很多年了,相當於幫他們看樓。」收購站老闆何阿姨告訴記者,「每年都有人來這裡參觀,但從來沒見過史玉柱回來。」

  史玉柱與珠海的關聯難以割斷。1991年,29歲的史玉柱在珠海成立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珠海巨人」),立志成為中國的IBM。

  隨著巨人漢卡風靡全國,珠海巨人很快成為當時國內最受矚目的「高科技企業」,並逐漸鋪開多元化藍圖——計算機、生物工程和房地產三頭並進。

  巨人大廈由此而來:這座原本計劃總投資2億元的15層總部大廈,在各種因素的推波助瀾下,最終變成了計劃總投資12億元,總樓層高達78層的「中國第一高樓」。

  1994年,巨人大廈破土動工。僅僅3年後,隨著珠海巨人資金鍊斷裂,巨人大廈也一夜傾覆。至1997年2月正式停工時,僅完成樁基、承載平臺、地下三層和地上二層的土建施工量。

  而這一停,就是23年。

  這期間,史玉柱赴上海再度創業,由其一手創辦的「新巨人」——巨人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人網絡集團」)也成功上市。在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上,史玉柱排名第258位,財富值102.5億元。

  巨人大廈則成了他最不願回望的地方。「我再也不想看到這個鬼地方了!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決策失誤,也是我的傷心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史玉柱曾反思說:「好大喜功,我真是昏了頭!」

  目前權益過於分散項目盤活難度較大

  東山再起的史玉柱為何不重建巨人大廈?一個未披露的事實是——巨人大廈早已不屬於珠海巨人。

  記者從一份來自珠海某政府部門的內部資料獲悉,2001年,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曾裁定:巨人大廈在建工程及相應土地使用權裁定給19個權益人。且各債權人按照各自的債權比例,在接受房地產中的相應份額抵償各自債務後,放棄對珠海巨人未清償部分債務的追償權。

  資料顯示:19個權益人所持有的權益比例從0.088%到24.39%不等。排在前三的分別是新加坡IPCCOR.LTD、中建五局珠海工程處和珠海市士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士安公司」)。

  其中,士安公司為珠海巨人的關聯企業。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王民主。而他也是珠海巨人目前的法定代表人。

  「權益人中有外企、央企,還有一些已經註銷的小企業。大的權益人之外,下面還有很多細分的小權益人。」上述知情人士稱,權益太分散加劇了項目盤活的難度:「盤活的前提是權益人要基本達成共識,事實上珠海巨人最適合牽頭去溝通這個事,但卻一直沒有實際動作。」

  原因何在?記者試圖向一位珠海巨人員工了解情況,但該員工表示:「珠海這邊基本上名存實亡,沒什麼人上班。有問題要問上海那邊。」

  而巨人網絡集團品牌部相關負責人亦表示,因時間較為久遠,暫時無法確切了解巨人大廈爛尾23年的詳細原因。

  最大權益方易手諸多分歧仍待解

  僵局直至近年才被打破。一家新入局的珠海本地民營企業,成了更為積極的推動者。

  2017年至2019年,珠海市賽納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納置業」)陸續收購了新加坡IPCCOR.LTD和平安銀行廣州分行所持有的巨人大廈項目權益,合計佔比超過30%,成為該項目的第一大權益方。過去一年多,該公司一直尋求與其它權益人的溝通,期望儘快推動項目盤活。

  「北京和上海我們都去了,和中建五局方面以及史玉柱也都當面聊過,目前大家的盤活意願算比較強烈了。」賽納置業執行董事陳力說。但他也坦言,從有意願到最終成功盤活項目,需要解決的障礙還有很多。

  各方最大的分歧,在於巨人大廈的土地出讓金。上述內部資料顯示,在巨人大廈停工時,珠海巨人還拖欠了高達9000多萬元的土地出讓金。儘管2001年,珠海中院已裁定免除這筆出讓金及其利息、罰息,「但多方對裁定結果有爭議,無法落實到職能部門」,前述知情人士稱,「欠的地價和利息、罰息現在還要不要補?怎麼補?沒有定論。」

  另一個阻礙在於,雖然法院已將該項目裁定給了19個權益人,但項目土地所有權至今仍在珠海巨人名下,未完成過戶。「我們拿到的只有一紙裁定書,沒有土地證。為何沒有在裁定後及時過戶,我們也不太清楚。」陳力說。

