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影后」,「悲劇聖手」張織雲的悲劇人生

2021-02-13 上海老底子

翻開中國影視史,估計會有不少人認為胡蝶或者阮玲玉是中國第一位影后。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能夠成為影后的女人,很多人會以為她的出身很好,最起碼也得是個小康之家。但張織雲並不是這樣,她不是出身名門望族的富家千金,相反她出身卑微,文化程度也不高。她原名是張阿善(或者阿喜),廣東番禺(今廣州)人,幼年的時候移居上海,有時候,選擇遠遠大於努力。對於張織雲來說,正是如此。假如她當初要不來到十裡洋場上海,也不會有後來的事情發生了。

一九二四年春天,上海灘電影製片公司如雨後春筍,熱愛電影的一幫文藝青年顧肯夫、卜萬蒼等,也入股成立了大中華影片公司,在申報上刊登廣告招聘演員。當時公司還沒有固定辦公地址,借用了刊登廣告的申報社地址,前前後後收到幾千張應聘演員的照片,卻沒有發現一位合適的。

卜萬蒼

有一天卜萬蒼來收信,抱著一摞應聘信件離開時,突然那個穿長袍的門房上前悄悄和他耳語:「卜老師,好一點的漂亮一點的女青年照片,全被報社那個盧記者私自截留了,他有信箱鑰匙,他天天來取稿件,順便私拆那些應聘的照片。」卜萬蒼氣壞了,當即回頭找那個盧記者。一開始盧記者死不承認,卜萬蒼趁他不注意猛然打開他的抽屜,果然發現一摞女青年的照片,而且全是最漂亮、最有風情的,卜萬蒼不管三七二十一,搶過那些信件就離開。他坐在報社樓梯口就一一細看那些照片,第一張就是張織雲的,粗粗地看,她並不驚豔,但她身上有一種楚楚動人的明星味,特別是眉眼間籠罩著的淡淡的哀愁,非常打動人心,宛若一朵出水蓮花,她出演那些苦命女子一定能催人淚下。

張織雲的廣告招貼畫當天下午,卜萬蒼就給張織雲打了電話,張織雲馬上趕來,那一年她芳齡才十八歲,沿著老弄堂向公司走來,有一種楚楚動人的風韻。卜萬蒼十分喜歡這個小姑娘,當晚獨自請她吃飯,這讓張織雲受寵若驚。卜萬蒼一番打探才發現,這個小姑娘身世悽涼:她是廣東番禺人,童年很不幸,三歲喪父,跟隨養母何三姑在上海長大,因為家境不好,中學還沒讀完就輟學了,現在日子過得很緊巴,常常連吃飯錢都沒有。

臨別時,卜萬蒼拿出五塊大洋給她,她不肯要,但是卜萬蒼強行塞進她的口袋裡,後來他力薦張織雲進入公司籤約,並在自己執導的冰清玉潔中,特地給她安排一個重要角色失戀的鄉村少女。也許是角色裡有張織雲自己的影子,她的表演真摯動人,上海小報稱她為「悲劇聖手」。一炮打響後,張織雲對卜萬蒼十分感激,但是她年齡尚小,也不太懂人情世故,見到卜萬蒼不知道說什麼好。何三姑卻認定這個年輕的導演可以成為他們孤兒寡母未來的依靠,幾次話裡有話向他道謝。在冰清玉潔上演後的一天,卜萬蒼帶著兩塊絲綢送張織雲回家,何三姑精心為卜萬蒼準備了一桌美味佳餚。酒足飯飽後,趁張織雲不注意,她悄悄地對卜萬蒼說:「天不早了,卜導演就在這裡住吧,我給你準備了乾淨的被褥。」卜萬蒼明白了何三姑的用意,他正求之不得。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何三姑借打麻將之名徹夜不歸,將這個花好月圓的秋夜,留給這對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

