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滿族風俗十八怪,你說到底怪不怪?!

2021-03-04 瀋陽交通廣播

東北十八怪就是東北人也說不全了,民俗逐步消失,但記憶銘刻歷史。好好看看,尤其圖片很豐富。雖然十八怪剩下不多,但東北人看著就是親切! 那種豪邁融入每一個東北人的血液,相傳一代一代!!

這樣的說法沒「大姑娘叼著個大菸袋」或「小姑娘叼著個大菸袋」更吸引人,但更貼近現在的生活實際,只是用菸袋抽菸的人,越來越稀少了。如今的農村姑娘抽菸的很少,倒是城市裡的吸菸女子越來越多了。農村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也許還有抽菸袋的習慣。過去女孩子抽菸都是從小學會的,先是就著火盆,抽幾口,把菸袋點著了,然後遞給老人,一來二去就學會了。女人叼菸袋和過去的生活條件艱苦有關。漢族民間還有新娘子要給公婆行「裝煙禮」,公婆掏「裝煙錢」等和抽菸有關的習俗。菸袋曾經不但是女人,也是關東人人必備的器物。

過去東北人家因地制宜的一種冬季禦寒措施。東北冬季溫度普遍在零下三四十度,經常刮西北風,下「大煙兒泡」雪。為了取暖,保持室內的溫度,又不能讓風把窗戶紙刮掉,或者因為屋內外的巨大溫差將窗戶紙弄溼而掉了,一般都把窗戶紙糊在木製的小格子窗外面。不論平民百姓的破舊房屋還是富豪大臣的深宅大院,都是如此。窗戶用紙是當地人就地取材自己製作的,耐用,結實,亮堂,保暖,一般都能用一兩年。現在偏遠的東北農村也看不到了。

滿族先民的狩獵生活,女人也要騎馬。婦女生小孩難以攜帶,為防備野獸對初生嬰兒的傷害,就用樺樹皮編製成最初的搖車,把孩子放進去,掛在樹上。後來生活條件改善,這樣的習俗被保存了下來。北方漢族也用這樣的方式撫育孩子,只不過悠車掛在房梁上,孩子安全。為了避免孩子從搖車裡翻出來,還要把孩子的胳膊肘,膝蓋,腳脖子等地方用寬帶子捆起來。現在這樣的養活孩子的方式也沒了,有搖籃,也沒地方掛了。過去裸露在房屋內的大梁,都用鋼筋做成的房梁代替了,還吊了棚。 


草苫土房籬笆寨是對昔日東北人家的住房和院落的普遍描述。用從山上或者草甸子割來的草苫房;先是找那些耐腐爛的草,後來也有用稻草等代替的。用黃土與軋碎的草和泥做成坯,曬乾之後壘牆蓋房,然後在坯壘的房牆外面再抹上混雜著碎草的泥;從附近的山林中砍來細木頭截成一人左右高,將房子和空地圍起來,形成一個院落。草都是耐雨抗腐爛的,房屋和牆保暖性能好。現在這樣的房屋很少見,土房早換成磚瓦房,牆也是紅磚砌成。 

瀋陽故宮的清寧宮的煙囪和房子有一段距離,是典型的滿族房屋特點,而老東北漢族房屋一般都把煙囪貼在山牆外。為了讓保持熱度的煙火給房間內帶來更多的熱量,一般都把煙囪緊貼著山牆修築,也有的把煙囪的大部分直接裸露在室內,還把煙囪安上「插板」(通常用鐵片)。冬季晚上睡覺前,還要燒一遍炕,生煙出的差不多了,關上「插板」,這樣火炕能一直熱到天亮。風大的天氣,為防止從煙囪裡夾帶出的火星兒引燃苫房草,一般不燒火,等風停了再燒。煙囪一般都是泥坯壘起來的。現在煙囪都用磚,各種燒制的瓦代替了苫房草。

