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背山》:愛是一種自然的力量,不應人為的劃定界限

2020-12-28 趣事兒八卦說

首先,這部電影的開篇是在黎明破曉的時辰,在廣角鏡頭下,傑克駕駛的破爛汽車行駛在1963年懷俄明的公路上,只有風聲陪伴。《opening》簡單的吉他音符響起,融入,沒有半點違和,讓人沉入西部色彩的調調中,空曠而安寧。傑克和安尼斯帶羊群上山,他們騎著馬,馬鈴叮噹,羊群淌過小溪,牧羊犬在一旁盡職地來回跑動。他們周圍是斷背山蔥鬱茂密的森林,陽光在有的地方被雲朵擋住,在山坡上形成大塊陰影,傑克去抱起落隊的羊羔,這時的配樂《Brokeback Mountain 1》溫馨祥和,主旋律輕柔的吉他彈奏,背景是一組提琴,最後一個音以吉他泛音結束,一如斷背山上波瀾不驚的湖。

其次,在斷背山上那一段,一聲一聲的吉他調子就折磨得我心都碎了,有種不捨得看下去的感覺,有點珍惜著地看完,心裡一直感覺難受,那些眼神,微妙氣氛,美好願景,痛苦掙扎,那兩件疊在一起的襯衫,那句傑克, I swear,一直像壓在我心上一樣,眼淚流了不少,感覺我實在有點沉到裡面去了,整部電影就那樣用自然流出的愛來折磨人,它可能也沒想說明什麼道理,就展現一個故事,你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就擺在那,就讓你心痛。片中安尼斯感情的表達是含蓄的,第一次分離的時候沒有對傑克表示不舍的心情,只是用帽子擋住自己,痛心的打牆壁,痛哭不止。

那一刻,我知道了安尼斯是喜歡傑克的,內心並沒有那麼酷。他心裡想繼續和傑克在一起,可是又有什麼理由呢,世俗的眼光,更何況自己也還有未婚妻呢。傑克的愛是奔放的,從他的看著安尼斯溺愛的眼神,我簡直也要沉淪了。重遇安尼斯後,他可以不顧一切就14小時開車過去,就是為了能夠見上安尼斯幾天。一次因為安尼斯要陪女兒而無法共度,傑克又開14小時的車回到德州。傑克會為了找不到去斷臂山的衣服而焦灼不安。當尼克和安尼斯告別的時候,是安尼斯先說的再見,他先掉頭就走,也是他先崩潰。他說要找個農場,就一直不願意到城市裡去,我想他是不想讓傑克找不到他吧。

明明這麼強硬,這麼安靜,其實內裡如渴望生存一樣渴望著愛。被孤兒的成長環境與教育所影響,他是社會的一個受害者,我同情他可悲,也對他的選擇感到黑色的遺憾,沒有勇氣去爭取去嘗試。他悲慘地燦爛著。我想我和傑克是更相像的,他如高山上放肆盛開的雪蓮一樣美豔動人,但是,他也向世俗低頭了,當了一個女婿。他不曾忘記安尼斯,不斷找他,不斷尋找與傑克相像的人,他說他是無法滿足於幾次性事的,他說他們本可以很幸福。他最後還是沒有和安尼斯一起回去經營農場,而是接受了另一個人的邀請,把他,當成了代替。

當時光磨去很多美好,當人不得不向自己低頭,他一定是滿是悲傷的吧,難忘,他聽到安尼斯離婚的消息滿臉的笑容與高速上車裡重複播放歡快歌曲。以及他的失望。他盈滿了淚水的眼眶。再者,很多直人真的沒有搞懂這部電影想傳達的東西,戴著歧視倫理的有色眼鏡在評價它,李安借著這個題材更想表達的是,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它不是在說你是一個同性戀,而是你心中的斷背山,你看得到它,知道它在哪裡,可就是永遠不能達到。所以,李慕白永遠無法像玉嬌龍一樣縱情,安尼斯也只能羨慕女兒小艾瑪的豁達,我知道什麼是對的,卻永遠無法做到。艾瑪對於她老公出軌,還是個老爺們的時候,還抱著希望浪子回頭,可惜,沒等到,只有調轉冷兵器的頭另尋幸福。

