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 「報復性消費」誰報復誰?

2020-12-23 鳳凰網房產

來源: 鳳凰網房產杭州站

原標題: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了誰?

近日,杭州大部分樓宇、公園、軌道交通、公共運輸都已免綠碼免測溫,購物中心等公共場所的人流量也逐步增多,不過要恢復往日生氣仍需一定時日。

人流的恢復不完全等於消費的促進,各行各業經歷疫情重創後的復工,難掩疲態,並不是所有行業都能喜迎「報復性消費」,打折優惠促銷在消費市場比比皆是,千元的民宿打3折、影院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殊不知,這樣的「報復性消費」到底是誰報復了誰?

壹 難得一遇的打折活動

「小夥伴們,樂堤港在發消費券,你們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上周一,公司財務姐姐頗為興奮地將這個好信息與大家分享,「要樂堤港會員哦~」

3月16日,遠洋樂堤港開啟了為期15天的「舌尖上的春日」活動:樂堤港會員至指定店鋪消費,單筆實付滿100元送100元餐飲電子券,單張小票限送2張,單個會員當日限送4張。

在小鳳凰拿著從其他同事那得來的餐飲券消費了一頓火鍋之後,商家旋即又送了一張,以此拉動再次消費。

樂堤港以外,其他部分商場也進行不同的獲客方案:

武林銀泰限量秒殺,從化妝品到春裝再到輕奢包包,每隔一天都會有活動預告。

西溪天街會員1積分兌20元現金消費券,每人限兌10張,可疊加任意店內使用。

遠洋樂堤港的送券活動

除了購物中心,小鳳凰還觀察到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影院和旅遊住宿行業也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打折。

3月21日杭州取消了出行必須出示綠碼的要求,同日杭州允許電影院復工。

據悉,為了讓在疫情中受到重創的影院能恢復元氣,中影和華夏兩家電影公司提供了一些「老片」,由於片方不參與票房分成,所有票房都歸影院,以方便影院根據自身情況推出優惠活動。

對於即將上映的21部老片,金象影城定的票價是「10元起」,是了解到的最低價。不過,其他影院的價格也都降低了很多,紛紛推出了「套票」等套餐。

一天後,小鳳凰從B站看到一則廣告——杭州某民宿開始「打骨折」。原價1260元的民宿折後價399元,還包含了價值近百元的早午茶。「雖說淡季打折是常態沒錯,不過受疫情影響,我所了解到的精品民宿價格都在599元—499元之間,399元還包套餐確實是比較少有的情況了。」精品民宿媒體「28宿」主理人之一這樣告訴小鳳凰。

疫情期,旅遊業受創明顯,相對個體民宿主,集團化酒店的求生欲也很強。3月23日,湘湖風景區開始送票——10000張消費券,涵蓋了吃、住、玩。其中,開元旗下的森泊酒店就提供了100間免費房源給遊客。另外據小鳳凰了解,全國上下的開元酒店也都在進行低價活動。

杭州某民宿打折廣告

千元民宿打3折、影院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各行各業在此次疫情中受創嚴重,但隨著疫情的恢復,並不是所有行業都能迎來所謂的「報復性」消費。

貳 非「科班出身」的經濟概念

如果評選2020年度商業熱詞,「報復性消費」定能脫穎而出。

不過對比「裙長理論」「口紅效應」「內褲理論」等經濟學理論,「報復性消費」並非「科班」出身——不被歸納進經濟學理論,甚至都沒有屬於自己的百度詞條。

綜合各種文章描述,報復性消費一詞最早出現於17年前的非典。

2003年6月初,非典結束後,一頭「猛獸」脫離了牢籠——大家被積壓已久的購物慾迅速被釋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迅速反彈回了9.8%。

數據來源:智信研究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

該現象的原因被歸納為「報復性消費」,即:人們的需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壓抑後,為了彌補被壓抑的消費行為而進行的不顧後果的消費。

該消費行為被不少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劃入補償性消費範疇——通常人們的物質需求很容易通過對商品的獲取來滿足,而補償性消費主要表現為時間和地點限制所引起。

這種因為被壓抑而不得滿足的心理,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能感同身受,在某心理諮詢網站,就有網友發帖諮詢:疫情慢慢平靜下來後,購物慾卻上漲了?我這是怎麼啦?該怎麼消除呢?

對此,小鳳凰只想奉勸大家:不管報復啥,「報復前」,請三思。

心理諮詢網站網友諮詢自己上漲的購物慾

叄 「報復性消費」可能真的想「多」了

為什麼報復性消費可能達不到預期?

