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留印 I中英文雙語廣播:我在澳洲的故事-- 經營餐館生意

2021-02-18 澳洲新藝術

《我在澳洲的故事-- 我的餐館》作者 郭志宏

Hello.   The Australia Chinese New Arts Society and 90.1 NBC FM welcomes you to 『Days in Australia』. 

觀眾朋友,您好!澳洲新藝術聯合會和90.1 NBC 電臺 FM 頻道 歡迎您收聽「在澳大利亞的日子」節目。

『Days in Australia』 is bilingual series celebrating  our  multicultural community with stories of Chinese migrants settling in Australian around 1989.

 "在澳大利亞的日子"是慶祝我們多元文化社區成就的中英雙語系列節目,講述1989年前後中國移民在澳大利亞定居的故事。

 

These stories were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oo True to Be Blue: Days in Australia 》

這些故事最初發表在《 歲月無痕 — 我們在澳大利亞的日子》這部書上。

Today’s story  is:

The Restaurants bussiness

By Zhi Hong Guo

Our readers are:    

Hong Yan Ruan and Denise Kitching 

今天的故事是:

《我在澳洲的故事 -- 經營餐館生意》

作者:           郭志宏

中文朗讀:阮虹豔

英文朗讀:Denise Kithing

移民澳大利亞不久,國內的幾樁生意由於諸多因素先後陷入了困境。當某一天,我身上只剩下三澳元的時候,

Shortly after immigrating to Australia, I had several domestic businesses fail due to many factors. One day, I had only three dollars left.

 

望著不諳世事的孩子,我只好放棄了去大學繼續深造的機會,硬著頭皮去找了一份飯店的工作。

Looking at my daughter who didn’t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world, I had to give up the opportunity to go to college to continue my studies, and went to a hotel to look for a job. 

 

於是,什麼都不懂的我在老闆娘的叫喊和訓斥聲中慢慢變成了「麵點師」。

So, knowing nothing about pastry, I slowly became a pastry cook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 yelling and reprimanding proprietress.  

 

至今我也無法相信,那個孤傲的我如何可以在元旦的時候,頂著老闆娘瘋狂的罵聲和讓我馬上滾出去的侮辱聲,咬牙堅守在「崗位」上而沒有扔掉手中的工具走人!?

I still can’t believe it now. How could I stand the screams and the insults of the proprietress stopping me going out on New Year’s Day, without throwing away the tools in my hands and leaving!?  

 

利用這點在「罵「聲中學來的技術,我先後在雪梨開了三家飯店,一個女人,在男人的世界裡掙扎,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Eventuall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kills I learned by being insulted by the proprietress, I opened three restaurants in Sydney. For a woman, struggling in the world of men, the difficulty was immense. 

 

我每天穿梭於三個飯店之間,賺不賺錢不知道,卻忙得跟總理似的。

I travelled among three restaurants every day. I didn’t know if I was making money, but I was as busy as the prime minister. 

 

幾乎每天都有各種故事發生:

Almost every day, various crises happened.  Such as: 

 

一會兒廚房油鍋著火了,

...the kitchen pan caught fire; 

 

一會兒室內漏雨了,

… the roof leaked;

 

會兒飯店棚頂塌了,

… the ceiling collapsed; 

 

一會兒食品監管的人來了.

…   the food inspector came ...

 

每天都有故事發生,所有的故事都不同,往事歷歷在目。這是一個「大打出手」的故事。

Every day, the stories happened and all the stories were different.  This is the story of 『the big fight』 ….

 

生活在澳大利亞的華人,尤其是在中餐館打工的華人,雖然賺錢較多,但是工作壓力也很大。

For Chinese living in Australia, especially Chinese working in Chinese restaurants, although they make more money, the work-pressure is also great.

有些人一周工作超過七十小時,除了必要的睡眠時間,幾乎都在緊張地工作。

Some people work more than 70 hours a week doing several jobs. Except for the necessary sleep time, they work almost all day long. 

 

沒有充分的休息,神經始終繃的很緊,工作又相對地比較辛苦和枯燥,所以脾氣很容易暴躁,人際關係也比較脆弱。

Without adequate rest, their nerves are always tight and the work is relatively hard and boring, so tempers flare easily, sometimes violentl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an be relatively fragile.

 

加之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國家或地區,生活習慣、喜好、文化背景等差異較大,

In addition, everyone com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or regions, and their living habits, preferences, cultural backgrounds, etcetera, are quite different. 