薩滿信仰是滿族民間信仰中最重要的信仰形式。薩滿溝通人神兩界,有著非同一般的神秘色彩。滿族的薩滿分為兩種,一種是氏族薩滿,也叫家薩滿;一種是職業薩滿,也稱野薩滿。為崇信者除病驅邪主要是野薩滿,薩滿行祭時要跳太平神或家神,俗稱跳大神。野薩滿除病驅邪時也跳神,而且法衣、法器俱全,身帶腰鈴,手持神鼓敲擊。舞蹈模擬各種動物跑動飛翔的姿態,以示各種神靈附體。現在東北城鄉連由此變異而來的「裝神弄鬼」的都很少見,更別說薩滿舞了。 

火盆和火炕、火牆一樣,是過去東北地區冬天取暖的必要設備之一。除去日常用火之外,並不能滿足人們對「熱」的要求。冬天過於寒冷和漫長,所以早晚要燒木頭或者玉米「瓤子」之類硬柴,然後將碳火放在「火盆」裡取暖。火盆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用黏土做成口大底小呈圓形的器皿。黏土做的火盆不需要什麼技藝,大人孩子都會。泥火盆保溫效果好,搬動也不燙手,用料一般選黃土,到處都有。後來有鐵的、銅的等火盆,但用的不多。家有老人的,因為身體和寒冷的原因,冬天基本不參加戶外活動,就坐在熱炕頭上,盤腿抽菸袋,烤火,給小孩子講故事。中年人和青年人火力旺,家有火盆的都要先讓給長輩和年幼的孩子。現在的東北農村一般採用地炕或者電暖氣等,不過對於上了年紀的人,火盆帶來的溫暖和幸福不是語言能描述的。  

百褶皮鞋就是靰鞡,也叫烏拉,東北滿族人最先發明和穿著的一種特有的鞋子。靰鞡多用牛皮或者鹿皮縫製而成,鞋幫和鞋底有的是一整塊皮子,鞋臉兒帶褶並縫有穿鞋帶的耳子,鞋面可以蓋住腳背。鞋裡面絮上靰鞡草,穿在腳上鬆軟暖和還結實。靰鞡鞋因為絮靰鞡草得名。這種鞋曾經在東北非常流行,尤其是那些趕大車的車老闆更喜歡穿。現在完全看不到了,只在一些民間收藏家或者民俗村裡能到真正的百褶皮鞋,也就是靰鞡鞋。

和「雙腿沒有單腿快」類似的還有「馬拉爬犁比車快」等等,說的都是和東北的冰雪有關的「怪」。冰雪一直是東北的獨特景觀,過去交通不便,一到冬天,河流封凍,到處都是積雪,人們便用「馬拉爬犁」這樣特殊的方式來解決通行的問題。「雙腿沒有單腿快」是描述大人們為了幫助孩子們消遣漫長的冬季時光,想出來的冰雪娛樂活動的一種。當時冰上滑具有雙腿的小爬犁和單腿的划子,有些地方管划子也叫「單腿驢」,划子和現在的滑冰鞋的構造和原理差不多,只是材料是木頭和厚鐵片,人的雙腳站在上面。划子佔地面積小,冰上阻力小,所以在鐵釺的支撐輔助下,行進速度比爬犁更快更敏捷更需要技巧。 

抓嘎啦哈曾經是東北地區漢、滿、蒙等民族比較流行的,具有遊獵生活遺風的民間遊戲。嘎啦哈滿語發音,是一種用豬、牛、羊的蹄骨和一個布面內裝糧食或者沙子的口袋來進行的一種遊戲,口袋上拋過程中,以手翻動和抓取嘎啦哈的多少,同時接住下落的口袋為勝負標準,骨頭四面都有不同的累計標準,花樣繁多,幾人一起玩,樂趣無窮。過去嘎啦哈不僅僅是大姑娘喜歡,所有人都喜歡,也是進入冬季,北方室內活動中多人參與的重要娛樂活動之一。 