報復性消費的必要條件有二:首先是被壓抑的心理需求,其次是消費能力。

在鄰居省份——江蘇,宅了20幾天的小趙老師2月8號就開始上網課了。她所工作的學校以及自己的收入均未受疫情影響,但她表示疫情後也不會出現補償性消費。

在放假期間,小趙老師想買的東西網購基本都滿足了,「有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好幾個人曬螺螄粉,一向口味清淡的我第一時間向朋友要了連結。此外,我只帶了一套睡衣回家,通過網購給自己和家人買了好些家居服。」小趙老師今年40幾歲了,她對13年前的網際網路環境的印象,就像對當時100多元一瓶的天價白醋的印象一樣深,「2003年網際網路網購剛起步,哪有現在這麼方便,任誰也想不到會有線上買菜如此流行的一天。」

此案例向我們透露:疫情期間,需求被抑制的程度可能沒有那麼大,雖然被「封印」在家,但卻不間斷地買買買。

3月8日,武林銀泰門口的發貨打包現場向我們很好地闡釋了什麼叫:不出門照樣可以「血拼」。

三八節 武林銀泰門口打包發貨現場

從線下轉線上,是一種消費場景的切換:菜市場不安全可以線上採購;不能去酒吧買醉,但可以跟7萬網友雲蹦迪;不能參加緊張而充實的培訓,卻也不妨礙選個線上網課給大腦充電……

消費場景受限程度降低,被壓制的消費欲都找到了各自的出口,期待的「報復性消費」畫面自然就不那麼明顯。

並不是所有人都如小趙老師一樣幸運,原本被房貸、教育和醫療支出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中年人經受疫情打壓,更是雪上加霜。面對工資縮減更甚直接失業的風險,年輕人在面對房租、日常花銷、工作等方面都壓力倍增。

這一部分人在收入縮水等一座座大山下,他們的消費行為不僅受限於眼前的流動資金,更要把未來一年的收入也列入考慮範疇。

「看著別人通過『親清在線』兌換了500元的住房補貼,我只恨自己條件不滿足不能申請。」再過幾天,下沙的小陳所在的培訓公司終於要開始運轉了,「囊中羞澀」的他強烈渴望復工,「說實話,再不開工我真怕我們公司撐不下去。

同樣的情況小鳳凰身邊還有不少,疫情期無比焦慮地刷了兩個月招聘軟體的獨立攝影師、還沒撐到門店復工就提前下崗的廚師、期待覆工同時苦苦尋求其他機會的小年輕……

除了懂得現金流的重要性外,部分人的消費觀也悄然發生變化——他們逐漸回歸理性。

面對商場方大力度活動,開始有人發出這樣的思考「吾日三省吾身:剛需乎?必須乎?優惠乎?」

面對10元一張的電影票也不乏有人表示不想薅這波羊毛。

杭州某商場官方微信推文留言

最後,報復性消費在非典時期帶來的也並非商品交易的成倍番漲,而是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

