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理論與批評】從中國網文的「徹底網絡化」反觀韓日網文生產機制

2021-02-11 文藝理論與批評
歷經20多年的發展,中國網絡文學已經積累了4億用戶,形成了廣泛的讀者基礎,正如著名網絡作家唐家三少所言,「我國的網絡文學已經成為和美國好萊塢、日本動漫、韓國電視劇並稱的世界四大文化現象。」1拋開龐大的內容體量與市場規模,單從生產機制就可以看出,中國網絡文學確實是一種世界級的現象:2003年,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數還不到8千萬,網絡用戶佔全部人口的比例還不到10%2,這時,以起點中文網為首的中國網絡文學平臺就推出了網文在線連載與VIP付費閱讀機制,使得網絡文學可以直接在網際網路上完成生產與消費,而無須依賴出版等線下手段,這一機製成功發展至今,開拓了穩定、獨立的內容生產渠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媒介革命的先行者」3。近年來,隨著影視、動漫、遊戲等文化形式的崛起,網絡文學在文化產業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其先行的內容積累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內容源泉。但中國網絡文學的「先行」性,不僅反映在與國內其他文化形式的關係上,在與他國網絡文學的比較中更加明顯:網絡文學存在於世界各國,但尚未出現一個國家與中國一樣「先行」建立起了「網絡原生」的網絡文學生產機制。例如,在網際網路的「發源地」美國,網絡文學的商業模式是以亞馬遜為代表的自出版4,作者在亞馬遜連載,網站幫助作者出版、發行。這種「集結成冊」、「按本銷售」的出版營銷顯然不是「網絡原生」的,而是以「地球最大的書店」為發展理念的亞馬遜公司5,將實體書店的商業模式搬到了網上。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一部分網絡文學創作以非營利性的博客和粉絲同人網站為主要平臺6,相關網站有wordpress、tmblr、fanfiction等7。與美國類似,日本網絡文學也缺乏網絡「自給自足」的生產機制,網絡只是分享,或是積累流量的空間,如果想要營利,則仍然需要出版;相比美國與日本,韓國的情況更接近中國,韓國網絡文學能夠直接在網際網路上生產和消費,作家在網絡連載的同時通過讀者的線上付費閱讀來獲利。但與中國不同的是,韓國網絡文學當前的生產機制帶有傳統出版業的「遺傳因子」。具體而言,與以日更為主的中國網文不同,周更8是韓國網絡文學更普遍的更新周期,這吻合於讀者在線下消費文藝作品的過程中養成的習慣,例如漫畫期刊按月發行、電視劇按周播出。每個國家的網絡文學生產機制,都是傳統文學生產機制的慣性與網絡媒介特性博弈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網絡文學的「網絡化」程度是極其徹底的。它既不像美國與日本,需要通過出版獲利,也不像韓國,在線上付費機制中帶有線下的「遺傳因子」。本文將以網絡普及時間與中國相近的韓國與日本為例,探討兩國網絡文學生產機制及其歷史,以求對探討中國網絡文學生產機制的得失有所啟示。

韓國網絡文學生產機制:多媒體空間的互聯

2013年,韓國流量第一的搜尋引擎網站9 Naver首次將旗下網絡原創小說版塊命名為「Web小說」,2013年之後,「Web小說」成為指代韓國網文的專有名詞。截止目前(2019年6月),韓國網文的名稱大致經歷三次較大的變化,分別是:通信文學(1980年代末至21世紀初)、Internet小說10(21世紀初至2013年)、Web小說(2013年至今)。與中國相似,1980年代末,網際網路在韓國僅應用於軍事、學術領域,當時供民間使用的則是BBS網11。與「互聯」網不同,用戶選擇一種服務商接入BBS網後,他的網絡社交就只限於選用同一個服務商的用戶,因此這時的網絡更像是一定範圍內的電腦之間的連接,韓國人稱這種網絡為「PC通信」。韓國網文的發展便始於「PC通信」時代,因此被稱為「PC通信文學」或「通信文學」。起初網絡寫作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分享,因此出現了詩歌、隨筆、小說等多種類型的文學作品,其中獲得最高流量的是科幻、奇幻等類型小說。為了爭取用戶,不同網絡公司紛紛推出了小說連載欄,眾多暢銷書在此孕育。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奇幻小說《退魔錄》(『퇴마록』,1993)、《龍族》(『드래곤라자』,1997)等12。隨著暢銷書的出現,出版社掀起了網絡小說的出版熱,流量高低成為直接決定出版與否的標準,單純以出版為目的的、粗製濫造的跟風作也大量出版,這批作品大規模流向了租書店。租書店是1990年代韓國前景最好的文化產業之一。由於數量過多,在1990年代末甚至出現了書店聯合聲明不給租書店提供出版物的現象13,租書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成為了網絡小說的保底盈利渠道,快速出版、薄利多「租」成為了網絡小說的行業基礎。1990年代末,韓國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的商用化和政府「家家有電腦」政策的施行,使得網際網路普及率迅速提升。1990年底韓國網絡用戶數僅為7500,但到了1995年韓國網絡用戶數已經超過100萬14。網速也迅速提升,1990年代末韓國網速上限為10Mbps,這是通信網時代的200倍15,到了2002年,韓國寬帶普及率超出國際平均的兩倍16,網速成為世界第一17。隨著寬帶的提速與普及,網際網路取代通信網,於是,「通信小說」變成了「Internet小說」。新世紀以來最具代表性的韓國網絡作家是可愛淘,可愛淘18歲時在社交空間發布言情小說《那小子真帥》(2001)後「一夜成名」,其小說大多被改編為影視、戲劇,甚至在中國掀起了一波韓流18。由於可愛淘的成功,這一時期「Internet小說」的主流類型變成了言情,但在言情之外,仍然有其他類型的小說在網上連載,從通信時代開始的粗製濫造的跟風之作仍在大規模生產,不過其中也不乏類型創新與類型融合,如具有類型融合特徵的武俠奇幻小說《墨香》(1999)、遊戲奇幻小說《月光雕刻師》(2007)19都是自連載以來一直享有盛譽的網絡小說,至今尚未完結。步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網絡公司不再像通信時代一樣,競相設立小說連載平臺來增加流量,這一時期的小說連載主要在個人空間、小說愛好者網站中進行20。此時的網文都是免費連載的,作家只有通過出版或版權銷售才能盈利,但是網文的出版熱仍在持續,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到了2006年韓國出現了付費閱讀的小說網站Joara,雖然該網站並未能改變以出版為主的市場格局,但足以證明當時韓國網文已經發展到能夠支持付費閱讀機制出現的地步。

