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們都有一個普遍的印象,美軍怕和志願軍進行夜戰。實際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美軍廣泛地對志願軍進行夜間襲擊。夜戰,是韓戰中美軍對志願軍的主要作戰樣式之一。為什麼美軍會主動向志願軍挑起夜戰?答案在上一篇文章中,190.8高地戰鬥志願軍打了一個敗仗,卻分出了戰爭的勝負,從此美軍再無獲勝機會,志願軍雖然沒有守住高地,但遠比戰爭初期強大的志願軍炮兵把進攻的美軍步兵打得哇哇叫,美軍戰史承認,損失了8個步兵連的兵力。而戰爭進入到1952年,這成了普遍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規避志願軍越來越強大的炮兵火力,美軍除了在白天發起進攻,更廣泛地與志願軍進行夜戰。
這就是在陣地戰階段,從理論上講,佔據空地火力優勢的美軍應該在這種硬碰硬的較量中更有利,但志願軍卻能戰勝美軍的第二個原因。解決了能不能守的問題後,志願軍又解決了在防禦中消滅美軍的問題,迫使美軍進入志願軍的優勢項目——夜戰。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與志願軍作戰樣式其實是一個白天進攻-夜間進攻-再白天進攻的輪迴。美軍在不斷失敗後,不斷變更主要作戰樣式。
一、美軍的魔鬼訓練
1952年12月,13名軍官和161名士兵補充到美軍第3師65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47歲的愛德華·E·克魯斯上校,他接替了1營營長戴維斯少校。克魯斯是西點軍校1929年的畢業生,是一個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兵。在來到朝鮮戰場之前的1951年至1952年,他都在臺灣,是軍事援助諮詢小組的一個成員。
他來到65團後,65團開始了為期9周的魔鬼訓練。每周至少訓練58個小時以上,其中20個小時是夜間戰鬥訓練。
進行夜間巡邏訓練的美軍第65團士兵,注意他的上半身有防彈背心
這個魔鬼訓練主要包括4個方面:
1、加強白刃格鬥中的刺刀訓練,同時強調進攻性作戰。
2、在訓練中讓新兵去擔任班長,切實提高他們的戰鬥技能和領導能力。
3、狠抓射擊技巧,確保每個人的武器在其射程內發揮最大火力。
4、集中演練小部隊的進攻作戰,特別強調用精準且持續的火力,以支持快速和猛烈的打擊。
同樣,支援部隊也進行了火炮、迫擊炮的攻擊演習,野戰衛生、急救、武器彈藥支援保障等演練。
順便說一句,美軍第九軍的韓國步兵示範隊給第65團示範了一系列的強調火力和機動緊密結合的排進攻演練。
韓軍附編的示範給美軍第65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韓國步兵所展示的技戰術成為了美軍效仿的標準。
大家不要覺得驚奇,我跟大夥說過很多次了,韓軍步兵的戰鬥力遠遠強於美軍。所以美國人才會搞韓國步兵示範隊,專門給美軍示範教學。
9周後,第65團的訓練成果讓團長德爾加夫上校非常滿意,他得意地向師長斯邁思少將報告:「部隊的戰鬥力、效率和士氣大幅提高了,長期艱苦的訓練展現了成果,所屬各部都表現出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於是美軍65團再次重返「鐵三角」。重返「鐵三角」後,第65團進行了第二輪魔鬼訓練,這次的重點是排、連和營戰術演習,對一個擁有掩體、戰壕、坑道、雷區和鐵絲網的志願軍典型防禦陣地,發起進攻。
4月12日和4月27日,該團進行了兩次示範演習。對第65團在演習中的表現,師長斯邁思和副師長詹金斯給予了極高評價。
二、挑戰志願軍最大優勢
看到這,老讀者要發出噓聲了:你在高陽岱西山戰鬥那篇文章志願軍有一種戰術素養,就是在全世界軍隊中,也是絕無僅有的裡不是說了麼,美軍第65團是波多黎各團,戰鬥力很一般麼?這種部隊再訓練,又有什麼用。你在391高地戰鬥那篇文章1952年的秋天,白馬山戰鬥,給整個戰局造成很大的影響裡不是說了麼,美軍第65團被志願軍打得連高地都不敢守,1個連直接臨陣脫逃。
美軍航拍的391高地
不錯,那兩戰,美軍第65團丟盡了美國人的臉。但彼一時,此一時。現在的美軍第65團不是波多黎各團了。老的第65團已經被美國陸軍部解散了。2100名波多黎各士兵都被調到了其他部隊,只保留了部分精銳。美軍從第2、7、40、45步兵師以及第5團戰鬥隊抽調了大量人員,特別是士官,組建了新的第65團。新的第65團實力數高達4148人,遠遠超過編制數,比其他美軍步兵團多出了600餘人(韓戰後期美軍1個團編制3500餘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團。
二戰老兵愛德華·E·克魯斯上校千裡迢迢調到朝鮮戰場,並以上校的身份屈尊當一個營長,就是專門過來指導訓練的。而且我們要注意,美軍定的訓練計劃是每天訓練至少8個小時,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夜間訓練,也就是說差不多有3個小時是夜間訓練,這意味著每天晚上都進行夜間進攻訓練。
夜戰、近戰是志願軍對付美軍的法寶,特別是夜戰,志願軍每次進攻戰鬥都基本在夜間進行,這是志願軍對美軍的最大優勢。美軍重新組建新的第65團,下了大力氣進行夜戰的訓練,這是美軍在長期夜戰中打不過志願軍,而打造一支精兵來最後一搏。
三、當面志願軍是何方神聖?