 

所以,廚房裡爭爭吵吵的事情時有發生。

Therefore, quarrels in the kitchen sometimes occurred.

 

這天,正忙得人仰馬翻,飯店外面排著長隊。師傅們緊張地工作著,突然兩個師傅因為話不投機而爭執起來。

One day, my staff were all busy as there were long queues outside the restaurant. The chefs were working hectically. Suddenly two of them started to argue and began to fight.

 

我進來送單,剛剛一腳邁進廚房,就見一個師傅揮著炒勺,雙眼紅腫,眼角流著血,

I came into the kitchen with an order and saw one of them waving a stir-fry pan, his eyes red, swollen and bleeding.

 

一個師傅頭上流著血,菜刀高舉過頭,正準備向另一個師傅砍下去。

The other chef had blood on his head, and was holding a kitchen knife over his head, about to stab his colleague.

 

我想也沒想迎著菜刀衝了上去,我比較瘦小,根本沒有辦法奪下菜刀。

I rushed to the kitchen knife without thinking. But I was relatively small and had no way to grab it. 

 

這時候,廚房的其他員工都嚇得跑了出去。

By now, the other employees in the kitchen had run out, scared. 

 

只有一個廚房雜工站在那裡,他是中國來的留學生,運動員出身,身手敏捷,

There was only one kitchen handyman standing there. He w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from China, who used to be a sportsman. He was agile. 

 

他見狀一個箭步衝了上來,使出渾身解數協助我奪下菜刀。

When he saw the situation, he rushed up and made every effort to help me grab the knife. 

 

情況非常緊迫,因為失血過多,一位師傅比較危險,必須緊急送往醫院。

The situation was very urgent, because one of the men had lost too much blood and must be sent to the hospital right away. 

 

我又要處理飯店的善後事宜,解決滿屋子仍不知情的客人的就餐問題。

But I couldn’t take him myself as I had to deal with the aftermath, solving the problem of dining for guests who were still unaware of the situation.

 

情急之下,我打電話給朋友,請他們過來幫忙。在我打通電話後,朋友回復我說馬上就到。

In a hurry, I called my friends and asked them to come and help. God once again extended a helping hand to me. After I called, my friends replied that they would arrive soon. 

 

而且他們當中,正有一位剛剛從中國飛來的廚師。

I was very lucky that among them, there was a chef who had just flown from China.

 

一行人飯也沒吃馬上趕了過來,朋友將受傷的廚師迅速送往附近的醫院救治。

A group of people who not yet been served their meal, rushed over and quickly sent the injured chef to a nearby hospital for treatment.

 

那位從中國飛來的師傅,以他豐富的廚房經驗馬上駕馭了局面。

The chef who had just flown in from China immediately took control of the situation with his rich kitchen experience. 

 

客人都在熱火朝天地等菜,天南地北的聊侃,根本沒有注意到剛剛的廚房差一點發生了"血䅁"。

The guests were all waiting for the dishes, talking with each other cheerfully, and didn’t notice that the kitchen had just been 『bloodied』.

 

師傅們經過一番救治,己無大礙。

A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 the two chefs both healed and there was no sequel. 

 

兩位師傅平日裡和我關係不錯,也認識到自己的衝動險些釀成大禍,害人害己。經過一段時間的醫治,都已痊癒,沒留什麼後遺症。雙方都非常有風度,也沒有就此事過分糾結。事態平穩地過去了。

The two men ha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me, and they realised that their impulses had almost caused a great disaster and harm to others. Both sides were very graceful and everything went smoothly from then on.

 

事後很多關心我的人埋怨說:"你為什麼迎著刀衝了上去?如果師傅一時衝動有什麼閃失的話,你的生命和健康怎麼辦?"

Afterwards, many people who cared about me complained: 『Why did you rush up for the knife? If the chef had been impulsive,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to your life and health?』 

 

我笑笑輕描淡寫地說:"沒想那麼多,因為我是老闆,關鍵時刻我不上誰上?在我的店裡,任何人出事我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你們可以原諒和理解我,法律不能!"

I smiled and said: 『I didn’t think so much. Because I am the boss, at the crucial moment if I hadn’t rushed up, who would do it? In my restaurant, I have to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y for anyone. You can forgive and understand me, but the law can’t!』

 

『Days in Australia』 was  by produced by PP Cranney, funded by Multicultural NSW and presented by 90.1 NBC FM for the Australia Chinese New Arts Society.

