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閏四月,艾草什麼時間收割最好?該陰乾還是曬乾?

2020-12-22 鄉村靈子

按照往年的習慣,收割艾草都是趕在端午節前後,因為農村人都知道,端午節期間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日子,那個時候收割艾草最好。而且很多農村人不僅選擇在端午節當天清晨割了艾草插在門楣上,也同樣選擇在那天去山裡收割艾草,回家後晾曬收藏。

最近這幾年,農村人對艾草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端午節期間,就會看到很多農村房屋的門前寬闊處晾曬著艾草。去年農曆五月初,我也去山上收割了一些艾草回家,面對一垛艾草,怎麼樣晾曬我不太確定,只能電話諮詢一位中醫朋友,請教人家到底該怎麼晾曬這些新鮮的艾草。

關於晾曬艾草這個事情,我想很多人開始可能和我一樣,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晾曬,究竟是應該放在太陽底下暴曬,還是應該放在陰涼處自然風乾,現在跟大家交流一下。

有的人說艾草必須要陰乾,我認為這要根據你收割艾草的多少來決定。如果你就去山裡割了一小捆艾草,那倒是可以捆成小把,就像我們端午節掛在門楣上那樣,時間久了以後自然而然就風乾了。可如果割的艾草成堆,恐怕時間長了容易發黴腐爛,所以需要儘快先將新鮮艾草的水分蒸發掉。

剛從山裡割回來的艾草,最好還是趁著陽光晴好的天氣,先攤開晾曬一下,等到水分蒸發得差不多了,艾草的秸稈和葉子開始打蔫的時候,再把葉子擼下來,將葉子平攤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陰乾,這樣可以避免水分過多艾草發黴腐爛。雖然說艾葉大部分水分已經蒸發,陰乾時也不能都堆在一起,畢竟還沒有完全乾了,過厚堆在一起,艾草葉子還是容易發黴。

陰乾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期間也要經常翻曬,不要著急收藏起來,直到完全晾乾為止。其實在陰乾的過程中,如果家裡比較寬敞,正好也趕在夏季,完全可以把艾草葉子攤放在屋子裡,那樣既可以在晾曬的同時,屋子裡還可以減少蚊蟲。把艾葉放在屋子裡,艾草的味道可以淨化空氣,最主要的是可以防止蚊蟲叮咬。

今年閏四月,收割艾草也就不需要等到端午節了,四五天以前,我們鄰居家門口就已經開始晾曬艾草了。他們家每年都會割很多的艾草回家,為的是使用一張特製的床,在床下煙燻艾葉,人躺在床上,整個身體都可以得到艾灸的效果。鄰居說,他們家的枕頭也是艾葉縫製的,枕著含有艾香的枕頭休息,睡眠質量很好。如果有失眠症狀的人使用艾枕,可以調節睡眠質量。