看到卜萬蒼和張織雲同進同出雙飛雙棲,公司高層不幹了,幾番明爭暗鬥,給卜萬蒼弄了個閒職,使他成為公司閒散人員,實則是變相逼他離開。卜萬蒼偏偏不離,賴在這裡就變得有點難堪。這時候張織雲主演了《空谷蘭》,上演時公司大力宣傳,隨票贈送畫報,一時萬人空巷爭睹此片,單上海一地的收入竟達十三萬兩千三百元,創默片時代文藝片的最高紀錄,張織雲遂成為紅得發紫的女星,並當選上海第一位票選影后。

張織雲日漸走紅,拋頭露面機會多了,這讓卜萬蒼很不開心。公司老闆娘是經營珠寶的,出入交際場所,和富商巨賈應酬,都喜歡帶著紅極一時的張織雲。以當時上海社會風氣,大家都認為電影明星是交際場合高級伴侶,能夠帶著電影紅星同餐共舞,都覺得身份高貴,臉上極有光彩。卜萬蒼一看苗頭不對,要張織雲少出去應酬。可是張織雲剛剛踏入紙醉金迷的場所,既新奇又貪玩,把他的話當作秋風過耳。看到張織雲漸漸成了闊佬們追逐的對象,卜萬蒼與張織雲在一個午夜暴發了激烈的爭吵,卜萬蒼甚至摔了手中茶杯。時過境遷讓何三姑性情大變,瞪著眼睛盯著卜萬蒼:「你這是什麼意思你發火給誰看啊」老上海電影女明星的背後,多有一個能幹厲害的母親,操縱女兒的一切,從拍片到感情事事幹涉。這位何三姑就是個難纏的星媽,以她勢利的眼光看,卜萬蒼越來越潦倒,和一擲萬金的富商不能比,女兒再和卜萬蒼同居不值得,而且還是釣得金龜婿的障礙,所以她鼓動張織雲另謀發展。

在何三姑指點下,張織雲決定離開卜萬蒼。那天晚上下著大雨,卜萬蒼落寞地從公司回到家,家中已人去屋空。再仔細翻找,發現衣物和細軟不翼而飛,他知道這對母女拋棄了他。半個月後,他在虹口堵到了何三姑。何三姑冷冷地說:「我可以補貼你三百塊大洋,但是張織雲是回不去了。」

據說當年票選影后時,眾多影星都躍躍欲試,但是當時上海的茶葉大王唐季珊暗中操縱,使用金錢購買選票投給張織雲,使得張織雲的得票直線上升,最終當選影后。這一年張織雲才二十一歲,正值青春妙齡,她身穿高開衩旗袍,一步三搖地走進了唐闊少的金屋。他們一個一擲千金,一個青春影后,唐季珊帶著她來到美國好萊塢,轟動當地華人媒體,著實風光了一番。

唐季珊與張織雲

從美國回來後,張織雲主演了《梅花落》,沿襲的仍然是苦命怨女的悲情套路,一連拍了三集,每一集都叫梅花落。梅花落呀梅花落,到最後張織雲發現,她自己在這座金屋裡,就如同狂風吹落的梅花,被風雨打落在地,她的命運只能零落成泥。張織雲的想法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和茶葉大王在一起,日子並沒有她想像得那麼美好,唐季珊只是有錢,可他太花心,她覺得很失望。

那是梅花落第三集首映禮之前,張織雲對這部戲很看中,因為前兩部票房相當不錯,第三集上映時,公司要舉行盛大的首映禮,張織雲很想讓唐季珊參加,給她撐門面。但是就在前一天晚上,唐季珊讓僕傭給他準備厚重禮品,他要回鄉下看望他的夫人,這讓張織雲十分傷心。張織雲並非阻止他回到他的太太身邊,只是想讓他延遲一天,就一天。但是唐季珊根本不理睬她的暗示,外面盛傳唐季珊此時已搭上阮玲玉,這更讓把一切全都託付給他的張織雲萬箭穿心,張織雲的眼淚挽留不了唐季珊的心,在午夜時分,滿懷委曲的張織雲來到床前,抱住唐季珊,一句話不說,眼淚奔流如溪。唐季珊很不耐煩,用力推了她一下,張織雲哭出了聲。穿著絲綢睡衣的唐季珊從床上坐起來,遠離著張織雲,討厭的表情掛在臉上:「你不要這個樣子,這樣沒什麼意思。」張織雲的眼淚止也止不住,她哽咽著說:「你就遲一天,遲一天不行嗎」唐季珊說:「她早來信約好了,這個日期不能改的,我也沒有辦法。」張織雲能做的,人到中年的張織雲只有哭。哭到最後唐季珊煩了,用被子蒙住頭呼呼大睡。