可是,安尼斯對她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呢?怎麼計算,估計到死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居然愛過一個同性戀,還一起生活那麼久,還居然生了兩孩子,最後還是離婚收場,本以為離婚艾瑪就該領便當收工大吉,可是過年時候,在廚房艾瑪那段話太勇敢了,在那個時代背景,艾瑪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其實,想表達的意思是:既然,性取向有問題,能轉回頭成了家,有了孩子,有愛人,就別去瞎折騰,害人害己,看後來,小艾瑪十九歲結婚,17歲談戀愛,這不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嗎?暫且不說,小艾瑪的婚姻是否幸福,但有一點非常肯定,她缺少的是父愛,有那一幕,小艾瑪提出想和父親住一起,被安尼斯拒絕了。

所以小艾瑪內心是希望有一個男人呵護自己,這個可以是他父親,也可以是一個油田工人或者是打棒球的小夥。片頭,各種唯美的場景,成功把觀眾的吸引力放到了傑克和安尼斯兩個角上面,可是,為什麼又用大量的篇幅來講述兩家人不同的生活場景,之後穿插斷背山上兩個人約會還有傑克鄰居以及墨西哥的場景呢?大兄弟們,回頭是岸,所有的美好其實還是生活的油鹽醬醋茶。最後,男男之間的感情在眾人的眼光中是禁忌,但是依然希圖去在這種看似不可調和的衝突中去尋求一種和解,所以李安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斷背山,那麼這個斷背山就是人心中的愛情。還是想說,愛情都是一樣的,唯一造成衝突的,是看待愛情的方式和態度,而不是愛情本身。愛情在這裡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才有了世界上的紛紛擾擾,所以《斷背山》還是典型的中式思維看問題。

倘若1963年的夏天不是在斷背山度過,或許安尼斯和艾瑪過著鄉村的美好生活,膝下兩女,平淡卻幸福。倘若1963年的夏天不是在斷背山度過,傑克不會在沒有安尼斯的日子裡輾轉難眠,飽受思念之苦。但是,我想他們從未後悔過那年夏天,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牛羊成群,口琴聲相伴,愛的空氣在斷背山上瀰漫,每塊巖石,每棵樹木,每片雲朵都為他們輕聲記錄著。我不能看見安尼斯滿含淚水的眼睛,因為我從那雙眸子似乎看得到他孤獨的餘生,那麼大一片偏僻的平原,只他一人,沒有人跟他說話,沒有娛樂可以消遣。有的只是那些刻骨的過往,還有兩件襯衫,一張明信片。

