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限塑令加速中國產品出口,阿里國際站紙制快餐包裝交易額飆升8倍

2020-12-27 騰訊網

12月10日,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在全球限塑令的促進下,國內企業生產的一次性餐飲包裝出口已連續8個月正增長,近3個月交易額同比增加127%,訂單數量同比增加113%。

疫情促進外賣市場繁榮,帶動一次性餐飲用品出口

今年49歲的伍東玲是一名阿里巴巴國際站商家。兩年前,已經做了10年一次性餐具生意的伍東玲,果斷地決定入駐國際站,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之外,切入海外線上市場。沒想到,在被疫情裹住手腳的大背景下,外貿生意意外的大爆發。

臨近年末,福建廈門的一次性餐具工廠老闆伍東玲初步盤了一下年度營業額,最新的數據把自己嚇了一跳:「去年一年外貿銷售額也就1000萬左右,今年還有一個月,就接近5000萬了。」

除傳統強勢的歐美市場外,中東地區潛力巨大,沙特同比增長110%,阿聯增長135%,成為中國一次性餐飲包裝出口增速最快的市場。

歐洲日本升級限塑令,國內工藝早已達標

今年歐洲和日本相繼升級了限塑令,都是從一次性塑膠袋延伸到了餐飲包裝,包括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餐盒、塑料咖啡杯等,這反而增加了中國一次性餐飲包裝產品出口的機會。

根據歐洲限塑令提案,歐洲海灘上最常見的10種一次性塑料產品將在2021年禁止使用,歐盟各國有義務在2025年之前回收90%的塑料瓶。根據日本限塑令法案,全國零售行業等要有償向消費者提供塑膠袋,不過,對厚度達到50微米的塑膠袋以及100%採用在海洋中可降解塑料製作的塑膠袋等不收費。

中國早已推出限塑令,這提升了國內相關工業的生產標準。「中國限塑令很嚴格,國內一次性餐飲包裝生產工藝成熟,產品環保標準非常高。」伍東玲工廠不乏小量購買嘗試後又大量追加訂單的。甚至有一款可降解產品在墨西哥市場,佔有率高達10%以上。

為了與國外客戶更直接交流,伍東玲重新拾起荒廢十幾年的英語。雖然她自謙地說自己的英語是三腳貓功夫,但在國際站的直播中,卻得到了老外們的認可,紛紛用訂單為這位直播大姐大打氣。看著當年的十幾人小工廠變成50多人的研發、採購、生產和營銷一體專業一次性餐盒企業,伍冬玲感慨,幸虧2018年及時登陸國際站,重新打開一片藍海。

一次性紙產品出口提速,海外需求現新熱點

阿里國際站行業運營專家英恩告訴記者,全球限塑令對行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產品結構變化。近三個月一次性的紙制產品的出口增速高於同類塑料製品超3倍,11月份交易額同比甚至飆升822%。