此時在美軍第65團當面是我志願軍二十四軍74師221團。二十四軍,熟悉解放軍軍史的一聽就知道了,這就是華東野戰軍的主力縱隊——六縱,司令員就是號稱「王老虎」的王必成。不過,74師並不是六縱的,這支部隊原來是七縱的20師。熟悉軍史的一聽又知道了,這不就是在淮海戰役大王莊戰鬥中全殲黃維手下18軍「老虎團」33團的20師麼!
不錯,74師正是原來的七縱20師。1952年8月,二十四軍受領抗美援朝參戰任務後,71師被撤銷,從二十五軍補充了74師,以加強二十四軍的力量。時任軍長就是大名鼎鼎的「皮老虎」——皮定均。(1953年5月皮定均回國,張震任軍長兼政委)
二十四軍是1953年1月才到達金化、平康一線,接替了在此的十五軍的防務,歸第九兵團指揮,而此時第九兵團的代司令員正是老首長王必成。
老讀者都知道,志願軍只要有新部隊換防,美軍和韓軍都要搞襲擾,欺負新來的。但二十四軍這次換防後卻不一樣。1月17日,韓軍首都師襲擊上甘嶺537.7高地被揍了一頓後。二十四軍馬上反過來展開了小分隊出擊,組織小部隊摸進美軍第九軍陣地展開襲擊,5個月出擊150多次。同時還廣泛開展冷槍冷炮運動,打得美軍第九軍雞飛狗跳,不得安寧。著名的「神槍手」張桃芳、陳柏金就是在這段出現湧現出來的。
這張著名的照片就是張桃芳6發子彈擊落5隻鳥
但是二十四軍打得開心,當面之敵美軍第九軍卻異常平靜,幾乎沒進行報復行動。當時皮定均並不知道,美軍第九軍平靜的背後,正在醞釀一場罕見的進攻。
四、志願軍吃驚後樂了:這不是來找死麼
5月26日,志願軍221團8連2排加強重機槍和60迫擊炮各一個班,由連長親自率領,搶佔了緩衝區內的411.9高地。這個消息讓美軍第九軍軍長詹金斯中將有點坐不住了,美軍霸道慣了,他們的思路是:緩衝區內的高地,他們可以搶佔,但中國人不行。於是詹金斯決定把攻打411.9高地的任務交給剛剛完成「魔鬼訓練」不久的第65團。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雖然部隊進行了長期的訓練,但對新的目標還是要先偵察一下的。5月29日晚21時,美軍第65團派出兩個排偷偷摸摸向411.9高地接近。當進至411.9高地東側凹部時,突然遭到志願軍三面火力打擊,美軍頓時亂了陣腳,驚慌逃回。這正是8連2排事先安排的伏擊部隊——5班,專門用來對付前來偷襲的敵軍。美軍正好進了他們的伏擊圈。
美軍第65團搞了4個月的強化訓練,居然不知道在接近路上往往會有伏擊。真不知道他們在訓練什麼東西。而且志願軍就一個班,從槍聲上是很容易分辨的,可兩個排的美軍居然直接掉頭逃跑了。
美軍第65團士兵在戰壕中
美軍吃虧後,連續7天沒有動靜。
6月6日那天,臨近黃昏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晚21時,美軍第65團一個連在風雨夜暗的掩護下再次偷襲411.9高地。劇情跟上次有點不一樣,吃了虧的美軍長了教訓,沒有走山路而是爬山脊。但是進至志願軍陣地前沿,美軍還是被巡邏組發現了,8連連長馬上命令6班和輕、重機槍佔領表面陣地,5班兩個組反過來向美軍側翼迂迴。當美軍進至陣地前沿10餘米,6班突然開火,5班兩個組亦從美軍側背猛烈射擊。在志願軍三面火力夾擊之下,美軍當場崩潰,再次轉身而逃。5班兩個戰鬥小組沒打過癮,當即發起追擊。因為當天晚上能見度太差,戰鬥小組各成員之間失去聯繫,但6名戰士依然各自為戰,盯著美軍猛追猛打。221團由此得出一條經驗:面對優勢之敵的夜間反衝擊戰鬥,只要有孤膽英雄的精神,哪怕兵力不大,照樣可以打垮美軍。
6月6日之戰後,美軍又消停了6天。