相關焦點

  • 用《愛的釐米》劃定愛的界限
    由佟麗婭和佟大為主演的《愛的釐米》和劇中的完美人設一下吸引了我。英姿颯爽的女機長和帥氣敦厚的外科醫生,再加上許娣和韓童生的演技加持,這部劇又多了很多笑點,自然讓我一刷到底。獨自撫養徐清風的母親徐秀蘭把兒子視為自己的一切,想用全面侵入式的愛把兒子的事業和婚姻都掌控在自己手中,這種無孔不入的愛令人窒息。關雨晴重男輕女的父親關永年總是把女兒當成驕縱叛逆兒子關震雷的提款機,故事就在各種矛盾糾葛中展開。
  • 光影丨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哪怕到了現在,我依舊記得影片最後放出的那句話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愛是一種自然的力量不應人為的劃定界限李安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斷背山。這和性取向,沒有任何關係,這是關於愛。
  • 《斷背山》: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
    鏡頭中的斷背山清澈,純粹,藍天與白雲呼應,青草肥沃,溪水甘冽,還有山麓上數不清的綿羊。艾尼斯與傑克的感情就是在斷背山上升溫,如同目光所及的自然風光,兩個男人的真情流露也不僅僅是一時的衝動。對於兩人的感情,傑克樂觀,艾尼斯逃避。
  • 為什麼感覺人不錯,但是很有距離感呢,其實在於自我界限的劃定!
    為什麼會出現感覺人不錯,但是很有距離感呢,就在於自我界限的劃定!所謂自我界限,指人們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人或事物之間,存在一定的界限。並且,自己與其他人或物又都是互相獨立存在的不同個體!簡單地理解,你是你,我是我,你我終究不同!為什麼人會有自我界限?其實每個人都有自我界限,只不過這個界限是否明顯!
  • 愛是一根刺 《斷背山》影評
    沒錯,這部影片是一部同志片,對於同性戀,我很支持他們,因為我一直堅信著「愛無邊界」,愛本來就是一種很神秘很縹緲的東西,看不清也摸不著,更不要說用限制來束縛它;從來就沒有人規定愛情就一定要發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間,除此之外就是禁忌;愛,本就無關乎性別,無關乎年齡,甚至無關乎物種。
  • 《斷背山》:「去神秘化」式的同性愛情
    No.1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李安在談到《斷背山》時,他說他並不贊成把《斷背山》簡單定義為一部同性戀電影,而更願意將其稱之為「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講述的美國式愛情」。他們在粗獷的斷背山中演繹著最為柔軟動人的真情,這是愛,愛情的愛。
  • 《斷背山》:愛是沒有道理,愛是豈有此理
    1963年,美國西部懷俄明錫諾鎮,艾尼斯·戴爾瑪和傑克·特斯在斷背山相遇。誰也不會想到,抱著賺錢念頭去山上看護羊群的兩個男人,因此收穫了一段愛情。他們更願意相信這是一次醉酒過後的非理智行為,是斷背山上寂寞星空和寒冷風雪的一次玩笑。可愛情哪有什麼道理可講,愛是沒有道理,愛是豈有此理。問題在於無形的社會壓迫和二人的性格差異,註定了他們愛情的從一開始就籠罩上了一層悲劇色彩。傑克是一個熱情主動的美國式男孩,而艾尼斯則相對保守。
  • 《斷背山》,一部另類而偉大的愛情電影
    四年後,傑克又找到了恩尼斯,兩人又找回了當初在斷背山的愛情,開始了秘密的約會,而斷背山成了兩人愛情的見證,發現兩人情感的阿爾瑪再也無法忍受,與恩尼斯離婚,而單身的恩尼斯並不想光明正大的和傑克在一起,氣憤的傑克去了墨西哥找男妓,還和妻子朋友的丈夫有了外遇,這一切在兩人來往20年後爆發,兩人在斷背山大吵一架,終於向對方表達了不滿和深深的愛。
  • 斷背山十年:一段歷史
    大家細想都有些吃驚,恩尼斯和傑克,那兩件套在一起的襯衫,那句「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都還刻在腦海裡,怎麼一晃就十年了。安妮·普魯的原著小說《斷背山》剛出了精裝新版,這下成了鑲著金邊的「十周年紀念版」了。 也許很多人跟我一樣,用了十年時間來記住這部影片,但也用了同樣長的時間來遺忘很多細節,因為它們讓人心裡又酸又脹,說不出的難受。
  • 《斷背山》——再也不要丟掉,我們心裡的愛情
    兩位男主角希斯萊傑及傑克-吉倫哈爾,也憑藉《斷背山》的出色演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整部電影,堪稱經典。在感情中向來沒有性別的界限,只有心心相印,矢志不渝。兩個人開始了一個人放羊,一個人煮飯的生活。夜晚膏火邊長談,孤單中相伴,不同尋常的愛情讓兩個人即糾結,又欲罷不能。他們相互吸引,彼此愛戀,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夏日時光。兩個人相互取暖,原本艱苦的日子,卻成為他們記憶裡最嚮往的時光。
