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第一集《春秋》解說詞大賞

2020-12-20 一個普通人生活的日常

《中國》的開篇,就用了《春秋》給觀眾展示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世紀會面、一次飛揚激昂的思想碰撞、一場奔走疾馳的為民呼告。雖然孔子直至行到水窮處也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然而他的思想卻穿越了千年,直至現在還給予當代人以滋養、以啟迪。

《中國》

孔子與老子的會面

在孔子出生那年

老子擔任了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這是掌管國家檔案典籍的史官

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

周朝以及之前的漫長年月中

知識一直被權貴階層壟斷

學術典籍由王室集中管控

教習傳授只限於王公大臣與貴族之間

底層平民是沒有學習的路徑和權利的

老子管理的守藏室幾戶集合了當時中國文化的全部精髓

看到這些凝結著前人智慧和精神的珍貴經典

更增加了孔子對周禮鼎盛時期的崇尚之心

劇照截圖

當然這一次拜訪,孔子是帶著明確目的來的

他想向老子請教「禮」

證明自己對「禮」的堅持沒有錯

他更想與老子探討當下諸多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

期待自己的主張能獲得認同

老子

老子掌握著這個國家最核心的文化資源

學問淵博而且善於思考

對人生、對自然

乃至整個宇宙都有獨到的見解

孔子講述了自己對禮制分明、倫理規範的周公時代的嚮往

希望藉此拯救正在崩塌的社會秩序

老子則將世間萬物的運行法則稱為「道」

主張道法自然

認為人要順應自然規律行事

不妄為、不強求,他提倡無為而治

執政者應「以無事取天下」

兩個人的觀點顯然相去甚遠

孔子與老子

但面對老子

孔子始終是謙遜的

他並不失望

他來了、問了

他聽到了

也表達了

中國歷史上最具象徵意味的一次思想交匯與碰撞

如同所有意味深長的大事那樣

安靜地留在了時間深處

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

在拜訪老子之前和辭別老子之後

孔子的想法一直沒有改變過

他要想方設法地呼喚並恢復周禮

他要把散落在地上的禮制碎片一點一點拼起來

重新安放進世人的心中

他當然知道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一切從教化做起

孔子向眾人敞開大門

他打破周王朝多年沿襲的官學傳統

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

知識不再是貴族獨享的特權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

無論出身貴賤、稟賦高下

都應該獲得受教育的平等機會

只要交少許學費,哪怕只有一條幹肉

就可以到他這裡讀書、學習

很快就有大批平民子弟前來求教

孔子講學

孔子為學生們開設了「禮樂射御書數」六門課程

這被後人稱為「六藝」

孔子辦學的地點有個好聽的名字:杏壇

這是一所面向平民大眾的開放式學校

孔子要把廟堂之上正在衰落的「禮」

傳播到村野民間

「禮」是他教授的一門重要課程

它代表著秩序、規範、倫理

是維繫社會運轉、人與人關係的制度紐帶

劇照

以「禮」為基礎

孔子提出了他最重要的哲學思想:「仁」

關於什麼是「仁」孔子給出過很多不同的解釋

而「仁」的核心就是愛人

是做人需要秉持的基本道理

這位正值盛年的老師

有著豐沛湧動的思想

對教育充滿熱情

教學相長,讓知識如清泉一般流動

當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思考能力

探問天地人生的奧義

開始成為了中國人的一種自覺

在杏壇廣收門徒的日子是孔子人生中少有的一段快樂時光

與弟子在一起

理想主義者孔子

用近乎固執的行動去實踐理想

這遠遠超出了成敗本身的意義

流浪

和弟子的交流更像是對自身的拷問

我的主張難道有什麼不對嗎

我為什麼會落到這個地步呢

他應該無數次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

也應該無數次地回答過自己

回望走過的道路

他想起了多年前洛陽城外的那個下午

老子的臨別贈言仿佛預言了他必將遇到的磨難

老子說:

聰敏深察之人離死亡很近,因為他喜歡議論別人

博學善辯者常常招致危險,因為他習慣揭人之短

在招致危險,並且離死亡很近的這一刻

孔子完全理解了老子的苦心

他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離老子這麼近過

《中國》劇照

後世有言:上天若沒有降生孔子

中國的歷史將萬古如長夜

孔子

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

但這些都難以安慰暮年的孤獨

悲傷的事情一件件接踵而至

他最心愛的弟子顏回突然病死

陪伴他最久的子路死於戰亂

唯一的兒子也先他而去

生命的最後幾年裡

孔子沉迷於《易》

他似乎從中看到了超越個體人生的更加複雜的宇宙和自然

歲月蒼茫

曾經,在一個溫暖的春日黃昏

孔子獨自來到大河岸邊

看著川流不息的河水

他發出了一聲悠遠的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時間像流水一樣消逝

孔子知道生命的有限和遺憾

終其一生連孔子自己都未必意識到他肩負的使命有多麼宏闊

他以一己之力遊說天下

進而創生了一套獨特的思想體系

後世稱為「儒家」的學說由此開啟

他所編撰修訂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著作

被奉為儒學經典

孔子

孔子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非議和質疑

承擔了太多誤解

他在生前並沒有獲得期望中的成功,甚至一再失敗

然而,這正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光榮

正是他的那些在當時不被理解、不被需要、不被欣賞的思想

深深地影響了後世中國兩千年

這些思想如同一條亙古不絕的大河

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川流不息

不舍晝夜

孔子與弟子

一個彬彬有禮的時代結束了

後人用「春秋」二字為這個時代命名

幾乎在同一時期,人類迎來了一次非凡的思想大爆發

偉大的思想家集中湧現

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

古印度有釋迦牟尼

他們提出的思想命題與倫理原則締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

有人將其稱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就在那個偉大的時代,在亞洲東部的中國

老子和孔子雙星閃耀

他們站在中國思想史的原點

成為後來者仰望的高山

老孔

在沒有了老子與孔子的歲月裡

寒暑易節,春種秋收

大地依舊在按照自己的節奏運行

歷史也在跌宕起伏的紛爭中繼續向前伸展

《中國》,一部值得安利的紀錄片

紀錄片《中國通史》解說詞大賞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中國》之洪流解說詞大賞
    這一天,倉皇奔逃的人群中夾裹著一個疲憊的中年人他就是荀況恰好在楚國遊學的他,與百姓一同遭遇了戰亂此時此刻,孱弱的荀況和所有人一樣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活下來荀況是趙國人,年少時便學習了《春秋中國逃亡的路上,荀況決定重回稷下學宮閱歷和判斷告訴他思想依然是最有力、也是他唯一擁有的武器
  • 紀錄片《中國通史》解說詞大賞
    最近一周電視螢屏上最火的劇屬於《中國》你一定想不到就是這部紀錄片開播後刷屏朋友圈和社交網絡各路大咖甘當自來水寫各種文章推薦收視率更是同時段第一,網路播放量也是節節攀升截止目前,已更新至第四期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移步芒果TV進行觀看在豆瓣上還有一個以「中國」開頭的紀錄片也是神劇豆瓣評分高達9分那就是《中國通史》
  • 紀錄片《中國》之天下解說詞大賞
    漢朝地圖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平民創立的帝國為了感謝一起打天下的夥伴劉邦在立國前後紀錄片《中國》之洪流解說詞大賞紀錄片《中國》之朝氣勃發的百家爭鳴時代解說詞大賞
  • 紀錄片《中國通史》之敦煌解說詞大賞
    05敦煌學藏經洞的發現震驚了世界從此,國際上多了一門顯學:敦煌學敦煌學是指以敦煌遺書、敦煌石窟藝術,以及敦煌史地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在法國、英國、俄羅斯、美國及日本的學者對敦煌文獻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一百年來,中國同樣湧現出許多敦煌學研究者
  • 紀錄片《西南聯大》解說詞第一、二、三集
    紀錄片《西南聯大》解說詞第3集 解說:李龍濱 旁白:李立宏 龍凌雲 張麗敏西南聯大的歷史是一種美,是在血與火的殘酷歲月中,
  • 「自然之聲」——淺析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解說詞
    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的開篇,周迅的聲音便把觀眾帶入其中,引出了這是怎樣一部紀錄片,它主要講述了什麼。我們往往無法通過鏡頭去記錄這種傳統文化,而解說詞所提供的是畫面不能提供的非直觀價值,通過對畫面的補充說明去激發觀眾的聯想,更好地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
  • 爆款紀錄片《中國》被贊拍出電影質感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翔宇圖/資料圖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伯璟文化攝製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於12月7日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首播,每周一至周四晚播出。在過去的一周裡,《中國》憑藉前四集「春秋」「眾聲」「洪流」「一統」,贏得觀眾及業內人士的諸多好評,被贊「紀錄片拍出了電影質感」。那麼這部敢以「中國」為名的紀錄片,到底有何底氣呢?
  • 《輝煌中國》第六集解說詞:開放中國
    原標題:《輝煌中國》第六集:開放中國 【片頭】   【推出片名:輝煌中國】   【序】   【解說詞】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實踐證明,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面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調整,中國的態度是響亮的。
  • 影像風格獲贊 紀錄片又出爆款《中國》被贊拍出電影質感