冬季鑿冰捕魚,在關東有悠久的歷史,形式多樣。有的在冰下撒網捕魚,有的在冰下放置誘魚進去的器具,定期砸冰來取。「冰上釣魚單線拽」是老關東人根據個人的經驗,鑿開冰面,和夏季在河邊釣魚一樣,將魚線、魚鉤和魚餌放到冰面下,但魚竿和魚漂兒此時就派不上用場了,所以只能根據每根線的蠕動情況來判斷是否有魚上鉤。釣上來的都是大魚。

過去東北的人家,一般都是南北大炕。炕用來睡覺,吃飯,招待客人,取暖等。這是為了節約柴草,保持冬季室內有足夠溫度的一個辦法,有時祖孫好幾代都睡在一個屋裡的南北大炕上。一般長者都睡在朝陽的南炕,少者在背陰的北炕。睡覺時,南北炕上的人都是頭朝外,所以出現「南北大炕對腦袋」的說法。現在人口越來越少,基本沒有一大家子人睡在一個房間裡的情形了。火炕還有,但大致都是北炕。過去取暖,主要靠燒火做飯產生的熱量。現在的新房都在地面下也如炕一樣搭建,為了乾淨,灶坑都設置在房子外面。

關東大地冬季嚴寒而漫長,新鮮蔬菜很難保存,放在外面會凍,放在屋子裡容易爛。過去農村一般人家還挖很深的地窖,來儲存新鮮的白菜和土豆,後來基本上沒了。多年以前,東北的城市和鄉村一到秋季都要買大量的白菜,場面很壯觀。這些菜一部分用來吃鮮菜,大部分用來淹漬。過去東北城鄉幾乎家家都有酸菜缸。最近一些年,由於樓道衛生和防火等問題,加上蔬菜品種一年四季都很豐富,城市的酸菜缸已經被全部清理掉了。淹漬大白菜成酸菜,在東北農村還普遍存在,和超市裡賣的酸菜比起來,還是自家的好吃。

東北人的家,特別是農村,過去家家門前或小院裡都有一個大醬缸,醬缸都是附近瓦窯燒制的,醬缸口用白布或者豆腐布蓋著,邊角繫上紅布條和螺絲帽,最後用「醬缸帽子」蓋上。東北的大醬在製作過程中,從選料、烀豆、做成醬塊子、存放、下醬、打醬缸等等,都有很多細節的講究。每家的醬都不一樣,更離譜的是,幾乎一個人做醬一個味兒,但共同的特點如童謠唱的那樣,「烀黃豆,摔成方,缸裡窖成百世香;蘸青菜,調菜湯,撈上一匙油汪汪。」大醬在東北人家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幹豆腐卷大蔥蘸大醬、大醬燉豆腐、大醬燉小魚、醬燉茄子、醬炒角瓜片、小青菜、婆婆丁蘸大醬等等,吃的讚不絕口、津津樂道。如今的東北農村,家家還都下醬,每家都有用來下醬的大缸。 

上貼餅子下燉菜這樣的烹飪方式,有的地方也叫一鍋出。鍋裡又燉菜又烀餅子,菜燉在鍋底,餅子貼在鍋邊。多數一鍋出裡有排骨、油豆角、土豆塊,鐵鍋的四周貼上玉米面的餅子。用料十分豐富,味道也一樣,豆角綠綠的,綿而不過爛,土豆塊已經到了被燉得沒有任何稜稜角角的狀態,入口即化,而吸收了青菜香味的排骨,味道也不錯。當然主菜可以改成魚、牛肉、排骨、雞肉等等,也可在鍋邊貼上一圈白面小花卷,吃起來特別有味道。現在東北這樣的烹飪方式在農村見到的不多,反而城裡人喜歡。 

