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角弓不得控」,為何有此一說?

2021-01-12 海龍趣聞百科FS

相信大家學生時代都學過一首詩,裡面有一句是: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猶著。這句話你一看覺得似乎也沒哪裡不妥,就是弓很硬,將軍都拉不開,從側面反映了天氣的寒冷,將士們的艱苦。在古代將軍是不會選擇自己拉不開的弓來作戰的,也就是說這張弓將軍一開始是拉的動的,是因為天氣的寒冷讓弓變的很僵硬,無法拉開。

那為什麼天氣一冷就回使原本足以拉的開的弓「不得控」了呢?這就得從弓的製作材料材質來分析了。古代的角弓是用牛角,木頭,牛筋三種主要的材料粘合在一起製作而成的。使用的粘膠是用動物的皮熬製而成。這些都是純天然的材料,因此只要到了寒冷的季節,首先這些材料都會收縮,還有就是空氣乾燥,材料變得極為脆,缺乏韌性。其中受溫度影響最大的材料就是膠,夏天溫度高,膠就會輕微的融化變軟。到了寒冷的冬天,膠會變得更硬,密度更大,也因此讓弓變的更為僵硬,拉力更大。在弓裡面,拉力的大小是用一個計量單位來衡量的,這個計量單位古代叫做石(dan),現在一般是叫「磅數」。也就是說,可能一張弓在正常天氣是四十磅的拉力,但到了冬天就會跳到七八十磅。