  對此,在給記者的書面回覆中,巨人網絡集團解釋稱:「當時法院裁定後,19家債權人沒有及時過戶,具體原因未知,可能涉及到過戶費用的問題。」

  區屬國企介入協調盤活方式暫未確定

  漩渦中的巨人大廈究竟何時才能迎來重生?一個積極的信號是:珠海整治爛尾樓的決心已經非常明確。

  早在2017年5月,珠海已印發施行《關於加快珠海市爛尾樓整治處理的辦法》。據統計,該政策施行至今,一批爛尾樓項目得以有效推進,其中6個爛尾樓正在實施拆建。

  為做好政策銜接,今年7月,珠海市自然資源局發布《「爛尾樓」整治處理辦法》。新政首次提出,爛尾樓項目可與城市更新項目或出讓用地建設項目用地合宗、聯動開發建設,為爛尾樓盤活增添了更多操作空間。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包括巨人大廈在內的4個爛尾樓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現在還在非常前期的階段,我們正在梳理歷史遺留問題。」珠海正方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達說。

  作為香洲區屬國企,2019年底,根據政府相關部署安排,正方開始介入協調巨人大廈的盤活事宜。「我們將逐步和各權益人溝通,但現在盤活的方式還沒有最終確定。」李明達說。

  「從目前情況來看,最適合該項目的盤活方案就是破產重整。通過司法程序一攬子把債權債務解決掉,再引進新投資人給項目輸血。同時,必須要加強府院聯動,共同解決問題。」一位長期從事爛尾樓研究的法律界人士告訴記者,他認為這是最徹底、最公平的共贏方式。

  「和19個權益人一對一談補償顯然不太現實,但破產重整隻要權益佔比超過2/3的債權人同意,法院就可以裁定整個協議是有效的。」他解釋稱。

  但他也強調,破產重整的前提是債權人、債務人和投資人三方都有意願,法院才可能受理。「目前來看,巨人大廈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陳力並不太贊同這一意見。「破產重整的流程較複雜,所需要的時間也比較久。我們更傾向於政府收回項目用地,或由政府協調引進新投資人。但不管哪種方式,我們都極力配合。」陳力說。

  對於下一步盤活計劃,巨人網絡集團並未發表明確意見。「我們暫時還沒有跟政府相關部門就巨人大廈正式接觸過。」該司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延伸

  史玉柱

  會否回歸?

  南方軟體基地項目「流產」,巨人集團仍對珠海地區保持關注

  在巨人大廈盤活大幕徐徐拉開之時,史玉柱與珠海的交集卻越來越遠。

  天眼查信息顯示,繼2007年卸任珠海巨人法定代表人後,今年6月29日,史玉柱也卸任了子公司珠海巨人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執行董事,由史玉飛接任。

  在其個人微博上,關於珠海的字眼一直停留在2011年9月。這距離他高調回歸珠海的時間不到2年。

  2009年12月17日,巨人網絡南方總部暨南方研發基地在珠海高新區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該項目的選址距離巨人大廈約10公裡。按照當時的規劃,該項目投資為3億美元,將打造成一個大型多功能網路遊戲創意、設計園區。

  但這場備受矚目的回歸,仍在3年後悄然流產。

  「主要原因在於巨人的規劃調整,雙方未達成一致。」珠海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2年5月,國土部門已正式辦理了該地塊的回收手續。

  巨人網絡集團也證實了這一說法:「南方軟體基地項目是我公司將該地塊主動退回,主要是2012年公司出於整體戰略考慮,把研發重心主要放在上海松江巨人總部,不在其他地區設立研發基地。」