「澳大利亞的日子」由PP克蘭尼公司製作,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多元文化基金項目資助,90.1NBC FM播出,澳洲新藝術聯合會出品。

If you would lik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project or Australia New Arts Society, email Jenny Gu  at  zhenggu@live.com.au

See you next time. Bye! 

如果您想了解有關此項目或澳洲新藝術聯合會的信息,請發送電子郵件至zhenggu@live.com.au

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次節目見!

策劃:顧錚

製作:PP Cranney

播音:阮虹豔  Denise Kithing

文章:郭志宏

編輯:唐培良

本節目是澳洲新藝術聯合會獲新州政府基金資助的項目「大地留印」活動之一,第一部分播送的是上一本書《歲月無痕》12篇有中英文雙語文章的節選,第二部分將從明年出版的《大地留印》書中選擇部分文章的節選。點擊「閱讀原文」你可以看到收入在《歲月無痕》一書中的作者原文。

請於每周五晚上 6:30 鎖定90.1 NBC FM頻道收聽我們的節目:「在澳大利亞的日子」。https://onlineradiobox.com/au/2nbc/?cs=au.2nbc&played=1

澳洲新藝術聯合會是由一群居澳華裔文學家藝術家,文學藝術愛好者組成的非盈利性社會團體,旨在為在澳華裔文學家藝術家,文學藝術愛好者提供展示與交流平臺。 澳洲新藝術聯合會使用《Model Constitution》(Under the Association Incorporation Act 2009) 作為協會章程。章程要求每個入會者必須以書面形式(包括電子郵件等電子設備)向協會秘書提出申請,提交理事會核准,繳納年度會員費(每年$20) 後登記入冊,方能成為本協會會員。會員年度會費由繳納當天直至下一年是日,到第二年截止日後三個月內必須繳納下一年度會費,否則,視為自動退會。澳洲新藝術聯合會一如既往地歡迎新老朋友加入協會。

入會的聯繫方式:

電話:0406769889

電郵:tangpeiliang@hotmail.com

根據協會章程,澳洲新藝術聯合會於2020年9月17日召開了會員會議,選舉和確立了新的理事會成員和協會行政管理人員,公布了協會的財務帳目,確立了新的銀行帳戶籤名人,付費會員重新登記入會,原協會會員已經有一半以上完成了重新登記入會手續,此項工作還在陸續有序地展開。

 

新一屆理事會成員:
顧錚 陳志光 晁鐵軍 唐培良 高建平 陳璟

會長:     顧錚 

副會長: 陳志光 晁鐵軍 

秘書長: 唐培良
秘書:     陳璟
財務:     Daniel Hu

澳洲新藝術聯合會將舉辦「新州議會大廈視界VISION+藝術展」,展覽詳情和如何參展請長按識別二維碼。

「大地留印」 活動由澳洲新藝術聯合會主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基金支持。

Funding for this "The Chinese Migration Stories in Print,Podcast&Image"has been provided by the  NSW Government.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點擊「閱讀原文」你可以看到收入在《歲月無痕》一書中的作者原文。