「臘月到,蒸豆包,熱氣冒,香味飄。」說的就是東北的粘豆包,它外形酷似元宵,大小如雞蛋,色金黃,有粘度,象徵小日子團圓美滿,所以過年時家家都要蒸上幾鍋。粘豆包皮用大黃米(學名糜子)面做成。也有用小黃米和粘玉米面做豆包,但都不如大黃米正宗。過去一到冬深天冷,家家戶戶卻都忙著打糜子、淘黃米、壓面子,準備蒸過年的粘豆包。一家做粘豆包左鄰右舍的女人都來幫忙。今天我幫你,明天你幫我,成為一種習俗。蒸好的粘豆包,個個金燦燦、圓鼓鼓、粘稠稠、筋道道,熱氣騰騰地噴香。東北人吃粘豆包要凍起來,這樣貯藏的粘豆包不但沒有一絲裂痕,而且色澤新鮮。什麼時候想吃凍豆包再用鍋餾熱一次,更筋道、更可口了。吃粘豆包可以蘸白糖、拌蜂蜜、抹葷油,就著滾燙的酸菜湯吃,滿口甜香,爽胃熱心。有句老話:「順壠溝找粘豆包吃」。老意思是只要勤勞種地,就能過上好日子。現在農村,多用於開導不愛學習的孩子。  

生活在東北山林地區的百姓,每年到了收山貨的季節,女人們便三五成群地進山打山貨,摘松籽,採猴頭,日積月累練就了一身登高爬樹的本領。她們的膽量和技能,令男人自愧不如。孩子們都是從小和大人們一起上山的,不分男女。所以在東北,有些地方女孩子爬樹玩耍是很正常的事情。國內其他山區,也應該有這樣的現象。

過去關東人親友聚會,招待客人或者紅白事兒,尤其在農村,飯桌上除了豐盛的美味佳餚,更重要的是一大碗白酒大家輪著喝,喝光再滿,盡醉而止。東北人大碗喝酒的習慣,和過去關東的氣候和人的性格有關。尤其是冬天,外面天寒地凍,忙碌一天,男人盤腿上炕,燙一壺酒,媳婦給炒幾個菜,大口吃肉,和老婆孩子熱炕頭一樣,是典型的幸福生活。因為大雪封山封路,沒特殊事情,很少有人走親戚看朋友,一旦來了,主人肯定熱情招待,說不完的話,喝不夠的酒。過去東北人趕車出遠門兒,也隨身帶著白酒,冷了下車跟著車馬跑一段兒,跺跺腳,最好也啁上一口白酒祛寒暖身。東北人愛喝酒,講究「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現在東北人喝酒,喝白酒,喝純正的東北糧食酒的習慣還普遍存在。  

