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被中國人打退時,高級將領是如何描述志願軍的!答案讓人意外

2020-12-24 歷史的集合號

穿越歷史長河,探索重重迷霧,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1950年11月28日晚上21時50分時,一場對「聯合國軍」來說非常奇怪的會議,在飄揚著美國國旗的東京第一大廈麥克阿瑟官邸舉行。與會者不僅包括東京「聯軍」司令部的高官們,還包括從戰場上臨時召回的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將軍,以及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在戰場最危急的時刻第一線指揮官被召回也是夠可以的了!

麥克阿瑟

聯軍遭遇險境

對於這兩位來說他們分別是「聯合國軍」東路和西路的指揮官,但在原本持續北進的戰場上,他們被突然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中國人打得一時之間手忙腳亂,聯合國軍遭遇險境,那麼此時的美國人應該為之奈何?是抵擋還是撤退似乎讓他們很是為難!

一是對中國人的做法不敢置信,他們不敢相信中國人居然有如此勇氣和魄力。

二是不想讓唾手可得的勝利就此付之東流,這是他們反敗為勝鏖戰了幾個月後應得的勝利回報。

三是如果撤退這無疑是一件丟盡臉面的事,因為聯軍是被一支由農民組成的武裝所擊潰,這些人在衣衫襤褸的情況下僅僅是拿著低劣的武器,就把近在咫尺的勝利從聯軍的手中所剝奪。因此是否撤退成為了一個艱難的選擇!

志願軍劇照

兩位將軍對志願軍的描述

也就在會議進行的過程當中,從前線發來的電報一封接著一封,其中的主要內容都是部隊再不撤退就可能被中國人打得全軍覆沒。

也就在這關鍵時刻我們有幸聽到了兩位美軍高級將領對志願軍的形容和評價,這種形容和評價帶著一種推脫責任的意味,也帶著某種對於戰場局勢的心驚肉跳。但他們對志願軍士兵在戰場上的表現,所做出的描述卻非常的一針見血。那他們都說了什麼呢?

朝鮮戰場上的美軍

首先:

兩人分別說到中國人的這次進攻不是局部的反攻,而是一次預謀已久的大規模進攻。他們的部隊指揮有方,紀律嚴謹,進攻時一波接著一波,雖無節奏,但好似永遠都不會停止,會像海浪一樣湧上我們的陣地,他們根本就不拿生命當回事,即使是死傷無數也會發動持續性的進攻。

他們往往會出現在你根本就意想不到的地方,而且都是飛毛腿。在進攻時還會沒完沒了地吹一種特製的喇叭,還有哨子,這讓己方士兵心理壓力很大。

沃克將軍

同時他們特別喜歡繞到聯軍的後面切斷退路,並且擅長在漆黑的夜晚發動襲擊,他們的視力仿佛十分奇特,黑夜既不會影響他們奔襲,也不會影響他們作戰,反而給他們提供了我們無從下手的掩護。

其次

沃克將軍還非常抱怨韓國部隊戰鬥力過於薄弱,在中國人的進攻下他們只會四散奔逃,這種崩潰給聯合國軍的側翼帶來了巨大危險,一旦中國人施展迂迴戰術就會切斷我們的退路,這樣的局面不堪設想。

可以看出兩位美國高級將領說出了當時我國士兵不怕艱難、不怕犧牲的作戰風格,還用了很多形容詞來形容我國部隊,這些形容詞很生動。「比如中國士兵的視力十分奇特,他們都是飛毛腿,會像海浪一樣湧上聯軍的陣地。」

這些形容詞很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士兵當時的作戰狀態,能從美國高級將領的口中說出這樣的描述讓人意外,尤其是阿爾蒙德。

要知道阿爾蒙德和麥克阿瑟將軍一樣,都是積極反對「紅色勢力」的人物,也完全沒有看得上中國人的戰鬥力和敢於進入朝鮮作戰的勇氣,能從他的口中說出志願軍紀律嚴整,指揮有方的話,也實屬難得。

志願軍劇照

只不過在這種答案的背後是志願軍通過巨大的犧牲換來的,那時的國家剛剛建國、國內一窮二白,志願軍也剛剛入朝,裝備低劣、彈藥不足、缺乏冬裝、後勤不利,種種困難都在威脅著士兵們的生命。

同時蘇聯人的空軍沒有進入半島腹地進行支援,他們援助的陸軍裝備也沒有到位,志願軍是完全憑藉著自身火力在朝鮮人的幫助下才將聯軍打退的。這種犧牲是巨大的,有太多太多的年輕生命被戰火吞噬,如果有可能我們不需要敵人的高度評價,只希望今後和平永駐,這些大好兒女免遭戰火的蹂躪。