唐季珊走後,張織雲無精打採地參加了梅花落第三集首映禮,當晚回到養母那裡,何三姑看到她的樣子,就知道唐季珊又給氣給她受了,長嘆了一聲,說:「女人就是菜籽命,說千道萬都沒用,人家去看他的大老婆,你有什麼理由阻止」張織雲痛哭起來:「我什麼時候阻止過她我只不過想讓他推遲一天。」何三姑說:「可是他不願意啊你算什麼呢你連小老婆躲不上,小老婆也是娶進門的,家族裡都認可的,你沒有嫁,他沒有娶,你們只是同居在一起,當初他和我是有約在先,如果有一天他離開你,只需要支付二十萬元,就解除這個關係。」張織雲聽著何三姑絮絮叨叨地說著,哭也哭不出來。

唐季珊從鄉下回來,正式和阮玲玉居住在一起,並為她買了一套房子。張織雲試圖勸阻阮玲玉,但是阮玲玉根本聽不進,結果白白把命送掉。張織雲卻很痛苦,她想東山再起,可這幾年和唐季珊在一起,遠離了影壇,虛擲了青春。上海灘後起的女明星如雨後春筍,一去不返的青春、稍縱即逝的機遇,一時讓她陷入難堪的境地,對於她的復出計劃,許多公司並不看好,都禮貌而果斷的拒絕了,這讓張織雲生不如死。這時候,過去有過很好合作的明星公司,計劃開拍失戀,就是根據她的經歷編寫的劇本,讓她出演無疑是最合適的,張織雲躍躍欲試,準備靠著失戀一劇打一場翻身仗,把失去的江山全部收復回來。但是這時候出現了一個意外:就是默片時代即將結束,眾多製片公司全都一窩蜂開拍有聲影片,如果失戀再拍成過去那樣的默片,將無法與有聲影片抗衡。而張織雲來自廣東,那一口生硬的粵語發音,根本不符合有聲影片的錄音要求,內地觀眾聽不懂,再加上她現在的地位一落千丈,江湖地位早已被阮玲玉、胡蝶等明星取代。明星公司考慮再三,最後果斷拒絕了張織雲。一代影后,就這樣黯然離開上海,星光熠熠的銀幕上,逐步消失了她的芳蹤倩影。

後來何三姑因病去世,所有的積蓄也差不多花光,張織雲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她去漢口、下南洋,竭力想找回過去的輝煌。可惜時光不能倒流,逝去的再無法挽回。南下一路失敗後,她不甘心,也無顏面回到上海,她選擇北上,來到天津。

天津的老友寥寥,當年錦上添花姐姐妹妹歡喜一團,如今誰會為她雪中送炭她們連面也不見,張織雲住在小旅館裡,日夜發愁,想離開,可是天地之大,哪兒是她的歸宿想起當年的走紅,就如同春夢一場。但是日子總得要過下去,無奈之下,她只得下海為娼。當時正值抗戰初期,天津各大飯店,住的都不是正當旅客,而是一些躲避戰亂的狂蜂浪蝶。每家飯店除了原有常住客之外,大部分都讓一班遊娼據為窩巢,伺機接近那些揮金如土的有錢人,陪伴他們度過這段寂寞難捱的歲月。張織雲就成了其中一個遊娼,有一天,昔日的舊相識、後來以寫美食出名的名士唐魯孫到巴黎大飯店訪友,在三樓電梯拐角處,看見一位麗人,素麵天然,別有一番丰韻,驚鴻一瞥之下發現似曾相識,愣了一下,才想起她就是張織雲,早年曾見過幾面。張織雲也認出唐魯孫,將她拉到她的房間,祥林嫂似的訴說這些年受到的苦難。唐魯孫聽了十分難過,明白她眼下的處境,想送她幾個錢,又怕這位昔日紅星臉面掛不住,最後離開飯店時,到登記處為張織雲支付了一個月的旅館費。