內容來源:吉祥滿族

相關焦點

  • 東北民俗 東北十八怪,你了解幾怪?
    東北十八怪就是東北人也說不全了,民俗逐步消失,但記憶銘刻歷史。好好看看,尤其圖片很豐富。
  • 四平鐵鍋燉灶臺,長春鐵鍋燉灶臺,東北十八怪,你知道幾個?上
    福泰怪桌,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東北十八怪,你知道幾個?(上)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菸袋,養活孩子吊起來,這是眾所周知名的東北三大怪。如今這些老東北的民俗,大多已經在現實生活中消失了,成了歷史和一些老年人的記憶。
  • 民俗美術《東北十八怪》
    2020-10-12 23:58:29 來源: 家居花卉盆栽 舉報   民俗美術《東北十八怪
  • 重慶十八怪,你知道是哪十八怪呢?
    相信霧都本地的人都知道,重慶市所處的地理位置與其它原因,帶來了外來人口對重慶市不理解的一些問題,這就是重慶市的十八怪。大家知道重慶十八怪是那十八怪嗎?、火鍋、棒棒軍、路邊小巷子的飄香小面······翻著記憶裡老重慶似怪不怪的影像,親切而溫暖,也更加的懷念這些留在眾多重慶人記憶裡的往事。
  • 老關東十八怪 逐漸消失的民俗!
    老關東十八怪 逐漸消失的民俗!時間:2018-02-01 12:50   來源:老連環畫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關東十八怪 逐漸消失的民俗! 東北十八怪就是東北人也說不全了,民俗逐步消失,但記憶銘刻歷史。好好看看,尤其圖片很豐富!
  •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文/林海雪原王百川大院,位於東北吉林市北山腳下,是吉林市僅存且保存完好的近代四合院民居。它不同於北京四合院,從整體外觀到炕灶門窗都極富滿族風俗特色。兩邊掛著「吉林市滿族博物館」和「吉林市滿族(薩滿)文化研究中心的牌子」。一進入大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雕,上面立著一隻展翅欲飛的滿族圖騰海東青。正房屋脊為硬山陡坡脊,房前遊廊與東西廂房相連。正房與東西廂房前均有木製紅漆明柱,房屋四周建有高大石基院牆,院牆四角都開有角門,一般用作家中僕人出入。
  • 東北十八怪之冰上釣魚單線拽
    隨著冬季數九的到來,東北迎來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當萬物都陷入沉寂之時,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上的冬捕,卻正在熱火朝天的進行著。現在的冬捕,每個地區的人都有各自的捕魚方式,有的用網撈,有的鑿冰釣,花樣繁多。捕撈出來的魚,也是個頂個的又大又肥。
  • 廣西「德天十八怪」顛覆你對邊境的想像!
    德天瀑布人人愛 邊境兩國趣聞多你說奇怪不奇怪 德天也有十八怪說起德天跨國瀑布,處中、越邊境,除了兩國的山清水秀之外,還有當地極具特色的民俗民風,並流行著趣聞德天十八怪的傳說,這個五一就跟著小編去揭秘「德天十八怪」吧!第一怪男人戴綠帽在德天,時常會看到戴綠帽子的男士,在國內會被視為很搞怪的事情。
  • 雲南十八怪,七樣怪在特產上
    雲南藏著十八怪,從民族特色到婚喪嫁娶,從穿衣風格到文化底蘊,從地理優劣到特產美食,無一不讓人驚嘆,原來當地是這般模樣。在這十八怪中,最怪的就是吃這一方面,光是特產,就有七樣奇怪之處,原因為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第一怪,當地把竹筒當鍋,煮飯賣。
  • 趣說雲南的十八怪
    民間說是十八怪而不是更大或更小的數,這裡面可有講究的,九是個位數中的最大的數, 為每級數中的極數, 既顯示數的終極, 卻又可無窮復加的大數,人們認為九的倍數更是包羅了所有的數。同時, 「雲南十八怪」 十分順暢,朗朗上口, 且便於記憶。
  • 這樣的「雲南十八怪」,就問你愛不愛?
    雲南十八怪系列作品終於創作完成。在老師的指導下,何茜又把畫作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化設計,並完成了系列雲南旅遊紀念品的文創設計。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憑藉著雲南十八怪系列作品何茜不僅在雲南省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還獲得5項外觀專利和一項實用性發明專利你說奇怪不奇怪,雲南就有十八怪四個竹鼠一麻袋,蠶豆花生數著賣