▲參考資料:1.《韓戰——王樹增》

看看德軍佔領下的巴黎,超乎想像,該打打、該殺殺,但日子照常過

土耳其旅:我們打敗了中國人!抓獲上百俘虜,美國大喜,但是……

越南亡國夫人在美流亡照片,曾被西方譽為最美越南女人,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志願軍對美軍戰鬥力的描述為何如此不恭?哪些話讓美國大為難堪!
    走出直升機的美軍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對手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那就是最了解你的人往往就是你的對手,那麼作為美軍的直接對手,我志願軍在戰場上是否了解美軍呢?戰鬥中的美軍第一騎兵師其次在這次戰鬥中志願軍廣大官兵第一次了解到美國人的戰鬥力,並進而戰勝了這支美軍部隊。所以在雙方真正的戰鬥過後,志願軍才對美軍的戰鬥力有了發言權,而且還將其作戰能力編成了一個小冊子。
  • 志願軍陣亡最高級別將領,身中美軍毒氣,老兵:頭腫得像水桶
    提起志願軍,名氣最大的非「萬歲軍」第38軍莫屬,可如果以戰績排名,那麼20兵團的第67軍,則以殲敵87847人的戰績,成為志願軍殲敵最多的部隊。 67軍在取得輝煌戰績的同時,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首位入朝的代軍長李湘,壯烈犧牲,是整個抗美援朝戰役中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
  • 美軍打造一支超級精兵,欲挑戰志願軍最強領域,志願軍吃驚後樂了:找死
    答案在上一篇文章中,190.8高地戰鬥志願軍打了一個敗仗,卻分出了戰爭的勝負,從此美軍再無獲勝機會,志願軍雖然沒有守住高地,但遠比戰爭初期強大的志願軍炮兵把進攻的美軍步兵打得哇哇叫,美軍戰史承認,損失了8個步兵連的兵力。而戰爭進入到1952年,這成了普遍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規避志願軍越來越強大的炮兵火力,美軍除了在白天發起進攻,更廣泛地與志願軍進行夜戰。
  • 世界是如何評價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聽聽這些優秀將領如何說
    可是最終的結果也確實是讓世界都驚訝的,因為中國志願軍靠著「徒步」和小米加步槍,把裝備精良的美軍給拉到了談判桌上。那對於這樣一場實力如此懸殊的戰鬥,取得了讓世界都驚訝的結果之後,世界又是如何評價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呢?聽聽這些優秀將領如何說。
  • 被中國志願軍夜裡突擊打慘了,美軍承認「月亮是中國人的」
    一年之後,1950年10月19日,橫刀立馬的彭德懷元帥帶領十幾萬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用意志和熱血打下了感天動地的韓戰。我軍與裝備最為現代化的美軍相比,更為擅長近戰、夜戰,並且將夜戰發展為戰役規模,將夜戰發揮的淋漓盡致,而驕傲的美軍也不得不讚嘆,「夜裡的月亮是屬於中國人的」。    在夜裡,美國的飛機和地面部隊都停止了作戰。
  • 志願軍:人在陣地在,美軍:人在就好
    1950年10月25日爆發的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即將迎來70周年紀念日,當年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全世界都極為驚訝的目光下,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至今仍有很多學者都在研究當時貧困落後、武器裝備極差的中國軍隊到底是如何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在李奇微的回憶錄中,雖然存在著一些對中國人的偏見,但事實上,他仍然無法完全避開事實的真相,在他的一些吞吞吐吐、含糊其辭,甚至是惱火的敘述中,依然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描述,比如他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對美軍俘虜態度的描述中,就非常感慨地寫到:中國人釋放俘虜的做法與北朝鮮人對待俘虜的做法截然不同
  • 美軍官:志願軍進攻如旋風,他們和我認識的不一樣了
    1951年2月11日,志願軍出動4個軍,猛撲橫城,這就是著名的橫城反擊戰。此戰,志願軍和人民軍利用夜間優勢,穿插迂迴,大膽深入,一夜之間就粉碎了橫城地區南朝鮮的3個師,殲敵大部。13日,志願軍再接再厲,再次殲滅美2師一個營。美軍戰史記載「500多人,僅3人倖存。」聯合國軍損失慘重。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這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38軍萬歲! 松骨峰,志願軍112師335團一營三連的阻擊陣地,美軍二師九團的唯一退路。 美軍發現,無論炮火多麼猛烈,無論進攻的步兵多麼接近山頂,總有中國人在軍號聲中一遍遍發起反擊。 三連最後剩下了8人,陣地前倒下了敵人幾百具屍體。
  • 抗美援朝結束後,美軍檔案解密:志願軍戰鬥力強,實現了目標
    就是在這種戰備和火力的全方位壓制下,美軍並沒有如他們所預想的那樣,碾壓志願軍、輕鬆用炮火把志願軍打退,甚至屢戰屢敗,經常被志願軍打的措手不及。美軍在韓戰中所採用的戰術幾乎都是"簡單粗暴"的,就是依靠火力壓制,在戰鬥開始時先派飛機大炮對志願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然後再派陸軍去橫掃戰場。