相關焦點

  • 大地留印 I中英文雙語廣播:澳洲給了我一片新天地
    "在澳大利亞的日子"是慶祝我們多元文化社區成就的中英雙語系列節目,講述1989年前後中國移民在澳大利亞定居的故事。:《澳洲給了我一片新天地》作者:          慧子中文朗讀:阮虹豔英文朗讀:Denise Kithing
  • 大地留印 I中英文雙語廣播:澳洲,一個可以夢想成真的地方
    "在澳大利亞的日子"是慶祝我們多元文化社區成就的中英雙語系列節目,講述1989年前後中國移民在澳大利亞定居的故事。 來澳洲一年多了,也只收到她一封三言兩語的問候信。He had been in Australia for more than a year, but had only received one short letter from his wife.  哥哥去了日本,家裡就留著老母親。
  • 大地留印 I中英文雙語廣播:我的時間簡史-- 飛向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的日子"是慶祝我們多元文化社區成就的中英雙語系列節目,講述1989年前後中國移民在澳大利亞定居的故事。 空中小姐告訴我,滿機都是持到澳洲讀英語學生籤證的人,只有我和一位商人是不同籤證持有者,我和另外一位乘客也是唯二的非上海人。
  • 雙語播音--英文廣播電臺
    江中英文電臺成立於2005年,於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21-00在FM750頻道廣播。播出內容按照周期分為周一至周五五個組,每組各有三個版塊。分別有新聞、明星、音樂、旅遊、電影、鬼故事、健康養生、美國俚語、美文等等 。
  • 【精品補鏈】破產姐妹1-6季高清雙語字幕視頻、mp3原聲,中英文臺詞對白 網盤資源
    該劇於2011年9月19日在CBS電視網(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首播。該劇講述兩個身份背景完全不同的都市女孩共同打拼的故事。麥克斯·布萊克(凱特·戴琳斯扮演)出身貧寒,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小餐館當著服務員。卡洛琳·錢寧(貝絲·比厄飾)本是一名家境優渥的富家女,由於父親涉嫌操縱龐氏騙局鋃鐺入獄而家道中落。
  • 【️116】聖經 · 詩篇 116丨中英文雙語朗誦丨
    聖經 · 詩篇 · 第一篇丨中英文雙語朗誦丨2.聖經 · 詩篇 · 第二篇丨中英文雙語朗誦丨【️3】聖經 · 詩篇 · 第三篇丨中英文雙語朗誦丨【️4】聖經 · 詩篇 · 第四篇丨中英文雙語朗誦丨【️5】聖經 · 詩篇 · 第五篇丨中英文雙語朗誦丨【️6】聖經 · 詩篇 · 第六篇丨中英文雙語朗誦【️7】聖經 · 詩篇
  • 【小聽童中英文雙語故事】小野馬chester上集
    「請套上我。」學齡前兒童,聽有趣的中英文雙語分句故事,效果就是不一樣!讓我們看看樂樂小朋友的「即時翻譯視頻」吧!父母英語不好,照樣可以輕鬆磨出寶寶的英文耳朵!小聽童已經錄製好的其它中英文童話故事mp3文件(同一故事有中英雙語分句和全英文的音頻),可以下載的有:[童話盒子第一級]三隻小豬 The Three little Pigs小紅帽 little Red Riding Hood
  • 新疆人在澳洲開餐館 規模不大生意興隆
    新疆特色美食大盤雞,已成為澳州新疆餐館的招牌菜。    去澳大利亞,是筆者多年的夙願。除了這個南半球的異域風情,更讓我關注的是那裡的新疆人,或說從新疆移居至澳大利亞的不同人群。記者在澳大利亞看到,新疆人開的餐館雖然規模不大,但生意興隆。在澳大利亞的雪梨、墨爾本、阿德萊德和珀斯都能看到新疆餐館老闆忙碌的身影。    在澳大利亞,開中餐館仍然是華人社會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行業,記者在新疆人拓曉陽開的餐館裡看到,羊肉串、涼麵加炒烤肉、大盤雞、抓飯和薄皮包子等新疆特色美食,正在被當地的食客享用。
  • 澳洲著名電臺及電視主持人發起「到華人餐館就餐」聲援行動 數百人今晚齊聚雪梨「全聚德」
    Ben Fordham發起了一項「到華人餐館就餐」的聲援行動,呼籲社會各界幫助飽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山火影響的澳洲華人餐飲業和旅遊業。雪梨唐人街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旅遊景點,現在餐飲業和店鋪生意都受到重創。唐人街現在沒有疫情,是安全的,請大家放心到華人餐館用餐,到華人商店購物,大家都一起來聲援和幫助受疫情影響的華人餐飲業、商業,向澳大利亞華人社區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在這個時期,需要的是彼此的關懷和扶持。
  • 澳洲留學DIY申請步驟,留先生推薦的合理準備流程(含時間節點)