我們不能指望報復性消費這一概念的出現就能挽救市場,但消費者的熱情能夠幫助行業重新樹立信心。

為迎接大批消費者到店消費,購物中心能否做好萬全準備,借或將到來的消費回潮緩解運營壓力,是否會推出消費者感興趣的營銷活動激發新的消費活力,也是大家所期待的。

相關焦點

  • 一次下單77杯奶茶、一口氣吃2斤肉串……報復性消費來了?
    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不是網上買買買,就是在家憋大招2月末,杭州一家商場「小試牛刀」,恢復營業以後,5小時以內營業額達到1100多萬元。有分析指出,這是報復性消費來了。多方式醞釀報復性消費不只是出現一些報復性消費苗頭,有消息顯示,後續可能還有一大波報復性消費。有網友稱,必須得報復,疫情結束後,吃一天水煮魚,看一天電影,逛一天商場。還有網友已經在小本本上備註了:三次火鍋,兩次烤肉,洗頭、桑拿、按摩,等等。
  • 奶茶火鍋店排隊,多地推出「消費券」,「報復性消費」真來了?
    對此不少人之前表示,疫情結束之後可能會迎來「報復性消費」,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討論這一情況會不會到來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報復性消費」。有業內人士表示,「報復性消費」指的是疫情過後原本就存在的消費需求,頻次變得更加密集。人們可能只是為了花錢而買,原本消費購買的需求並不大,或者購買一些對生活沒有太大作用的產品。
  • 京城"報復性"消費面面觀:商場客流銷售雙升 餐飲堂食客滿
    京城"報復性"消費面面觀:商場客流銷售雙升 餐飲堂食客滿 北京商報   2020-05-06 09:26 [摘要] 人流如織的商場、依舊爆滿的線上訂單、排著長隊的餐館……北京「五一」假日市場「報復性」消費如期而至。
  • 街訪|五一小長假,報復性消費來了嗎?中山市民這樣說
    「買買買……」五一小長假是傳統的消費黃金期,記者5月4日走訪發現,中山各大商圈迎來人流高峰,商家紛紛推出消費券等促銷優惠,引爆消費熱潮。雖然人氣旺了,但商家的實際營業額如何?消費者的報復性消費是否已經到來?南方+記者與你一起走進中山商圈,一探究竟。
  • 五一想報復性消費,結果被消費報復
    大家晚上好呀,剛好回到家9點33分,記錄一下這兩天在憋瘋在家的我們,想著報復性消費,結果被消費報復。「五一」當天,鄰居朋友們都窩在家裡像個懶洋洋寶寶等待著被安排,可那天的朋友圈的活久見的深紅狀況,大家都不願意離家門口半步。
  • 報復性熬夜,到底報復了誰?
    他們甚至還創造出了一個新詞——「報復性熬夜」。 所謂「報復性熬夜」,是指白天過得不好或者過得不滿足,晚上就不想睡覺,試圖通過熬夜找到補償。 即使知道熬夜的壞處,但是他們依然樂此不疲地熬著夜。那麼報復性熬夜報復的到底是什麼呢?
  • 報復性出遊?實探「降級」後的北京:景點嚴格限流不扎堆 商場人流回暖
    似乎今年的「五一」假期北京要迎來一次「報復性消費」熱潮。那麼,這個「五一」小長假北京有哪些促消費措施?零售消費以及旅遊等方面恢復情況如何?《措施》還聯合全市十大商圈、百家商場、千家品牌、萬家門店參與促消費活動;在餐飲、購物、文化、旅遊、體育、教育、健康等七大領域開展促銷活動,活躍消費市場。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除上述《措施》內容外,北京還在多個領域發放消費券。在文化消費方面,2020年北京市惠民文化消費電子券項目於5月2日正式啟動發放。
  • 「報復性」消費還未開始 餐飲漲價卻先來一步 你吃的小鍋米線漲價...
    我現在的生意只恢復了之前的7成左右,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大家不出來消費的問題了。」 有餐飲從業人士指出,復工後的三個月,對於很多餐飲同行來說,就是一場生死大考驗,接下來才是餐飲的至暗時刻。因為隨著疫情好轉,目前大多數餐飲企業都已經正式復工,但是生意卻還遠遠沒有恢復元氣。許多商場流稀少,甚至出現餐廳服務員比顧客還多的詭異景象。
  • 報復性熬夜到底報復了誰?專家揭示其背後的心理問題
    因為工作學業未完成,不得已被迫熬夜是情有可原,而明知熬夜危害,還依然在夜裡忙碌不停,強行為自己貼上「報復性熬夜」的標籤,這些報復性熬夜的年輕人,到底在報復什麼?在「321世界睡眠日」來臨之際,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廣州某醫院心理師,揭開報復性熬夜背後隱藏的心理問題。為什麼熬夜停不下來?
  • 商企密集發放消費券,強效「催化」消費成效幾何
    萬達商管集團在全國範圍發放近2億元消費券,蘇寧發放3000萬元消費券,合生麒麟新天地也將在疫情結束後投入百萬元補貼回饋消費者。目前,發放消費券是商業企業直接且快速拉回消費者的有效方式,在短期能激發被抑制的消費需求。然而,長期使用滿減活動或補貼的方式去刺激消費,並不利於商企穩定客流還會增加經營負擔。
  • 商場節前頻發消費券 福利還是噱頭
    消費券為何在疫情期間如此盛行?有人指出,「這是最直接拉回消費者的方式」。「五一」假期前的一周,商場開始更頻繁地用這一招來吸客。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消費券的玩法被重度開發,以極為強烈的數額刺激消費者,如「1元購880元」。數字的刺激是給消費者的福利還是噱頭?商場在線上發放消費券的背後,還有哪些更長遠的意圖?
