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竟因為小小的「胡椒」被挖了祖墳?

2020-08-28 香香君子

易烊千璽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在播出時掀起不小的熱度,影視劇以豔麗誇張的色彩帶我們重新回顧了曾經的盛唐氣象。或許有的人會讚嘆手腕狠絕的天才少年李必,或許有的人會歆羨義氣強悍的孤膽英雄張小敬,但肯定所有人都會對一個趨炎附勢的小人恨得牙根痒痒,那人便是元載

元載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他的一生遠比影視劇中塑造的角色更加精彩。

元載的前半生應該說是十分勵志的,出身寒門但博覽群書,迎娶名門之女,步步為營累職拜相。但可惜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位極人臣官拜宰相的元載變得忘乎所以,獨攬朝政,大肆斂財,最後被皇帝清算總帳,落得個賜死獄中的下場。

可若僅僅是這樣,也並不特殊。歷史上行為不端而被懲處的貪官巨腐多如牛毛,與有名的貪官和珅比起來,元載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而真正讓元載「貪名遠播」的正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角——胡椒!

元載在被抄沒家產的時候自然少不了金銀玉器,但除此之外還有一樣東西卻是真正惹惱了皇帝,便是八百石的胡椒!唐朝一石約折合現在53公斤,八百石就相當於43噸的重量!一節火車廂裝滿可以載重60噸,相當於元載自己便擁有大半節火車廂的胡椒!

皇帝聞知勃然大怒,代宗下令挖開元載父祖墳墓,劈棺棄屍!這在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的古代不可不謂極其嚴重的懲罰!

你或許會疑惑,因為一顆小小的胡椒至於動這般雷霆之怒嗎?若是你和我一起了解到胡椒的前世今生,便知元載實在是罪有應得!


胡椒的登場——歷史的必然

胡椒因生長習性的原因,主要產於熱帶地區,印度尼西亞、印度、馬來西亞、斯裡蘭卡等東南亞國家是它主要的原產國。但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小東西,卻成為大洋彼岸歐洲人眼中瘋搶的「黑色黃金」。

胡椒成為歐洲人食物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即是歷史的偶然,也帶有歷史的必然。

歐洲的飲食結構與亞洲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以肉食為主,尤其在古羅馬時代,烹調方式的單一,儲藏手段的匱乏,長久之下,讓美味的肉也變得難以下咽。

某個機緣巧合,從東南亞貿易歸來的商人帶回了一些神秘的東方調料。當細碎的胡椒顆粒與滋味醇厚的肉類碰撞結合時,辛辣的刺激瞬間在長久枯燥的味蕾上迸發開來,帶著觸電般愉悅的刺激,激活了整個神經。

胡椒的身價——高貴又高昂

胡椒憑藉其辛辣的滋味和獨特的芳香氣味在歐洲打響名頭,成為當時備受歐洲貴族追捧的香料。

古埃及,法老死後被製作成木乃伊是一件神聖的事情。後世在研究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時,就從他的鼻孔中發現有過黑胡椒的存在。

而在古希臘、古羅馬的菜單上,也都頻頻出現了「胡椒」的大名。古羅馬著名美食家阿皮基烏斯留有470多道食譜,每一道都要撒不少胡椒。這些傳奇經歷都讓胡椒披上了「具有貴族高貴氣質」的外衣。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有市場,就是貿易的開始。

早在古羅馬時期,精明的商人們就開闢出了一條途經紅海到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的運送胡椒的貿易路線。不過在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西方之間的交流曾經一度中斷,這使得胡椒幾乎從歐洲人的餐桌上消失了。

這個時候,阿拉伯商人充當了歐洲人的「救世主」,他們把胡椒從印度運到埃及,再由威尼斯商人轉運到地中海沿岸。不過當胡椒抵達歐洲港口時,價格卻已經是原產地的四五十倍,堪比黃金!