當然,並不是說冬天拉力大,角弓的殺傷力大就越好的,冬天弓的布料材料都變得很脆,如果強制去使用它,是會很危險的,也會降低角弓的使用壽命,不利於弓的保養

看完不知道你是否對古代的角弓感興趣呢?看完你是否對古人的智慧產生佩服呢?支持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新疆錫伯族角弓製作傳承人:千年制弓工藝不應斷代(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7日電(李道忠 祖熱古麗·吐爾迪)「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唐代詩人岺參的這句詩可謂家喻戶曉,但要問什麼是角弓?怎樣製作的?恐怕沒有多少人能說清楚。近日,記者有幸參觀了錫伯族角弓傳承人伊春光的角弓製作工作室,耳聞目睹了角弓的製作工藝。
  • 詩詞中的「將軍」名句,君不見沙場徵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2、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3、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王維《觀獵》這是一首寫將軍打獵的詩。其中的「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流傳千古。狂風聲裡,角弓鳴響,將軍狩獵渭城郊外。秋草枯黃,鷹眼更加銳利;冰雪消融,馬蹄格外輕快。轉眼已過新豐市,不久又回細柳營。回頭遠眺射鵰荒野,千裡暮雲平展到天邊。5、君不見沙場徵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 爆笑奇遇:一位古代將軍穿越到了現代戰場……
    央廣網6月25日消息(劉成龍 謝巖)最近軍營來了一位特殊客人……一位古代將軍竟穿越到了現在「戰場」,他有哪些神奇的發現呢?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新軍人要有新作風,才能完成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
  • 搶救蒙古族傳統角弓製作技藝
    諾敏至今清楚地記著自己和角弓的第一次結緣。1999年,當時擔任內蒙古電視臺蒙古語衛視新聞記者的他,在赤峰市翁牛特旗那達慕大會中做採訪工作。一位60多歲的其木德老人,拿著一把珍貴的祖傳牛角弓參加比賽,諾敏第一次見到蒙古族角弓的真實面目,就被深深吸引。
  • 《仙境傳說ro手遊》角弓製作方法
    導 讀 仙境傳說ro手遊角弓製作方法由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仙境傳說ro手遊角弓有著非常不錯的屬性和攻擊,使得它成為弓箭手職業武器裝備中不錯的一個選擇,那麼仙境傳說
  • 傳統弓中的玻片,層壓和角弓
    我覺得有必要解釋下,後三種。  我們常說的」角弓「實際上是筋角木(竹)三材複合弓,這也是最常見的做法。但是,總有特例。當我們給出一個概念時,就必須要儘量嚴謹,這是一個公眾號作者應有的心態。  所以,傳統工藝單體弓,我們特指英長,亞馬遜,非洲一些的部落弓以及美洲印第安弓。
  • 做一張弓要3年,280多道純手工工序 重慶南派角弓製作人:堅守清貧...
    現年41歲的李青陽,是南派角弓傳統製作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在楊家坪長大,小時候愛畫畫,長大後考入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現改為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從小動手能力強的他,最愛自己做東西。李青陽說,首先是愛上射箭,他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接觸角弓之後,那種拉弓的感覺,有一種「揮斥方遒」的豪邁。瞬間,自己那股被點燃的激情和熱血沸騰的勁兒,沒日沒夜,一直上網查看與角弓有關的視頻。
  • 角弓——100多道工序製成的非遺手工製品
    製作全過程純手工  在工作室內,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看到,一把把製作到一半的角弓整齊擺放,要用到的牛筋、牛角等也有序擺放。角弓成品需要100多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角弓是選取水牛角或巖羊角、牛背筋或牛蹄筋和彈性好的竹木材料,用動物膠等純天然材料黏合而成,因此製作的角弓具有極高的傳統工藝水平和民族文化特色。重量輕、箭射得快是牛角弓的特點。
  • 為何日本武士要穿史上最醜的披風?西方學者:他們在模仿一種動物
    古詩中提到: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在古代戰場中,冷兵器雖然相對於現在的熱兵器而言,殺傷力要小得多。但是在封建時代,冷兵器一樣具有很強的威力,畢竟那個時代就是如此。而在中國,很多將軍會身披鎧甲,這些鎧甲大多數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冷兵器的衝擊傷害。
  • 蜀漢「四徵將軍」,為何唯獨沒有徵東將軍?原因一點就透!
    比如「四徵將軍」,就是指徵東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徵南將軍。對此,《宋書·百官志上》中記載:「四徵,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黃初中,位次三公。漢舊諸徵與偏裨雜號同。」在漢末三國時期,四徵將軍已經是地位較高的武將官職。那麼,問題來了,蜀漢「四徵將軍」,為何唯獨沒有徵東將軍?也即蜀漢為何要空缺徵東將軍這一官職呢?
  • 文縐縐|數九寒天,教你優雅地說冷
    聖誕節到了,卻也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天氣,願你有一份溫暖:厚厚的大衣、關切的眼神、親切的問候……  當你想要優雅地說冷的時候
  • 數九寒天,請你優雅地說冷
    天氣雖冷,願你有一份溫暖:厚厚的大衣,關切的眼神,親切的問候……《早寒江上有懷》【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此詩以興開首,借鴻雁南飛,引起客居思歸之情;中間寫望見孤帆遠去,想到自己無法偕同的悵惘;最後寫欲歸不得的鬱積之情。
  • 北方的冬天有多冷?讀了李賀這首詩,讓人冷得說不出話來
    元和七年的冬天,「詩鬼」李賀身在北方,北方異乎尋常的寒冷,讓李賀深有體會,提筆寫下了一首描寫冬日嚴寒的千古佳作:北中寒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有沒有?詩中的「一方」,指的是北方,因為在《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北方謂之黑」。奔騰的河流,一般情況下是很少結冰的,但是在李賀的這首詩中,就連黃河都結了冰,河裡的魚龍都被凍死了,三尺厚的樹皮都凍斷了。據《漢書·晁錯傳》記載,「胡貉之地,陰積之處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
  • ♬數九寒天,教你優雅的說冷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古典君:此詩以興開首,借鴻雁南飛,引起客居思歸之情;中間寫望見孤帆遠去,想到自己無法偕同的悵惘;最後寫欲歸不得的鬱積之情。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古典君:經過一夜,大地銀裝素裹,煥然一新。
  • 秦兵馬俑為何沒有「將軍」?「將軍俑」又是怎麼回事?
    她有家嗎?想過逃跑嗎?她無處可逃。秦國有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每個人都必須在戶籍科上戶口,不需要呱呱墜地後馬上去辦理,基本是15~16歲正式入籍(睡虎地秦簡《傅律》),黑戶當論罪受罰。凡登記在國家戶籍系統裡的人口統稱為「編戶民」,編戶民不得隨意遷徙,國家對逃脫名籍的流竄犯進行嚴懲。若遊士滯留而無憑證,所在的縣罰一甲;居留滿一年者應加誅責。
  • 夏侯淵真的是「笨蛋將軍」嗎?曹操為何說他是「白起將軍」呢?
    本來曹操說他「白地將軍」只是宣洩情緒,世人卻傷口撒鹽,認為是「笨蛋將軍」,還有提問的字打錯了。「白地將軍」出處白地什麼意思?空白的地面,上面什麼都有,白地將軍就是指腦子空空、毫無謀略。出自宋朝《太平御覽》兵部六十八,其中記載了許多攻城器具和守城器具,挺有意思,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