實際上,儘管今年傳統外貿承壓,但是海外不同種類的需求熱潮仍然此起彼伏,宅經濟、健身熱等新消費熱點不動,帶動外貿加速向數位化轉型。據介紹,今年6月-11月,阿里巴巴國際站實收交易額連續6個月保持100%以上的年同比增速。數位化的新外貿,已成為不可逆的歷史潮流。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全球限塑令大利好 阿里紙包裝交易額狂飆8倍
    12月10日,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在全球限塑令的促進下,國內企業生產的一次性餐飲包裝出口已連續8個月正增長,近3個月交易額同比增加127%,訂單數量同比增加113%。疫情促進外賣市場繁榮,帶動一次性餐飲用品出口今年49歲的伍東玲是一名阿里巴巴國際站商家。
  • 造紙行業深度報告:限塑令機遇來臨,造紙行業準備好了嗎
    新版限塑令特別對塑料替代品進行介紹說明,但由於我國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產能缺口較 大、製造工藝及回收處理系統尚不完善,無法彌補限塑令削減的塑料規模,我國造紙行業較為成熟,白卡紙箱板紙 等產能歷年穩步增長,紙類產品有望成為限塑令下塑料替代的中堅力量。(一)全球限塑風暴來臨,限塑已成世界大勢 全球限塑大勢已來,各國紛紛採取限塑措施應對塑料汙染。
  • ...阿里助力中國農貨出口:大蒜狂漲2595倍 老外網購溫室大棚在家種菜
    中國農貨強勢出海,記錄再次被刷新。  今年天貓雙11期間,阿里巴巴國際站農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736%;此前,為年底旺季備貨的九月採購節,國際站食品及農產品行業實收交易額同比增長4.5倍。  雙11期間,國際站大蒜成交額同比增長2595倍,核桃增長2392倍,蘑菇成交額增長121倍,葵花仁增長17倍,溫室大棚增長10倍。  按出口總額排名,溫室大棚第一,大蒜第二。  尤其是全球疫情反覆無常,帶動中國農產品、農業設備熱銷海外。
  • 「史上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市場將增長?
    推廣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新版限塑令於2020年公布,對限塑範圍、分階段目標、可替代產品選擇等各個方面做出全面規定。2008年限塑令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塑膠袋使用,實施第一年農貿市場超薄塑膠袋使用量最高下降60%,但自08年之後這一比例出現下降。
  • 限塑令催生「風口」 道恩股份搶跑可降解塑料賽道謀發展
    2021年,面對限塑令帶來的市場需求與發展機遇,道恩股份在可降解產品產業化的基礎上,繼續向上遊基材合成領域挺進,持續發力可降解材料發展賽道。 1月17日晚間,道恩股份公告稱,公司與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紡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籤約投資建設年產12萬噸生物可降解樹脂(PBAT)項目,其中一期投資建設6萬噸連續聚合生產裝置。
  • 新版「限塑令」,實施效果如何?
    8月,我省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對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提出明確要求。南京市作為全國「先行先試」地區,新一輪「限塑令」執行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走訪南京多家商超、餐飲店以及農貿菜場等,進行調查。
  • 新版限塑令下 可持續發展怎麼做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處可見的塑料產品也嚴重威脅著全球的環境治理。相關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生產約7800萬噸塑料包裝物,只有14%被回收利用,32%流入自然環境,相當於全球經濟每年損失800億至1200億美元。
  • 多國限塑攪動塑料行業
    本報記者 倪 浩 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靖 塵 ●甄 翔「中國向一次性塑料宣戰!」德國電視一臺20日指出,作為全球生產塑料垃圾最多的國家,中國公布了更加嚴格的限塑令,與此前禁止進口塑料垃圾相呼應。中國政府此次不僅要抑制一次性塑料產品的消費,而且要抑制其生產。
  • 最嚴限塑令新年落地實施 誰會成為這場資本盛宴的「座上客」?
    自限塑令頒布後,全國各省市先後制定了具體執行政策,其中吉林省、河南省、海南省更出臺了嚴格的禁塑令。  在限塑令的影響下,人們出門購物逐漸形成自帶購物袋習慣,對環保的重視也日益常態化。發改委曾在2016年對限塑令實行8年的成效進行總結,超市、商場的塑膠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三分之二以上,累計減少塑膠袋140萬噸左右,相當於節約840萬噸石油。
  • 新版「限塑令」,實施效果如何?_新華報業網
    8月,我省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對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提出明確要求。  南京市作為全國「先行先試」地區,新一輪「限塑令」執行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走訪南京多家商超、餐飲店以及農貿菜場等,進行調查。  吸管「換裝」,龍頭企業動作快
  • 「限塑令」前夜 替代材料升溫 塑料重塑
    「最強限塑令」倒計時,多種塑料製品將成歷史。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  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外賣和快遞使塑膠袋使用量不斷上升,據統計,中國的快遞塑料包裝每年消耗量約為180萬噸,外賣塑料包裝為50多萬噸。
  • 天貓國際、阿里國際站、全球速賣通三者之間的區別
    很多小夥伴對於天貓國際、阿里國際站、全球速賣通傻傻分不清,今天知舟電商就給大家分享下三者之前有何不同。截至今年,天貓國際已有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0多個海外品牌入駐天貓國際,覆蓋母嬰、美妝、食品、服飾、家居等4300多個品類。天貓國際在歲成立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越發紅火,更多海外品牌陸陸續續入駐天貓國際打開中國市場,知舟認為,天貓國際未來可期。
  • 「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   此前,北京、上海、海南、江蘇、雲南、廣東、河南、西安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出臺了升級版的禁塑地方法規。
  • 新限塑令敲定時間表,相關環保產業迎發展黃金期
    有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網絡服務業迅速發展,餐飲包裝及速遞用一次性包裝製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如餐盒、吸管、包裝袋、緩衝物等。但當前垃圾處理不完善,部分廢棄物外釋到自然環境,形成了大量汙染。數據顯示,中國塑料加工企業有10萬多家,從業人數約400萬人。
  • 河南升級版「限塑令」下 有人「麻利」有人「磨嘰」
    如今,該新「限塑令」還有20天就要迎來第一個關鍵節點,各方的反應如何?是積極應對還是依舊我行我「塑」?該「限塑令」的到來,到底會「隔靴搔癢」還是「直擊要害」?  「限塑」新潮已來,他們積極響應  新「限塑令」發布後,積極響應者不在少數,生活中的很多細節都在發生改變。  餐飲行業有不少店家已經接到新的「限塑」通知。
  • 更嚴「限塑令」來了!今年底喝咖啡和奶茶,將告別不可降解一次性...
    記者走訪商圈時發現,目前多個咖啡、新式茶飲、快餐品牌依然在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和餐具,但同時也出現了提供紙吸管、紙杯等塑料用具的替代品,供消費者選擇。對於限塑令新規的出臺,星巴克相關工作人員告訴重慶商報記者:「目前我們在全國的門店都配有紙吸管、直飲杯蓋等綠色用品和包裝。2019年底,星巴克中國已在所有門店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
  • 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新限塑令面臨什麼挑戰?
    12年過去了,隨著居民消費場景的日益豐富,曾經的限塑管理渠道顯得過窄,單純的價格槓桿已經很難控制眾多的消費角落。今年年初,新版限塑令應運而生。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按照計劃時間表分步進行塑料汙染處置。那麼,限塑令要想執行到位,還有哪些挑戰要克服?
  • ...站性感內衣銷量暴漲5倍 杜拜尺碼比亞洲標準大兩級,中國內衣之...
    就在成衣市場一片慘澹中,在中國內衣之鄉汕頭谷饒鎮,內衣領軍企業怡利內衣卻淡定得多。該公司國際業務負責人劉雍雅說:「去年我們加入阿里巴巴國際站後,儘管今年受海內外疫情影響嚴峻,但是公司的海外訂單還是逆勢增長,尤其是3月份海外開始居家隔離後,外國訂單環比大漲335%。」 怡利內衣工廠的工人正在加班備貨成衣遇冷,內衣火爆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