胡椒甚至可以充當貨幣進行流通,有些國家可以用胡椒來買房買地交租子。

甚至在1976年時,伊莉莎白二世訪問美國,紐約的一家教堂送給女王279粒胡椒,以此來象徵償還自英王威廉三世以來美國所欠的租金。

胡椒的爭端——世界戰爭

「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馬克思

胡椒引發的巨額的利潤,勢必會激起資本的激烈爭端。在歐洲的歷史上,羅馬消亡、十字軍東徵、美洲大陸的發現等重大事件中,都瀰漫著胡椒辛辣的味道。

公元5世紀,哥特人包圍攻打羅馬城,只為索要大量黃金和胡椒;

公元1204年,歐洲人發動最血腥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羅馬教皇在冠冕堂皇的宗教旗幟下打出激勵人心的口號:「東方是那麼富有,金子、胡椒俯拾皆是!」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克君士坦丁堡後,阻斷了原有的胡椒貿易之路,歐洲人亟須找到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線。於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達·伽馬經海路抵達了印度,麥哲倫完成了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16~17世紀,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多國,為了搶佔胡椒貿易份額,紛紛組建船隊捲入爭奪,邁入了殖民歷史。

胡椒在中國

胡椒在歐洲風光無限,那又是怎樣進入到中國的呢?

胡椒的栽培歷史已有四千年,但其精確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

早在西晉時期,宗室司馬彪撰寫的《續漢書》第一次記載了胡椒:「天竺國出石蜜、胡椒、黑鹽。」足可證明,晉朝人已經認識到胡椒這一物種的存在。

在中國古代,胡椒也屬於一種奢侈品。

晉朝人以胡椒做為珍貴藥材,用來泡酒。西晉文學家張華在《博物志》一書中記載了胡椒泡酒的藥方:「胡椒酒方,以好酒五升,乾薑一兩,胡椒七十枚,末好石榴五枚,管收計著中下氣。」

到唐代胡椒被視為珍稀藥物,只有在「胡盤肉食」中才使用胡椒,一小包胡椒價值高達一兩金子。

明初胡椒被視為與人參、燕窩等價,官商之間彼此迎來送往時,一斤胡椒,成為厚禮。胡椒身價昂貴時,甚至可以抵價給朝廷繳納田賦,與白銀、布帛一樣成為硬通貨。胡椒的保值特徵,使它被權貴之家囤積。


講至此,大家或許對開篇唐代宗為何如此嚴苛懲罰元載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若是普通的金銀財寶到也罷了,可偏偏是在悄無聲息間顛覆了人類歷史的胡椒。

明朝清官于謙曾寫詩諷刺元載,同時警示同僚大臣引以為戒:「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胡椒八百斛,千載遺腥臊……」