    在過去的一周裡,《中國》憑藉前四集「春秋」「眾聲」「洪流」「一統」,贏得觀眾及業內人士的諸多好評,被贊「紀錄片拍出了電影質感」。那麼這部敢以「中國」為名的紀錄片,到底有何底氣呢?  該片也注重光影氛圍的打造,如在第一集「春秋」中,講述孔子與老子的會面對談,用的就是明亮開闊的外景,孔子對自己的儒家觀點堅信不疑,對未來的設想也是一片光明;而當紀錄片講到孔子周遊列國14年、顛沛流離的「喪家之犬」生活時,畫面光影暗淡下來,顯示出他的處境也是黯淡的。
  • 這部紀錄片名叫《中國》,畫面極致唯美,主題宏大不枯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正在播出的紀錄片《中國》,由爆款紀錄片《河西走廊》團隊拍攝,剛一播出就收穫無數好評,該片畫面、解說詞做到了極致唯美,也找到了獨特的敘事方式,輕鬆駕馭了中國歷史這個宏大題材。
  • 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第十二集:春秋爭霸(含解說詞)
    這是周室東遷後,東周士大夫行役路過宗周故都,看到原來宏大的宗廟宮室變成一片農田,心中傷感,恍如隔世,此時的周王室已衰落到極點,統治範圍急劇縮小,周王室空留天下共主的虛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分裂時期隨即而來。據《史記》記載,大體從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開始到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為止,歷時二百九十四年,史稱春秋。春秋初期形勢圖
  • 《輝煌中國》第二集解說詞 《創新活力》旁白全文
    《輝煌中國》第二集解說詞 《創新活力》旁白全文【片頭】【推出片名:輝煌中國】【序】【解說詞】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解說詞】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機者如神,難遇易失。中國的戰略抉擇是,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這五年,科技創新正在讓百姓生活更為便捷,讓企業發展更具活力,讓國家實力更加強大。
  • 紀錄片《本草中國》分析
    在傳統的紀錄片中,長鏡頭的使用一直都是極為普遍的。可是,紀錄片《本草中國》卻打破了這一規則,其運用快節奏的畫面剪輯方式。每集38分鐘的時長,成百上千的鏡頭,極大地豐富了畫面的信息量,使觀眾能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視覺盛宴中。此外,《本草中國》的節奏感不僅僅是快速,最令人稱讚的是表現在更加複雜的緩急相間、張弛有度上。
  • 《中國》被贊拍出電影質感
    羊城晚報記者 黃翔宇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伯璟文化攝製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於12月7日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首播,每周一至周四晚播出。在過去的一周裡,《中國》憑藉前四集「春秋」「眾聲」「洪流」「一統」,贏得觀眾及業內人士的諸多好評,被贊「紀錄片拍出了電影質感」。那麼這部敢以「中國」為名的紀錄片,到底有何底氣呢?
  • 電視解說詞的作用,以專題紀錄片《水果傳》為例
    例如,《水果傳》第一集變身中,畫面:兩個人開車行駛在路上,解說詞:一早Vicent和Samuel,為了獵取製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再次踏上旅程。這裡的解說詞就讓觀眾確定了畫面中兩個人開車是去尋找可可。 (2)敘事。
  • 史詩級紀錄片《中國》即將驚豔亮相!豆瓣9.7分紀錄片《河西走廊》原班底再打造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會給與我們答案。聚焦中國歷史的紀錄片《中國》將於2020年年底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播出,講述從春秋到唐朝這兩千多年間的中國歷史故事,挖掘對今日中國最具深遠影響的人和故事,其視野之浩瀚,格局之宏大,將帶領我們穿過歷史的霧靄森林,去尋找中國人的文化源頭和精神歸宿。
  • 熒爆點丨紀錄片又出爆款——《中國》被贊拍出電影質感
    3天的元旦小長假就要來了,老師家長,有時間的話,不妨和孩子一起看看這部「不一樣」的紀錄片,因為它是一部影像化的中國「通史」,是了解歷史發展的簡明「大綱」。敘事方式《中國》更像是一部「歷史教科書」紀錄片《中國》從籌備到完成用了近五年的時間,共有三季,正在播出的第一季12集,分為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四個時期。
  • 專題片《國家監察》第一集《 擘畫藍圖》解說詞全文
    第一集 擘畫藍圖  【字幕: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  【解說詞】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穿越回雙星閃耀的春秋!紀錄片《中國》首播
    12月7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一集《春秋》在芒果TV、湖南衛視正式播出。作為《中國》的首篇,《春秋》展示一次飛揚激昂的思想碰撞。崇尚禮制的孔子向眾人敞開大門,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私學。孔子教書的地點叫杏壇,在這裡,他廣收門徒,有教無類。無論出身貴賤、稟賦高下,都可以受到孔子的悉心教導。他教「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以此為維繫社會運轉的紐帶。他說「仁」:核心是「愛人」,以此為做人秉持的基本道理。
  • 【珍藏】視頻+解說詞!《同心戰「疫」》第一集「令出如山」完整版...
    第一集 令出如山【解說詞】大江東去,不舍晝夜。波瀾壯闊,砥柱中流。多少古今英雄,多少悲歡勇毅,匯入大地蒼茫。【推出本集片名】 第一集 令出如山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由孫春蘭擔任組長,自正月初三到達湖北後,一直同湖北人民、武漢人民並肩作戰,下最大氣力控制疫情流行,努力守住全國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在黨中央要求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充分發揮了抗擊疫情中的統籌協調作用。【解說詞】 用兵之道,先定其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