  • 影評:《斷背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他甚至都有點心灰意冷,於是打算認認真真地按照劇本拍完就好,結果反而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冷靜,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幸運。《斷背山》這部電影最讓人喜歡的地方在於,它用無處不在的留白營造出了一種氛圍,非常的孤獨,非常的美而建立在這孤獨感上的愛情格外的動人。畫面中有留白,音樂中也有比如說鏡頭轉向山中,最適合那首叫「Opening」的曲子。
  • 《斷背山》觀後感
    相比於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斷背山》的切入點相對要小,也更容易讓人將著重點放在兩個個體之間,因此《斷背山》中的個人間的感情也更細緻更深切,而《霸王別姬》將兩人置於一個極大的社會動蕩的背景中,在這個大背景下兩個人飄搖的命運和個體的生存佔據了很大部分,由此也使得兩人本就不太存在的「愛情」空間很小。
  • 斷背山——愛情的聖地永遠的經典
    沒有經歷過愛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愛情,來得悄無聲息,來得猝不及防,等你發覺時,你已深陷其中,就像影片中的傑克和恩尼斯,斷背山天高雲淡,風景優美,除了馬兒和羊,就是盡情愛戀的兩個熱血青年,山水用他們寬廣的胸懷包容著這兩個人違背世俗的愛 ,在這,是他們愛情的伊甸園,他們盡情打鬧嬉戲,盡情表達著愛享受著愛,影片中這一段是最美最溫情的
  • 《斷背山》上映十周年 同性之愛不再禁忌
    10年之後的今天,《斷背山》依然是由好萊塢出品的最成功的同性愛情故事影片。在該片上映10周年之際,導演李安和製片人詹姆斯·沙姆斯也談到了他們對這部影片的種種回憶。詹姆斯·沙姆斯:籌備這部影片的時候我還在Good Machine公司,這是一個散亂的、低預算的項目,我們讀了安妮·普勞克斯的短篇小說,當然是以一種不講理般的速度快讀,我們發現沒人喜歡做這個故事。
  • 李安電影《斷背山》:一個愛情和欲望與孤獨和克制的矛盾故事
    傑克和恩尼斯在「斷背山」墜入愛河,但他們無法表達自己的感情,無法克服恐懼,甚至無法向對方或自己承認自己是同性戀。於是,那年夏末,他們離開了大山,分道揚鑣,努力過上被社會認為「可以接受」的生活,安心工作、結婚生子。然而,恩尼斯和傑克發現,他們無法忘記彼此,也無法忘記他們在斷背山所經歷的幸福、滿足和愛。
  • 從《斷背山》到《蘆葦蕩的時光》
    《斷背山》是逃離和逃往的故事。當傑克和恩尼斯於斷背山上發展出兩人的感情之後,重新回到日常社會和生活而使得他們必須隱藏斷背山上的自己和情感。因此當恩尼斯多年之後突然收到傑克的明信片並告知前來看他時,逃離封閉和思想蔽塞的小鎮,前往斷背山也就成了他們之後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事件。
  • 短讀 | 安妮·普魯《斷背山》
    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吧。事發後數月恩尼司才得知,因為他捎給傑克一張明信片,告訴他看來十一月才走得開,結果明信片被退回,蓋上「身故」兩字。他撥了傑克在巧崔斯的電話。先前他只致電傑克一次,是在埃瑪與他離婚之後,當時傑克誤解了打電話給他的原因,開車一千兩百哩北上卻空歡喜一場。
  • 建立自我心理界限
    遺憾的是,好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形成一種與母親一部分分開、另一部分還連在一起的狀況,這是一種不完全的成長。換一種說法,就是:處於這種狀況的人,他的自我與母親之間的界限不清楚。 這種界限不清楚的狀況會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際關係中。
  • 沒看過英倫版《斷背山》,你就OUT了
    壹姐記得很久之前,看李安拍攝的電影《斷背山》時,還對於同性之間的愛情驚訝不已,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的發展,我們越來越能夠接受,這個世界上存在各種各樣的愛,無關年齡,無關性別,無關階級。壹姐覺得,這是一種無知。今天,壹姐就想要安利一部與《斷背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電影——《上帝之國》。豆瓣評分8.3,網友說它是「英國版的《斷背山》」,但又「比《斷背山》要甜上一百倍」。
  • 《斷背山》——人生一世總有珍藏的意難平
    《斷背山》在商業上也獲得了巨大成功,同時在社會上也掀起對同性之愛的大討論和認同。從社會情感方面來講他們是痛苦的實施者,如果可以更加果斷一點,至少不會讓兩個家庭的妻子受盡情傷,恩尼斯的妻子阿爾瑪痛苦不堪,傑克的妻子露琳用事業麻痺自己,兩個人都愛上了不愛自己的丈夫,在這裡一切行為都是性所然結局當然是悲的。