網際網路時代最受韓國大型網絡公司青睞的流量增加手段是漫畫。由於韓國網絡的普及和提速都非常快,能夠自由地共享多媒體內容的網絡環境在1990年代末已經出現,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1995年為播出韓國光州藝術展而設立的「虛擬展覽」網站Daum21,Daum後來發展成為韓國具有代表性的搜尋引擎網站之一。19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是搜尋引擎網站在韓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時期,Daum(1997)、Naver(1999)、Empas(1999)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建立的綜合搜尋引擎網站。為獲得更多流量,這些網站不斷增加內容,相比文字,更具視覺衝擊力的漫畫、遊戲、視頻等多媒體內容成為了主要競爭手段,典型例子是Naver在2000年與遊戲公司HanGame合併22,以及Daum在2006年召開的UCC(User-Created Contents,用戶原創內容)視頻大賽23。漫畫是較早引發網站競爭的內容。從21世紀初開始,搜尋引擎網站紛紛與漫畫出版社合作推出付費掃描漫畫,由於掃描的是已出版的漫畫,所以是按本提供的。在掃描漫畫之外,同期也出現了在線連載的漫畫,在線連載漫畫主要由漫畫家個人自發地在網上連載,與由公司主導的、以營利為目的的掃描漫畫不同,它是非營利性的,大多沒有強烈的故事線,以日常分享、記錄感性認識為主。在線連載漫畫獲得了極高熱度,於是,搜尋引擎網站掀起推出免費在線連載漫畫版塊的熱潮,此後搜尋引擎網站在以收益為目的的掃描漫畫之外,普遍增設了以增加流量為目的的免費在線連載漫畫,並將後者命名為「Webtoon(Web與cartoon的合成詞,即網絡漫畫)」24。2004年前後,Webtoon呈現出兩家搜尋引擎網站獨大的局面:Naver第一、Daum第二,這兩家網站以極高的流量吸引優秀作家,孕育了大量的高質量作品,並且因為不向讀者索取任何費用,催化了Webtoon的流行。2010年前後,引領Webtoon市場的兩大網站開始探索在保持「基本免費」、保證「不失流量」的前提下創建使讀者付費的商業模式,如此探索的結果是「提前看」與「再看」。「提前看」適用於連載沒有結束的時候,連載中的作品會按周期逐章免費更新,看完所有免費公開章節的讀者,如果想在下一章節免費更新之前「提前看」,就需要支付下一章的費用,作家會提前上傳一定章節供讀者付費「解鎖」;「再看」則適用於已完結作品,由於作品按周期免費公開,所以當最後一章免費公開時,全部章節都是免費的,但免費只是暫時的,不久後就會只留下前面部分章節供讀者試讀,其餘全部轉為付費。隨著「提前看、再看」模式逐漸發展成熟,2013年,Naver推出了小說在線連載版塊「Web小說」,並把Webtoon的商業模式直接套用在了Web小說上,同年另一個大型搜尋引擎Kakao也上線了付費Web小說。在大型綜合網站的帶領下,小說網站紛紛推出在線付費的商業模式,付費連載小說——「Web小說」的時代來臨。Web小說商業模式走向成熟的標誌是2014年Kakao推出的「等就免費」機制。與只要未完結,最新一章及之前的章節均免費公開的「提前看、再看」機制不同,「等就免費」的適用範圍僅限於付費小說,即僅適用於除了部分試讀章節外,全部章節需要逐一付費的小說。付費章節每隔一定時間免費解鎖一章,解鎖間隔數小時至3天不等,例如,某部小說隔天免費,此時解鎖至第7章,那麼24小時之後第8章免費解鎖,再過24小時第9章解鎖,以此類推,如果不願等,就需要付費。

