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的西河通過景物描寫作今昔對比,形象地抒發作者的滄桑之感

2020-12-20 字裡行間見詩文

西河·大石金陵

【作者】周邦彥 【朝代】宋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沈半壘。夜深月過女牆來,賞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裡。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

看著金陵這樣繁華美麗的地方,有誰還記得南朝的繁華盛世?青山環繞,綠水蜿蜒,這昔日的故都儘是一片生機,環形的山峰相對而出。洶湧的波濤寂寞地拍擊著這孤獨地城池,小船揚起風帆,靜靜地駛向遠方。

那絕壁上的老樹,仍然倒掛在山崖之上,莫愁湖裡的小船,是誰把它系在岸邊的?如今,這裡只剩下往日的遺蹟,只剩下鬱鬱蒼蒼的樹木,濃重的霧氣遮住了半個城牆。深夜,月亮越過城頭上的矮牆,照到金陵城裡,詞人傷心地看著東面的秦淮河。

酒旗飄揚,鑼鼓喧天的熱鬧街市如今在哪裡?回想過去,王謝兩大家族曾經生活在這裡。那飛翔的燕子不知道如今是何年月,它們一如既往地飛到巷子裡,飛入尋常的百姓人家。夕陽的餘暉中,燕子一邊飛著一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仿佛在述說千百年來,這裡興衰變遷的故事。

作者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格律嚴謹,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在宋代影響甚大。

《西河》這首詞是一首懷古詞。開頭即以讚美的口吻稱之「佳麗地」,點出南京古來既有盛名,接著兩句主要寫山,水為陪襯,描繪出金陵獨特的地理形勢:群山環抱,聳起的山峰,隔江對峙。中片寫金陵的古蹟。開首以景而出,著一「猶」字,強調景色依然,使眼前實景,帶上歷史色彩。詞的下片寫眼前景物,酒樓、戲館,一派熱鬧景象,不禁發出「甚處市」問語。接著說這些酒樓戲館所在地,仿佛是當年王、謝兩家比鄰而居的烏衣巷。至此詞人不禁產生人世滄桑之感,於是結尾發出「燕子不知何世,人尋常巷陌人家」的興亡慨嘆。從而有力地表達出詠史極高意境。

我是一名退休教師。多年來熱愛書法,喜歡古詩文。退休前就從事古詩文以及書法之類的教學工作,課餘之時經常與同行交流商榷,使自己的書法藝術以及對古詩文的理解水平更上一層樓。退休後雖然不從事教學工作了,但時間充足了,我要把本人的書法藝術以及對古詩文的賞析獻給大家。使大家能夠受益頗深,同時在放鬆心情的同時,情感得到寄託。最後我衷心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注!