  • 即將成為歷史的東北十八怪——草苫土房籬笆寨
    東北是一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地方。東北民俗文化圈的地域包括黑龍江、吉林兩省全部,以及遼寧省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它的特點是滿族和漢族風俗的大融合。不過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習慣的改變,許多東北民俗正在逐漸消失。
  • 廣西「十八怪」,每一「怪」都代表一個景點,你能猜出幾個來?
    在我國的旅遊大省中一定少不了廣西,在廣西有許多風景名勝,為了能向遊客展示廣西的風情,廣西人將廣西獨特的風景編成了順口溜,成了流傳甚廣的廣西「十八怪」,每一「怪」都代表一個景點,不知道你能猜出幾個呢?第一怪:象鼻飲水山疊彩第一怪應該比較好猜,說的是桂林市區的象鼻山。
  • 打卡「雲南景觀十八怪」,有的連當地人都不一定知道
    雲南竟然這麼怪?!!文/雙姐旅遊在很多外省人眼裡,雲南真的有很多東西可以稱得上是「稀奇古怪」,就例如大家熟知的「雲南十八怪」。但是!今天雙姐要為大家介紹的「怪」,可不和以往相同,而是「雲南景觀十八怪」,保證有的連地道雲南人都不一定知道。有的人為了一睹巴西裡約紅土地的壯觀、科羅拉多大峽谷的雄偉、土耳其棉花堡的浪漫而成為「空中飛人」走遍世界。
  • 醜書十八怪,一心將人坑裡帶!
    民間有「貴州十八怪」、「東北十八怪」、「雲南十八怪」,語言淳樸、風趣幽默。聯想到書壇「醜書」者的所作所為,本堂主步「雲南十八怪」之韻,湊一則「醜書十八怪」。
  • 你知道關東民俗20怪是什麼嗎?
    隨著國內近年來旅遊市場的火爆,遊客旅遊需求的增加,到東北旅遊,來東北觀光,不光是夏來避暑,冬來看雪,還有一個重要的旅遊內容就是東北民俗旅遊市場的日益突顯。吸引著眾多遊客。隨著時代的變遷,以東北少數民族聚集為主的地區,尤其是東北農村的廣大地區,曾經出現過「東北三大怪」、「東北十大怪」、「東北十八怪」等諸多的民俗諺語及民俗總結。概括總結起來,現在流行的說法主要是「二十」怪,這二十怪的民俗說法,應該是最全面,最完善的,東北一些地區和旅遊景點出現了越土越火,越古老越值錢的勢頭。更有一些景區直接把民俗這二十怪當做一種文化,當成吸引眼球的民俗背景和體驗旅遊的內涵來展現。
  • 怪你過分美麗:經紀人和藝人之間的關係很微妙,說到底只有兩個字
    怪你過分美麗:經紀人和藝人之間的關係很微妙,說到底只有兩個字!近日秦嵐和高以翔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怪你過分美麗》正在熱播中,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相信很多劇粉們對於娛樂圈也算是有個深入淺出的了解了。沒想到明星們也有許多我們平常不知道的無奈,不過,相信大家看完幾集以後應該還有一個更深刻地體會,那就是經紀人真的不好當。
  • 【朝花夕拾】張玉奎:生活在十八轉的日子裡(十六)>>驢頭怪
    >作者 | 張玉奎十八轉很神奇,來到這裡日久,越是琢摸不透她,許許多多靈異現象,一直以來縈繞在我的腦際,揮之不去。老闆臨時決定不回去,到南麻縣城一趟,成了我的專車。青年也跟著下了車,打著火機點著香菸, 解開腰帶朝著路旁泚著。我邊尿邊說,這地方的夜色真美。小唐聽了說,還怪嚇人呢!你不知道?上車,我被這裡鬼鬼怪怪的故事嚇怕了。以前聽說過,早年間這一帶挺妖氣,我忘不了諸葛洞的鬼燈籠,以及神出鬼沒的話貔狐子。匆匆尿完,提著褲子就鑽進車裡。
  • 雲南十八怪,是哪些呢?
    雲南十八怪,是哪些呢?來了雲南才知道,比較出名的是下面八個:1、和尚可以談戀愛,據說因為雲南靠近緬甸,寮國等特殊的佛教國家,不比內地,和尚不能親近女色,雲南做和尚可以還俗,就算做和尚期間也可以談戀愛,不算破戒。
  • 雲南十八怪,但云南的早餐一點也不怪,這6種還很有地域風情
    說到雲南,又不由得想起雲南十八怪,但云南的早餐一點也不怪,這6種還很有地域風情,味道之美,歷史之悠久,足以讓人心之嚮往。 它有四個口味,白糖胡麻,玫瑰豆沙,白糖花生和麥麵光餅,剛烤出來時,酥脆的外皮,綿軟的內層,甜而不膩的心,一口氣吃三個都不會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