相關焦點

  • 唐朝奇案:宰相屯大量胡椒惹怒皇帝,最後被滅門,祖墳都不放過
    胡椒粉這東西,如今家家戶戶都有,已經成了我們的日常調味品,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卻有位宰相,因為在家裡囤了大量胡椒粉,最後被滿門抄斬,連祖墳都被皇帝派人給掘了。這個宰相就是在之前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面亮相過的元載,那麼他最後又是如何因屯胡椒粉,而招來殺身之禍的呢?
  • 從窮書生到大唐宰相,元載死於64噸胡椒,64噸胡椒相當於多少錢?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更是不下一百人之多,在這眾多位高權重的宰相中,有一個人膽子大、才氣大,名氣也大,但一般人並不了解他。他與長孫無忌、姚崇、李林甫等大佬同列唐朝十大宰相花名冊中,想不到吧!他就是元載。想必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元載這個名字,還是在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裡。他是一個奸邪、無恥、擅於鑽營,為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的小人。
  • 唐朝第一貪官被抄家時,搜出60多噸胡椒,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說明一個人是否富貴不是錢多錢少就能衡量的,還要看他擁有的其他財物的價值,唐朝宰相元載顯然就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胡椒原產地是印度、東南亞等國,陸地上因為吐蕃的阻隔,印度等地的小國朝貢給唐朝的胡椒只好繞道從西域運過來
  • 手握重兵的郭子儀祖墳被挖,為何不找宦官魚朝恩報仇?格局太大!
    郭子儀是千古一將,唐朝中後期最有名的將領,四朝元老,對唐朝有再造之功,但郭子儀功高而不自傲,處處謹慎自律,最終安享晚年至85歲,子孫後人也是唐朝重臣,這樣完美的家族在歷史中是極其罕見的。然而就是這樣的重將,也有被小人凌辱時,有人挖了郭子儀的祖墳,朝野震驚,大家害怕郭子儀會起兵造反,然而,結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野蠻礦企」炸民房挖祖墳?必須給村民一個交代
    金山石料損害村民房屋,當地不能視若無睹,該賠償的當依法賠償,並督促落實到位;而祖墳被挖一事,也應有明確調查與依法處理,村民們需要一個說法。「野蠻礦企」炸裂民房還挖人祖墳?據媒體報導,在安徽霍邱縣馬店鎮四平山村與河南省固始縣陳集鎮八店村交界處的裂頭山,河南固始縣金山石料有限公司炸山取石,2016年炸山時產生的衝擊波震裂了附近20餘戶村民的房屋,2020年5月派人挖掉了附近10餘戶村民位於山上的祖墳,直到次日才通知家屬去領取骨骸。↑新華視點微博截圖。這實際上是一則「遲到」的新聞。
  • 尚書、僕射、內史、中書令、鸞臺唐朝時期宰相官名為何一變再變?
    比如說關於"宰相"——這個中國古代官職中影響力最大的官,在每個朝代就都有許多五花八門的稱呼。就拿唐朝而言,可以稱之為宰相的官職竟多達20餘種,如尚書令、、僕射、參知政事、同掌機務、同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等等。並且,唐朝宰相的數量之多也是中國曆朝當中罕見的。這就讓人不禁思索,為什麼那些唐朝的皇帝喜歡給宰相安排這麼多不同的官職呢?"
  • 寫「鋤禾日當午」的唐朝宰相,書法水平竟如此高!
    唐代李紳書法欣賞《龍宮寺碑》,33.8×36.3cm。二十開半,跋一開。唐大和九年(835年)。李紳撰並書,結體嚴謹,筆力雄健。石現存浙江省博物館。
  • 許敬宗:史上第一位「奸臣」,身為唐朝宰相,卻被人們冤枉數百年
    這是正史上第一次出現《佞臣傳》,很不巧的是,唐朝宰相許敬宗位列第一位,因此,許敬宗被人認為「中國正史上第一奸臣」。 二、正史第一奸臣的經歷 為什麼許敬宗會是「第一奸臣」呢,其實,歐陽修是按照出場時間來寫的,許敬宗出生於隋朝末年,在唐朝初年就有出場紀錄,因此被列為第一位。
  • 唐朝最聰明的宰相,死前留了一計,保住了全家人的性命!
    而唐朝也有一位酷似諸葛亮的宰相,他死前,也想到了一個計策,保住了全家人的性命,讓政敵不敢報復他。這位極具智慧的宰相就是姚崇。 說起姚崇,他是唐朝時期最著名的宰相之一,他正好生於唐朝的開元盛世,經歷了四代皇帝。最初,他只是一個小官,後來,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並提拔他為宰相。
  • 唐朝宰相元載與妻子王韞秀的故事讓我們動容
    唐朝可以說是我們中國古代中難得的盛世了,其中除了很多著名的政治人物,還有其他的詩人等,如白居易,李白這些都是重量級的人物,小編相信大家很多人沒有聽過唐朝宰相元載和她妻子的愛情故事吧。元載是唐朝宰相,但是在當宰相之前他是非常落魄的,那個時候被媳婦的娘家人瞧不起,當時他娶的是王忠嗣的女兒王韞秀,王韞秀可以說是唐代名媛,詩人,出生在祁縣,但後來隨父親搬遷到了今天的陝西華縣,當時,王韞秀嫁給元載的時候,他父親是非常不願意的,但王韞秀本來就比較有性格,並不聽從父親的,她毅然的嫁給了當時還非常窮困的元載,受餓可以說是經常的事了,很多時候王韞秀不得不回娘家去借米吃,也很多時候還得去借錢