  • 「夜讀」疫情結束後:你們報復性消費吧,我要報復性存錢了
    不管你想做什麼,不少商家和媒體已經開始合力鼓吹「報復性消費」了。然而,這場疫情恰恰提醒我們:要報復性存錢,而非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消費指的是,人們的消費需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壓抑後,會有一段大的釋放和反彈。如果你很有錢,當然可以報復性消費。不過我的觀點剛好相反,對大多數人來說:你要報復性存錢,而非報復性消費。
  • 商場收銀處排隊!業界呼聲:擴大消費券使用範圍,精準投放
    最近,你用了消費券嗎?「我買了兩雙鞋和一件衣服,商場都打了3至4折左右,折後是502元,用了消費券再減100元。」在深圳東門一商場購物的伍先生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清明假期期間,消費券疊加各大商場推出大幅度折扣優惠,久違的排隊買單現象再現。
  • 今日起 觀音橋商圈11家商場發放「五一」現金消費券
    隨著疫情形式持續向好,記者從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商圈辦獲悉,4月28日起,該商圈聯動11家大型商場、上千商家,推出「春暖花開  惠聚商圈」五一現金消費券活動。據了解,本次消費券發放面向全市市民,消費者可在「九轉觀音橋」或「重慶購物狂論壇」公眾號線上預約。領取時間為4月28日起到4月30日,使用時間為5月1日到5月6日,覆蓋服飾、包包、鞋子、化妝品等多個品類。
  • 南京電子消費券搖號結束 5天市民消費近千萬元
    本輪搖號池中,餐飲消費券報名人數1691523人,體育消費券報名人數863141人,圖書消費券報名人數1026136人,信息(蘇寧)消費券報名人數268130人,最終順利搖出18萬張消費券。另據市可信數據管理平臺監測,3月18日至22日的5天時間裡,全市共使用電子消費券34522張,總消費金額942.93萬元,除去電子消費券抵減金額外,帶動消費金額613.16萬元。
  • 2000萬元消費券來了!徐州啟動「彭城歡樂購」消費促進月活動
    」消費券發放活動,同步參加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  在徐州此次投放的消費券中,商場超市、住宿餐飲、徐州本土老字號消費券1000萬元,汽車消費券500萬元、家電消費券500萬元。使用範圍是市區限上列統商場超市、住宿餐飲、汽車、家電企業、徐州本土老字號企業和大型商業綜合體。「彭城歡樂購」消費促進月暨消費券發放活動,一共分四次完成。第一輪的消費券申請工作自9月3日零時啟動,到9月7日24時結束。
  • 練新輝:疫情後不存在報復性消費,而是補償性消費
    疫情後也不會出現購買多於自己需求的報復性消費,而是心理受壓抑後的補償性消費、理性消費。練新輝,CCIM國際註冊商業地產投資師、中國(成都)樓宇經濟促進會副理事長、西南購物中心(重慶)特聘俱樂部副主席、東原地產集團商業公司常務副總經理、2019年中國商業地產品牌突出貢獻人物。
  • 寧波首輪1000萬元消費券被秒光!有人搶完就直接衝進了商場……
    寧波的首期3000萬元的電子消費券的第一輪的1000萬元,上午10點正式發放!雙11」一般的消費狂歡在寧波再度上演。不少人設鬧鐘準點搶券,僅僅120秒,支付寶平臺上的消費券被一搶而光,隨後,雲閃付平臺的也很快被搶光。小編從銀聯了解到,本輪全部政府消費券9分24秒搶完,其中面值最大的50元券在37秒內搶完。
  • 收銀處排隊帶拐彎兒,商場提前開門半小時|第五輪市政府消費券你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我買了六雙鞋和一件衣服,商場都打了3至4折,折後是1008元,用了消費券再減200元,太香了!」12月1日,早9時40分,在哈市南崗區一商場排隊購物的劉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1日一大早,可核銷市政府消費券資金補貼的西城紅場、遠大、松雷等21家百貨商場內,久違的排長隊帶拐彎的買單現象再現。早9點半,哈爾濱市政府消費券在銀聯雲閃付、支付寶、美團平臺放券,消費者到指定商家購物直接享受補貼。
  • 報復性消費終究沒等來,餐飲人還能思考些什麼?
    17年前的非典疫情過後出現了一次消費強力反彈。於是,這次新冠肺炎一導致城市停擺,商戶們就開始基於一個基本期待:越是被壓制就越是會爆發。基於此,大家猜測這次新冠疫情過後也會有一次「報復性消費」。   眼看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大家期盼的報復性消費終究還是沒有來......這一次全世界面對的新冠病毒和非典病毒並不相同,它的特點已經讓全球的醫務人員、科學研究者和高級政要們頭痛不已:潛伏期長、傳染性強、快速變異,甚至已經出現多次無症狀感染者潛伏在人群之中。   我們對病毒了解的越多,對於報復性消費的期待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