《全知的讀者視點》的金讀者粉絲同人,圖片來自 instagram @ponggyung

毫無疑問,綜合網站推出Web小說的目的並不純粹是為了營利,無論是「提前看、再看」還是「等就免費」,讀者只要「準時」、「肯等」就完全可以不付費,顯而易見它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引流,所以這種商業模式不適合只做網絡小說的專業小說網站。2013年後,只做網絡小說的專業小說網站採用的商業模式是:前面部分章節免費供讀者試讀,後面章節逐一付費。逐章付費,也就是當前中國網絡文學的主流商業模式「起點模式」25。目前韓國兩大小說網站Joara(2000年建立)和Munpia(2002年建立)都採取了這種模式。概括地說,當前韓國Web小說的商業模式分為兩種,一是綜合網站的「引流變現」;二是專業小說網站的「內容付費」。綜合網站的籤約條件較苛刻,作家投稿後往往要經歷長達幾個月的審核,而一旦籤約,就會享有眾多福利,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Naver的「工資」制——籤約作家每月能獲得最低收入保障。除此之外,籤約小說每章都會配有專業插畫師製作的精美插圖,作為第一搜尋引擎引來的高曝光率自不必說,與其他媒體的互動也非常活躍,如韓劇《雲畫的月亮》就是由Naver上連載的同名小說改編的26;而在專業小說網站,只要符合規定,任何人都可以邊連載,邊收益,如果獨家籤約,作家收益會更高,但也可以選擇非獨家籤約,同時在多個平臺連載。典型例子是2018年首發於Munpia的《全知的讀者視點》27,這部小說長期佔據Munpia付費榜第一,目前在Kakaopage、Naver、Joara等多個平臺同時進行付費連載。這是一篇關於整個韓國網文的元小說,主角「金讀者」來到不斷吸入新的故事才能生存的世界,科幻、奇幻、武俠、機甲等已有網文類型均作為材料出現,需要從中製造新意才能獲得在這個世界中繼續存在的意義,同時對網文套路與抄襲問題的嘲諷與批評自然浮現,成為了韓國網文史上一個活生生的見證。

在線付費機制激發了網文市場的活力,傳統出版社、書店爭先恐後地進入在線付費市場,紛紛把已出版的紙質書分拆成章節,投放到在線付費連載平臺,逐章銷售。例如,2013年,以紙質書的形式出版的韓語版《步步驚心》,在2015年,被拆解成章節,在Kakaopage付費連載。由網絡原創連載開創的網絡文學生產機制,在韓國,已經滲透到傳統紙媒出版行業之中。

日本網絡文學生產機制:與線下自然銜接

截止目前,日本網文尚未出現像中國和韓國這樣成熟的在線付費商業模式,大多日本網絡作家依然無法邊連載,邊收益,在網上自給自足,收益仍需要藉助出版。但日本網文市場增值極其迅速,在日本大型書店28的暢銷排行榜中,來自網絡連載的小說已經佔據一半以上。越來越多的日本出版社推出專用商標出版網文,典型例子是,日本角川出版集團在2015年10月推出名為「KADOKAWABOOKS」的網文出版專用品牌,並提出網文是與紙媒的「一般文藝」相區別的「新文藝」29。與中國、韓國相似,日本大約在1980年代末接入網際網路,但並未商用,民眾使用的是利用電話網接入的通信網絡——BBS網。網絡連載的文學作品也在此時出現,例如,收錄9個不同作家短篇小說的小說集《架空幻想都市》(1994,共兩冊),就是漫畫家MarchenMaker30在日本BBS·Nifty網的科幻小說論壇發布構思,收集小說,再通過LOGOUT冒險文庫出版的。21世紀初,網際網路加快普及,其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是「e-Japan戰略」,這是日本政府在2001年1月推出的旨在於五年內將超高速網絡普及到1千萬以上用戶的政策31。據經合組織(OECD)統計,同年日本寬帶普及率相比前一年增加了4018%32,速度達到了國際平均的3倍33。網絡連載隨即從BBS轉移到了網站,持續著免費連載、出版營利的商業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電車男》(2004)、《痴漢男》(2004)與《魔王勇者》(2009),它們最初發布於日本匿名論壇5ch(建立於1995年,原名2ch)的直播帖,後來出版。此外,專業的小說網站也開始出現,創建於2000年的Arcadia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獲得「電擊小說大獎」34的作家川原礫曾在這裡連載小說。據採訪35,川原礫早在新世紀初期就已經試圖參加該比賽,他最著名的作品《刀劍神域》36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創作的,但因為超過了比賽規定字數而未能參賽。2002年,《刀劍神域》在他的個人主頁開始連載,連載中途,他在小說網站Arcadia創作了新小說《加速世界》,並修改成了符合參賽規則的版本,最終在2008年獲得了「電擊小說大獎」。2008年,《刀劍神域》也在電擊文庫作為輕小說出版。到此為止,日本網文與中韓網文最大的不同點顯現了出來:藉助輕小說「固定」品牌的穩定的出版渠道。輕小說的出現時間大約與網文在日本普及的時間相重合。1980年代末,日本出現一批出版社推出專用品牌,專門出版包含動漫風插圖的青少年小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989年獲得富士見長篇小說大獎的《秀逗魔導士》37,這部以15歲少女的第一人稱視角展開的奇幻小說,被譽為是把「輕小說」這種類型普及到大眾中去的奠基之作38。但在當時,「輕小說」的概念尚未在日本出版界登場,《秀逗魔導士》在書店是歸於「奇幻小說」、「青少年小說」類的39。雖然沒有出現統一的名稱,但通過專門品牌出版的青少年小說日趨增多,如角川Sneaker文庫(1989)、電擊文庫(1993)都是專門出版這一類小說的品牌。隨後,在1990年代末,日本商用BBS·Nifty網的科幻小說論壇出現以「輕小說」這個名稱指代此類小說的網民,漸漸地「輕小說」這一概念就進入出版界。21世紀初,大冢英志、東浩紀等評論家開始展開針對「輕小說」的評論,到了2004年,「輕小說」納入了日本出版研究所的統計之中40。概括地說,「輕小說」被出版界接受的時間大致在21世紀初,此前這類小說已經存在,卻沒有統一的名字。「輕小說」目前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範疇,沒有明確的定義,例如即使是從2004年開始推出的基於讀者問卷調查、在輕小說讀者當中享有一定聲譽的年度排行榜「這本輕小說真厲害!」,也堅持輕小說的定義「因人而異」,「只要回答的人認為是輕小說,都可以投票」41。因此,品牌成為判定一本書是否是輕小說的最佳標準,即如果由角川Sneaker文庫、富士見文庫或電擊文庫等著名輕小說文庫出版便是輕小說。這些「品牌」在網際網路普及之前就已經創建,當「輕小說」出現在出版界的時候,它們已經確立了成熟、穩定的銷售渠道。正因如此,網絡作家出身的川原礫要以「電擊小說大獎」為目標,2002年《刀劍神域》未能如願,那麼2008年《加速世界》還要再試一次,堅持把自己的作品投放到電擊小說大賽。因為網文與輕小說一樣,同樣以年輕人為主要受眾,更何況,輕小說背後有成熟的出版體系支撐,作為輕小說出版,就相當於打開通向文化產業的大門。自2008年首次出版以來,《刀劍神域》不僅連續兩年被「這本輕小說真厲害!」選為年度輕小說42,還被改編成了漫畫、動畫、電影,至今依然享有極高熱度。日本網文以輕小說率先開拓出的出版渠道為基礎,迅速被傳統出版市場接受,並且實現了與動漫、影視等成熟的文化產業的「無縫銜接」。在這個意義上,日本網文在誕生的時候,或者說,在誕生之前,就已經有了穩定的商業模式:輕小說化,根據出版市場成績再進行動畫化、漫畫化、遊戲化等跨媒介改編。