眼下農村山裡的艾草已經成熟,需要艾草的人不要再等到端午節了,現在就可以開始收割了。

相關焦點

  • 什麼時間割艾草最佳?應該陰乾還是陽光下曬乾?怎麼晾曬很關鍵
    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農村人愛上了艾草,每年端午節之前就開始上山收割艾草,走在村裡的大街小巷,會看到很多人家的大門前都晾曬著新鮮的艾草。往年收割艾草都是選擇在端午節期間,因為端午節已經進入了夏季,正是一年當中晝長夜短的時候,也是陽氣最旺盛的日子。
  • 今年閏四月,艾草什麼時候收割好,該怎樣晾曬儲存好呢?
    今年閏四月,就導致今年的端午節要來得晚一個月的時間。按照以往的日子,端午節一般在陽曆6月的月初,而今年的端午節要到6月尾去了,基本上間隔了20多天的時間。一般來說,我們大多數人都覺得在端午節的前一個星期,收割艾草是最好的。那麼,今年晚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再去收割艾草好嗎?
  • 今年是閏四月,啥時候去農村割艾草適合呢?看完心裡有數了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發生著很多的事情讓我們始料未及,全球目前依然籠罩在疫情之下,今年是閏四月,也是一個雙春年,一年之中會出現兩次立春節氣,所以也被叫做雙春年,雙春年再加上個閏四月,今年的年份更加的顯得與眾不同。
  • 艾草最佳收割時間是什麼時候?怎樣晾曬和儲存最好?
    今天是端午小長假的第二天,端午節吃粽子插艾草是習俗,不過很多人到山上去割艾草,並不僅僅是為了端午節這天插在門上,而是圖了它更多的用處,那就是把長杆艾草晾曬乾之後,擼下來的葉子收藏著,可以用來泡腳調理身體。雖說艾草的用處很多,但可不是隨隨便便摘下來就能用的,也有一個最佳時間。
  • 老農說割艾草有時間限制,前三後四最好,啥是前三後四?答案來了
    一轉眼農曆四月已經接近尾聲,但是由於今年有兩個四月,所以距離端午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每年在端午節到來時,也正是農民割艾草的時候,人們還會將割來的艾草掛在門前屋後,防止毒蟲進入到家中。老人說割艾草有時間限制,前三後四最合適,那麼前三後四是什麼意思?
  • 什麼時候收艾草最好?有人說端午的艾草功效是最好,是那樣嗎?
    但是什麼時候收割艾草是最好的呢,其實這個就要看你是拿艾草是怎麼用了,並不是說端午收割艾草功效就是最好的。而是應該根據艾草的用途劃分不同的收割時間,收割艾草其實也就是這幾個時間段最適合:1、端午割艾草,驅蚊子實際效果最好。
  • 今年閏四月,有兩個四月初八佛誕節,應該過哪個?
    今年有閏四月,也就是說有兩個農曆四月初八,那對於佛弟子來講,是不是意味著可以過兩個佛誕節了?01、何為閏月?先來說說為什麼有閏月?在我國,設閏月定四時的做法早在四千多年前已有記載,民間一般流傳著「十九年七閏」或「五年二閏」的說法。天文專家表示,「閏四月」較罕見,但屬正常曆法現象,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一次。上一次閏四月是在2012年,距離我們已經八個年頭,但下一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
  • 今年「閏四月」極為罕見 如果沒有,可能……
    據安徽商報報導,5月25日是農曆閏四月的第三天,四月結束後為何又來一個四月,而且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閏四月」較罕見,但屬正常曆法現象,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一次。今年由於受「閏四月」影響,接下來的端午、七夕、重陽等農曆節日的陽曆對應日期比去年推遲18天。
  • 今年閏四月,長輩要送給晚輩什麼禮物?有什麼習俗?看完有數了!
    今天是四月二十七,還有三天就要迎來閏四月,這幾天不管是在城市裡的商場,還是在村子裡的大集上,買閏四月禮物的人越來越多。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有些地區在閏四月時,兒女要送老人閏月鞋、留娘糕等等,那麼在閏四月時,長輩要給女兒和兒子送什麼禮物呢?有什麼習俗?
  • 閏四月不好嗎?為啥有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首先是雙春年,其次是閏4月,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有人就搬出了以前老人們喜歡說的俗語:閏四月吃樹葉。為什麼閏四月要吃樹葉呢?閏月本來是很平常的事情,一般情況下是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但俗語中單單提出了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分析分析。陽春四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閏四月的話就是說今年的春天比往年多了一個月的時間,按說擁有這麼長的春天是件讓人開心的事情,誰不喜歡春暖花開、滿目春色?
  • 從天幹地支解釋為何今年端午為21世紀最晚?為何今年閏四月?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的端午節為什麼端午節為21世紀最晚?其實很簡單,因為前面有一個月不老實,插隊了。就是閏四月了。直接在農曆五月前面加了一個月,這就導致了今年端午節會比較晚。而且歷史上端午節比較晚的年份都是閏四月,比如今年,2001年以及未到來的2058年,他們三個月份就是21世紀並列最晚的端午節。
  • 今年為什麼要閏四月下一個閏年是閏五月嗎?
    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在近日點(春分、秋分)運動快,兩個節氣間距時間最多可長31.45日。而農曆的一個朔望月平均只有29.5306日,農曆小月29天,大月30天。這樣便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月份(一般是小月)開始時上個中氣已經過去,結束時下個中氣還沒來。於是這個沒有中氣的農曆月份就被稱作上一個月的閏月。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金鼠年碰上閏四月,老農為啥害怕?
    在農曆上,自古就有閏月的說法,有閏月的一年就稱為閏年,每隔四年就要閏一個月,一年從十二個月變成十三個月,閏年中所增加的月份也不盡相同,例如今年就是一個閏年,今年閏的是四月。為啥農曆上每隔四年就要加一個閏月呢?
  • 農村人常說,「閏四月,吃樹葉」,閏四月真的不好嗎?
    眾所周知,今年2020年是雙春年,也是閏四月。而且今年的開年也是極不尋常,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時間過得真是快,現在已經是農曆四月底,仿佛聽到肺炎疫情的消息還在昨天,我們已經即將迎來今年的第二個四月。
  • 「閏四月,吃樹葉」,雙春年遇到閏四月,田間收成會怎麼樣
    2020年,今年是閏年,閏4月,看日曆你會發現有兩個四月。在這個閏四月,農業上有一個俗語:「閏四月,吃樹葉」是民間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諺語其實主要反映的是農耕時代,人們在遇到閏四月時,災荒年比較多,糧食也不夠,比如農作物受凍、病蟲災害頻發,給糧食生產造成過欠收的現象。
  • 今年是閏四月,閏四月兒女要送娘什麼東西?有何寓意?看完有數了
    雙春年一般都是出現在閏月的年份裡,還有三天就過元旦了,馬上要到來的2020年就是一個雙春年,在這一年的農曆年度內有兩個立春節氣,而且還閏月,其實這種年份還是比較少見的
  • 艾草是農村常見的植物,艾草有哪些用途?
    艾草是民間神草系列,在民間用途比較多,特別是以前缺醫少藥的時代,一般代代相承的有以下一些。1、衝水泡腳取乾燥或者新鮮艾草,用水煮或者熱水衝泡,把腳放進水盆,在睡覺之前,半個小時,具有安眠、促進血液循環、治療感冒作用。真實的一舉多得的民間驗方。2、泡澡艾草具有消炎殺菌止癢的功效。在民間和醫書多有記載。
  • 說說閏四月是怎麼回事
    今天是6月17日,農曆四月廿六。有沒有發現這是今年第二個四月了?對,今年是閏四月。那為什麼會有閏四月呢?這是怎麼回事?我來給大家說一說。先要從陽曆和陰曆說起。陽曆是以太陽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為依據,即地球繞太陽一周,一年有365.24天。
  • 農村老話說:「閏四兆荒年」,閏四月真的不好嗎?或許只是巧合
    大家都知道今年就是閏四月,從今年一開始疫情也就開始了,雖然如今很多人都不靠種地來維持生活了,但是今年的情況,也讓很多打工族無工可打,只能宅在家裡,如果不是平時還有點積蓄,或許真的就吃不上飯了。今年是災年也是毋容置疑的,那麼上一次閏四月又是什麼時候呢?
  • 「閏四月」來了!為啥是閏「四月」?
    細心的小夥伴在翻日曆時可能會發現,23日,我們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的第一天。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