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老話,「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家庭都多多少少有些這種觀念,對孩子動不動就打罵。不懂事就打罵、做錯事就打罵,認為打罵孩子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這種方式傷害了孩子的身體和心靈。
孩子經常被家長打罵,有很多不利的影響。
身體上會受傷,心理也會受傷,認為父母並不關愛自己,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影響親子關係,打罵會疏遠孩子和家長的關係,有什麼事情也不願意和家裡分享了,性格逐漸會變得壓抑,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家長經常在外人面前嚴厲地打罵孩子,還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遇事容易畏畏縮縮,很難適應環境。
打罵出來的孩子脾氣也容易暴躁,因為他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方式,以後也很有可能把這種教育方式帶到自己組建的家庭裡。
還有一點,家長動不動就打罵,孩子為了逃避責任,很有可能養成說謊的壞習慣,甚至對家長產生仇恨心理。
這些壞的影響都是會對孩子非常不利的,嚴重阻礙了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大可能都是心理有陰影的。
那麼到底該怎麼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急,孩子也內疚,甚至會產生「我不行」的心理,自我否定。這時候家長再打罵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和理解孩子。
面對孩子犯的錯誤,父母不要一味強調孩子的錯誤,而是要教育孩子,從錯誤中汲取寶貴經驗,下次不再犯,這樣才是教育的目的。
棍棒打出來的孩子,很難有完善的自我人格。孩子內心的秩序被家長打亂,什麼事都不願分享,嚴重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也嚴重影響了親子之間的關係。所以不要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了,作為家長,也要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
做父母並不簡單,有很大的責任,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在教育孩子這一方面更是要格外注意正確的方式,不要讓孩子在教育中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