6月12日晚22時,美軍第65團再次派出一個加強連,又來了。結果劇情跟上次一樣,美軍偷襲部隊再次被志願軍巡邏組提前發現。但是這一次中美兩軍都總結了之前戰鬥的經驗,決定動用火炮。志願軍發現美軍後,馬上打出信號呼喚炮兵火力。而美軍也早有準備,立即改偷襲為強攻,同樣召喚炮兵火力壓制志願軍炮兵和步兵陣地。看起來這次志願軍棋差一招。然而佔得先手的美軍接下來的卻上演了同樣的故事。唯一的區別是,這一晚美軍連續組織了三次強攻。在美軍第四次強攻之時,8連連長抓住美軍遭到6班正面火力打擊,兵力削弱,隊形混亂之機。命令4班一個戰鬥小組迂迴到側翼再次對美軍發起短促出擊。在3名戰士的猛衝猛打之下,美軍又一次丟盔棄甲轉身逃跑。
五、美軍終於想通了
三戰三敗後的美軍終於想通了,原來自己全力打造的超級精兵也無法在夜戰中和志願軍抗衡。6月13日美軍不搞夜戰了,而是回到老本行,白天打,空地火力突擊後,步兵再強攻。
當戰鬥切換到美軍熟悉的模式後,戰況發生了變化。
美軍不僅僅是改成白天強攻,其步兵也改變了戰法。13日下午14時,美軍一個連開始進攻,和晚上夜襲美軍只有一路不一樣,美軍以正面強攻為主,再結合兩翼夾擊的戰法,兵分三路,對志願軍411.9高地發起衝鋒。
8連2排以6班正面抗擊,以4班先集中兵力打擊右翼,打垮右翼進攻美軍後,再轉移兵力到左翼反擊。在打退美軍三次進攻後,志願軍兵力少的劣勢開始暴露出來,4班已經來不及打退一翼美軍後再轉移兵力了。美軍從左翼衝上了陣地。8連連長立即命令炮班和機槍班集中火力封鎖通路,制止美軍後續部隊擴展進攻。同時以4班和5班各一個組展開陣地內反衝擊,經過激烈的陣內交戰,殲滅了突入陣地的美軍。但此時志願軍也遭到了前三次夜戰都沒有出現的重大傷亡。
負責支援美軍第65團的第39野戰炮兵營
17時,美軍再次改變戰法,集中炮兵和坦克火力對411.9高地猛轟,將坑道口完全封鎖,兩個連的美軍在炮兵和坦克火力掩護下蜂擁而上。當美軍炮兵火力轉移,志願軍開始躍出坑道準備作戰,不料美軍步兵已緊跟彈幕衝上表面陣地,剛剛跳出坑道的一個組在美軍步兵火力下全部犧牲。重新打造的美軍第65團終於在此戰唯一一次展現出了精兵本色。在炮兵彈幕後跟進是志願軍的拿手絕活,這一次,美軍也做到了。
8連連長見勢不妙,馬上決定固守坑道。此時1號坑道只有12人,2號坑道只剩4人。美軍開始對坑道內的志願軍進行最後圍剿。在小分隊四次衝擊失敗後,美軍改用火焰噴射器向坑道內噴射,並投擲化學手榴彈,坑道內情況岌岌可危。戰士吳華奮不顧身,躍出坑道用手榴彈炸掉美軍噴火組。但美軍馬上又調來無坐力炮對坑道口進行摧毀射擊,炸毀了坑道的左口。看起來8連2排即將到最後時刻,但是剩餘的志願軍戰士依然打退美軍兩次衝擊,頑強守住右口。
韓國勞工運下美軍第65團傷兵
20時30分,志願軍74師、221團炮兵群對佔領411.9高地表面陣地的美軍開始覆蓋射擊,美軍一片鬼哭狼嚎,2排趁美軍混亂,打垮守在坑道口的美軍,衝出坑道口,對佔領表面陣地的美軍發起最後反擊,經過激戰,將美軍全部逐下411.9高地。戰鬥勝利結束,美軍從此再未對411.9高地有過進攻。
411.9高地之戰,志願軍二十四軍74師221團8連2排傷亡41人,斃傷俘敵450餘人,創造二十四軍抗美援朝經典戰例。
順便說一句,中國有一群人,動不動就說解放軍老是自己傷亡那麼少,殲敵卻那麼多,肯定都是假的。那麼我們來看看美軍的統計。
1953年6月份截止到6月18日,志願軍二十四軍與美軍第3師有過5次戰鬥,其中74師221團338高地進攻美軍第15團的戰鬥和221團411.9高地防禦美軍第65團的戰鬥規模較大;另外三次都是班排級別的戰鬥,規模較小。美軍雖然沒有每次戰鬥傷亡的精準數據,但6月截止18日,美軍第3師陣亡275人,受傷1199人,另有40人被志願軍俘虜,共計損失1514人。請問這些人,你說411.9高地戰鬥志願軍斃傷俘美軍450餘人,這個戰績是不是假的呢?