  但其也進一步表達了對這座城市發展的關注:「目前,巨人集團在大健康業務領域,在珠海仍有業務支持。未來我們將持續關注珠海地區新的發展機會,謀求合作共贏。」

  統籌:吳志遠 呂虹

相關焦點

  • 從輝煌到負債2.5億,從「中國第一高樓」到爛尾,「巨人」隕落
    1991年,200多位經銷商熱熱鬧鬧地聚在珠海;第二年,巨人漢卡的銷量一躍成為全國同類產品的榜首,而且還在以幾何級數增長。接下來,巨人集團又接連開發出了傳真卡、財務軟體、防病毒卡、中文手寫電腦、中文筆記本電腦等等一系列產品。 二、 爛尾的「中國第一高樓」 1992年,剛剛創立1年的巨人集團可以說是風光無限。
  • 花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如今12年過去,高樓卻成最大爛尾樓
    在整個世界的建築歷史上,人類在不斷追求著極限,追求著新的高度,為此無數的建築師和富人投入了無數的心血和財力,為的就是不斷刷新這個地球上建築的高度,2010年經過多年建造的杜拜哈利法塔正式建成,一舉成為了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但在此之前有一位中國的商人正準備打造一幢中國第一高樓,但結果卻不盡人意。
  • 廣東一大廈,1993年開建,建了1年只有3層,結果淪為了爛尾樓
    現在的爛尾樓不只是我們購買的商品住房這麼簡單了,還有一些將在繁華地段的寫字樓,商鋪也有面臨爛尾的情況,這種樓虧的一半都是開發商,因為這種樓一半是不賣的,都是選擇租出去,一些公司在這裡租用辦公樓,或者是個體戶租用來做生意。曾經在廣東的珠海就有這樣的一棟爛尾樓,在1993年的時候號稱要建中國第一高樓,結果令人尷尬。
  • 高銀花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12年過去,現今高樓卻成爛尾樓
    這棟爛尾樓叫做高銀117,是高銀地產投資、中建三局承建的一棟大樓,這棟高樓建立的初衷是很好的,高銀管理層認為天津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將來會成為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所以他們想打造一棟位於天津的標誌性大樓
  • 耗資上百億的中國第二高樓:12年竟沒建好,封頂後卻爛尾多年
    其中,外國人完成不了的艱巨任務,他們邀請我國為其修建,所以外國人都稱中國為"基建狂魔"。然而有一座建築12年竟沒建好,封頂後卻爛尾多年,這是耗資上百億的中國第二高樓。它就是天津印稿177大樓,它位於天津市西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一棟大樓,因117層而得名。
  • 潘蘇通花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只為噱頭拉投資?如今成最大爛尾樓
    中國也曾想要打造一座中國第一高樓,但這百層高樓,如今卻成爛尾工程,在美麗的天津,看著繁華的中國,獨自垂淚。 >,於是,他宣布投資700億,在天津建造一座600多米高的中國第一高樓。
  • 天津第一大爛尾樓:曾號稱國內第一高樓,如今爛尾5年無人理會
    這個建築就是117大廈,據了解建築總高度達到597米,投資200億元,但是世事難料,誰曾想這個龐大的建築能夠變成爛尾樓,目前已經停工爛尾4年,一起來看看吧。大廈於2008年開工建設,按照當時的預估,大廈將會在16年8月份完工投入使用。
  • 沙特興建中的第一高樓王國塔,高度超過1千米,將來是世界最高樓
    在中東地區有好幾個富裕的國家,這些國家的城市也是熱衷於興建高樓,特別是杜拜,高樓之多居中東城市第一,世界第一高樓也是在杜拜,這是杜拜的榮譽。不過,沙特人也不甘心,他們計劃興建一座比杜拜塔還高的建築,高度超過1000米,竣工後將是世界第一高樓。
  • 天津「爛尾地標」建建停停停停建建到底有完沒完?
    放眼世界上所有的摩天大樓,沒有哪一座工期超過10年之久的!然而,以596.5米的結構高度,僅次於杜拜哈利法塔的世界第二、傲居中國第一的結構高樓:天津117大廈,從2008年開始建設至今時間已經超過了10年! 不過,近來有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滿天飛:天津117大廈將要復建,中國結構第一高停工3年後,終於又要開工了!!!
  • 中國第一高樓,耗資148億卻建「歪」了?德國工程師都有些懵了!
    中國第一高樓,耗資148億卻建「歪」了?德國工程師都有些懵了!在上海這座城市中有著三大著名的建築。第一個是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它的樣子被人們戲稱是一個開瓶器。第二個是金茂大廈。它的樣子好像是打針的注射器一樣。