  • 王羲之祖墳被挖,寫下了這篇絕世書法!
    王羲之真跡沒有存世,這是公認的。王羲之的作品很多,據唐張彥遠《書法要錄》記載,唐太宗時皇宮收藏的真跡有幾千件之多。但今天所見均屬後人的摹本,因摹者大多為書法名家,因此還是可以從中窺見或領略王羲之的書法風貌。所謂「摹」,  就是對原作真跡摹寫,力求絲毫不差。書法摹寫稱之為「響拓」,繪畫摹寫稱之為「移畫」。這一風氣在唐宋時最盛。
  • 唐朝第一位宰相,揭秘裴寂傳奇的一生
    公元617年,李淵於太原起兵,次年,李淵接受隋恭帝楊侑的禪讓,正式登基,建立唐朝。李淵稱帝後,立即任命裴寂為尚書省右僕射,稱宰相。因此,裴寂成為了唐朝第一位宰相。裴寂前半生默默無聞,唐朝建立時突然位極人臣。他的一生大奸似忠,堪稱幸運。裴寂自幼父母雙亡,由哥哥撫養長大,後來機緣巧合,擔任晉陽宮副監晉陽宮副監是個什麼官職呢?
  •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員,那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
    同時在唐時,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鳳閣鸞臺三品等這些宰相之職,也可能連三品都沒有到,因為自高宗永淳元年開始,如果是品級沒有達到三品的,但皇帝又想讓他入「政事堂」處理國家政務的,就會給他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同鳳閣鸞臺三品」(武則天時期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銜。  如此此時他雖已是形同宰相,但他的品級可能最高也就只有正四品。
  • 唐朝歷史:宰相李德裕為何執意封殺白居易?
    李德裕的父親叫做李吉甫,也是唐朝的一個宰相,生了這樣一個神童兒子,李吉甫自然是非常驕傲,經常在同僚面前炫耀自己的寶寶。 大家看在宰相大人的面子上,就算人家兒子是2B,也會說成神童,何況李德裕確實了不起。可正因為吹噓的人實在太多,當李吉甫特意跑到宰相武元衡的面前吹噓自己孩子的時候,武元衡表示不屑一顧,不就一小P孩嗎,有必要說得那麼神奇嗎?
  • 鄭重聲明,我是唐朝第一任宰相,不是宦官!
    我不是什麼太監,而且唐朝的第一位宰相!讓我來自己說一下,我這位唐朝開國第一宰相,真正的生平到底是什麼樣的吧。我出生於公元570年,這一年,是北周天和五年。距離北周建國,已經過去了13年。距離北周滅國,還差11年。好吧!北周這個短命王朝,歷史實在是亂糟糟的,要說起來太過複雜。
  • 以「祖墳」被挖為由敲詐勒索35萬 判刑十年六個月
    2017年11月18日上午,被告人王建業以富森物流園項目施工時損毀了其位於平安鎮南村南山旱地灣「祖墳」為由,與被告人王正軍、周文輝及家族人員到富森物流園項目施工現場。王建業持鋼釺威脅施工人員,並強行阻停施工,將項目部門口牌匾及門前旗杆底座的金屬字損壞。當日下午得知該項目工程仍在施工,王建業等人再次到施工現場阻止施工,王建業手持石塊打砸項目部辦公桌,致使富森物流園項目停止施工。
  • 唐朝的宰相大多都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又是何方神聖呢
    因為這些官職到最後都變成了虛職,甚至是死後得到皇帝恩寵的一個標誌。    相比而言,唐朝裡面僅僅次於皇帝的皇族親王才是正一品,郡王也只是從一品而已。由此可知,唐朝的官員等級設置何等森嚴。如此此時他雖已是形同宰相,但他的品級可能最高也就只有正四品。
  • 唐朝宰相趙宗儒人物生平簡介 趙宗儒死因揭秘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朝宰相趙宗儒人物生平簡介 趙宗儒死因揭秘 趙宗儒出身南陽趙氏。唐代宗大曆(766年779年)年間,趙宗儒登進士第。最初獲授弘文館校書郎。一年後,又在書判科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補任陸渾縣主簿。數月後,入朝任右拾遺,充任翰林學士。
  • 500年前古墓被挖,福建女子致電市長:公主在此,別動我家祖墳
    古墓被挖,一名女子急了 讓我們回到1996年的一天。這裡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因為地勢低洼,有一股山泉從山上留下並在此聚集成為水坑,很多山民勞累一天後會在此洗腳,因此而得名。
  • 李輔國:唐朝最牛太監,當宰相誅王爺杖斃皇后,還把皇帝活活嚇死
    由此看來,漢、明兩朝宦官終究只是皇帝手中的工具,然而唐朝宦官卻與之不同,他們權傾朝野,甚至能夠行廢立之權,其中尤以李輔國權勢最大,因為李輔國不僅剿殺了反抗他的皇子,還嚇死了皇帝唐肅宗。▲唐肅宗李亨劇照李輔國,唐朝中期權宦,也是唐朝第一個當上宰相的宦官。唐玄宗時期,李輔國入宮為宦,本名李靜忠,原是主管宮廷馬匹簿籍的一個小官,後因盡心侍奉李亨而成為其心腹,後又擁立其登基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