總是住旅館也不是辦法,張織雲後來離開天津到北平,這時候她已經拿得起放得下,乾脆到「八大胡同」之一的石頭胡同,找到開院的老鴇打聽「入籍」手續。老鴇看她年老色衰,估計也攬不到什麼客人,一百個不情願。沒想到此事被小報記者發現,在報上登出了一則花邊新聞,弄得市井皆知,張織雲得知後生不如死。

多年以後張織雲和大多數女明星一樣來到香港,聯繫上了同在香港的女星粉菊花、楊耐梅、吳素馨、林如心等,合演一部電影天堂美女,期望借這部電影來個鹹魚翻身。但是拍攝時攝影棚失火,幾個過氣女星死裡逃生。這部電影雖然失敗,卻給了她一個機會,讓她結識了湖南人張叔平。張叔平是清代戶部尚書張百熙之子,南京中央軍校訓練處秘書,名義上是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代表,實際上受潘漢年指導,是周公館常客,也是他們安插在汪政權的一個臥底。張織雲此時除了昔日一點名氣和所剩無幾的一點姿色外,真正是一無所有兩手空空。張叔平和她在一起,起初待她還好,但是年長日久,便生出離棄之心。

離開張叔平之後,張織雲徹底淪為又窮又老的老婆子。某天,當她再也無錢續交房租後,被房東趕出來,無奈之際她才公開她是當年上海灘第一位影后的事實。可是房東根本不信,還將她大大奚落了一通。最後她向老相識姚立夫借錢,姚立夫沒錢借給她,或者有錢也不借,只是拿了一件皮袍給她,讓她送到當鋪當了救急。可是一件皮袍當掉能吃多久張織雲最終還是流落街頭,以乞丐為業,而且居無定所,晚景悽涼。可是她卻難以忘卻當年影后的風採,有人看到她拿著一隻空碗過來,就會給她一點食物,然後問她:你真的是當年上海那個當紅明星啊她點點頭。人家問起老上海的風花雪月,她便像祥林嫂一樣當街站著,說起來就是滔滔不絕,儘是顛三倒四的老話,重複又重複。她好像有點老糊塗了,又好像有點精神失常了,最後人家聽厭了,也不再詢問。