  • 難忘為黃繼光烈士整理遺容《閃亮的名字》今晚致敬志願軍英雄
    王清珍回憶,因為人手短缺,她曾獨自照料過近30個傷員,見過各種各樣的傷;沒有麻藥,她就為傷員唱歌……儘管過去了近70年,但回憶起為黃繼光烈士整理遺容的場景時,王清珍仍記憶猶新。今晚,紀實尋訪類節目《閃亮的名字》推出特別節目,王清珍和當年親歷抗美援朝戰場的中國志願軍們以及他們的親友通過電視熒幕,通過他們的回憶,向我們展示這場讓世界對新中國刮目相看的戰爭,更讓我們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 韓國電影如何描述志願軍?中隊長聽到志願軍,嚇得話都說不流暢了
    這部電影雖然因為開拍一個多月而已,但製作的質量絕對不差,尤其是電影通過三個鏡頭來描述一場戰役的橋段,著實是讓不少人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也讓大家或多或少明白了之前朝鮮戰場上發生的事情,但有沒有人好奇,就是韓國戰爭片裡面,是如何描述志願軍,我今天特地找到了一部韓國戰爭片裡面,描述志願軍的橋段。
  • 抗美援朝時,若我軍有美軍的裝備,那結果會怎樣?答案讓人驚嘆
    這次戰爭對於歷史的進程有著非常不一樣的意義,主要原因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上遇到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那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保護自己的鄰國率兵進入朝鮮
  • 志願軍鐵血連隊:120人阻擊2000美軍6小時,英雄事跡感動幾代國人
    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的中國軍人手持落後的武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抗擊美軍的飛機大炮,以巨大的犧牲打出了中國的國威,打出了中國的尊嚴!今天我給大家講的這個戰鬥就是發生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期間的一場普通戰鬥。只不過,這場戰鬥因為魏巍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而紅遍全國,志願軍連隊的英雄事跡感動了幾代國人。
  • 《亮劍》來看看孔捷如何描述美軍的,足以看出來美軍的戰鬥力了
    現如今國內有一些電影或者電視劇在描述抗美援朝的戰爭時,都會有意無意將韓戰中美軍的智商進行弱化處理,特別是一些之前拍抗日神劇的劇組,如今也開始糟蹋起了抗美援朝,再一次將美軍也跟著弱化了,可事實上真的是如此的嗎?大家還記得《亮劍》30集時,孔捷對於美軍的描述,這就看得出來美軍的真正實力的。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中國志願軍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戰役
    ,沒飛機護著,制空權完全在美軍手裡。>(六月上半月,志願軍副司令鄧華匯報,消滅了敵軍一萬五千人),這樣對和談更有利。21小時的戰鬥,至7月14日18時,全部達成了戰役第一步任務,共殲敵1.4萬餘名。志願軍的炮火在打敵反撲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僅有力地支援了步兵作戰,還直接打退了敵多次反攻。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中國志願軍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戰役
    不可能,是中國人最大武器。 中國人不相信神,但在戰場上,我們總能創造神跡。 彭德懷認為,敵人囂張的氣焰還沒滅,對戰爭還抱有幻想,最好是把談判拖一個月,再殲滅敵人一萬五千人(六月上半月,志願軍副司令鄧華匯報,消滅了敵軍一萬五千人),這樣對和談更有利。 毛同意了彭德懷的建議,金日成也贊成彭德懷的軍事部署。
  • 志願軍班長手把手教新兵打美軍,新兵幾天殲敵140人,立特等功
    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志願軍補充了不少新兵,這些新兵有些是第一次上戰場、第一次面對敵人。但戰場就是訓練場,不少新兵只短短幾天就成長起來。如一人殲敵280人的胡修道,一人狙殺214人的張桃芳,都是第一次上陣。今天要說的這位英雄叫林炳遠,上甘嶺戰役時,他也是第一次面對敵人。
  • 美軍耗時4個月魔鬼訓練打造出的超級精兵,依舊被志願軍4戰4勝!
    抗美援朝期間,很多人對美軍都有一個普遍的印象,那就是美軍怕和志願軍進行夜戰。 實際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美軍廣泛地對志願軍進行夜間襲擊。
  • 朝鮮戰場上,中國哪位將軍最令美軍敬佩?美軍將領給出了答案
    時隨事易,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忘了當初的艱辛,也忘記了戰士們捨生忘死的大而無畏,很多年過去後的今天,如今的共和國戰士和當初那些戎馬生涯的戰士們所賦予的時代使命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但是如今的戰士們依舊會沿著先烈的足跡,為了共和國的安康和昌盛不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