「EVERYSTAR」首頁(截圖時間為 2019 年 6 月 29 日)

與中韓不同,日本至今沒有指代網文的固定名字,Web小說、Net小說、Online小說都用來指代網文,確切地說,日本網文長期以來不需要突出它來自網絡,因為在線下已經有極富彈性的輕小說機制容納它,網文只是輕小說的內容來源之一。輕小說以極大的彈性接受了網文,這是因為它的市場長期呈增長趨勢,尤其在2005年以後增長更是迅猛,此時改編成動漫獲得現象級熱度的輕小說大量出現,據日本出版研究所分析,2007年日本輕小說年銷售額相較2004年增加了30%,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灼眼的夏娜》(2002)、《涼宮春日的憂鬱》(2003)、《魔法書的禁書目錄》(2004)43。然而人氣作品的出現也引發了跟風作品的批量生產,甚至奠定了此後輕小說的基調:以追求「萌」的美少女為主角44。此時,出現了一些稱作「輕文藝」、「角色文藝」、「角色小說」的新類型作品,這類小說由輕小說文庫自主發起,它試圖借鑑傳統「文藝小說」注重敘事的特點,防止輕小說片面側重於角色而導致輕浮。典型作品有《空之中》(2004)、《圖書館戰爭》(2006)與《角鴞與夜之王》(2007)45,它們雖然由輕小說品牌「電擊文庫」出版,但不具有輕小說一貫的特徵,沒有動漫風插圖,故事也多以大學生、職場人士為主人公,與以青少年主人公為主的輕小說相比,目標讀者的年齡更高。到了2008年,電擊文庫則把這類小說定義為了「大人向輕小說」,同時推出子品牌「ASCIIMEDIAWORKS」專門出版這類小說46,引領了「大人向輕小說」的熱潮。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輕推理」小說《彼布利亞古書堂事件手帖》(2011)、《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屍體》(2013)47。2012年前後,輕小說年銷量首次呈現出減弱趨勢,市場飽和狀態凸顯。於是,如何在保持適度的「輕」、不失「娛樂」小說本分的前提下,以故事打動讀者,留下不能被輕易忘記的印象,成為了日本輕小說迫在眉睫的課題。由此,小說網站憑藉可視化的用戶數據,未被均質化的內容,迅速躍升為輕小說市場克服停滯狀態的新突破口。網文出版速度大大加快,專門出版網文的品牌大量出現,如Hero文庫(2012)、MFBOOKS(2013)、KADOKAWABOOKS(2015);直接與網站合作設立的小說獎項也大大增加,例如《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屍體》是2012年起連載於小說網站EVERYSTAR48的懸疑小說,2013年獲得了網站與角川書店聯合評選的小說獎項。據飯田一史的調查49,這本小說雖然是網絡連載,但文字密度非常高,並沒有網絡連載常見的大量空格,相比網文,它更多借鑑了紙質類型小說的寫作方法,是一部「逆潮流」作品。但是,由於評獎重點並不在網絡連載的點擊量上,更多考慮的是受眾與品牌的融合與否,於是,「逆潮流」的小眾小說《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屍體》在海量的網絡小說中脫穎而出,成功與日本的圖書、影視、動漫傳統完成了勾連。

一方面,當前日本掀起的網文出版熱是日本輕小說對過度側重「萌角色」的自我調節,例如,以水泡型怪物「史萊姆」為主角的奇幻小說《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這件事》(2013),以找回分屍為主要內容的恐怖小說《尋找身體》(2013)50都是憑藉新鮮題材獲得成功的「網絡原創小說」。另一方面,網文出版熱潮中也出版了大量有成功先例的「安全」類型的模仿之作。例如,近年來,屌絲穿越到異世界進行逆襲的輕小說大幅增加,典型例子是無業游民轉生到異世界的《無職轉生》(2014)、高中生轉生到異世界的《異世界和智慧型手機一起吧》(2015),這類異世界小說主要來自小說網站「成為小說家吧」51,異世界長期以來是它的熱門類型,網站甚至為有「異世界轉生」、「異世界轉移」標籤的小說單獨設立了排行榜。異世界即架空世界,與需要明確設定的奇幻、推理等類型不同,異世界只要符合邏輯,任何設定都可以注入。但事實上,它與其說成為了充滿創意的「自由創作空間」,不如說,淪為了簡單隨意的「熱門類型拼貼」。但即便「拼貼」盛行,其中也有能夠帶給讀者強烈情感體驗的佳作,例如《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52,它是誕生於「成為小說家吧」的異世界轉移類小說,堪稱這一類型的代表作,小說通過主角反反覆覆地死而復生,成功刻畫出了無論如何都要為主角付出生命的動人角色雷姆,使她從紛繁奪目的「異世界」套路中挺身而出,獲得了極高的熱度53。的確,雷姆不是全新的人物,前面可能有無數個脈絡可循,但毫無疑問,她是日本的網文、動漫、遊戲等文化產業對接在一起孕育出的極富生命力的角色。雖然必須通過出版這種傳統方式營利,但日本的網文熱已經不再局限於出版界。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的雷姆粉絲同人,圖片來自推特 @Adot_care