這樣的生活張織雲過了十年,那時的香港人不知道她叫張織雲,這是一個美麗的名字:編織美麗的彩雲,香港人只知道這個老太婆叫阿喜,這是她的乳名。十年後一個初冬的早晨,這個叫阿喜的老太婆死了,她死在清涼的香港街頭。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位影后「悲劇聖手」張織雲放棄了愛情 和阮玲玉成了情敵
    張織雲是中國第一代女明星,也是中國第一位電影影后。她的影視形象雍容華貴、氣若幽蘭。張織雲和阮玲玉很像,她們都帶著一股與生俱來的憂愁氣質,她們都年幼喪父家境貧寒,她們都選擇了同一個男人。張織雲沒有驚人之貌,被選中做演員完全是因為一個意外,但她性格好,得到電影公司力捧,被選為中國第一位電影影后。在拍攝《冰清玉潔》期間,張織雲和導演卜萬蒼相愛了,卜萬蒼總能捕捉到張織雲的美,張織雲這一生最唯美的鏡頭都是出自於卜萬蒼之手。但好景不長,卜萬蒼得罪了老闆,拍完《冰清玉潔》後就無戲可拍了。此時張織雲的事業卻風生水起,她時常被帶入各大社交場所。
  • 【人物】民國才女之張織雲:中國第一位電影影后
    張織雲(1904年-1975年),演員,原名張阿善(阿喜),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今廣州)人,幼年移居上海,中國第一代女明星之一,第一位中國電影影后
  • 張織雲:第1位中國電影影后,曾被送至好萊塢,傳聞晚年乞討度日
    「餘於阮之死,亦不欲有何批評,但認為中國婦女因缺乏真實學問而致其悲痛耳。大概婦女因缺乏真實學問之故,意志比較薄弱,每在遭受痛苦時,易為錯覺支配……」——張織雲娛樂圈的歷史總是有些亂。張織雲站了出來,發表感言:「餘於阮之死,亦不欲有何批評,但認為中國婦女因缺乏真實學問而致其悲痛耳。大概婦女因缺乏真實學問之故,意志比較薄弱,每在遭受痛苦時,易為錯覺支配……」這段話很有意思,但似乎是從來沒有引起過人們的注意。阮玲玉和唐季珊好的時候,張織雲寫了一封信給阮玲玉,對阮玲玉說:你看到我本人,你就能夠看到你的明天,說唐季珊不是一個好男人。
  • 特稿|中國第一位影后張織雲:看得清世情,卻難逃宿命
    今天,我們要講到的張織雲,是中國第一代的電影女明星,曾被稱作默片時代的」悲劇皇后「,沒想到,一語成讖,她竟在歷史的洪流中,真的活成了一場悲劇,硬生生地毀掉了大好的前程…… 在這部電影裡,張織雲扮演了一個失戀的鄉村少女,或許是角色跟個人經歷有相合之處,她在這部戲中發揮得極其出色,真摯的表演徹底徵服了觀眾,苦情的角色讓人涕淚漣漣,從而有了」悲劇聖手「的名號。
  •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影后,為何晚年淪落街頭乞討?2個字害了她
    2021-01-07 18:49:12 來源: 文史館長Z 舉報   每當說起中國電影界的發展歷程
  • 中國的「英格麗·褒曼」阮玲玉,悲劇人生源於三段錯付的感情
    一、童年也曾有過短暫的快樂民國的電影明星中,有一位女演員雖然沒有正式獲得過影后獎項,但她卻是無數影迷心目中當之無愧的「無冕」影后,這位女星就是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在25歲時就自殺身亡的阮玲玉。他不僅早有家室,而且與此同時,還和另外一名女明星張織雲保持著同居關係。
  • 中國首位影后:26歲一炮而紅,卻被渣男始亂終棄,晚年淪為乞丐
    中國電影行業,早在1905年就已拍攝出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但真正讓整個電影行業走上高速發展的軌道,還需要等到五四文化運動。那個年代,國人思想得到大解放,不少女性擺脫了傳統封建的約束,投身於各種方興未艾的新潮事物,其中就有電影行業。
  • 張織雲:宛若一朵出水蓮花
    翻開中國影視史,估計會有不少人認為胡蝶或者阮玲玉是中國第一位影后。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 張織雲:前半生風光無比,後半生淪落為乞丐悲慘無比
    這句話形容張愛玲的一生再恰當不過,可是悲劇總有相同之處,在民國,還有一位女明星,她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充滿了悲劇,她就是張織雲。張織雲舊照前半生的張織雲順水順風,可是後半生的張織雲淪落風塵,甚至因為沒錢,還在街頭乞討。張織雲的前半生穿著華麗的錦袍,後半生卻爬滿了蚤子,這是命運的捉弄,也是她時代的悲劇。
  • 周凱莉:張織雲,人生的配角
    恰好,野心勃勃的養母攛唆張織雲參賽,而她的照片在開選前就被報館取走了,在「失而復得」之後,導演覺得尤為珍貴,於是選中了她,讓她參加了公司的演員培訓。出演幾部電影後,張織雲又轉到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空谷蘭》等一系列電影,一時紅得發紫。1926年,新世紀娛樂場舉辦電影博覽會,張織雲更是在體制很不健全的選舉中,一舉成為了中國第一位默片時代的電影皇后。