相關焦點

  • 《玉樓春》:周邦彥寫了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周邦彥繪像周邦彥的詞主要以描寫閨閣之情,羈旅之思,感慨身世,詠物抒情為主,詞風典麗精工,形象豐滿,格律嚴謹,被後世詞人尊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在周邦彥的詞作中,還有一首《玉樓春》的詞作,是一首雙調詞,全詞只有56字,雖然是一首惆悵感懷之作,但他將用典、比喻、對比等融進一首詞中,展現了高超的藝術效果。《玉樓春》詞是周邦彥在元祐四年(1089)從廬州府教授離任時,重遊廬州桃溪時所作的一首詞。
  • 景物描寫手法:動與靜的關係
    詩歌中靜態與動態的關係有很多種, 今天我們著重學習以下六種:動靜結合、化動為靜、化靜為動、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動靜互襯。即同時描寫靜態的事物和動態的事物, 讓靜景動景相輔相成,相映成趣。這首詩歌中哪一句是把動態景物當做靜態景物來描寫了呢?「遙看瀑布掛前川」,這句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將流動的水當作靜止的布,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神奇偉力的讚頌。
  • 周邦彥一首懷古詞,化用前人三首詩,卻渾然天成,無絲毫斧鑿之跡
    周邦彥被貶謫外地,他倉猝間從杭州歷經揚州、天長,一路顛簸來到南京任江寧溧水令,看著這六朝古都,他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詞。西河·金陵懷古宋代:周邦彥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 教孩子如何在作文中景物描寫
    (朱自清《春》)  不難發現,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是從這幾個方面來寫春花的:1.從視覺、聽覺、味覺三個角度描繪春花。2.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形象地描述春花的性狀。3.用虛實相生、動靜結合的手法進一步豐富春花圖的內涵。
  • 這是周邦彥有名的一首詠古詞,將兩首唐詩融入其中,渾然天成
    他在詩詞歌賦上皆極為擅長,行文頗喜歡用典,詞風婉約,被後人稱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在宋元明清的各家詞論中,則是多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杜甫)」。周邦彥一生所填詞作頗多,著有《清真居士集》,只可以未能流傳到近代。
  • 這一首宋詞,通過今昔對比抒發亡國之痛,感情真摯,讓人感慨!
    通過回憶去年上元節的繁華之景與今日的冷清和對故土的懷戀對比,抒發了詞人漂泊的悽苦和對故土的思念之情。短短的上元回憶,使詞人心中的愁緒被無限拉扯。燭影搖紅,雙闕中天依然在,然而流年憶昔星辰換,是剩滿懷幽恨。《燭影搖紅(上元有懷)》宋代:張掄雙闕中天,鳳樓十二春寒淺。去年元夜奉宸遊,曾侍瑤池宴。玉殿珠簾盡卷。擁群仙、蓬壺閬苑。五雲深處,萬燭光中,揭天絲管。
  • 寫作指導 | 如何教孩子在作文中進行景物描寫?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朱自清《春》)不難發現,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是從這幾個方面來寫春花的:1.從視覺、聽覺、味覺三個角度描繪春花。2.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形象地描述春花的性狀。
  • 渲染、烘託、襯託、對比的區別
    (寫兩面,但是兩面的地位平等)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通過窮富生存狀態的鮮明對比,深刻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動亂不安。渲染和烘託:都是為了使描寫的對象更鮮明,更突出;但渲染從正面著筆,由此言此;烘託從側面用墨,由此「託」彼。烘託和襯託:烘託主要通過對該事物做側面的描寫來表達另一事物;而襯託兩種事物都寫。
  • 這是一首感嘆今昔盛衰之作,在對弔古情思的表現上頗具特色
    《山房春事》(之二)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山房春事》共兩首,這裡選的是第二首。這是一首感嘆今昔盛衰之作。在對弔古情思的表現上頗具特色。歷來抒寫悲涼衰諷意緒的作品,在時間上多寫黃昏,以取其冥漠慘澹的光色渲染出濃鬱的的氛圍。
  • 詞家之冠周邦彥最溫柔的一首詞,情入至真,言有盡而意無窮
    元祐八年,即公元1093年,周邦彥調任後,曾經寫下一首非常動人的相思抒懷之作,便是下面這首《風流子》。周邦彥的詞多不好解,而且不仔細品味,很難領悟到詞中的妙處,所以我儘量用簡單通俗的語言為大家解讀,希望能夠讓大家感受到周邦彥的詞作之美。
  • 讀寫乾貨丨景物描寫有哪些作用?如何攻破這個考試難點?
    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教材第三單元裡面有一個寫作專題指導,名為《學習景物描寫》。下面,我們就以初中語文教材常見到的景物描寫的例子,來談談與之相關的幾個重要的問題。一、何為景物描寫?景物描寫,又稱為環境描寫,就是對自然景物、故事環境、時代背景、社會環境等的描寫。二、景物描寫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 宋詞鑑賞-瑞龍吟·章臺路(周邦彥)
    賞析本詞是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首寫舊地重遊所見所感,次寫當年舊人舊事,末寫撫今追昔之情,處處以今昔對襯。全詞層次分明,由折盤旋,情思纏綿,藝術上頗具匠心。篇首的寫景不同凡響。梅花謝了,桃花開了,本是平常習見的事物,而詞裡卻說「褪粉」、「試花」,造語相當別致;褪粉、試花緊相連,使人仿佛感覺到了季節時令的更替,這就巧妙而生動了。
  • 周邦彥與李師師
    這個說法,充滿世事滄桑、興亡惆悵之感,頗有「門前冷落車馬稀」和「落花時節又逢君」的苦味,很可能是時人的借託。第二種說法是以死殉國。據無名氏的《李師師外傳》(見清人胡珽輯纂的《琳琅秘室叢書》):金人攻破汴京後,金主也久聞李師師的大名,讓他的主帥撻懶去尋找李師師,但是尋找多日也沒有找到。
  • 描寫景物的作文是這樣寫的,小朋友要記住哦
    要想寫得生動、形象,讓讀者覺得身臨其境,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一、寫景物時要點面結合在寫景的時候,我們不可能對所寫的景物進行面面俱到的描繪,可以先寫整體,讓讀者對你所描寫的景物有個初步的整體印象。然後,再挑選一兩 個你最感興趣、最有特色的景物進行具體描寫。這樣有點有面,景物也就變得立體起來,生動可感。
  • 景物描寫手法:以動襯靜
    所謂以動襯靜,亦即借某種聲響以反襯靜境,使之得到更加鮮明突出的映現。銀白的月光灑在地上, 到處都有蟋蟀的悽切的叫聲。夜的香氣瀰漫在空中, 織成了一個柔軟的網, 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裡面。本詩寫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見所聞,並於含長久長久羈留他鄉的思歸之念。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唯愛周邦彥歌妓詞,深藏道思與書卷氣
    周邦彥主要生活在北宋後期,其思想、生活受道教影響很大。周邦彥自幼受家世崇道氛圍的影響,並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儒生,而是個「疏雋少儉,不為州裡推重」的少年。其少年時代的思想可從他二十歲所作的《禱神文並序》中略見端倪。
  • 精雕細琢的周邦彥:一個在北宋詞壇被推為巨擘的詞家正宗
    這一幅幅畫卷裡,宋朝的書生也都是青衫揮毫,唇紅齒白,風流飄逸,溫潤如玉,其中讓人不能忽視的當有周邦彥的姓名,畢竟連色藝雙絕的李師師也對其青睞有加,可見其魅力之大了。周邦彥生於宋仁宗嘉祐三年(1057年),這個時間算是北宋末年了,但幸運的是他雖生逢末世,但國家破滅的慘變發生在其身後。
  • 周邦彥一首很孤獨的詞,開篇的第一句就很傷感,最後一句直擊人心
    周邦彥的詞自成一派,風格多樣,各種不同的題材,譬如這首《菩薩蠻·梅雪》,那就是一首很感人的作品,整首詩風格獨特,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從而營造出了一種孤獨之感,僅僅是開篇的第一句那就無比孤獨,讀來令人感慨萬千,直到結尾的最後一句,更是直擊人心。銀河宛轉三千曲。浴鳧飛鷺澄波綠。何處是歸舟。夕陽江上樓。
  • 瓊瑤女星今昔對比 看看你的女神是否美麗依舊
    或許人們太過留戀美女年輕時的容貌,所以當歲月在她們臉上留下痕跡,心中總會稍感遺憾。陳紅今昔對比。陳德容今昔對比。俞小凡今昔對比。無情的歲月,只給她留下滄桑的痕跡,可嘆。點擊關注 小誼天天見版權聲明: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作為展示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信告知,我們會儘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