日本是文化產業對國民滲透率極高的國家,音樂市場規模居世界第二,電影行業市場規模居世界第三54。在如此穩定而龐大的文化產業傳統的支撐下,日本網絡文學並沒有走上與傳統產業脫節、自足發展的道路,而是牢牢依附於傳統出版行業,並不斷為傳統出版業注入新的活力。

結語

中韓日三國不同的線上線下環境導致三國讀者形成了不同的閱讀習慣,並建立了三種不同的網絡文學生產機制。其中,中國最早完成「最徹底」的網絡化,根據按章連載的網文特性,推出了按章付費的網絡原創商業模式;韓國借鑑線下的圖書生產機制,推出了與周更緊密相關的網絡商業模式;日本相對來說最為傳統,由專門的出版品牌負責網絡內容變現。

不同的生產機制孕育的是不一樣的網文,徹底的網絡化使中國網文在體量上遠遠領先其他媒體,成為IP改編的源頭,在日韓,網絡文學則無法佔據這樣的優勢地位,漫畫、動畫等其他文藝作品的體量遠遠領先於網文,同樣是網文,它們所處的位置卻完全不一樣。但歸根結底,網絡文學的媒介特性決定了它是一種創作門檻最低、需要的技術支持最小、佔用資源最少的網絡文藝形式。正因為如此,網文在中韓日三國發展不斷,以不同形式受矚目。但當下我們處在時刻與網際網路相連的時代,網絡空間和現實世界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時,作為文字媒體的網文還能繼續受矚目嗎?特定生產機制確實決定了網文特定的存在形式,但能夠判斷生產機制的先進與否的,還是網文本身。