    澳洲留學規劃時間越早,我們所能做出的針對性改變就越多。在院校背景固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經營好自己的均分成績,提早補習語言,針對專業做一些相關的項目和實習。澳洲留學DIY申請步驟,留先生推薦的合理準備流程(含時間節點)。
  •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 第1-12季高清雙語字幕版視頻&1-12季|中英文臺詞PDF 免費網盤
    於2007年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播出。該劇講述的是四個宅男科學家和一個美女鄰居發生的搞笑生活故事。2014年4月下旬《生活大爆炸》政策原因搜狐視頻無法播放下架。2015年7月22日,《生活大爆炸》第八季拿到許可證上線搜狐視頻。2009年8月,該劇贏得了電視評論協會(TCA)最佳喜劇系列獎。2017年9月18日,獲得第69屆艾美獎最佳喜劇多鏡頭剪輯獎 。
  • 中英文雙語幽默:我就是他的第二任太太
    中英文雙語幽默:我就是他的第二任太太。A rich man and his wife went into a shop to buy a bracelet .中文翻譯:好幾分鐘過去了,誰都沒有開口,終於那位太太憤怒地開口說:「我就是他的第二任太太!」
  • 【聽英文故事】 Piggie Pie! 小豬餡餅【晶晶讀中英文故事】
    提示點擊上方 」晶晶讀中英文故事「 一鍵關注。
  • 【小聽童中英文雙語分句童話故事】睡美 人(1)Sleeping beauty(上集)
    聽有趣的中英文雙語分句故事,效果就是不一樣!現在,讓我們一起見證「奇蹟」,看看樂樂姐姐為大家表演的「金髮姑娘和三隻熊」!(下集)中英文雙語故事,連續聽2-3個月,孩子基本上能夠「翻譯」得同原文一樣,一年以後,再聽這個故事,孩子就用自己的語言翻譯,說明她已經完全聽懂了。聽一年以後,孩子就可以開始試著練習開口說了。這時,孩子的語音語調會同原版英語發音非常相似。
  • 想要把臺灣打造成中英文通用的「雙語地區」
    她計劃在臺灣地區推行「中英文」雙語並用,甚至將此事作為本次任期之內的重要政策。臺灣將被打造成「雙語地區」根據央視網6月17日的報導,日前蔡英文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將會積極推動英語在臺灣地區普遍使用,最終將整個臺灣地區打造成「雙語地區」。
  • 鋪先生:三個幫助生意紅火的店鋪經營方式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許多店鋪是由明星本人開設的,這些店鋪往往都有不錯的經營成果,像一些餐館、甜品店、奶茶店等等,它們的出現給每座城市帶來了好的風氣,也為經營店鋪的方式方法創造了可以借鑑的價值。那麼其中都有哪些店鋪經營方式可以學習呢?下面我就來講講。
  • 【黃河文藝】麥子熟了(中英文雙語)|| 黃真
    山風原創三行詩(中英文雙語)黃真(西安)  麥子熟了Wheat is Ripening 1夏至 一襲輕風 作者簡介 黃真,男,筆名「山風」,酷愛中英文詩歌、散文創作,用筆記錄生活感悟已然成習慣。現為鳳凰詩社入駐詩人、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陝西省西安市聲動悅讀會會員。詩觀:花紅為誰人?時光不負春;山聽風吟處,草木皆詩心。
  • 遇到黑中介,澳洲移民夢破滅!一子錯落,這個亞裔家庭將遭遇遣返!
    三個孩子都在上學,長期接受澳洲的教育,大人努力經商和生活,經營著一家餐館生意。他們沒有想要完成多大的成就,只希望能在澳洲,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過上幸福生活。2005年,這個韓裔家庭計劃移民澳洲,父親 David Lee 開始和移民中介打交道,了解相關事宜。最終,他決定變賣在韓國的所有資產,東湊西湊籌集了10萬澳元,交給了移民中介。
  • 百聽不厭的澳洲廣播電臺《你喜愛的歌》(一)|吳鬱魂
    :「這裡是澳洲廣播電臺 RADIO AUSTRALIA」,看來主持人總是不忘記澳大利亞是大英國協成員國。此時此刻,我的心情也變得異常激動,因為剛剛在地理課程中了解到澳洲距離中國非常遙遠,大約在6000-10000km之間,現在通過短波竟收到了如此遙遠的信號,而且還是我熟悉的中文語言,除了感慨由於科技的力量,通過凌空飛行的短波遠距離收到了澳洲廣播,實現了科學的順風耳之外,怎不叫我感到興奮和激動呢!
  • 中英文繪本故事《害羞的穿山甲》
    -END-寶貝們:      你是愛聽故事的小乖乖嗎?    你想讓更多的小朋友都認識你嗎?       中英文形式、咬字清晰、聲音甜美動聽。       故事題材:具有童趣以及傳遞正能量。         雙語繪本故事圖片文字(文件形式發給老師)         完整故事音頻         中英文主播照片  5、溫馨提示:     在投稿高峰期,園區將對稿子進行篩選或排隊形式公示作品, 如有不便,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