  • 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二高樓,耗資148億,使用壽命卻只有50年
    我們中國的第一棟大廈是上海中心大廈,快來一起看看。上海中心大廈位於上海市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建築物總高度為632米,我相信很多來上海的朋友都見過這座大廈這座大廈位於上海最中心,旁邊是著名的金融中心,據悉,建設這座大廈時,總投資消耗了148億元,很多上海居民也對這座高層建築感到非常驕傲,每次提到都充滿自豪感,認為這座建築是代表,據悉,上海中心大廈是美國一家著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的,外觀以中國的
  • 天津「最大」的爛尾樓 號稱「中國第一高樓」 如今卻停工4年
    天津「最大」的爛尾樓,號稱「中國第一高樓」,如今卻停工4年! 沒去過天津的夥伴,聽說過天津的眼睛吧。天津是比較有名的景點。不僅是這個地方,天津還有很多有名的中外建築,如瓷器之家和西邊的教堂。
  • 爛尾二十七載,滄口大廈「涅槃重生」變身教育綜合體
    至此,爛尾二十七載的滄口大廈從昔日的「爛尾樓」搖身一變成為以教育產業為核心,集教育培訓、創業孵化、文化娛樂於一體的教育綜合體。鳳凰涅槃再重生 滄口大廈變身教育綜合體11月29日上午,初冬的青島寒意十足。在李滄區振華路181號,青島九力國際教育綜合體正式開門納客,絡繹不絕的人們並沒有被彼時的寒意擋住一睹為快的熱情。
  • 【組圖】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及陸家嘴金融核心區
    【組圖】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及陸家嘴金融核心區
  • 盤點拱北爛尾樓的前世今生
    珠光國際大廈於1993年動工,1998年受金融風暴影響停工爛尾,僅建至六層。 2001年,國際大廈引入萬佳百貨、文華書城等商業,成功盤活,成為拱北最具人氣的商圈之一。 2008年,華潤萬家收購萬佳百貨,華潤萬家「華南店王」的傳奇從這裡開始。
  • 廣東一爛尾樓「翻車」,曾揚言打造「巨人大廈」,如今卻成垃圾站
    廣東這幾年的經濟發展,也存在一些劣等強者的意境。 廣東有很多傳說中顏色腐朽的尾樓。 幾乎所有的爛尾樓都伴隨著各種各樣的故事。廣東一爛尾樓「翻車」,曾揚言打造「巨人大廈」,如今卻成垃圾站!比如廣東這座巨大變化的尾樓,曾經約定了很多豪言壯語,威脅要建造巨人大廈,但遺憾的是,現在變成了垃圾箱。 我感覺有點嘆氣。這座爛尾樓在珠海。 說到珠海,大家應該都很了解。 離澳門很近,是經濟特區。 珠海市經濟發展水平高、城市景觀很棒的城市。 但這座爛尾樓對珠海的形象有相當大的影響。
  • 計劃建全國第一高樓,經過近十年建設,將成為華中地區第一高樓?
    用心去度假,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標誌性建築,城市越發達,地標往往是當地最高的建築,比如說到世界第一高樓,大家都能想到杜拜塔828米高的哈利法塔,世界第一高樓的稱號為杜拜增添了無數光環,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遊客,杜拜的吸引力因為這座高樓而增加了很多。
  • 深圳荒廢23年的「黃金爛尾樓」,地處兩大商業圈,不久或「重生」
    深圳荒廢23年的「黃金爛尾樓」,地處兩大商業圈,不久或「重生」!有些人認為這些城市裡聳立著高樓,應該沒有什麼「爛尾樓」。 但是這種思想讓我們忽略了一些問題。 城市中的建築物越多,就會出現「爛尾巴」現象。 停止一年以上的項目更多。 比較糟糕的是荒廢了20多年的爛尾樓。
  • 從世界第一高樓:「天空城市」到排名前十的中國高樓們,高樓競賽...
    天空城市,又名遠望大廈,是一座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規劃建設的摩天樓。計劃中將建造838米,共計地上202層地下6層,且超越杜拜塔成為世界第一高樓。項目淨佔地30畝,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總投資52.5億元人民幣。該項目於2013年7月20日正式開工,工期為七個月 。已經完成三通一平,等待審核。
  • 深圳在建第一高樓 豪爾賽集團中標388米
    原標題:深圳在建第一高樓,豪爾賽集團中標388米   據豪爾賽集團7日消息,豪爾賽集團華南運營中心成功中標深圳在建第一高樓——「城脈金融中心大廈項目」泛光照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