1    《網絡作家唐家三少:想創作出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IP》,新華網,2018年1月23日。 2   2003年,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數為7950萬,中國人口數為12.92億,如此推算,2003年中國網際網路用戶佔總人口的比例為6.15%;網際網路用戶數來源:《2003年通信業發展情況統計》,中國政府網。人口數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3   邵燕君、吉雲飛、肖映萱:《媒介革命視野下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文藝理論與批評》,2018年第2期。 4   亞馬遜在2007年11月推出Kindle Direct publishing,用來幫助用戶直接進行電子書出版。 5   Caroline Cakebread, Amazon launched 22 years ago this week-here’s what shopping on Amazon waslike back in 1995,Business insider, 20.Jul.2017. 6   典型例子是《格雷的五十度灰》(2009,E.L.James),它最初是作為《暮光之城》的同人在fanfiction網站連載的小說,並不以出版為目的,後來在澳大利亞籍的粉絲設立的獨立出版社出版。參見Harley C. Cuccionello,Fifty Shades Of Green: How Fanfiction Went From Dirty Little Secret To Money Machine, Forbes, 10.Feb.2017. 7  美國網絡文學的部分參見[韓]Lee,YongJun(이용준)、Cui,Yan(최연):《外國Web小說的現狀與特徵對國內Web小說發展的啟發》(「외국웹소설의현황과특성을통해본국내웹소설발전의시사점」),《韓國出版學研究》(『한국출판학연구』),2017年第3期,第113-143頁。 8   周更即按周期更新,與以日更(每天更新)為主的中國網文不同,韓國網文以周更為主,更新周期一般是一周2-7次,字數在2000-5000字不等。 9   搜尋引擎(Search Engine)網站即為用戶提供檢索信息服務的網站,中國的百度、美國的谷歌就是典型例子。該類網站除了可以檢索信息之外,還有新聞、社交、購物、娛樂等信息導航,幫助用戶快速抵達所需信息,類似進入網際網路的「門」,也稱「門戶網站」(Portal Site)。據統計,谷歌覆蓋率低於本國搜尋引擎的有四個國家,分別是:中國(百度)、韓國(Naver)、日本(Yahoo Japan)、俄羅斯(Yandex)。參見陶旖潔:《谷歌搜索沒能壟斷的市場,告訴我們百度「再贏一次」的機會有多大》,https://36kr.com/p/5147651。10  即網絡小說,隨著PC通信到Internet的網絡基礎設施的變化,相對應的網絡小說名稱也在變化,通信文學變成了Internet小說。11  BBS即Bulletin Board System,中文譯名為「電子公告欄系統」,用戶從中可以下載、上傳軟體,進行聊天等,在網際網路商用化之前廣泛使用。1983年誕生於美國,後傳至世界各地。12  《退魔錄》的作者是Lee,WuHyuk(이우혁),從1993年開始在PC通信Hitel連載,1994年開始出版。《龍族》的作者是Lee,YongDo(이영도),從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在PC通信Hitel連載,1998年開始出版。13  《圖書出租店大量增加,出版界當作「醜小鴨」警惕》(「도서대여점크게늘자출판계 「미운오리」경계」),《每日經濟》(『매일경제』),1994年10月9日。14  [韓] Kang,Sang Hyun(강상현):《情報通信革命與韓國社會:新媒介Paradox》(『정보통신혁명과한국사회:뉴미디어패러독스』),Hannarae出版社(한나래),1996年,第53頁。15[韓]《[品牌興旺史]超高速網絡先驅Turunet燒盡》(「[브랜드흥망사]초고속인터넷선구자두루넷,불꽃처럼사라지다」),IT dongA,2018年8月29日。16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國際電信聯盟),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ies: The Case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ITU New Initiatives Programme, Geneva, 6-8,April 2005, p.48.17  2002年,韓國平均網速為2Mbps,高出國際平均4倍。Jack Schofield, Miracle workers, The Guardian, 17.Oct.2002.18  何西:《可愛淘:成就夢想三部曲》,《大學時代》,2006年第12期。19  《墨香》(『묵향』)的作者是Jeon,DongJo(전동조),從1999年開始在PC通信連載,同年開始出版,現在在Kakaopage連載。《月光雕刻師》(『달빛조각사』)的作者是Nam,HeeSung(남희성),連載起始時間大約在新世紀初,從2007年開始出版,現也在Kakaopage連載。20  這一時期韓國出現大量的小說愛好者網站、小說網絡期刊,典型例子是:武俠小說家KumGang(금강)在2002年建立的Munpia(原名為「Go武林!」);網絡小說粉絲Lee, SuHee(이수희)在2000年建立的Joara(原名為Serialist)等。與此同時,搜尋引擎網站Daum、Naver旗下的社交空間出現了大量的小說連載,典型例子是可愛淘,她最初在Daum旗下的社交空間中發布小說,後來轉移到了粉絲空間。21  《網絡[藝術空間]擴大了》(「인터넷[예술공간]넓어졌다」),《每日經濟》,1995年11月10日。22  以來自付費遊戲的穩定收益為基礎,Naver呈直線式發展,2004年躍升為韓國第一大搜尋引擎。韓國資料庫振興中心(한국데이터베이스진흥센터):《門戶網站市場分析報告 KDPC06-019》(「포털서비스시장분석보고서KDPC06-019」),韓國數據產業振興院(한국데이터산업진흥원)2006年12月發布,第15-23頁。23  [韓] An, InYong(안인용):《我UCC所以我存在》(「나는UCC를 한다 고로 나는 존재한다」),The Hankyoreh(『한겨레21』),2006年11月30日。25  2003年10月,起點中文網開啟「在線收費閱讀」服務,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文學贏利模式的先鋒之一,就此奠定了原創文學的行業基礎。