  • 中國首位電影皇后,22歲紅遍上海灘,被富豪始亂終棄,結局很悽慘
    ,伴隨著為數眾多的佳片名作問世,也誕生出多位「影帝」、「影后」,他們均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不過,就中國首位影后張織雲來講,她成名後的遭遇卻可謂極度坎坷。那麼,張織雲是如何成為中國首位影后的?她成名後都經歷過哪些變故?最終結局如何?01  從女工到影后張織雲,1904年生於廣東省番禺縣,自幼移居上海,因為父親死得早、家庭貧困,不得已從初中輟學到工廠做事。1924年,上海大中華影片公司登報招考女演員,張織雲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去應考,結果幸運入選。
  • 中國第一位影后,因阮玲玉而淪為妓女,晚年沿街乞討橫屍香港街頭
    中國第一位影后,因阮玲玉而淪為妓女,晚年沿街乞討慘死橫屍香港街頭上海是中國電影文化屢開先鋒之地。1926年8月14日至9月14日,新世界遊樂場聯合上海35家電影公司舉辦我國第一屆電影博覽會,各電影公司攜大片新片參加展映,滬上報刊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宣傳。
  • 張織雲、阮玲玉、梁賽珍都和他有關
    張織雲(1904-1970),原名張阿喜,廣東人,出生於上海。1923年入大中華影片公司,因在影片《人心》中飾演女主角而成名。1925年轉入明星影片公司。張織雲在明星公司時,攝影師卜萬蒼對她的表演藝術給予了精心的指導,後來兩人產生感情並同居。1926年張織雲與卜萬蒼一起轉入民新影片公司,並在卜萬蒼導演的影片《玉潔冰清》中扮演女主角。影片上映後得到好評,被譽為「悲劇聖手」。
  • 中國近代第一位影后,因嫌貧愛富被男友拋棄,淪落風塵後乞討為生
    昔日得意風光的影后,竟然淪落風塵乞討為生,她經歷了什麼樣的悲歡離合呢?有時候從別人的故事裡我們能夠看到:做出不同的選擇,就擁有不同的人生。張織雲,中國近代第一位電影影后,1926年8月至9月,新世界遊樂場聯合了上海
  • 揭秘民國八大女星命運:阮玲玉自殺 張織雲淪為乞丐
    原標題:民國八大女星命運:阮玲玉自殺 張織雲淪為乞丐  胡蝶:中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影后  生於上海,原籍廣東,祖籍奉天。16歲考入中華電影學校,從此步入影壇。
  • 中國史上第一位影后,嫌貧愛富卻慘遭拋棄,淪落街頭靠乞討為生
    1926年,年僅22歲的張織雲以2146票力壓群芳,在中國第一屆電影博覽會中,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電影皇后」,甚至比奧斯卡的第一位影后,還要早上
  • 她是影史上的第一位職業女演員,並成為中國影壇最著名的悲劇明星
    她是影史上的第一位職業女演員,並成為中國影壇最著名的悲劇明星影片《孤兒救祖記》發現和培養了劇中女主角餘蔚如的扮演者王漢倫。明星公司在她拍完《孤兒救祖記》之後,又同她籤約拍攝了一系列影片,使她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位職業女演員,並成為20年代中國影壇最著名的「悲劇明星」。不少人都將王漢倫說成是中國第一位女電影演員,這顯然是不合實際的。
  • 人生就是一齣悲劇,你我都是那個死群演
    人生一齣戲,有喜劇有悲劇。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出長長的悲劇。為何說是悲劇?明明是一齣悲劇,碰上了爛片導演,非要給你演成不倫不類的喜劇。我們都演著演著,終於笑出了眼淚。當下這一出大戲中,各路神仙,各路妖魔鬼怪,走馬燈般輪番上陣,拼命給自己加戲,為了影帝頭銜一爭高下。
  • 遊坦之的悲劇人生
    金庸先生在他的巨著《天龍八部》裡為讀者塑造了許多豐滿的人物形象,有俠之大者喬峰,也有悲劇如遊坦之與慕容復。
  • 張織雲:第一位影后,被渣男拋棄,淪為妓女,晚年死在香港街頭
    現在,她們的美麗和演技只能在一些黑白無聲殘片中隱約窺見,作為中國最早一批女演員的代表,她們的身世更引人唏噓。張織雲(1904年-1975年),原名張阿善(阿喜),廣東番禺(今廣州)人,幼年移居上海,中國第一代電影女明星之一。張織雲早年父親去世,家庭困難,初中沒有念完便輟學,所有生活由其養母一手料理。一件偶然的失竊事件,讓張織雲從此走上電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