六、美軍的慘敗是咎由自取
別看這一仗美軍敗這麼慘,其實並非美軍真實戰鬥力的體現。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不作不死。
美軍新組建的第65團到底戰鬥力如何?可以從三個細節看出來。
1、最後一次進攻,美軍步兵是跟在炮彈彈幕後前進的。而跟在炮彈彈幕後前進,只有非常精銳的部隊才能做到這點。經過「魔鬼訓練」的美軍第65團達到了志願軍精銳部隊的戰術水平。因此美軍步兵在志願軍衝出坑道前就搶先佔領了表面陣地,第一組躍出坑道的志願軍遭到美軍火力殺傷,全部傷亡。這體現了新組建的美軍第65團步兵的戰術素養。
2、在6月12日第三次夜戰中,中美兩軍不約而同想到動用炮兵,加強殺傷效果。可當志願軍炮兵剛剛射擊,美軍炮兵立即進行反制。其實在這個回合中,志願軍是輸了一局的。這體現了美軍第65團優秀的步炮協同能力。
3、當美軍想通,放棄夜戰,改成他們拿手的模式——白天空地優勢火力下的強攻。14時開始進攻,17時多一點美軍就拿下了表面陣地。8連連長當機立斷固守坑道,才保留了在夜晚反擊恢復陣地的希望。半天就拿下表面陣地,這體現了美軍優勢的空地火力和指揮官的指揮能力。
可是,這樣一支精心打造的精兵,美軍偏偏要玩么蛾子,非要跟志願軍打夜戰。夜戰,志願軍怕過誰啊。
三次夜戰,美軍三次被志願軍警戒、巡邏部隊提前發現,而美軍卻拿不出一點解決辦法。晚上,人的視覺、聽覺、嗅覺都極大下降,對黑暗存在著天然的恐懼。夜戰又把美軍膽小這一根本性缺陷無限放大。三次夜戰,雖然最後一次美軍表現稍好,但共同點是一樣的,一遭到志願軍從側翼短促出擊,馬上就失去戰鬥意志,丟盔棄甲開始逃跑。實際上,每次志願軍從側翼出擊的,都只不過是一到兩個戰鬥小組,最多也就6個人。可美軍哪管那麼多,他們只知道側翼又來了志願軍,趕緊跑吧,根本不去看一看槍口的火光,不去聽一聽槍聲的密度,就知道逃命。
其實,美軍是一支非常善於學習的軍隊,僅韓戰,美軍就積極學習志願軍的戰法戰術。
比如,第五次戰役轉移階段,美軍就學習了志願軍的穿插分割戰術,一度造成志願軍局面非常被動。
陣地戰階段,美軍又學習志願軍挖坑道,學習志願軍進攻戰術。
後來,美軍又學習志願軍夜戰。
美軍隨軍記者拍攝到,精疲力盡的第65團士兵撤回後倒地就睡
但是以上三點都有一個共同點,美軍都沒學好。並不是美軍沒有能力學,而是其中有一樣東西美軍學不了。那就是志願軍大無畏的英雄氣質,視死如歸的戰鬥精神。美軍步兵怕死這一點,他們始終改不了。
這次美軍每周用20個小時進行夜戰訓練,現在的解放軍都達不到這個訓練時間。但是美軍步兵無論如何做不到,僅僅以一兩個戰鬥小組就敢在一個連的側翼發起短促出擊。這種事情,美軍士兵是不肯做的。
夜戰其實沒別的,就是古人說的那句話:夫戰,勇氣也。
所以,再次讓美軍看看志願軍總結的經驗吧:面對優勢之敵的夜間反衝擊戰鬥,只要有孤膽英雄的精神,哪怕兵力不大,照樣可以打垮美軍。
當美軍全力打造的超級精兵都無法在夜戰中與志願軍抗衡,這意味著實際已經輸掉戰爭的美軍,又輸掉了最後的困獸之鬥。那美國人也就只能乖乖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了。
參考資料:《The 65th Infantry in Korea, 1950–1953》,《陸軍第24集團軍軍史》,《抗美援朝戰爭戰例選編》
作者簡介:王正興,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軍事觀察員,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