參見起點中文網「起點簡介」。26《雲畫的月亮》(『구르미그린달빛』)是韓國網絡作家Yoon,YiSu(윤이수)從2013年10月4日至2014年10月10日在Naver Web小說連載的古代言情小說。2016年改編成電視劇,在韓國KBS電視臺播出。27《全知的讀者視點》(『전지적독자시점』)是韓國網絡作家Sing, Siong(싱숑)從2018年2月1日開始在小說網站Munpia連載的現代奇幻小說,截止目前(2019年6月24日)連載字數達280萬。28  本文參考的是Mantanweb對書泉Booktower書店(書泉ブックタワ)的調查和飯田一史(飯田一史)《Web小說的衝擊》對Tetsuya書店的調查。前者網址為:https://mantan-web.jp/article/20161229dog00m200053000c.html;後者參考的是韓文譯本『웹소설의 충격』,Sun,JungWu(선정우)譯,Yoda(요다),2016年,第6頁。29  [日]臺代裕夢(臺代裕夢):《向KADOKAWA井上伸一郎諮詢來自WEB的新類型新文藝》(KADOKAWA井上伸一郎にきくWEB発の新ジャンル新文芸),角川書店官網,2015年10月10日。30  日文名為めるへんめーかー,原名未公開,Marchen Maker是音譯。《架空幻想都市》信息參見https://www.amazon.co.jp/dp/4893661639。31  目標速度是30-100Mbps。高度情報通信網絡社會推進指揮中心:《e-Japan戰略》(高度情報通信ネットワーク社會推進戦略本部:《e-Japan戦略》),2001年1月22日,https://www.kantei.go.jp/jp/singi/it2/dai1/1siryou05_2.html。32  參見The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Access in the OECD Countries, OECD Digital Economy Papers, No.56,Paris:OECD Publishing, 2001, p.14.33  2001年韓國網際網路下載速度為1.5-8Mbps,日本平均速度為1.5Mbps。同上,第49頁。34  電擊小說大獎是日本角川出版集團從1994年開始舉行的輕小說徵文大賽。35  根據電擊大賞出身作家的採訪,http://dengekitaisho.jp/novel_interview.html。36  《刀劍神域》(Sword Art Online)是從2002-2008年在川原礫個人主頁連載,從2009年開始在角川旗下電擊文庫出版的輕小說,目前已被改編為漫畫、動漫、遊戲。37  《秀逗魔導士》(「スレイヤーズ」)是從1990年開始在富士見書房旗下期刊Dragon(『ドラゴンマガジン』)連載的輕小說,作者是神坂一(かんざか はじめ)。38  參見日本維基百科:https://ja.wikipedia.org/wiki/スレイヤーズ#概要。39  參見[日]臺代裕夢:《向KADOKAWA井上伸一郎諮詢來自WEB的新類型新文藝》。40  [日]飯田一史:《Web小說的衝擊》,第140頁。41  「這本輕小說」文庫編輯部Blog(このラノ文庫編集部ブログ),2014年9月26日,http://blog.konorano.jp。42  2012、2013年列入「這本小說真厲害!」輕小說排行第一位。43  [日]出版科學研究所:《繼續創刊,輕小說熱》(「続々創刊、ライトノベル」),https://www.ajpea.or.jp/column/data/20071010.html。44  「萌」用於形容二次元美少女所具有的可愛特質,由1980年代「因動漫遊戲中的美少女角色而產生的愛欲充盈的感情狀態」發展而來。參見邵燕君、王玉玊編:《破壁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第24頁。45  《空之中》(『空の中』)、《圖書館戰爭》(『図書館戦爭』)是有川浩(ありかわ ひろ)的科幻小說;《角鴞與夜之王》(『ミミズクと夜の王』)是紅玉伊月(紅玉いづき)的奇幻小說。46  角川出版集團(KADOKAWA)網站,https://ir.kadokawa.co.jp/company/。47  《彼布利亞古書堂事件手帖》(『ビブリア古書堂の事件手帖』)是由ASCII MEDIAWORKS出版的推理小說,作者是三上延(みかみ えん);《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屍體》(『櫻子さんの足下には死體が埋まってい』)是2012-13年在小說網站EVERYSTAR連載的推理小說,作者是太田紫織(太田紫織)。48  EVERYSTAR(エブリスタ)是創立於2010年的日本小說網站,網址為https://estar.jp/。49  [日]飯田一史:《太田紫織「逆流」的寫作風格》(「太田紫織氏「逆張り」の執筆スタイル」),《新文化》,2014年8月7日。50  《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這件事》(『転生したらスライムだった件』)是從2013-14年在小說網站成為小說家吧連載的奇幻小說,作者是伏瀬。《尋找身體》(『カラダ探し』)是2011-14年在小說網站EVERYSTAR連載的恐怖小說,作者是welzard(ウェルザ-ド)。51  成為小說家吧(小説家になろう)是創立於2004年的日本小說網站,網址為https://syosetu.com。52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Re:ゼロから始める異世界生活』)是從2012年開始在成為小說家吧連載的奇幻小說,作者是長月達平(長月達平)。53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的雷姆(レム)連續在2017、2018年「這本輕小說真厲害!」女主角排行榜中位列前十。參見日本維基百科:https://ja.wikipedia.org/wiki/このライトノベルがすごい!。54  音樂市場排名: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Global Music Report State of the industry,https://www.ifpi.org/news/IFPI-GLOBAL-MUSIC-REPORT-2019;電影市場排名:[日] Global Note:《世界電影市場規模國別排名·趨勢》(「世界の映畫市場規模 國別ランキング·推移」),數據最新更新日期為2019年2月28日,https://www.globalnote.jp/post-14369.html。

相關焦點

  • 暢談網文出海
    網絡文學實為脫胎於時代的新名詞兒,泛指原創的、連載的、網絡化的長篇大眾小說,是一種全新的文化生態,整體上呈現以文本為核心的泛娛樂文化。為什麼網絡文學這麼受大眾的喜愛?網絡小說大致分為玄幻、校園、武俠、仙俠、都市、歷史、軍事、遊戲、競技、科幻、靈異、言情等等。
  • 全球網文,中國製造
    中國網文,輸出的不僅是中國作品、中國價值觀,更是一整套的中國模式。作品加速出海,原創全球開花網文出海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2005年,外文出版授權的啟動,更揭開了網絡文學出海1.0時代的序幕。而當他們的角色由讀者轉為作者,「學以致用」,他們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帶有深深的中國烙印:如上海繁華都市、城際高鐵、華為手機等現代社會元素,又如尊師重道、兄友弟恭等中國傳統價值觀。資深讀者如上文提到的JKSManga是自發地仿照喜愛的作品類型進行創作,而與此同時,應海外讀者投身網文行業的熱情,閱文正在將中國的作家培養機制,包括作家學院、作家激勵、作家運營等帶向全球。
  • 媒·問題|為什麼網文不等於網絡文學?
    討論內容主要包括「網絡文學的起始點問題」「網絡文學的概念辨析」「網絡文學的付費與免費」「女性向網絡文學」「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等等。與此同時,本專欄將發表掃文(前沿考察)報告,發現新趨向,安利好網文。 ——邵燕君 為什麼網文不等於網絡文學?
  • 歡樂書客要用「宅文」形式孵化中國的二次元網文
    當今火爆的二次元內容領域在任何時候都不缺少手握籌碼的玩家,與尚在進行收費探索的漫畫領域不同,選擇已經建立起成熟的付費機制與用戶消費習慣的網文領域作為切入點,或許更為穩妥。做閱文無法做的二次元網文孵化實際上,2015年8月上線之初的歡樂書客還是一家標準載體的網絡文學平臺,內容分類涵蓋男頻女頻等所有細分,以傳統的玄幻,都市,遊戲等內容為起步。之後的轉型緣於閱文集團的一次「神助攻」。
  • 閱文集團鼓勵網文作家職業化,榮擔「就業減壓閥」
    ——網文作家。高速發展的網絡文學產業憑藉其觸達的便捷性、獨創的生產機制和生態系統,正積極承擔起促進「文化就業」的社會責任。現在閱文集團已經擁有890萬名作者,超過1300萬部作品。很多新人作家剛開始是以兼職的方式在閱文平臺上寫作,隨著作品、讀者和收入不斷積累,他們會把網絡文學寫作變成職業,成為全職的作家。
  • 創造就業崗位,閱文集團賦能網文作家走向職業化
    構建良性網絡文學生態,閱文持續激發網文職業發展動能2019年11月,電視劇《慶餘年》上映火遍全網,騰訊視頻播放量衝破67億次;2019年9月,電影《誅仙》登錄各大影院,票房突破4億,上映連續五個單日斬獲當日票房第一……《經濟半小時》節目中,特別介紹了當下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盛況,而這些大熱IP背後都指向一個相對新興的職業——網文作家。
  • 網文平臺助力數字產業就業,閱文總裁侯曉楠攜網文作家登央視《經濟...
    (原標題:網文平臺助力數字產業就業,閱文總裁侯曉楠攜網文作家登央視《經濟半小時》)12月7日晚,CCTV-2《經濟半小時》欄目圍繞「數字產業就業」話題,關注報導了網絡文學行業的就業情況。
  • 透視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起底閱文IP夢工廠野心
    反觀進口電影表現,IP依然當道——在中國影史票房前10中,唯一的進口電影便是《復聯4》。電視劇市場則由用戶口碑反映出真實情況,TOP10用戶評分劇集中IP改編劇佔有率超過四成,用戶對於IP改編劇的品味進一步聚焦:忠於原著、改編在線。
  • 吸納閱文的同人大牛後,歡樂書客要用「宅文」的形式孵化中國的二次元網文
    當今火爆的二次元內容領域在任何時候都不缺少手握籌碼的玩家,與尚在進行收費探索的漫畫領域不同,選擇已經建立起成熟的付費機制與用戶消費習慣的網文領域作為切入點
  • 從閱文合同風波 看IP源頭與網文產業的下一站
    有人看到了網文的價值,開始創辦網站,與作家籤約,在專門的網文平臺上進行連載創作。早期的網文是免費的閱讀的,平臺通過流量吸引廣告等方式變現,假如作品很成功,再通過出版、影遊動漫改編等方式開發增值價值。但這樣的模式並不能持久,早期的網文平臺全軍覆沒了,原因在於,流量本身的變現不足以支持這種經營模式。
  • 全球網文,中國製造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中國網文,輸出的不僅是中國作品、中國價值觀,更是一整套的中國模式。2020年初,作為準中國女婿的他隨女友回老家,不幸被疫情困在東北。封閉隔離期間,他結合西方文化元素與中國網文創作技巧寫出了一系列人氣小說,離最初的夢想越來越近。
  • 為什麼說起點國際才是打開中國網文出海大門的「鑰匙」?
    《盤龍》《鬥破蒼穹》《龍王傳說》《永夜君王》等中國玄幻小說在國外爆紅的消息驚呆了眾人,原來,外國網友們同樣愛好中國的武俠玄幻故事,只不過以前由於文字、文化這道厚重的門檻被隔離起來了,如今眾多翻譯中國網文的海外網站出現後,這道門便被推動了,國外網友同樣也有了徜徉在各類玄幻網文世界裡的機會。
  •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上海開幕,閱文聯動「影、遊、漫」等展示網文...
    作為上海文創行業龍頭企業,閱文集團聯動騰訊影業、騰訊動漫、騰訊遊戲等,以「閱引時代·文創生態」為主題的展覽亮相此次博覽會,全方位展示了網絡文學內容生態建設的最新成果。 本屆長三角文博會上,閱文展臺布局了網文出海、網文生態、生態的培育與保護、網文+「生態」四大區域,涵蓋網絡文學全球影響力作品、現實題材作品創作、IP生態案例、作家及作品的培育機制等多方面內容。
  • 對「文藝批評」的批評 學者:缺乏出清淘汰機制
    文藝批評的缺失帶來了怎樣的傷害?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報社主辦的第33期「藝海問道」文化論壇日前在京舉行。「現在的評論,捧場多、表揚多,真誠認真的分析、批評少,缺乏『出清』『淘汰』機制,大量低劣之作混跡於世、塞人耳目,淹沒、遮蔽精品力作,這和輿論場、評論場的缺失大有干係。」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韓子勇直言,為什麼現在「大師」滿天飛,就是因為很多評價是缺乏理論基礎的,甚至就是包裝出來的。例如季羨林先生就多次說自己不是什麼國學家,就是研究印度學的。
  • 【文藝理論與批評】《中國文摘》與延安文藝的譯介
    未署名文章《驚人的文學生產:解放區作家的貢獻》(Amazing Records of Literary Production: Efforts of Liberated Areas,第8卷第5期,1948年1月),認為民族藝術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使得解放區在新農民文學、歌劇、詩歌方面迸發出巨大的創作力量。
  • 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的「向融」與中國IP生產的未來
    這部由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聯合開發的劇集,證明了在相對完善的IP改編體系下,騰訊對精品網文IP的價值轉化能力。網絡文學的價值從未被高估,在閱文集團、騰訊動漫千萬量級的內容庫裡,每年與《慶餘年》一樣具有高潛改編價值的IP達上千部。可以說,網絡文學的價值甚至是被低估了,至今,如閱文等IP源頭的能量尚未被完全釋放。
  • 閱文集團出海開花結果,老外成為網文創作新勢力
    從最早東南亞國家被授權翻譯出版中國網文圖書算起,到2020年11月16日Almas Ilyas在上海獲得閱文頒發的最有潛力原創作家獎項時,中國網文出海至今已超過十年。從作品到生產機制,中國網文成功地走了出去,還開始在外面開花結果。
  • 中國地震局:推進監測智能化、預警網絡化、區劃數位化,加大開放...
    據中國地震局官網消息,12月22日,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閔宜仁主持召開黨組會,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工作,部署歲末年初重點任務。會議要求,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謀劃好明年防震減災工作思路和重點工作。
  • 300部網文漫改計劃啟動,閱文動漫的布局和野望
    交流會上,騰訊動漫和閱文動漫宣布,在堅定支持原創動漫發展及加大動漫IP開發力度的基礎上,啟動網文漫改計劃,並對創作者開放多種合作模式。此次兩者攜手並宣布如此重量級漫改計劃,是網文漫改領域前所未有的大手筆,也說明閱文動漫和騰訊動漫對內容市場的長期看好。
  • 閱文集團:網文江湖IP夢
    請記住這幾個人的名字,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在閱文集團的股東名單裡面,依然還能看到他們的身影。2003年,起點網為了盈利,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商業模式——VIP付費閱讀,千字兩分,五千字一角。在只會複製粘貼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起點實現了少有的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